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湖南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标准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204047215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28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08年湖南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08年湖南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08年湖南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2008年湖南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8年湖南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标准(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08年湖南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标准地 理一、考试指导思想初中毕业地理学业考试是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地理课程标准)和湖南地方文化常识课程标准(实验稿),进行的义务教育阶段地理学科的终结性考试。考试要有利于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体现九年义务教育的性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地理课程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初中毕业地理学业考试以“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为核心理念,充分发挥学业考试的导向作用,促进广大地理教师建立新型的教材观、教学观、学生观和评价观,把新课程的教育理念落实到自己的教学实

2、践中。检测学生是否达到地理课程所要求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培养目标,全面、公正、客观、准确的评价学生的地理学习水平,发挥考试的鉴定、 激励等评价功能。二、考试内容和要求(一)考试要求1重视考查学生的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突出主干知识;充分利用地图语言,体现地理的区域性与综合性,凸显地理学科的特色。2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际,关注社会热点、焦点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的真实性和时代性,帮助学生感悟地理知识的价值。3创设“开放性”试题,引导学生求异思维、发散思维,考查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多途径、多方法分析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4考查学生获取

3、地理信息的能力,利用试题提供的背景材料、数据图表等,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分析、思考,获取相关信息,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体验知识形成、思维建构的过程,突出“过程与方法”的培养目标。5加强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体现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的紧密结合。(二)考试内容1知识与技能依据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04年湖南省教育厅制订的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湖南地方文化常识课程标准(实验稿),本考试标准将知识方面的目标分为“了解”、“理解”和“掌握”等层次,技能方面的目标分为“初步学会”和“学会”等层次。前一个层次是后一个层次的基础,较高一个层次包括前面较低层

4、次的要求。A了解。指对地理具体事物、现象及其空间分布状况,具有感性的、初步的认识,能够说出其大意和要点,并落实在地图和地理图表上。例如,再认或回忆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等。B理解。对重要的地理概念、原理、模式的说明和解释;根据收集到的地理信息,通过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形成地理概念;对揭示地理事象和演变过程的特点、成因、分布和发展变化规律等有理性认识,并能够运用语言、文字、图像等进行表述。例如,把握内在逻辑联系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提出证据;收集、整理信息等。C掌握。运用已经知道和理解的地理概念、地理基本原理等,说明同类地理事物和现象,分析

5、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例如,在新的情境中会运用抽象的概念、原理;会进行总结、推广;能建立不同情境下的合理联系等。D初步学会。能够模仿或在有关指导下,完成某些地理操作任务。例如,会阅读和使用地理图像;会简单的地理观测、调查、统计等;能运用有关方法获取地理信息等。E学会。能够按要求独立完成有关的地理技能操作任务。例如,会分析和处理地理信息;会阅读和使用地理图像用于解释具体的地理现象,分析解决具体地理问题;能独立绘制简单的地图和地理图表等。(1)地球与地图内容标准知识目标技能目标ABCDE地球和地球仪地球的形状、大小与运动提出证据说明地球的形状。 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用事实分别

6、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地球仪知道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地图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等。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知道电子地图光盘、公共场所设置的电子查询系统、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的卫星云图等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世界地理内容标准知识目标技能目标ABCDE海洋与陆地海陆分布运用地图和数据叙述全球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运用世界地图叙述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海陆变迁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知

7、道板块构造学说,叙述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气候天气与我们的生活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气温与降水的分布通过读图,叙述世界气温分布规律和降水的差异。使用气温、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叙述气温与降水的变化规律。主要气候类型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居民人口与人种运用地图、资料,叙述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 举例说明人口问题对

8、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叙述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并结合地图叙述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语言与宗教运用地图叙述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阿拉伯语的主要分布地区。叙述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举例叙述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及文化传统。聚落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举例叙述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地区发展差异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运用数据和实例,叙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发展水平的差异。知道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国际合作用实例说明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叙述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认识区域认识大洲运用地图说明某一大洲的纬

9、度位置、海陆位置。运用地图和有关资料归纳出某一大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特点及其相互关系。运用有关资料叙述某一大洲存在的人口、环境、发展等问题。通过实例说明某一大洲内部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认识地区在地图上找出某一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叙述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某一地区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叙述地形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运用图表叙述某一地区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运用地形图说明某一地区主要河流概况,以及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运用地图和资料,叙述某一地区对当地或世界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一种或几种自然资源,叙述其分布、生产、出口等情

10、况。举例叙述某一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叙述某一地区最有影响的区域性国际组织。运用资料描述某一地区富有特色的文化习俗。叙述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以及开展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国家结合地图叙述某一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根据地图和资料,叙述某一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和突出的自然灾害,并简单说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某一国家自然条件特点,叙述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在某一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举例叙述某一国家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方面的经验、教训。根据资料和地图,叙述某一国家交通运输特点以及主要城市。根据

11、资料和地图,叙述某一国家的种族、民族、人口、宗教、语言等至少个方面的概况。用实例说明某一国家自然与社会环境对民俗的影响。举例叙述某一国家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3)中国地理内容标准知识目标技能目标ABCDE疆域与人口疆域与行政区划结合地图叙述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 结合地图或资料,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人口与民族记住我国人口总数。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理解我国的人口国策。 运用人口分布图,叙述我国人口的分布概况。运用民族分布

12、图,叙述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特征。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自然环境运用中国地形图,叙述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运用资料叙述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主要河流,叙述长江、黄河的概况。自然资源举例叙述什么是自然资源,它有哪些主要类型。 运用资料叙述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运用资料,叙述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运用实例,叙述我国为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而建设的大型工程。经济与文化经济发展运用资料并联系实际,叙述我国农业分布概况。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运用资料,叙述我国工业的地理分布。用实例说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发展中的作用。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

13、的特点。运用地图叙述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文化特色知道我国民居、服饰、饮食的地方特色。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对文化的影响。结合有关资料,说明我国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地理差异通过读图,知道秦岭、淮河的位置。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运用地图叙述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四大地理单元的自然地理差异。叙述各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运用地图叙述区域的位置、范围,并对区域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 在地形图上识别区域主要的地形类型,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阅读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叙述区域的气温、降水分布概况,

14、并归纳气候特征。运用地图和资料,叙述区域产业的结构与空间分布特点。运用地图和资料,描述区域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以区域某一地理事物的分布为例,绘制略图,并描述该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联系与差异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举例叙述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举例叙述影响区域农业或工业发展的地理因素。根据有关资料,叙述支柱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根据材料,运用分析、对比方法,归纳区域内主要地理差异。举例叙述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举例说明祖国内地对香港、澳门经济繁荣的促进作用。运用有关资料,分析说明外向型经济对区域发展的促进作用。根据资料分析区域主要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所

15、造成的后果。环境与发展知道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举例说明区域环境和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利用资料叙述首都北京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并举例说明其城市建设成就。在地图上找出台湾的位置和范围。分析台湾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说明台湾自古以来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以某区域为例,说明我国西部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4)湖南地方文化常识内容标准知识目标技能目标ABCDE湖南地理概况知道湖南的地理位置。 知道湖南的现行行政区划和人口分布状况。叙述湖南的地势特点,知道湖南省主要的地形区的分布。知道洞庭湖对水量的调蓄作用和历史变迁,知道湘

16、、资、沅、澧四水和主要的水电站。知道湖南的主要自然灾害。交通运输与旅游知道湖南境内的铁路干线和高速公路。知道湖南著名的旅游景区。知道旅游资源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农业和工业叙述湖南农业和工业生产概况。 知道湖南具有地方特色的主要农副产品。知道湖南是“有色金属之乡”。知道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在推进湖南工业化进程中的作用。城镇建设知道长株潭一体化。知道中等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特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知道湖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的分区部分,地理课程标准只规定了必选区域的数量,而没有规定必须学习哪些区域。本考试标准对区域地理的学习提供四个案例,旨在帮助广大师生明确区域的基本地理要素和学习区

17、域地理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认识世界的大洲案例-亚洲。通过阅读地图,说明亚洲的主要部分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东北以白令海峡与北美洲为界,西北与欧洲连为一体,南面隔海与大洋洲相望。通过读图和阅读有关资料,归纳出亚洲的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地跨热带、温带、寒带,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河流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和山地。亚洲的地形复杂多样,是造成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重要原因之一;中间高、四周低的地势,使河流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通过阅读有关资料,知道亚洲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众

18、多的人口,对资源和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压力:由于人口增长较快,远快于粮食产量的增长速度,于是人们砍伐森林,开垦草地,以扩大耕地面积,或在草原地区过度放牧,加剧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使生态环境逐步恶化。通过分析有关资料,知道亚洲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少数国家如日本属于发达国家,大部分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即使同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差异也很大。认识世界的地区案例-欧洲西部。通过读图,知道欧洲西部是指欧洲的西半部,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东与亚洲相连;知道主要国家有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等,首都分别是巴黎、柏林、伦敦、罗马。通过阅读地形图或地形剖面图,知道欧洲西部的地形以

19、平原为主;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山地主要分布在北部和南部。通过读图或阅读有关资料,知道欧洲西部的气候深受大西洋的影响,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温和,夏季凉爽,降水分配比较均匀,草场面积广大,有利于发展畜牧业,荷兰、丹麦等国是世界著名乳畜大国。居民的饮食结构与发达的畜牧业有着密切的关系,食品以牛排、奶油、奶酪等为主。通过举例,如欧洲西部地中海沿岸国家,夏季阳光明媚,海滨沙滩优美;北部有曲折、幽深的峡湾,引人入胜;中部高耸的阿尔卑斯山,是人们登山和滑雪的好地方;大量的古建筑遗址、文化艺术城市和博物馆,各地方独特的风土人情等等,叙述欧洲西部发展旅游业的优势。知道欧洲联盟是欧洲西部最有影响力的

20、区域性国际组织。认识世界的国家案例-日本。通过读图,知道日本是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的群岛国家,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和九州四个大岛及其附近许多小岛组成,首都是东京。通过读日本地图,知道日本的海岸线曲折,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属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海洋性特征明显。森林和水力资源丰富,矿产资源贫乏。由于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日本火山、地震活动频繁。在夏秋季节,经常遭受台风袭击。通过读图或阅读有关资料,联系日本的自然条件特点,知道日本充分发挥海上运输的优势,从国外大量进口原料和燃料,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形成了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通过读图或阅读有关资料,知道日本的国际货运以海洋运

21、输为主,国际客运以航空为主;知道日本的主要城市有东京、名古屋、大阪、神户、北九州等。通过分析有关资料,知道日本民族构成单一,大和民族占绝对优势。知道日本是一个加工贸易型国家,从澳大利亚、巴西、印度、中东等国家和地区大量进口原料和燃料,制成工业产品,再销往世界各地;日本的贸易对象主要有美国、中国和欧洲;日本与中国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而在近现代受欧美文化影响,使日本文化既保留着民族的传统内容,又兼有东西方文化的特色。认识中国的区域案例-长江沿江地带。通过读图,知道长江沿江地带东起上海,西至攀枝花,东西绵延3000多千米,南北宽约100200千米;该地带以河流为生命线,通江达海,地理位置优越。通过读

22、图,知道该地带地势低平,以平原和低山丘陵为主,平原东西排列,各段宽窄不一。通过读图,知道长江沿江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并归纳出夏季炎热、冬季温和、四季分明、降水丰沛的气候特点。通过读图和分析有关资料,知道长江沿江地带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是我国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地带,目前已成为我国最具活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之一。自西向东形成几大工业基地:以攀枝花、六盘水为中心的钢铁、煤炭工业基地;以宜昌、重庆为中心的电力、冶金工业基地;以武汉为中心的工业带,是我国钢铁、轻纺工业的重要基地;由沪宁杭等城市形成的工业带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通过举例,如长江黄金水道横贯东西,水运便利等,叙述长江在本地带经济发展

23、中的作用。通过举例,如长江沿江地带地势平坦,平原广阔,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雨热同期等等,叙述影响本地带农业发展的地理因素。通过举例,如长江沿江地带的西部地区可以借助江海联运,进入国际市场,其东部地区是东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推进的通道等等,叙述区际联系对本地带经济发展的意义。分析有关资料,知道长江沿江地带酸雨污染、水土流失严重,洪涝灾害频繁,了解本地带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通过举例,如酸雨可导致水体、土壤酸化,对植物、建筑物造成腐蚀性危害等等,叙述本地带环境和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地理学业考试关注学生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技能的形成,更关注学生知识形成和思维建构的

24、过程,考查学生思考地理问题的过程和方法,赋予更多学习方式、方法的引导,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学业考试主要体现如下几方面培养目标的检测:引导学生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收集相关的地理信息,通过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形成地理观念或概念,以及理解地理事物分布和发展变化的规律。尝试运用已获得的地理概念、原理,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做出判断。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简单的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思路,搜集相关信息,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看法或解决问题的设想。运用适当的手段和方法,表达自己学习的体会、看法和成果,并与别人交流。【案例】借助网络可以查找有用的资料,交流学习经验。右图是四位同学的上网聊

25、天记录窗口,请根据他们对各自家乡的描述,判断他们家乡分别位于我国四大区域中的哪一个区域。卓玛家位于_,买卖提家位于_,小强家位于_,小明家位于_。答案:青藏地区、西北地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评析:本题从学生感兴趣的网络聊天情景切入,尝试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查找资料、交流学习体会和成果,同时根据网络聊天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综合,获取正确结论,考查学生学习、思维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学生情感、态度、行为的发展,试题中渗透丰富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内容,知识检测与情感考查有机融合,引导学生感悟生活,促进情感升华。主要检测以下几方面的培养目标:初步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初步养成

26、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关心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和传统,增强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懂得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全球意识。增强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自食其果【案例】读漫画“自食其果”,回答下面问题。(1)这幅漫画反映了当前世界面临怎样的问题?(2)为了地球的未来,我们应该采取哪些行动?答案:(1)从对地球各类矿产资源的破坏性开采,对森林、水资源的无节制开发利用,环境被破坏,土地沙漠化,耕地被占用等方面作答。 (2)从合理开发、综合利用、保护资源

27、、保护环境、控制人口、培养节约意识等方面作答。评析:本题以形象生动的漫画为载体,考查学生知识和技能,引导学生关注全球的资源、环境、人口和发展等问题,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三、试卷结构(一)内容结构地球和地图,约占10%;世界地理,约占40%;中国地理,约占40%;湖南地方文化常识中的地理内容,约占10%。(二)试题题型考试选用的题型主要有: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和综合题(一般采取填图绘图、图表分析、资料分析和问答等形式呈现)。呈现形式力求新颖,富有创意。 (三)试题难度试卷难度应适宜,杜绝偏题、怪题。具体要求:容易题,约占70,难度值为0.760.88;稍难题,约占15,难度值为0

28、.550.75;较难题,约占15,难度值为0.400.50。整卷难度值为0.650.80。四、题型示例1下面是关于美国某汽车制造车间的描述:“许多零部件是由韩国提供的,钢材是用巴西的铁矿石炼制的,制造轮胎的橡胶来自泰国,部分工人来自墨西哥”,这说明了:A美国缺乏铁矿石 B美国缺乏独立生产汽车的能力C墨西哥工人技术水平高 D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答案:D2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下列有关X国和Y国的说法,正确是: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出生率(%)死亡率(%)X1084218Y2750607AX国可能在北美 BY国可能在欧洲西部CX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Y国 DY国人口分布稀疏答案:B读我省某地

29、气温日变化曲线图,回答34题。3你发现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A子夜 B黎明前C正午 D午后2时左右4该日所处的季节,下列有关当地人们生产活动的描述,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收割金灿灿的水稻 B采摘黄橙橙的桔子C采摘嫩绿绿的春茶 D收获红彤彤的苹果答案:D、A5住竹楼、跳孔雀舞、吃竹筒饭,还有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如果你想真切体验这样的生活,下列旅游景区中应该选择的是A广西桂林 B新疆吐鲁番 C云南西双版纳 D安徽黄山答案:C6读湖南水系及洞庭湖水域面积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1)某探究学习小组开展以“保护洞庭湖生态环境”为主题的活动,他们在湘江上游放置了一些倡导“保护生态环境”的漂流瓶(如右图),试问

30、此漂流瓶可能会漂经哪几个省辖城市,然后进入洞庭湖?(2)读图、图可以得出,20世纪中期洞庭湖的面积比17世纪中期 _(大、小),请根据图信息,从人为因素解释其原因。答案:(1)永州市、衡阳市、株洲市、湘潭市、长沙市 (2)小;围湖造田或围垦造田(答案合理均可给分)7学校组织学生野外考察,老师发给大家一张不完整、有错误的地图(右图),以考查学生的地图能力。请你根据学生实地考察的相关信息,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同学们经过测量,确定吴村在白云山顶峰的正南方向,并且已知两地间的水平直线距离约为5.5千米。请你将地图的基本要素补充完整。(2)在吴村的东北方向约2千米处有铁矿,请你用常用图例标在适当的位

31、置。(3)图中所示的河流,有一条是错误的,请你用“”在图上标记出来。(4)赵村所在的地形部位名称是_。(5)吴村与大旗岭的相对高度是_米。答案:(1)图略(添加指向标和比例尺) (2)图略 (3)图略 (4)鞍部 (5)6508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1:“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于2006年11月4日在北京隆重召开,会议的主题是“友谊、和平、合作、发展”。非洲大陆幅员辽阔,自然资源丰富。但由于历史原因,很多地区形成了“单一商品经济”。因此,许多非洲国家要通过引进外来资金、技术、设备和人才,达到开发利用资源、发展民族工业的目的。而中国企业在轻纺工业、家电行业、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等有一定的优

32、势。材料2:小悦在非洲旅游时,沿途依次观赏到如下景观:狮子在草原上追逐动物;大象在雨林中悠闲地戏水;长颈鹿在啃食高树上的嫩叶;骆驼队在沙漠中行走。材料3:非洲气候分布图(右图)。(1)从材料1中可以看出,非洲与我国的经贸合作具有互补性,你认为这种互补性体现在哪些方面?(2)据材料2,判断小悦的旅游路线是沿如图所示的_线路(A或B)。(3)C地区草场资源破坏日益严重,目前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4)从气候条件看,制约非洲农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_。(5)非洲许多地区经济以“单一商品经济”为主,再加之人口多,增长快,过渡开垦草地,过度放牧等原因,仍然贫穷落后。为促进非洲贫困地区的发展,请提出合理建议。答案:(1)我国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自然资源,非洲很丰富;非洲发展经济所欠缺的资金、技术等,我国有能力提供这方面的帮助。 (2)A (3)土地沙漠化 (4)干旱 (5)改变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结构,建立完善的民族经济体系;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退耕还草等。(答案合理均可给分)1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