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层建筑防烟系统余压值调试的常见问题

上传人:d****1 文档编号:203976608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3.8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谈高层建筑防烟系统余压值调试的常见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谈高层建筑防烟系统余压值调试的常见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谈高层建筑防烟系统余压值调试的常见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谈高层建筑防烟系统余压值调试的常见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高层建筑防烟系统余压值调试的常见问题(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谈高层建筑防烟系统余压值调试的常见问题程鹏 【摘要】在高层建筑防烟系统的调试过程中,防烟楼梯间及前室的加压送风系统余 压值不达标是出现频率较高的问题.对系统管辖范围、送风方式、风机选型、风口 设置、送风管道、余压阀等影响因素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避免上述问题 的预控措施.During the adjustment of smoke protecting system in high- rise buildings, the problem of high frequency is that the residual pressure of pressurized air supply s

2、ystem in smoke-proof stairwell and front room does not meet the standard.This paper analyses the cause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such as the scope of system administration, air supply mode, fan selection, air outlets setting, air supply pipeline, residual pressure valve etc.And put forward some pre-co

3、ntrol measures to avoid the problems.【期刊名称】山西建筑 【年(卷),期】2019(045)002 【总页数】3页(P111-113) 【关键词】加压送风;防烟楼梯间;前室;余压值 【作者】程鹏【作者单位】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太原03002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76.54在高层建筑内,防烟系统承担着阻止烟气向疏散通道扩散,保证建筑内人员顺利疏 散和避难的重要任务,所以规范规定加压送风机的风压除沿程损失外应能保证有余 压值。但是在进行余压调试时经常会有送风口风量不足、余压值基本为零等情况发 生。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有多个方面,在设计、生产和

4、施工过程中我们需要针对这些问 题采取相应的预控措施,通过多个渠道解决。问题主要为以下几个大类。1系统的管辖范围问题1.1原因分析超过100 m的高层建筑在深化设计或实际施工时,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没有分段, 造成了防烟系统内部送风量不平衡情况严重,风压分配严重不均,所要求的余压值 难以形成。1.2预控措施规范强制性条文规定:对于超高层建筑(高度大于100 m)来说,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应该竖向分段并且要互相独立设置,且每段高度不超过100 m ;为了均衡风压, 风道内每100 m要进行封堵,人为竖向分段,并分别设置风机加压送风。2送风方式问题2.1原因分析采用了直灌式加压送风系统。该种送风方式效率并

5、不高,会导致距离风机近的地方 风压大,而距离风机越远风压越小。并且送风过程中漏风量比较大,导致风压不够。2.2预控措施当实际条件不允许,只能采用此种系统时,32 m以上的高层建筑的楼梯间,应该 采用两点送风,要两个部位同时往里吹;这两个送风口之间的距离应该不小于建筑 高度的1/2,因为要均衡风压,所以两个点要尽量分散;并且考虑到沿程损失,设 计送风量应按计算值的1.2倍来考虑,这样才能弥补直灌式加压送风系统的先天缺 陷,见图1,图2。3风机选型问题3.1原因分析直接按照表格或规范给出的值确定风量,造成了所选的风机风量和风压不达标;或 者采用了通风空调一机械排烟兼用系统,却未按设计要求选择双速风

6、机;甚至不 按照设计文件标注的型号供货,导致风机功率偏小,这些都是风机选型不正确导致 的问题。3.2预控措施规范规定:建筑高度小于24 m时,风量查表即可;建筑高度大于24 m时,防烟 楼梯间和各种前室(独立、合用、消防电梯)的风量应该按照计算值与查表得到的值, 二者相比取大值来确定,应该比较后再确定风机风量,见表1。表1防烟楼梯间、独立前室、合用前室各自加压送风的送风量系统负担高度h/m 送风部位加压送风量/m3-h-124h50楼梯间25 300-27 500独立前室、合用 前室24 800-25 80050h100楼梯间27 80032 200独立前室、合用前室2 600-28 100在

7、按照风量选择风机时应注意,风机风量应为计算风量的1.2倍,如果是直灌式加 压送风系统风管,风量还需再增加20%,也就是风机风量=计算风量x1.2x1.2。4风口设置问题4.1原因分析1)高层建筑的剪刀楼梯间的加压送风口设置不合理:只在一趟楼梯内设置或两趟楼 梯内交错布置都是错误的做法,送风口数量不够,实际加压效果不佳。2)加压送风口周围布置了自然排烟口,可开启夕卜窗等漏风源。发生火灾时,加压送 风系统基本失去了作用,防烟楼梯间无法形成正压。3)机械加压送风口设置在了容易被门挡住的地方,疏散时门开启挡住了出风口,导 致风量不足,同时由于送风风速过大,疏散门很难推开,也会阻碍人们正常疏散。4)部分

8、送风口选型不正确:防烟楼梯间采用常开式送风口时,竖向加压送风风管内 部风压不均匀,倘若各风口型号尺寸大小均一致,则会影响各层风量的平衡,距离 送风机较远的风口风量不达标,甚至末端的送风口的风速、风量接近于零,无法保 证送风系统的正压值。4.2预控措施新的防排烟规范明确规定:剪刀楼梯的两个楼梯间、独立前室、合用前室的机械加 压送风系统应分别独立设置。因而高层剪刀楼梯间的两趟楼梯间的送风口应该分别 独立设置,即两趟楼梯间各自每隔2层3层设置一个常开式送风口。检查设置了机械加压送风的场所,是否存在百叶窗或者可开启的外窗(除避难层需 设置的固定窗),漏风处无法形成正压,理论上说,自然通风和机械加压是不

9、能共 用的。检查送风口是否被门挡住。各层送风口面积应根据该风口的风速来确定,并且该风速应符合规范标准,一般来 说,加压送风口的风速不宜超过7 m/s,否则会影响人员疏散。5送风管道问题5.1原因分析1)出于成本和施工便利等因素考虑,多数防烟送风管道借用土建的井道,这是不规 范的做法,如果送风竖井内被其他专业如水暖管道占用,有效截面面积减小,管井 内风速上升,沿程损失就会成倍增加。2)由于竖井风道施工条件比较困难,采用土建风道的施工质量往往不过关,风道内 部抹面工序不认真,表面粗糙,甚至有其他专业的预留洞口没有封堵,漏风现象十 分严重。5.2预控措施防排烟新规3.3.7条明确规定:机械加压送风管

10、道应采用不燃材料制作且内壁光滑, 且不应采用土建风道。3.3.8条规定:竖向设置的送风管道应独立设置在管道井内。 也就是说,竖向的送风井需要做成内衬风管,夕卜层混凝土的管道井,在施工中的通 常做法是先安装金属管道,再在金属管道外做管道井,这种做法更便于操作。主干风管的严密性检验是检测漏风量的关键步骤,新规范6.3.5条规定抽查比例不 应小于整个风管系统的30%,且不少于1个系统。漏风量应该符合GB 50243通 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相关规定。法兰连接的金属风管,螺栓孔之间距 离应不大于150 mm,非金属风管螺栓孔的间距应不大于120 mm,并且法兰四 个角应该有螺栓固定。风管以密封

11、胶密封时,密封面应在风管的正压侧,不应在负 压侧。并且在风管安装完毕后,其接口的有效截面面积不得缩小。6前室常闭送风口和防火门关闭不严密的问题6.1原因分析对于防烟楼梯间和前室合用一个系统的高层建筑,如果非联动开启的前室常闭送风 口的漏风量很大,那么在风压调试时调试层(着火层及上下层)的风速和风压就达不 到要求,加压送风风道的压力分布也无法达到设计标准。此外,应该关闭的防火门 的缝隙也是主要的漏风点,这也是无法保证余压值达标的主要原因。6.2预控措施日常巡查前室的常闭送风口应该保持在完全关闭的位置,直到火灾发生或者调试时 再打开,以及排查防火门是否完全关闭不留缝隙。7余压阀问题7.1原因分析防

12、烟楼梯间与前室之间的正压值过大导致疏散门很难推开,这是因为合用正压送风 系统未设计压差调节装置。按规范要求,防烟楼梯间和合用前室,宜分别独立设置 送风系统。但实际条件只能让二者共用一个正压送风系统,又没有在楼梯间和前室 之间加设余压阀时,如果楼梯间比前室的压力大的多,从前室进入楼梯间的门则难 以打开。7.2预控措施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应该设置测压装置和风压调节措施,即测超压和余压的装置。楼 梯间与前室合用送风系统时需要在相邻的墙上装设余压阀,保证防烟楼梯间及前室 之间、前室和疏散走道之间的压力差不超过规定值。防排烟新规对余压值作出的规 定为:前室、避难层与走道之间压差应为25 Pa-30 Pa,楼梯间与走道之间压差 应为40 Pa 50 Pa,余压值超过压差时要采取泄压措施。确保从防烟楼梯间到前 室,前室到走道,走道到房间,压力是递减的。8结语如何保证防烟系统的风量,减少系统沿程损失,直接影响着高层建筑的防烟效果, 更与整栋楼内人员的安全疏散紧密相连。最新颁布的GB 512512017建筑防排 烟系统技术标准已经开始实施,我们应该以高度的责任感,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 规范执行,及时发现问题,采取多项预控措施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保障防烟系统 的高效运行。【相关文献】1 GB 512512017,建筑防排烟系统技术标准S.2 GB 502432016,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