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03974010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7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2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单元【教材分析】本组课文精心描绘祖国的山山水水,作者笔下的千山万水是多姿多彩的,江河是奔流不息的,江山如诗书画。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体现了李白的苦闷与孤单;刘禹锡的望洞庭描写了秋叶月色下洞庭湖的美景,淡雅静丽,令人陶醉;桂林山水用精确优美的文字,论述桂林的秀丽多姿,体现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记金华的双龙洞以空间变换、地点移动为线记叙了双龙洞的美景,体现了作者对秀丽山河的然爱之情;七月的天山记叙了作者游览天山的通过,体现了作者对祖国边疆的热爱之情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要注重诗词的朗读指引,采用多种形式训练学生的诵读能力;指引背诵时可以理清文章的构造,并列出写作提纲,然后根据提纲练习背诵;让学生简介自己

2、旅游的经历,结合插图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读懂三首古诗,感悟每首诗中描绘的独特景色,体会体现手法。通过自读自悟,领悟作者细致观测、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措施。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练习给课文编提纲。、过程与措施:在朗读中欣赏、吟咏、积累。以朗读替代解说,欣赏祖国山水的美景。自主阅读,理解文章的写作特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然爱祖国山河的情怀【教学重难点】学习字词及优美语言,感受祖国山川的美景;通过自读自悟,领悟作者细致观测、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措施。【教法与学法】教学时有重点地指引诵读,从读中感悟;学生要自由拓展,在感悟文章的基本上各抒己见。【学时

3、分派】共1学时 :、古诗三首3学时;2、桂林山水学时;3、记金华的双龙洞学时;4七月的天山1学时;语文园地一4学时;单元复习1学时。、古诗词三首【教学目的】1、结识2个生字,会写个生字。能对的读写“洞庭、江南”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每的熏陶。【教学重难点】品味诗句,指引背诵,积累语言。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授课类型】新授【学时安排】三学时【教学用品】教学挂图第一学时(总第1学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导语:我们先进行课外知识抢答:唐朝是国内古诗创作最旺盛的时期,在众多诗人中有两个

4、最有名的诗人,她们是谁?(诗圣、诗仙)2、揭题。谁来背背李白的诗,会几首就背几首。二、释题,简介背景。1、读题,看注释,结合挂图,简介背景。、过渡:李白坐在敬亭山上看到了些什么,想到些什么呢?三、学生自学,初步理解。、自读古诗,做到“五不”。2、自读古诗,思考问题,并根据注释,结合插图,逐句说说诗意。四、小组合伙学习。1、互读古诗,检查与否做到“五不”。2、交流诗意。五、全班交流。、指名回答,评议交流。2、教师点拨:“闲”是悠闲的意思,在说句意时,要作词序的调节。即“一片白云悠闲地飘去”。“厌”的注释是“满足”。在说句意时要进行合适的变通。、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答。4、在理解诗意的基本上,想象

5、一下“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是一幅如何的画面。可以用语言描述,也可以用画面体现。六、指引朗读。1、独坐敬亭山环绕着“静”来写,朗读时注意语调轻缓,节奏要缓慢;通过朗读,体现诗人如找到了知己似的一种轻松感。、多种形式读诗:指名读小组读齐读等。七、吟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自由吟读。、讨论:诗句表白了诗人如何的心境?你最欣赏哪一句?八、作业:背诵独坐敬亭山【板书设计】 鸟飞云去独坐敬亭山 不厌敬亭山第二学时(总第2学时)【教学过程】一、形象感知,揭示诗题。出示挂图,你懂得洞庭湖吗?谁来简介一下?我们来欣赏诗人刘禺锡是如何描写的。二、自由吟读。、学生边读边参阅课文注释,试着理解诗句意思,不懂的随

6、时发问。2、根据学生提出问题的普遍性与否,或个别解说或集体理解。三、指名朗读,同桌互说意思。1、点拨理解“两相和”,可以让学生结合看图吟诵体会。2、在交流体会描写月夜洞庭的美景时,随机指引学生诵读,体会比方的巧妙。“镜未磨”写出了一种别有情致的朦胧的美,真是别出心裁。君山如青螺,只因是遥看,这个比方用得非常妙。四、引导赏析。、你觉得哪一句诗写得好,在交流中进一步体会诗人的心情。2、与上一首比较,体会不同的景致及古诗的借景抒情的手法。、背诵望洞亭。五、交流课外积累。1、说说你懂得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2、课外继续收集山水诗。六、作业:想象景致,根据自己的理解作画,并配上诗句。【板书设计】湖光秋月

7、 潭面无风望洞庭山水翠 一青螺第三学时(总第3学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背诵前两首以及课外收集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忆江南是一首词,又描写了如何的景致,如何的心情呢?二、读课文,理解内容。带着上面的问题自由读,边读边看图,理解意思。指名读,读准生字,结合注释理解意思。指名看图说出意思,朗读领悟词义,教师做如下点拨:“忆江南”是词牌名,词均有一种牌名。词的内容也是回忆江南景色的,白居易曾经当过杭州刺史。词中回忆的,就是美丽的江南风光。旧:从前。曾:曾经。谙:熟悉。胜:超过,赛过。根据提供的词语解释,让学生自己说说词句的意思,然后连起来说整首词的意思。三、小组合伙学习,互相交流。四、教师小结

8、。诗一开头,诗人先说:“江南好”,这是诗人对江南春天的赞美。那么,说江南好,是听别人说,还是自己亲眼看到的呢?第二句做了回答:曾经,我对江南的风景是那么的熟悉,那么理解。江南风景好在哪里?可先让学生来回答。教师最后归纳:春回大地的时候,百花盛开,每当太阳从东方升起,阳光普照,遍地开放的鲜花更加艳丽,春暖水碧,绿波粼粼。由于红日的映照,红花更红,像燃烧的火焰:由于江花红,因此更显出江水碧绿。“蓝”字形容春水深碧。这美好的景象,深深地留在诗人的记忆里,因此词的结尾说江南风景这样好,能不让人回忆吗?五、指引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朗读的感情基调:饱含深情的回忆之情。语调解决:一、二句要有昂扬的激情,再转

9、入缓慢回忆,“日出”句声调高昂,“春来”句声调柔合平缓,最后一句声调稍抬高,仿佛是自问,又像是问她人,“能不”语调要坚决、坚定。在熟读基本上让学生练习背诵。六、作业:默写忆江南【板书设计】日出江花红胜火忆江南 能不忆江南春来江水绿如蓝【教学反思】2 桂林山水【教学目的】、结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能对的读写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3、理解作者的语言体现特点,模仿课文例段,学习用相似的句式写一段话。、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重难点】通过阅读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品味词句,反复诵读积累语言,从中学习作者的体现措施。【授课类

10、型】新授【学时安排】两学时 【教学用品】教学挂图第一学时(总第4学时)【教学过程】一、引导学生进入图文描绘的桂林山水的美景之中。出示挂图,同步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对图文进行整体感知,然后让学生谈感受。二、导入(学习第一自然段)导语:那么,课文是如何评价桂林山水的?找出来读一读。“甲天下”是什么意思?(天下第一)桂林山水天下第一,那将是多么美的景象啊,让我们和作者一起荡舟漓江,去欣赏名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吧。自读全文,学习字词。读准字音,找出新词,对不懂的词句,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或者请教同窗、教师。三、欣赏漓江的水(学习第二自然段)导语:我们先来欣赏漓江的水。观测图画中的漓江水,用自己的话来描述。1、

11、作者是如何描写的?齐读(根据课堂读的实际状况,让学生个体再读,规定投入自己感情地读),找出概括漓江水的三个特点的词。品读作者怎么写出漓江水与众不同的“静、清、绿”?(特点之一“静”。课文用“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从感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静”)(特点之二“清”。课文用“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从视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清”)(特点之三“绿”。课文用“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这一形象的比方,从色彩和品质上突出了漓江水的“绿”和“纯”。翡翠:绿色的硬玉,有光泽。无暇:没有斑点,非常纯净)根据课堂实情,教师点拨:为什么开头先提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在读议中让学生体会,用对比的措施突出漓江水的三

12、个特点和作者的赞美之情。、指引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感受。读出漓江水的静、清、绿,读出对漓江水的爱慕之情。3、引导学生“发生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让学生谈对排比句的感性结识)注意通过范读指引读好“真静啊”“真清啊”“真绿啊”三个“啊”的变调。能背的可以看着画面当堂背诵。四、巩固识字,练习书写。漓:注意右边的写法。澜:前鼻音。右边“门”里面是“柬”。瑕:可与“假”进行比较。注意右上是“”。翡:上下构造,下边是两个“”习,整个字要写紧凑。峦:前鼻音,与“澜”比较读音。与“恋”比较字形。筏:上下构造,右下不要丢撇。五、作业:背诵课文第1、自然段。第二学时(总第5学时)【教学过程】一、

13、欣赏桂林的山(学习第三自然段)、导语:那么桂林的山又是如何的呢?2、请同窗们自己读一读,画一画,结合插图来欣赏。、互相交流:课文怎么写桂林山的特点的?(和第二自然段比较,也是用这样的段落句式)在学生的回答中,教师随机引导,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特点之一“奇”。“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指引学生读出感受,理解词语,并展示泰山和香山的图像,以协助学生理解“峰峦雄伟”“红叶似火”。看资料的补充资料图片,让学生想象: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模仿句式练习,说说像什么。例如:尚有的像背着娃娃的妇女,有的像好斗的公鸡,有的像下山的猛虎,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莲花,有的像捧书而立的书童,有的像敞胸

14、露肚的罗汉特点之二“秀”。课文打了两个比方“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通过图像,让学生感受到“秀”得郁郁葱葱,色彩明丽。特点之三“险”。重点理解“危峰兀立,怪石嶙峋”,指引学生通过字面、结合语句领略。如“危峰兀立”,字面上指引“兀”的意思即“高耸突出”,然后让学生自己连起来解释,并放到句子中理解。这样,教给措施后,再让学生自己休会“怪石嶙峋”的意思。4、练习朗读,读出桂林山的奇、秀、险,读出对桂林山水的爱慕之情。重点指引读好“真奇啊”“真秀啊” “真险啊”。二、山和水相遇的景象(学习第四自然段)导语:我们欣赏了漓江的水,欣赏了桂林的山,再看看图片,当山和水相映衬时,又是如何一番景象呢?作者

15、又有什么感受?1、指引有感情地朗读。2、理解句子:“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1)引导理解字面意思,“画卷”即绘画长卷,一般要卷起收藏。“连绵不断”,接连不断。“连绵不断的画卷”,即很长很长的画卷。()观看图像片断,同步配音简介:“从桂林到阳朔,航程3公里,沿途都是青山绿水,美不胜收,说桂林山水是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十分贴切。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道出了荡舟漓江,欣赏桂林山水是一种美的享有,布满情趣,与开头的桂林山水甲天下相呼应。”3、引导边读边想象“这样的山环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是如何的一种景象,休会“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种陶醉山水之

16、间的感觉,然后说自己的体验。三、指引背诵用师生引读的措施练习背诵。四、作业:抄写句子注意分号的用法。抄写描写山、水特点的两个句子,规定以标点为标志,看半句抄半句,不可看一种字词写一种字词,格式要对的,笔迹要工整。同步提示,每两个特点之间用分号来分隔,可以把各个特点分得很清晰。指引分号的书写。【板书设计】总述 甲天下分述 水:静、清、绿桂林山水 山:奇、秀、险 热爱总结 美如画卷【教学反思】 3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目的】1、结识6个生字,会写1个生字,对的读写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3、能复述“双龙洞”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壮观。【教学重难点】感受溶洞的奇观,学习按游览顺

17、序的记叙方式;运用恰当的词句描绘事物和体现思想感情。【授课类型】新授【学时安排】两学时【教学用品】游览路线图第一学时(总第6学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课文。同窗们,你们中间有谁去过溶洞,那里的景象是如何的?给同窗们简介一下师总结: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上,不仅在地面上有高山,大海,平原等自然的风光,并且在地下也有着诸多奇妙的景观。其中溶洞就像童话世界中的迷宫结合认读“溶洞、石钟乳、石笋”等词语。二、自学课文,认读理解生字词。、读一读生字表中的3个生字,规定读准字音,对其中笔画较多的字如“簇、臀、擦、蜿”等,规定识记它们的字形。2、画出课文中的新词并根据上下文或查工具书,理解它们的大概意思3、

18、质疑问难。(可以同桌之间互相询问,也可向教师提出不能理解的词语。)三、初读课文。1、自由朗读全文,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默读全文,规定边读边画出作者游览路线示意图。(可以各自进行,也可与几种同窗讨论一起完毕。)四、交流。指名出示画好的示意图。并按图说清图意,然后互相补充或纠正不当之处。五、作业:抄写词语第二学时(总第7学时)【教学过程】一、研读作者在去双龙洞的途中所见的景物。思考:作者见到些什么?感悟句子:1、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由具体的景物概括出“明艳”一词,写出金华一带山区明亮艳丽的景色。2、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

19、时变换调子。引导发现这句话的特点。(如有两对反义词,用拟人手法,写溪水的声音)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体会句子中的因果关系,音韵节奏感,和作者当时的心情等。反复朗读上述句子。二、研读洞口、外洞、内洞各自的特点,以及作者是如何把这些特点写具体的。1、引导学生找到课文中概括特点的词语或者能用恰当的词语概括。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外洞:宽阔。孔隙:窄小。内洞:灰暗,比外洞大,有双龙洞和石钟乳、从文中找到作者用什么措施把这些特点写出来。(让学生体会这些句子的意思以及采用的打比方,说感觉等手法)着重感悟下列句子:1、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擦伤鼻子。体验由于孔隙的窄小而形成“挤压”的感觉。、这些石钟

20、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也很值得欣赏。着重理解“虽然”这部分的强调作用。以上句子可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然后作合适的点拨。三、复述。规定学生任选双龙洞其中一种景点进行复述,可采用导游简介等形式进行。四、总结全文。1、启发学生谈谈学了本文后的收获,在互相交流对话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2、教师小结。五、指引造句,写段训练。1、用“时而时而”写句子。、把下面两个句子体现的意思分别写具体。(1)那棵松树的枝叶十分繁茂。(2)登上山顶,我感到舒服极了。六、布置课外语文活动。收集有关溶洞的图片或文字资料。【板书设计】、记金华的双龙洞(顺序)沿途 明艳外洞 宽敞空隙窄小 黑、大 美好内洞 奇特 双龙石钟乳 石

21、笋【教学反思】4、七月的天山【教学目的】1、结识生字新词,能对的、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感受优美词句并积累。3、自主阅读,理解文章的写作特点总分总。4、感受北国天山的美景,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重难点】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感受到美的熏陶。【授课类型】新授【学时安排】一学时【教学用品】挂图:画有导游线路的小黑板;天山景物课件。第一学时(总第8学时)【教学过程】一、直接揭题:指名读课文前面的过度语。二、学生自学带着过度语提示问题,初读课文,并读准生字,找出新词。整体感知,提问:文章似乎是个向导,带着你游览,能看出导游线路

22、吗?教师指引:随着导游线路观看图象,初步感知新疆天山的美丽风光。三、引导读通结合看画面,指引读好课文各个小节,让学生说说作者分别写了哪些景物。同步正音、解词、通读句子。四、合伙学习你觉得哪些语段、词句写的好?这段话或这一词语好在哪里?在四人小组里阅读交流,说出感受,请同窗刊登见解,不理解的可以请教教师。五、班级交流各小组派代表在班上报告讨论状况,教师予以肯定和鼓励,对体会不到位的进行点拨,并结合朗读加深体会。六、激发爱好,课外延伸在学生交流后,问与否喜欢读这样的游记,并让学生在课外自由选择读些这方面的书,也可以浏览互联网上的资料,鼓励学生多和教师、同窗交流。摘抄优美词句有条件的设计专门的摘录本

23、子,指引摘录的格式,提示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也要进行这样的摘录。七、作业:复习词语卡。【板书设计】骑马 进入天山 雪峰雪水七月的天山 再往里走 森林 日影 水声 美热爱 走进深处 溪流 野花【教学反思】 语言园地一【教学目的】1、进行口语交际,完毕习作。2、学习排比句,积累好词好句。3、在交流中学习语言,在写作中提高语言能力。、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怀。【教学重难点】完毕习作、口语交际【授课类型】练习【学时安排】四学时【教学用品】春游方案例文、习作例文第一学时 口语交际(总第学时)【教学过程】一、导语。不知不觉春天已经来到我们身边。看窗外,春光多美好。我懂得,同窗们最想去春游了,记得去年我们去了哪里?今

24、年我们还要去,但是需要由人们自己来安排。二、准备筹划。先读读课文里的这段话,想想需要考虑哪些问题,准备纸笔,稍作记录。例如:去的时间、地点,怎么去,需要用到什么交通工具、搞些什么活动,带什么器具等等。三、分组讨论。恐怕一种人拿不定主意,我们分小组进行。看哪一组筹划得周密、妥当,我们就听从她们的意见。每人稍做准备,谈谈自己的筹划,再由小组长统一意见,推选一人做好发言交流准备。四、制定春游方案。各小组派代表发言,师生评议。最后由班长综合人们意见,制定出一种春游方案。第二学时 习作(总第10学时)【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我们在校园里生活了三年,对环境应当很熟悉了,你能说说吗?你最喜欢哪个地方,例如

25、校园的花坛,有哪些花草等,你常常在那里做些什么?(鼓励学生自由说,放开说,教师做合适补充指点)小结:有的同窗平时可以留意观测,说了自己的所见所想,讲得很具体,而有的同窗疏于观测,我们要做善于观测的人。二、实地观测。目前给人们3分钟时间,去校园里做一次观测,把观测到的景物记下来。可以选一处景物来写,具体写出你的感受来,或者你想到了曾经在那里发生过的事情,觉得很故意思,也可以写下来,注意要仔细观测。三、交流观测所得。指名说说你已观测到什么,准备怎么写,让学生在互相交流中得到启发。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进行点评。第三学时 习作(总第11学时)【教学过程】一、学生完毕习作。二、同桌互相交流,评改。改通顺,

26、指出错别字及其病句、标点错误等;评长处,划出你觉得的好词好句或者精彩语段;提建议,提出哪些内容需要具体或补充,哪些可简朴或删除等等。第四学时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总第学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检查读词语卡中的词语,有选择听写词语。二、我的发现分角色读读对话。说说小林和小东发现了什么?读句子,回到课文中去找这些句子,再读一读,说说用这样的句式有什么好处。交流后进行摘抄。我们在哪些课文 中也学到过类似的句子?三、日积月累自由朗读诗句。说说自己读懂意思的诗句,提出难以理解的诗句。教师点评释疑。比一比,看谁背得多,背得快。四、宽带网自读:看图,读文,说说从中理解的知识。小组交流:简介自己理解的五岳和

27、五湖。拓展知识:收集或下载资料,遨游祖国的山山水水。集体交流:图片附文交流,或者就图片自己口头简介,或者直接在多媒体教室打开网页简介。【教学反思】第一单元复习【教学目的】1、进一步复习巩固本单元的字词,掌握本组课文的重要内容。、背诵古诗三首、桂林山水积累优美诗句和片段。3、进一步复习和掌握比方、排比等修辞手法。【教学重难点】概括课文的重要内容【授课类型】复习【学时安排】一学时【教学用品】词语卡、小黑板第一学时(总第13学时)【教学过程】一、出示词语卡,一开火车的形式复习本单元的词语。二、听写下列词语(同桌检查)洞庭 江南 玩赏 无瑕 扩散 攀登泰山 骆驼 屏障油桐 拥挤 空隙 仰卧 臀部 稍微 额角 擦伤 浙江 峰峦雄伟 波澜壮阔 水平如镜 拔地而起 奇峰罗列 色彩明丽三、默写古诗三首四、完毕小黑板上的题目:有关桂林山水的内容五、出示小黑板复习比方、拟人、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六、课堂总结:同窗们对本单元的知识掌握得很棒,但愿再接再厉学好下一单元的知识与内容。第一单元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