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方药总论与解表方药

上传人:zuime****idai 文档编号:204047548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73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医药方药总论与解表方药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中医药方药总论与解表方药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中医药方药总论与解表方药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资源描述:

《中医药方药总论与解表方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药方药总论与解表方药(6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医药方药总论与解表方药 中医药概论中医药概论方药总论,解表方药方药总论,解表方药中药的基本知识西药西药单纯的化合物人工合成、加工或改造的多为单体动物、植物、矿物等天然的复合的中药中药中药来源之一植物植物一次代谢产物植物一次代谢产物叶绿体叶绿体线粒体:天然的相容性线粒体:天然的相容性糖:糖:多糖多糖 灵芝多糖灵芝多糖 香菇多糖香菇多糖 淀粉淀粉 纤维素纤维素脂肪:不饱和脂肪:不饱和 挥发油挥发油 天然脂溶性的溶剂天然脂溶性的溶剂蛋白蛋白植物蛋白植物蛋白 天花粉蛋白天花粉蛋白 多肽多肽核酸核酸小片断小片断植物二次代谢产物:植物二次代谢产物:植物生理活性调节物质:酮类植物生理活性调节物质:酮类 萜

2、类萜类 甾体甾体 生物碱生物碱植物的保护剂:抗微生物植物的保护剂:抗微生物 抗紫外线抗紫外线 抗化学损伤抗化学损伤 (人体内也具有同样的物质:甾体激素(人体内也具有同样的物质:甾体激素 神经递质神经递质 多肽多肽 抗氧化应激的酶抗氧化应激的酶 SOD)动物:生理活性物质动物:生理活性物质激素:雌性信息素(激素:雌性信息素(10-10g/ml)昆虫的激素昆虫的激素多肽:多肽:酶类:蚓激酶酶类:蚓激酶 溶栓酶溶栓酶小分子活性物质:水蛭小分子活性物质:水蛭水蛭素水蛭素中药来源之二动物矿物:矿物:无机盐无机盐金属元素金属元素中药来源之四矿物海洋生物:海洋生物:细胞毒性物质细胞毒性物质具有很强的抗癌作用

3、具有很强的抗癌作用中药来源之三海洋生物PalytoxinC145H264N4O738.Halichondrin BLissodendoryx sp.(海绵),海绵),抗肿瘤,抗肿瘤,临床前临床前9.Cyclomarin Amarine actinomycetes(细菌),细菌),抗病毒,抗病毒,临床前临床前10.15G256rHypoxylon oceanicum(真菌),真菌),抗真菌,抗真菌,临床前临床前天然来源药物分子的特点:天然来源药物分子的特点:分子结构多样化:从简单到复杂分子结构多样化:从简单到复杂植物分子存在的形式不同:复合的形植物分子存在的形式不同:复合的形式存在式存在一般都能

4、在人体内部找到作用靶点,一般都能在人体内部找到作用靶点,但选择性较低:吗啡但选择性较低:吗啡 麻黄麻黄植物动物药多数与人体有较好的相容植物动物药多数与人体有较好的相容性:天然的甾体类药物多数没有人工性:天然的甾体类药物多数没有人工合成激素的副作用合成激素的副作用中药特性的确定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使用阴阳失衡寒与热阳(阳气)阳(阳气)阴(阴精)阴(阴精)阳虚:阳虚:畏寒肢冷畏寒肢冷 疲倦乏力疲倦乏力小便清长小便清长 大便溏泻大便溏泻舌淡苔白舌淡苔白 脉细无力脉细无力阴虚:阴虚:低热颧红低热颧红 手足心热手足心热盗汗盗汗 口燥咽干口燥咽干小便黄赤小便黄赤 大便秘结大便秘结舌红少苔舌红少苔 脉细

5、而数脉细而数寒寒热热温性药温性药热性药热性药寒性药寒性药凉性药凉性药药性的确定药性的确定1.1.药药性性的的寒寒热热温温凉凉是是由由药药物物作作用用于于人人体体所所产产生生的的不不同同反反应应和和所所获获得得的的不不同同疗疗效效而而总总结结出来的出来的 2.2.是与所治疾病的性质来确定是与所治疾病的性质来确定3.3.反反应应药药物物影影响响人人体体阴阴阳阳平平衡衡和和寒寒热热变变化化的的作用特点作用特点中药的四气四气,又称四性:寒、热、温、凉四气,又称四性:寒、热、温、凉 又称又称“偏性偏性”寒凉:清热、泻火、解毒、滋阴生津寒凉:清热、泻火、解毒、滋阴生津 用于热证用于热证温热:祛寒、散寒、温

6、阳、壮阳温热:祛寒、散寒、温阳、壮阳 用于寒证用于寒证 中药的五味五味:辛、甘、酸、苦、咸五味:辛、甘、酸、苦、咸 辛:能散、行:具有解表、理气、活血作用辛:能散、行:具有解表、理气、活血作用甘:能补、能缓、能和:具有补益、缓急、甘:能补、能缓、能和:具有补益、缓急、中和毒性中和毒性酸:能收敛:具有固涩作用酸:能收敛:具有固涩作用苦:能泻火、燥湿、能坚阴苦:能泻火、燥湿、能坚阴咸:能软坚、泻下咸:能软坚、泻下淡:能渗泄水湿淡:能渗泄水湿 麻黄辛:辛:能散,发散解表:能散,发散解表:表证表证能行:理气能行:理气气滞气滞 活血活血血瘀血瘀能入肺能入肺甘:甘:补益:虚证补益:虚证缓急:拘急疼痛、缓急

7、:拘急疼痛、和中:中和药物毒和中:中和药物毒 性或列性性或列性能入脾能入脾甘草人参五味子酸:酸:收涩:收敛、固涩收涩:收敛、固涩 滑脱不禁滑脱不禁能入肝能入肝苦:苦:能泄:清泄、通能泄:清泄、通 泄、降泄泄、降泄能燥湿:寒湿、能燥湿:寒湿、湿热湿热能坚阴:阴虚火旺能坚阴:阴虚火旺能入心能入心黄连咸:咸:能软坚:肿块能软坚:肿块能泻下:便秘能泻下:便秘能入肾能入肾芒硝:泻热通便海藻:化痰散结鹿茸:补肾阳,填精血、壮筋骨肉苁蓉:补肾壮阳,润尝通便中药的中药的五味五味辛:散、行辛:散、行甘:补、缓、和甘:补、缓、和酸:涩酸:涩苦:泄、燥、坚阴苦:泄、燥、坚阴咸:软坚、泻下咸:软坚、泻下淡:渗泄水湿淡

8、:渗泄水湿 中药中药升降浮沉升降浮沉升浮:性药温热,药味辛甘,多为花叶皮枝升浮:性药温热,药味辛甘,多为花叶皮枝1.升阳、举陷升阳、举陷下行性疾病:腹泻下行性疾病:腹泻 崩漏崩漏 脱脱肛久泻肛久泻 头晕头晕2.发表、散寒发表、散寒内向性疾病:表证不解、邪内向性疾病:表证不解、邪闭闭3.酒制而升,姜炙而散酒制而升,姜炙而散降沉:药性寒凉,味苦酸咸降沉:药性寒凉,味苦酸咸 多为果实种子多为果实种子1.降逆、清热降逆、清热上行性疾病:呕吐呃逆上行性疾病:呕吐呃逆喘息喘息2.潜阳、渗湿潜阳、渗湿外向性疾病:发热、自外向性疾病:发热、自汗、盗汗汗、盗汗3.醋炒收敛、盐炒下行醋炒收敛、盐炒下行 中药中药升

9、降浮沉升降浮沉中药归经归经:归经:1.指药物对机体某经(脏腑或经络)选指药物对机体某经(脏腑或经络)选择性作用择性作用中药的靶位中药的靶位中药的毒性1.广义的毒性概念:泛指药物的偏性广义的毒性概念:泛指药物的偏性。认为。认为中药的毒性具有普遍性,凡药皆有毒,中药的毒性具有普遍性,凡药皆有毒,“是药三分毒是药三分毒”2.狭义的毒性概念:专指药物对人体的毒害狭义的毒性概念:专指药物对人体的毒害性,即指服用后引起的毒副反应性,即指服用后引起的毒副反应3.国家药典:除一般无明显毒副作用的药物国家药典:除一般无明显毒副作用的药物以外以外,仍将有毒的药物按三级划分,分别注仍将有毒的药物按三级划分,分别注明

10、明“小毒小毒”、“有毒有毒”或或“大毒大毒”中药的毒性中药的毒性1.不存在绝对无毒的药物,毒性和药效是同不存在绝对无毒的药物,毒性和药效是同时存在的药物属性时存在的药物属性2.用药对证,剂量及用法恰当,用药对证,剂量及用法恰当,“毒性毒性”可可以变为药效,祛病健身以变为药效,祛病健身3.相反,药不对证,剂量及用法不当,药效相反,药不对证,剂量及用法不当,药效(偏性偏性)亦可变为毒性,甚至损害人体健康亦可变为毒性,甚至损害人体健康中药的应用中药的应用主要包括:主要包括:配伍配伍禁忌禁忌剂量剂量用法用法配伍配伍1.1.有选择地将两种或以上的药物合在有选择地将两种或以上的药物合在一起应用,叫一起应用

11、,叫做配伍做配伍 2.药药物物的的配配伍伍应应用用是是中中医医用用药药的的主主要要形式形式3.3.目目的的:增增强强治治疗疗效效能能,扩扩大大治治疗疗范范围,适应复杂病情,减少不良反应围,适应复杂病情,减少不良反应 4.药药物物“七七情情”(配配伍伍“七七情情”),指临床用药的七种规律指临床用药的七种规律 配伍配伍“七情七情”1.1.单行:单味药既能发挥预期治疗效果,单行:单味药既能发挥预期治疗效果,不需要其他药辅助,如独参汤不需要其他药辅助,如独参汤2.2.相相须须:即即性性能能和和功功效效相相似似的的药药物物配配合合应应用用,可可以以增增强强原原有有疗疗效效。如如石石膏膏和和知知母母配伍以

12、清配伍以清热泻火热泻火 3.3.相相使使:即即以以一一种种药药物物为为主主,另另一一种种药药物物为为辅辅,辅辅药药可可以以提提高高主主药药的的疗疗效效。如如黄黄芪配茯苓治脾虚水肿芪配茯苓治脾虚水肿4.相相畏畏:即即一一种种药药物物的的毒毒性性反反应应或或副副作作用用,能能被被另另一一种种药药物物减减轻轻或或消消除除。如如半半夏夏畏畏生姜生姜 配伍配伍“七情七情”5.相杀相杀: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绿豆解巴豆毒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绿豆解巴豆毒6.相相恶恶:即即一一种种药药物物能能破破坏坏或或降降低低另另一一种种药物的某些功效。如人参恶莱菔子药

13、物的某些功效。如人参恶莱菔子7.相相反反:两两种种药药物物同同用用能能产产生生剧剧烈烈的的毒毒副副作用。如乌头反半夏作用。如乌头反半夏用药禁忌用药禁忌主要包括:主要包括:1.配伍禁忌配伍禁忌2.证候禁忌证候禁忌3.妊娠禁忌妊娠禁忌4.服药禁忌服药禁忌配伍禁忌配伍禁忌1.1.十八反:十八反:“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贝蔹及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参辛芍叛藜芦”2.2.十九畏:十九畏: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及、白蔹;甘草反甘遂、大戟、白及、白蔹;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海藻、芫花;藜芦反人参、丹参、芫花;藜芦反人

14、参、丹参、玄参、沙参、细辛、芍药玄参、沙参、细辛、芍药 1.“硫磺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硫磺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石脂便相欺”2.2.硫硫磺磺畏畏朴朴硝硝、水水银银畏畏砒砒霜霜,狼狼毒毒畏畏密密陀陀僧僧、巴巴豆豆畏畏牵牵牛牛子子、丁丁香香畏畏郁郁金金,川川乌乌、草草乌乌畏畏犀犀角角

15、(犀犀角角属属禁禁用用药药),牙牙硝硝畏畏三三棱棱,肉肉桂畏赤石脂,人参畏五灵脂。桂畏赤石脂,人参畏五灵脂。妊娠用药禁忌妊娠用药禁忌 禁用或慎用:禁用或慎用:毒性较强的药物毒性较强的药物药性猛烈的药物药性猛烈的药物破气的药物破气的药物破血的药物破血的药物沉降的药物沉降的药物 证候禁忌证候禁忌 1.1.中药的应用针对其适应证中药的应用针对其适应证2.2.非适应证的应用会加重病情非适应证的应用会加重病情3.3.毒性加剧毒性加剧 服药饮食禁忌服药饮食禁忌 1.指服药其间对某些食物的禁忌指服药其间对某些食物的禁忌 2.2.一一般般在在服服药药期期间间,忌忌食食生生冷冷、油油腻腻、腥腥膻、有刺激性的食物

16、膻、有刺激性的食物 3.病情不同,饮食禁忌也有区别病情不同,饮食禁忌也有区别4.如如热热性性病病忌忌食食辛辛辣辣、油油腻腻、煎煎炸炸类类食食物物,寒隆病忌食生冷,胸痹者忌食肥甘厚味寒隆病忌食生冷,胸痹者忌食肥甘厚味 方剂的基本知识方剂的基本知识方剂与治法方剂与治法方从法出,法随证立方从法出,法随证立证证理理法法方方药药八法:汗、吐、下、和、温、清、八法:汗、吐、下、和、温、清、消、补消、补方剂的组方原则方剂的组方原则君(主):针对主证或主病君(主):针对主证或主病臣(辅):加强主药治疗主证的作用臣(辅):加强主药治疗主证的作用 治疗兼证治疗兼证佐:佐助:治疗次要症状佐:佐助:治疗次要症状 佐制

17、:消除或减轻毒性或烈性佐制:消除或减轻毒性或烈性 反佐:药性与治疗目的相反反佐:药性与治疗目的相反,使病使病 人能接受药物人能接受药物使:引经药使:引经药 调和药调和药方剂组成的方剂组成的变化变化增减药味增减药味加减药量加减药量改变剂型改变剂型常用解表方药常用解表方药解表法的概念解表法的概念n又称汗法又称汗法,是用辛散发表的药物开泄腠里、宣通肺是用辛散发表的药物开泄腠里、宣通肺卫、发散外邪,使病邪从汗出而解的一种治法;卫、发散外邪,使病邪从汗出而解的一种治法;疾病的反应部位主要在肌表,故称为疾病的反应部位主要在肌表,故称为“表证表证”n适应证适应证 n表证:表证:恶寒、发热、头痛、身酸痛、苔薄

18、白、恶寒、发热、头痛、身酸痛、苔薄白、脉浮等;脉浮等;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n表证特点表证特点:起病急起病急 病程短病程短 病位浅病位浅 病情轻病情轻n分类:分类:l表寒证表寒证表热证表热证l表实证表实证表虚证表虚证n分类:辛温解表法、辛凉解表法;分类:辛温解表法、辛凉解表法;治法治法辛温解表法辛温解表法辛凉解表法辛凉解表法证证表寒证表寒证外感风寒表证外感风寒表证表热证表热证外感风热表证外感风热表证适应适应证证u恶寒、发热、头恶寒、发热、头痛、苔薄白、脉痛、苔薄白、脉浮;浮;u恶寒甚、无汗、恶寒甚、无汗、身痛明显等为表身痛明显等为表实寒证;实寒证;u自汗、恶风等为自汗、恶

19、风等为表虚寒证;表虚寒证;发热、头痛、微恶发热、头痛、微恶风寒、有汗、口渴、风寒、有汗、口渴、咽红咽痛、舌红苔咽红咽痛、舌红苔薄黄而干脉浮数;薄黄而干脉浮数;君麻黄发汗解表 宣肺平喘臣桂枝发汗解肌 温经散寒 助麻黄发汗解表佐杏仁宣畅肺气,助麻黄平喘使炙甘草调和诸药 制约峻烈之性麻黄汤:组方功用适应症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明显苔薄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明显苔薄白、脉浮白、脉浮外感风寒表实证外感风寒表实证麻黄汤适应证:适应证:表寒证。表现:表现: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病机:病机:寒邪束表,卫阳被郁 组成:组成:麻黄45g、桂枝30g、

20、炙甘草15g、杏仁 28g。煎法:煎法:上四味,以水1800ml,先煮麻黄,减少400ml后,去上沫;再加入其它的药;煮取500ml。服法:服法:温服160ml。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外感表寒证解表发汗热证虚证痊愈死亡慢性在什么时候发汗?外感表寒证:恶寒 发热头痛 身痛苔白 脉浮无汗:表实 有汗:表虚 桂枝汤适应证:适应证:表虚证主症:主症:发热 汗出 恶风 头痛 鼻鸣干呕 苔薄白脉浮缓病机:病机:营卫不和。组成:组成:桂枝45g 芍药45g生姜45g炙甘草30g 大枣30g(擘)煎法:煎法:以水1400ml,微火煮取600ml。服法:服法:服200ml。服后喝热稀粥200ml余。温覆令一时许

21、,遍身微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若不汗,更取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取尽。君桂枝解肌发表 温经散寒臣芍药敛阴和营佐生姜辛温宣散,降逆止呕 助桂枝解表佐大枣益气调中 助芍药和营使炙甘草调和诸药 制约峻烈之性桂枝汤:组方功用适应症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外感风寒表虚证外感风寒表虚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者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者治法治法辛温解表法辛温解表法辛凉解表法辛凉解表法证证表寒证表寒证外感风寒表证外感风寒表证表热证表热证外感风热表证外感风热表证适应适应证证u恶寒、发热、头恶寒、发热、头痛、苔薄白、脉痛、苔薄白、脉浮;浮;

22、u恶寒甚、无汗、恶寒甚、无汗、身痛明显等为表身痛明显等为表实寒证;实寒证;u自汗、恶风等为自汗、恶风等为表虚寒证;表虚寒证;发热、头痛、微恶发热、头痛、微恶风寒、有汗、口渴、风寒、有汗、口渴、咽红咽痛、舌红苔咽红咽痛、舌红苔薄黄而干脉浮数;薄黄而干脉浮数;君银花 连翘辛凉透邪、清热解毒 臣薄荷 牛蒡子辛凉疏风清热利咽 臣荆芥穗 淡豆豉助君药解表佐竹叶清上焦热佐芦根清热生津佐桔梗宣肺止咳使炙甘草调和诸药 制约峻烈之性银翘散:组方功用适应症辛凉解表清热解毒发热恶风咽痛口渴脉浮数治法治法辛温解表法辛温解表法辛凉解表法辛凉解表法证证表寒证表寒证外感风寒表证外感风寒表证表热证表热证外感风热表证外感风热表

23、证适应适应证证u恶寒、发热、头恶寒、发热、头痛、苔薄白、脉痛、苔薄白、脉浮;浮;u恶寒甚、无汗、恶寒甚、无汗、身痛明显等为表身痛明显等为表实寒证;实寒证;u自汗、恶风等为自汗、恶风等为表虚寒证;表虚寒证;发热、头痛、微恶发热、头痛、微恶风寒、有汗、口渴、风寒、有汗、口渴、咽红咽痛、舌红苔咽红咽痛、舌红苔薄黄而干脉浮数;薄黄而干脉浮数;辛温解表常用药共性:性味:辛、温;多归肺经,大多具有发汗解表、散寒止痛作用 大多含挥发性成分,不宜久煎药名药名散寒功效特点散寒功效特点其它功效其它功效麻黄发汗散寒作用强平喘利水桂枝散表寒又温里温通经脉紫苏叶作用较弱行气生姜作用较缓止呕荆芥作用缓,以祛风为主止血防风

24、祛湿羌活常用于表寒夹湿祛湿细辛止痛较强通鼻窍入肾经白芷风寒头痛多用入胃经麻黄:发汗解表、平喘、利水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温阳化水治法治法辛温解表法辛温解表法辛凉解表法辛凉解表法证证表寒证表寒证外感风寒表证外感风寒表证表热证表热证外感风热表证外感风热表证适应适应证证u恶寒、发热、头恶寒、发热、头痛、苔薄白、脉痛、苔薄白、脉浮;浮;u恶寒甚、无汗、恶寒甚、无汗、身痛明显等为表身痛明显等为表实寒证;实寒证;u自汗、恶风等为自汗、恶风等为表虚寒证;表虚寒证;发热、头痛、微恶发热、头痛、微恶风寒、有汗、口渴、风寒、有汗、口渴、咽红咽痛、舌红苔咽红咽痛、舌红苔薄黄而干脉浮数;薄黄而干脉浮数;辛凉解表常

25、用药共性:性味:辛、凉;归肺经,大多具有清热解表、透疹、清利头目 大多含挥发性成分,不宜久煎柴胡: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提中气药名功效特点其它功效桑叶桑叶作用凉润透表作用凉润透表清肝明目清肝明目菊花菊花偏清润偏清润清肝明目清热散清肝明目清热散风,风,薄荷薄荷偏透表偏透表利咽利咽 散风热,清散风热,清头目,疏肝解郁头目,疏肝解郁柴胡柴胡常用于阳解少阳常用于阳解少阳疏肝、升阳疏肝、升阳牛蒡子牛蒡子清热解毒作用强清热解毒作用强利咽、润肠利咽、润肠葛根葛根偏解肌偏解肌生津生津蝉衣蝉衣熄风解痉、利咽熄风解痉、利咽方方名名组成组成功能功能主治主治 方解方解银银翘翘散散连翘、银连翘、银花、桔梗、花、桔梗、薄荷、薄荷、竹叶、竹叶、生甘草、生甘草、荆芥穗、荆芥穗、淡豆豉、淡豆豉、牛蒡子、牛蒡子、鲜芦根鲜芦根辛凉解表辛凉解表清热解毒清热解毒表实表实热证热证君连翘、银花君连翘、银花臣荆芥穗、豆豉、臣荆芥穗、豆豉、薄荷薄荷佐芦根、竹叶、佐芦根、竹叶、桔梗、桔梗、牛蒡子、生牛蒡子、生甘草甘草使生甘草使生甘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