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位置效应

上传人:lis****210 文档编号:204144696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05.8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系列位置效应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系列位置效应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系列位置效应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系列位置效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系列位置效应(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系列位置效应摘 要 根据信息被编码处理方式及信息从输入到提取所经过的间隔不同, 可把记忆分 成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种系统。短时记忆又称操作记忆,指信息一次呈现 后,在头脑中储存不超过一分钟的记忆。长时记忆指一分钟以上甚至持续终身的记忆, 是短时记忆经过加工和重复的结果。三个系统的流程如下:外界刺激引起感觉,形成感 觉记忆;若加以注意,就进入短时记忆;若对短时记忆中的信息不及时复述,便会遗忘, 若复述便转入长时记忆储存,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提取出来。研究发现,学习材料在系列 中的位置对记忆效果有影响,称为系列位置效应,即顺序学习一组材料,其中每个项目 学会的快慢以及记忆的巩固程度都与这个项

2、目在系列中的位置有关。系列位置效应是短 时记忆存在的重要证据之一。以识记量为纵坐标,以项目所在位置为横坐标,可绘出系 列位置曲线。关键词 系列位置效应 首因效应 近因效应1引言1.1概念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记忆 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它包括识记、保持、 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识记(或认知) 就是通常所说的“记住”,保持(或保留)就 是巩固已获得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再认或 回忆就是在不同情况下恢复过去经验的过 程。在记忆过程中,这三个环节相互联系又 相互制约,没有识记就谈不上对经验的保 持;没有识记和保持就不可能对经历过的事 物再认和回忆。因此,识记和保持是再认和 回忆的前提,再认和

3、回忆又是识记和保持的 结果,并能进一步巩固和加强识记和保持。自从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在1885年 发表他的实验报告后,记忆就成为心理学中 实验研究最多的领域之一。艾宾浩斯以后, 自20世纪20年代起到50年代的三十余 年,是行为主义的盛行期,行为主义坚持以 动物研究为主,故以人为对象的记忆心理研 究受到了影响。这种影响的结果不仅是研究 内容方面受到限制,而且实际进行研究的数量也非 常有限。尽管有这样的曲折,整个记忆研究工作并没 有中断。在记忆心理研究工作演进的过程 中,除这段缓慢发展的时期外,更多的研究 在内容上表现出螺旋上升的特点,即从早期 的“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研究再回到更深 入的“

4、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的研究阶段。 在后一阶段中,由于研究者使用了新的方 法,又开辟出“瞬时记忆”的研究领域,从 而使当今关于人类记忆的研究工作呈现出 新、旧方法并用,新、旧理论互补,研究成 果日新月异,众多学科相互影响的崭新局 面。从艾宾浩斯发明节省法以来,记忆与学习的 研究方法发展迅速。传统上对记忆和学习的 研究,都是以评价学习和记忆的结果一一新 知识的保持一一为核心的。从具体方法上, 这种评价又能分为两类:回忆法和再认法。 本实验采用的是回忆法中的自由回忆。自由回忆任务的程序恨简单,先呈现一系列 项目让被试尽可能地记住。与系列回忆不同 的是,在这里被试无须回忆呈现顺序,只要 能够回忆出

5、呈现过的材料即可。经过研究,人们普遍认识到自由回忆也 遵循某些规律。首先,人们在自由回忆过程中会采用一 定的策略来帮助学习和记忆。如:复述第一 个项目以增强记忆;测验中,在最后呈现的 项目快从记忆中消失之前先快速地将之报 告出来。通过复述可以增强学习和记忆,这 同时也意味着人们在有意识地进行学习和 记忆。其次,人们还试图对此表中的项目进行 组织,重新排序以促进提取,并使自由回忆 的顺序表现出一定的结构。例如,当实验者 以完全随机的方式向被试呈现四类名词(如 动物、人名、职业名、蔬菜名)时,被试的 回忆是按群集分类的(Bousfield,1953) 最后,尽管在自由回忆中,被试可以以任意 的顺序

6、回忆单词,但仍可以发现实验中存在 系列位置效应。再次,人们倾向于把呈现给被试的词语 进行加工再记忆,比如,把单字组成词语来 记忆,也能增加记忆的量和效果。系列位置效应是在学习一系列内容后, 学习者对记忆材料的掌握情况与材料呈现 时所在位置有关。最早研究系列位置效应的 是艾宾浩斯,他用一系列无意义音节作为学 习材料,通过实验研究发现,材料开始部分 最易学,容易回忆称为首因效应,最后呈现 的材料也容易回忆,遗忘最少称为近因效 应,而渐近线指曲线的中间部分回忆最差。 首因效应是指决定第一印象的形成最先出 现的中心性格特点所具有的技能效果,近因 效应是指新出现的刺激物对印象形成的心 理效果。影响系列位

7、置效应的因素还有学习方 式、材料呈现的时间、材料的长度和回忆方 式等。根据系列位置效应的特点,可对学习记 忆行为有一定的启示性作用,在学习记忆 时,应注意材料的系列位置效应,对材料的 中间加强复习,可以增强记忆效果。2方法与程序:本实验可以研究单字学习中的系列 位置效应。共100个汉字,从低频到高频 均有,分为五组,每组20个。从第一组到 第五组,每组汉字笔画逐渐增多。实验分4种情况,即1秒立即回忆,2 秒立即回忆,1秒延迟回忆,2秒延迟回忆。(由于时间问题,只做了前三种,即:1 秒立即回忆,2秒立即回忆,1秒延迟回忆) 1秒和2秒是指识记时每个汉字的呈现时 间;立即与延迟是指识记完一组后,是

8、立 即自由回忆还是进行一会儿倒减3分心干 扰后再回忆,可选择其中一种。被试学完每一组汉字后,按要求回 忆,输入到对应的输入框中。实验时一共要学5组,学完之后,屏 幕上将给出系列位置曲线。组号:1秒立即回忆呈现的序列:币广仁丰门 档闻崖原般 帮经架纺划 描耐规到沿 整撩盏舒毫 小压夫尺亢 倍请乘即真 间栽待项仰 纲挨距偶缓 储禁幕禄畅 丸分无干午 厘兼前省阅 纳剪柜临利 渡康途擎排 辑铺群裹蔬 土本计久仑 难尝凯叙免 该括级套辟 取隶栏徒抬 垫搜瑚镶辗被试的输入:币毕小美广丰档免凯前偿阅乘崖帮级间套划辟抬徒隶辗禄盏整改组号:1秒延迟回忆无档该耐辑 夫闻套抬辗 压叙剪缓禁 尺请经擎蔬 计免括到铺

9、仁难划徒裹 本乘间取搜 分厘待纲瑚 干即项沿幕 丸原辟偶垫 仑前纳渡盏 亢真利途畅 币崖级排镶 久阅柜挨整 土般架康储 丰兼栽距禄 广省纺栏群 午倍帮隶撩 小尝临规舒 门凯仰描毫被试的输入:门小广禄币土凯前厘即兼省免般仰 该帮剪栽划经尝间纲规途隶描待铺镶辗盏整垫组号:2秒立即回忆呈现的序列:丸阅间擎瑚久前级栏储丰档该取禁仁倍帮排垫分难纺描群亢般剪缓辑计省柜途辗小厘纳偶蔬尺乘利渡畅广真临康撩无叙项抬毫午请架耐镶本崖仰沿铺夫闻辟到搜门兼套纲幕土干仑凯即尝划待经徒隶挨裹禄盏币原括规整压免栽距舒被试的输入:丸压币干土广小前阅崖档倍闻凯难该间栽划括仰待经排栏擎舒畅幕整厘撩盏套铺镶时 延 1S系列位置1

10、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IS 17 18 19 20位置图四:三种反应时所对应的系列位置曲线表一:三种反应时对应位置回答正确个数组别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S立即412112011000101012242S立即333221131021100122241S延时422222121211211211113讨论由图一与图三的数据可看出立即回忆 表现出明显的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中间部 分回忆较差;由图二的数据可以看出延时性 回忆表现出首因效应,中间和后部分记忆效 果无明显差异,但较之前的记忆效果明显下 降。可能是因为在

11、延时回忆实验中,在刺激 词后进行了一会儿的减3实验对回忆起到了 干扰作用,近因效应表现为减3实验,只不 过此处的近因效应不是我们所想要的,而首 因效应则表现为对开始部分刺激词的记忆。由图一与图三的数据同时还可以看出, 图三的记忆效果比图一的记忆效果好,即2S 立即回忆比1S立即回忆记忆效果好,可能 的原因是,一、记忆时间长,超过1S的记 忆经过加工会进入长时记忆系统;二、被试 在刺激词停留时间内进行了语义加工,比如 把刺激词进行了组词或者把相近的几个词 进行了片段加工,增加了记忆的量。由图一和图二的数据可以看出,1S立 即回忆比1S延时回忆记忆效果好,可能的 原因是,在1S立即回忆实验中,前端

12、的字 进入长时记忆系统,后面的处于短时记忆系 统,被试较快提取,而1S延时回忆中和1S 立即回忆在前端无明显差异,在后部分比1S 立即回忆较差,可能是受到了延时回忆后面 的“减3”实验的干扰,干扰了后部分的刺 激词的记忆。由图二和图三的数据可以看出,由于加 工时间的不同和延时反应中的干扰作用,2S 立即回忆优于1S延时回忆。4实验中无关变量分析4.1环境因素在实验中可能由于环境中的噪音干扰 了被试的记忆效果,所以在实验时,要尽量 保持实验环境的安静性。由于实验结果要输入电脑,就涉及要打 字,在打字时的汉语拼音和在查找对应汉字 时,记忆效果会受到这两者的干扰。4.2被试因素记忆效果也会受到被试习

13、惯用的输入 法和打字速度的影响。5结论在1S立即回忆和2S立即回忆中表现出 了明显的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1S立即回 忆比1S延时回忆记忆效果好,2S立即回忆 比1S立即回忆和延时回忆都要好;实验中 的干扰因素对记忆有明显的影响。6参考文献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4.3(2011.1 重印),3 版 236-238.杨博民(1989).心理实验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 310-314.吴艳红,朱滢.自由回忆和线索回忆中的系列位 置效应.心理科学,1997, 20(3), 217-221.孙洪明,记忆的相关研究及应用.廊坊市卫生学 校,2005.刘爱伦,周丽华.首因效应向近因效应转换的实验 研究.心理科学,2002第25卷第6期.詹启生,俞智慧.两种效应在不同情境下作用的比 较.南昌: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第8卷.第3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