个园导游词

上传人:时间****91 文档编号:204189431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个园导游词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个园导游词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个园导游词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个园导游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个园导游词(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个园重要游览路线:万竹园 南部住宅 四季假山【万竹园】中国的园林数不胜数,而其中最杰出的代表被称为“中国四大名园”,它们分别是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和我们今天要一同欣赏的扬州个园。个园是扬州现存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好的盐商园林,南临扬州出名古巷“东关街”,北对着扬州内河风光带“盐阜东路”,是清嘉庆二十三年也就是1818最后修建定型的两淮盐总黄至筠的家宅,可以算得上是扬州乃至中国明清私家园林的典型代表。人们看见“个园”二字,肯定比较奇怪,这个“个”字一般用来作量词,怎么能作园林的名字呢?其实,“个”最早的意思是“竹一竿”。古书史记正义便有 “竹曰个,木曰枚”的说法。中文原本就是象形

2、文字,而“个”看上去不正是竹叶的形状吗?清代大才子、大诗人袁枚就有“月映竹成千个字,霜高梅孕一身花”的诗句。您看,走进个园一方面迎接我们的就是万杆翠竹,个园既有竹60余种,近0多竿。我们面前的这几株龟甲竹是园中最奇特的竹子,它是楠竹的自然变异,因此极为稀少,上千亩竹林中也难见其踪,是珍稀欣赏竹种。您看,龟甲竹的节片像龟甲又似龙鳞,凹凸有致,坚硬粗糙,与其她灵秀、俊逸的竹相比,少了份柔弱飘逸,多了些刚强与坚毅。秆基部节间持续呈不规则的短缩肿胀,并交斜持续如龟甲状,象征着健康长寿,福如东海。老年朋友们可以在此合影,借着这几株贵重的龟甲竹我也祝人们身体健康。这些丛生的竹子叫做孝顺竹,也叫慈孝竹,新笋

3、紧靠老竹生长,像是遵从古训“父母在,不远游”同样。而老竹,则殷殷庇护,扶持着新竹免遭风雨侵袭,平安成长。正如板桥所言“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杆为扶持。”由于气候的关系,个园内丛生竹较少,只有孝顺竹、凤尾竹和小琴丝竹几种。在所有的竹子里,最具传奇色彩、也最令人伤感的就是斑竹了。由于它和我们民族传说中一种优美动人的悲剧故事紧密联系在一起。绿色的竹秆上呈现着紫色的斑点,宛如泪痕。根据晋代博物学家张华所著的博物志记载:中国历史上的第一种皇帝尧有两个女儿,一种叫娥皇、一种叫女英,姐妹俩同步嫁给继承皇位的舜帝为妃。舜帝驾崩后,失去了丈夫的姐妹俩昼夜啼哭,泣泪成血,洒到竹子上,长出来的竹子从此布满了斑点。人

4、们把它叫做斑竹。后来,娥皇、女英的泪哭干了,就投入湘江自尽了,传说做了湘水女神,因此斑竹又叫湘妃竹。其实从生物学的观点来看,斑竹的花纹应当是真菌腐蚀幼竹而成的。但是人们还是更乐意相信它是泪珠染成的,“斑竹一枝千滴泪”所代表的忠贞爱情,总是令人无限向往。中国文人对竹子有着深厚的感情,这不仅仅是由于竹子姿态清雅,色如碧玉,更因其具有“正直、虚心、有气节”的品格。张九龄就评价它“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苏东坡更是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扬州八怪郑板桥最擅长画竹子,她“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出名理论对美学、文艺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园主人黄至筠也是个爱竹之人,

5、“筠”的古意本来就是“竹皮”,后来就代指竹子,黄至筠自己也以“个园”作为别号,人园合一,意味深长。黄至筠出生于河北赵州一种知府家庭,有着优越的生活和良好的教养。不幸的是她14岁那年,爸爸就去世了,家产也落到了旁人的手里,小小年龄就流离失所,19岁的时候,她拿着一封爸爸朋友写的推荐信,独自骑驴上京城去拜见主管两淮盐业的两淮盐政。两淮盐政大人见她颇有才气,为人机警,心里很喜欢,就委任她作了两淮盐总,到扬州去经营盐业,黄至筠在这个位置上一干就是50近年,家财万贯、炙手可热,上至盐政,下到盐商都得看她的动静行事。穿过这条桂花小径,我们眼前的这座小楼就是“丛书楼”了。千万不要小看了这小小的丛书楼,它本来

6、的主人是扬州出名的马氏兄弟“马曰琯、马曰璐”,马氏兄弟毕生“独以古书、朋友、山水为癖”,丛书楼中曾经藏书10万余卷,并且有诸多的孤本、善本。乾隆年间修订四库全书的时候,马家是南方藏书家中献书最多的,乾隆皇帝在上谕中对她们褒奖有加。而今虽然历史沧桑,物是人非,但楼下这幅楹联:“清气若兰,虚怀当竹;乐情在水,静趣同山”,仿佛还在告诉着我们这里曾是书香之地,名士往来之所啊!【南部住宅】由丛书楼向南,目前我们来到的是园主人黄至筠一家平常起居之所。住宅部分根据坐北面南、前宅后园的老式而设定。据说个园鼎盛时期的住宅分别以“福、禄、寿、财、喜” 为主题,纵向排列,五路豪宅次第开,原有房屋二百多间。虽然目前保

7、存下来的只有东、中、西三路,分别有着“福、禄、寿”的主题,但一厅一堂、一梁一柱无不显示出主人的家居生活讲究与奢华,印证着扬州盐商财力的雄富。我们一方面进入东路建筑,东路住宅前后三进,我们仔细观测会发现这一路住宅檐口瓦头的滴水及门窗阁扇都刻着梅花鹿的图案,以鹿喻禄,因此这一路的主题就是“禄”。 “民以食为天”,我们先来看看黄家的“厨房”,这是东路建筑的最后一进房屋,由于原厨房早已废弃,为了让人们能更直观的理解历史状况,在此屋按老式厨房布局作恢复性陈设布置。内设大锅灶,置食盒、酒坛、条凳等厨房用品,立于其中可去细细揣摩当时厨子、仆历来往穿梭,细作羹汤,精制佳肴的场景,清代盐商对美味的追逐达到极至。

8、民间传说黄至筠每天的早餐是:燕窝,参汤,外加鸡蛋两只。燕窝,参汤自不用说,就是这两只鸡蛋您也不要小视,据说有一天,黄至筠空闲无事,随手翻看记事薄,看到“鸡卵二枚”下面注着“每枚纹银一两”,非常惊讶,由于按照当时的市价,一两纹银可以买到斤的大米,就算鸡蛋价格昂贵,可也不至于到二个鸡蛋就等同于300斤大米的地步啊。她立即叫人把厨子喊来,斥责她弄虚作假。谁知那厨子说:“我每天送来的鸡蛋,不是市面上的鸡蛋能比的,每个一两银子的价钱是很便宜的了,主人要是不相信,就重新找一种人来吧,请你好好品尝辨别一下”。说完就请辞走了。黄至筠重选了一种人来替代她,鸡蛋的价格是下来了,可是味道却大不如从前。一连换了好几种

9、厨子,都是这样。最后只得又要本来的厨子来做,成果第二天鸡蛋的味道又和从前同样了。黄至筠大惑不解,就问那厨子究竟用了什么措施让鸡蛋的味道如此鲜美呢?厨子说:“我的家里养了上百只母鸡,每天都用人参、白术、红枣等研磨成粉末,加入饲料中的,因此才有这样的美味的,你差个人到我家里看看,就懂得了。”黄至筠派人去看,果然如她所说,自此再不提换厨子的事了。鸡蛋都如此贵重,黄家生活的奢华就可见一斑了。刚刚人们看到的主人的厨房,那么这里自然就是餐厅了。餐厅梁柱取材为楠木,称为楠木厅,您看此厅架构是圆柱、圆梁、圆椽,厅内又设圆桌、圆凳,吃饭的时候固然要一家人“团团圆圆”了!纵观此厅堂,规整宽阔,雍容大度。我们再来看

10、立柱上的楹联“家余风月四时乐,大羹有味是读书”,此联借论酒谈羹发人生感悟,又指出“读书”的重要,放在餐厅里是再合适但是了。目前我们来到的是黄家接待一般性来客和解决平常事务的地方“清美堂”。“清美”是以清为美,为官清正廉明,做人清清白白,是黄家人追求的境界。此厅有楹联两副,一副是:“传家无别法非耕即读,裕后有良图惟勤与俭”。耕读传家与勤俭持家体现了中国人老式的思想理念和生活态度。尚有一副悬于屏门之上,上联是:“竹宜着雨松宜雪,花可参禅酒可仙”。如果说雨雪增添了竹的韵致和松的姿态,那么花和酒则可以让人获得远离红尘的淡然心境。耕读传家体现了主人对老式文化的尊崇,竹、松、花、酒又传递了她的文人雅致情怀

11、、脱俗境界。巧妙地诠释了黄至筠既是商人又是文人的双重身份。中路迈进为正厅,中进和后进为住宅,称之为前厅后寝。汉学堂是大宅门主厅,是黄家正式的礼仪接待场合,此厅面阔三间,抬梁式,柏木架构、柏木轩梁,因此又称之为柏木厅。地面的柱础上圆下方,屋顶的童柱古朴简朴,整个构架造型简洁,应当是明代的遗构。厅内家具陈设为扬州老式布置格局,桌椅所有文饰均为竹叶形状。迎面挂着对联和中堂画轴的叫“太师壁”,条案上摆着瓷帽筒、石插屏和花瓶,谐音“平平安安”。两边抱柱为扬州八怪之一金农的漆书“三千余年上下古,七十一家文字奇。”人们不妨猜一猜这一路的主题是什么?对了,是“福”,由于滴水和门窗阁扇上都刻着“蝙蝠”的图案呢!

12、中路中进是黄至筠次子黄奭夫妇的居所,最后一进是黄至筠四子黄锡禧居住的地方。黄家初到扬州的时候,扬州的文人名流由于她是个商人,大多不屑与她为伍,黄至筠也不和她们往来,但她每年都要花重金聘任安徽的出名人士来家教导儿子,并且每天晚上亲自检查孩子们的学习状况,发既有不精确的地方,就会立即派仆人陪着到书房,重新请教师解说,必须完全领悟才可以去睡觉,二十年如一日,从未间断过。严格的规定,优秀的教师再加上自身的努力,黄至筠的四个儿子均有了很深的文学造诣,并且均有著作流传于世。据说,有一次,扬州的一位名士到黄家和孩子们的教师谈话,偶尔波及到汉书中的一种问题不甚明了,教师就让仅仅十来岁的大公子黄锡庆来回答,锡庆

13、背诵如流,解释详尽,这位名士尴尬的出来后逢人就说“黄氏有佳儿,不可轻视之”。其实扬州盐商们绝不是一群没有文化的生意人,而大多是“儒商”,在文化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否则这一座座优美的园林又怎会在她们的手中诞生呢!到西路之前,我们先驻足看看这条火巷。人们有无发现这条火巷前宽后窄呢?也正是这种建筑格局给了人们“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意境,让我们感觉到大宅门的幽深和神秘。我们再来看这口井,黄家的用水就取自这里,井边的墙壁很独特下半部提成拱形,这又是为什么呢?本来由于长期用水,水珠溅在墙上,容易导致墙体的塌方,用拱形可以起到较好的支撑效果,并且定期拆换圆拱如下的砖石以保证墙基的稳固也以便的多了。西路住宅前后三

14、进,主题是“寿”,因此门窗上刻着吉祥的“仙鹤、寿桃”图案。这一路的厅堂叫作清颂堂,为杉木构架,极为讲究,此厅堂不仅是黄氏三路住宅中最高敞的厅堂,也是扬州古民居中遗存最高的厅堂,由于黄至筠晚年“清誉有佳”而名“清颂堂”,厅内抱柱上的楹联是:“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再一次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此厅是黄氏家族约会祭祀场合,厅后步架上有阁,曾安放列祖列宗牌位,也是时而排戏唱“堂会”的地方。中进与后进为二层楼宅,称之绣楼。三面置回廊,两侧设耳门,皆为明三暗五的格局,即看上去是三间,实为五间横排,将里间作为了套房。在封建社会受礼制级别制度的规矩,平民只能建正房三间,民间为避之规矩就巧妙地

15、采用“明三暗五”的组合。其实这也是使用功能上的需要。房间前置小天井,筑花坛。非常雅静,具有极强的私密性,一般作为闺房、书斋、密室之用。 【四季假山】四季假山是个园最有特色的一种部分,用一种石头加上一种植物,体现一种季节,体现一种意境,这就是四季假山与众不同之处。我们一方面来到的是“春景”,洁白的粉墙正中开一月洞门,门上白额,阴刻“个园”两字,竹青填色。门外两侧各有一种方形花坛,花坛内修竹劲挺,高出墙垣,作冲霄凌云之姿。竹丛中,插植着石绿斑驳的石笋,以“寸石生情”之态,状出“雨后春笋”之意。真竹假笋,寥寥数笔,点出了春日雨后山林的盎然生意,微风中,月光下,修篁弄影,疏叶生姿尽现于粉墙之上令人遐想

16、,颇有板桥遗韵。这幅别开生面的竹石图,点破“春山”主题,告诉你“一段好春不忍藏,最是含情带雨竹”。园门内外,同是春景,意境却全然不同了。刚刚在门外还是早春光景,到了门内,已经是渐深渐浓的大好春光了,过月洞门,卵石湾道两侧有百年桂花树十余株,造园者为了进一步渲染春的气息,用形态别致的太湖石,以贴山、围山、点石等手法构成了一幅“百兽闹春图”,亦称为“十二生肖闹春图”。你看,最早感受到大地回春而微微昂首的蛇,负重向前的春耕牛,尚有那气定神闲的骏马和活泼可爱的小狗无不惟妙惟肖,就连长啸山林的猛虎、见首不见尾的神龙、聪颖淘气的猴子也都被安排的停停当当,固然离人近来的还是温顺的玉兔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的

17、热闹在这里被体现的淋漓尽致,人们不妨找找自己的生肖吧!春山宜游,不在游程长短,而在游有所得,游有所乐。就像我们身后的“宜雨轩”,占地不大,却是人在厅中坐景从四周来,建的恰到好处,小的精致可人! 中国画里有“夏云多奇峰”的意境,由于夏日天空中变幻万千的巧云多像奇异的山峰,因此我们个园的夏山便是运用太湖石柔美曲线以掇山手法,垒石为停云之势,来模拟夏日天空中的云朵。山前有一池碧水,绿树的浓荫在水面上、山石上渲染着水墨的意蕴。池水的波光中又变幻着山石树木迷离的倒影。江南的夏日是“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到处蛙”,因此此处池西岸临水处置一“蛙石”,你看蛙背上尚有一只石乌龟在往池水里爬呢!湖中央有一块鱼骨

18、石,此石修长飘逸,自下而上有三个近圆形的孔洞,如剔净的鱼骨,遮去下面的孔洞,又极似中文中的“丑”字,贾平凹曾说过:“石以丑为美,丑到极处也就美到了极处。”这石中精品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称它为“镇园之宝”也不为过。丑石之后有一石鱼,张嘴摆尾,神态生动,形成了鲤鱼跳龙门的意境。夏山顶有一四角小亭,名为“鹤亭”。相传这里是主人养鹤的地方。夏山如云,若有鹤舞其间,那可真是神仙福地了,亭前尚有一棵古柏,枝条虬曲,伸出涯际,增添了夏山的葱翠氛围,立于山颠,还增长了山体的高度,真可谓匠心独具。“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我们一起上山看看吧,石阶陡峭请人们注意脚下。我们目前走的是全中国最长的一条长廊,朋友们一定很

19、奇怪,最长的长廊不是在北京颐和园吗?您看,这条长廊沟通了夏山和秋山,走完一条长廊就要贯穿夏秋两季,从这个角度来说,它不就是中国乃至世界最长的长廊吗?如果说春山是开篇,夏山是铺展,那么我们眼前的秋山则是高潮。秋山用黄石叠成,用石泼辣,气势磅礴,植物配备以枫树为主,间杂松柏,秋山的主面向西,每当夕阳西下,松之苍绿,枫之火红与山石的褐黄在暮色中明净如妆,极具画意,据说它还是石涛大师叠石的作品呢!不知不觉间,我们遇到岔路了,这儿有三个石洞,哪一种可如下山呢?告诉您一种口诀“明不通暗通,大不通小通,直不通曲通”,一起试试吧!通过了一路弯弯曲曲的山中小径,我们终于进入了秋山的腹部了,相信人们对这个下山的口

20、诀已经深有体会了吧,其实,这句口诀不也正是人生的一句真谛吗?秋山的腹部真可谓别有洞天啊,我们前面有一种石桌,其上方有“天窗”,此桌四人围做,两人对弈,别有一番天然野趣,石桌东是一石床,床头灯台、床边踏脚一应俱全。石床对面为石窗,窗下置石几,两侧设石凳。你看此处,有桌、有床、有窗、有几,尚有凳,分明是一种功能齐全的石屋,因此亦称之为秋山石屋,而窗外是一种小小的庭院,四壁皆山,有小小的花坛上植罗汉松一株。但是可不要小瞧这棵罗汉松哦,它在这里却打破了两个僵局呢,第一,如果没有这个花坛,从石屋出来时,岂不是出门就碰壁吗?有了它,我们不仅不会碰壁,尚有了两条大路可走;第二,如果没有它,人在院中,四周皆壁

21、,岂不成了 “囚”。中国古人造屋非常讲究风水,就算是建石屋也不能不有所避讳啊。秋山的植物以枫树为最多,并且这株枫树是四季常红的,因此无论你哪个季节来看秋山都会有“枫叶荻花秋瑟瑟”的感觉。秋山位于园东,每当夕阳西下,黄石丹枫,倍增秋色,人行其间也真的仿佛置身于秋日山林中了。秋山上尚有一处“驻秋阁”,人人都是爱春恐秋的,个园主人为什么要在此“驻秋”呢?本来黄至筠少时境遇坎坷,中年是她事业成功,人生得意的阶段。人生的秋天对她来讲真是一种金色的季节。春华不如秋实,春日虽有繁花似锦,但只有秋日的累累硕果,才会让人深切的体会到成功的喜悦。“驻秋”在这里不仅再度点出了秋的魅力,也一语道破了园主为什么要不惜“

22、笔墨”从不同角度,来竭力渲染秋的主题,更是秋山最精彩的总结。冬山是占地最小却最为精妙的一处景点。它用宣石以掇山、贴山、围山三种手法垒叠而成,宣石亦称雪石,来自安徽的宣城,它的重要成分是石英,因此在阳光的直射下熠熠闪光,但在背光之下却是皑皑露白,仿佛冬日残雪未消的样子。冬日是萧条而寂寥的,因此画理有“冬山惨淡而如睡”之说,可是谁又但愿自己的庭院是这样的景象呢?为了打破冬日的萧条,这里采用了一块块形似小狮子的象形宣石,在掇叠时又非常注意因势制宜,使整个冬山高下、疏密、大小互相呼应,远远望去,仿佛有无数的小狮子在雪中嬉戏,一只只顾盼生情,憨态可掬,使寂寥的冬季布满了无限的生机,因此冬山又被人称为“群

23、狮戏雪图”或“雪压百狮图”。哦!我们光顾着说话不经意间把脚下的冰面给踩碎了,您看,冬山的地面用白矾石铺成了冰裂纹,真是匠心独具啊!我们眼前的这棵老榆树也是园主人独具匠心的体现,榆树含糖分多,容易导致虫蛀,但斑斑的蛀痕不正是岁月沧桑的体现吗?再加上“榆”同音于“鱼”,放在年终的冬季,正有着“年年有鱼”的美好寓意。“形”和“色”都是可以看到的,也是造园者常用的体现手法。但怎么才干把转瞬即逝的声音运用到造园之中呢?您看到了吗?这南墙之上的圆形孔洞,共分为四排,每排六个,总计二十四个。每个孔洞直径约一尺,它们是做什么用的呢?这些孔洞被人称为“风音洞”,冬山处在花园的最南边,风音洞所在的高墙和个园三路住

24、宅的后墙形成了一条狭长的通道,风从高墙窄巷之间擦墙而过时,会形成负压,加快流速。这时墙上四排孔洞,就仿佛四支等待以久的横笛,呼呼作响,发出北风吼叫的声音,奏响了冬的乐章,给人以寒风料峭的感觉。如果说这个时候可以给我们的个园打上0分的话,那么剩余的10分在哪呢?就在冬山旁的这两个圆形的漏窗上,您通过漏窗可以看到什么呢?对,正是那边的“春景”,雪莱说:“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是的,再寒冷的冬天毕竟会过去,美好的春天必将到来,这处小小的设计实在堪称点睛之笔,相信您也忍不住为它喝采了吧!不知不觉我们已经走过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这不就意味着我们增长了一岁了吗?那可太不划算了,可是没关系,我们再倒过来走一遍,不就补回来了吗?您要是乐意多倒走几遍的话,也许还可以达到“今年二十,来年十八”的功能呢!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