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学习的捷径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03922180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28.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化学学习的捷径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化学学习的捷径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化学学习的捷径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化学学习的捷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学习的捷径(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化学学习的捷径 抛开表面现象,紧盯高考试题,就能发现,以高考思维方式为线索,以高考手段为核心展开学习,就会轻松得多,有效得多,这就是捷径之所在。下面结合各部分主干知识和考试技巧,选择一或二个知识点作代表,谈谈如何开展化学学习。一元素及其化合物部分1掌握元化知识结构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很杂,我们学习的时候就要注重将不同的知识按照一定的体系串联起来,再根据内在的本质原理去对比、分析和理解。现简单介绍元化知识的归类方法。非金属部分:一般学习各主族的代表元素(C、N、S、Cl),再依据元素周期律进行推理,了解同主族其它元素的性质。学习代表元素时,一般按照它的单质、氢化物、氧化物、酸及其盐的顺序学习,具

2、体学习某物质时,一般从物理性质、结构、化学性质、制备和用途等方面研究。物理性质包括:力学性质(密度、硬度等)、电学性质(固态、液态、水溶液的导电性)、光学性质(颜色、是否见光分解等)、热力学性质(状态、溶解性、挥发性、气味、溶沸点等)、磁学性质(是否有磁性)。化学性质分:热分解、该物质所属物质类别的通性、氧化还原反应、特性四方面去分析,明显可以看出,氧化还原是难点,所以说学习无机化学的关键在于对氧化还原的理解。结构一般分析晶体类型、化学键类型、化合价及电子式。制备分工业制备和实验室制备,后者又分常规制备和特殊制备。用途依据性质决定。金属部分:研究方法和非金属相似,一般研究单质、氧化物、碱和盐;

3、金属的制备(即冶炼)只要求了解工业制备。研究单质的时候,由于其反应主要是氧化还原反应,所以研究方法是:研究该单质与非金属单质(或金属单质)、与酸(可能分强弱或者氧化性酸与非氧化性酸)、与碱反应、与氧化物反应(分不成盐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和H2O)、与盐反应、与类盐反应、与有机物反应以及特征反应。学习某一性质时,要结合周期表,上下左右元素的性质进行比较,尤其注意量变是否引起了质变。即关注一些规律和特例。2元化推断在高考中元化主要作理论、实验和计算试题的载体,单纯的元化题目主要是推断题。现只就元化推断讲一讲其中的要点。(1)以离子为核心的推断,即通过一系列变化推断哪些离子存在

4、。这类题目的关键点是: 当对某种离子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后,立即对所有未判定的离子作一次全面的判定。 随时注意中途增加或生成的离子的干扰。 一般还有不能确定的离子,要求你补充实验检验,则一般是SO42-或K+。(2)一般框图推断。给出一些转化关系、反应条件、物质性质或者用途,通过分析、推理来确定未知物质。要解答这类题,必须做好总结。例如:物质颜色。比如黑色物质:C、Fe(还原铁粉)、Fe3O4、FeO、CuO、MnO2、FeS、CuS、Cu2S、PbS、Ag2S。反应条件。例如高温下的反应有:铝热反应;C与SiO2、H2O、Fe2O3(不活泼金属氧化物);CaCO3分解;合成氨;氨催化氧化;硫

5、铁矿的燃烧;制电石等。特征变化。比如和同一物质连续氧化:NaNa2ONa2O2、CCOCO2、NH3NONO2、S(H2S)SO2SO3、乙烯(乙醇)乙醛乙酸。再比如常温和水反应生成气体的固体:Na(活泼金属)、Na2O2、NaH、CaC2、Mg3N2、Al2S3等。以气体为核心,常见的气体14种,相比固态物质范围要小很多。注意总结气体产生的条件,比如电解产生的气体是:H2、O2、Cl2。 关注一些别人不关心的细节。比如:电解生成三种物质的反应一般是电解CuSO4或NaCl;如果没焰色反应和特征颜色,阳离子一般是Mg2+、Al3+、Fe3+等。电解接高温反应,一般是电解铝接铝热反应;框图条件上

6、有很多H+或OH-,要考虑铝元素等。注意一些关键词。例如命题者想考A族元素,则以下关键词可能会出现:高温、网状、共用、高熔点、硬度大等。二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1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本章核心是速率的定义、影响因素和平衡的定义。根据速率的定义可以推断出速率与系数的关系、方程式的书写等;根据影响速率的因素,可以判断条件改变后,正逆反应速率的变化,进一步确定平衡移动的方向和移动造成的结果,平衡移动的本质是速率改变的结果。现就其中易考点、难点及易错点分析如下:(1)关于速率与平衡的图象本章的图象很多种,但分析图象的方法是一定的,那就是分析起点、拐点、斜率、终点。关于速率与平衡的图象的一般分析原则是:从拐

7、点出现的先后分析条件的强弱;从平衡点的高低分析平衡移动的方向;若有多条线,要平行于X或Y轴作辅助线分析;再就是把定性分析与图象分析结合起来。例如:例:今向某密闭容器中投入NH3和O2各1mol,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4NH3(g) + 5O2(g) 4NO(g) + 6H2O(g) ;H0。在不同温度下,此反应的某些性质与压强有如图所示的关系。试分析Y轴表示的含义可以是(答案唯一正确): 1.01105Pa Y 1.01106Pa 温度T 0 AH2O的物质的量 BNO的物质的量分数C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DO2的转化率此图象包含着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相同压强下,温度越高,Y轴表示的值越大;二是

8、相同温度下,压强越大,Y轴表示的值越大。逐一分析可知选C。但思维量很大,要分四种情况,每次还要从两个侧面分析。换个角度考虑:现在假定平衡正反应方向移动,则H2O的物质的量、NO的物质的量分数、O2的转化率都增大,而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这就意味着如果A对,B、D同时都对!现只一个选项符合,只能选C!这就使考试的捷径的代表。(2)极限思想的应用在本章有很多关于某个量的变化趋势的判断,但往往由于分子和分母同时都变大或变小,判断较困难。如果灵活应用极限思想来思考就容易得多。例如:例:某温度下,向一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N2和3molH2,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此时NH3的体积分数为c%。若再向该

9、容器中通入一定量H2,达到新平衡后,NH3的体积分数会A一定增大 B一定减小 C不变 D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分析:加入H2,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NH3的物质的量增大,但同时又增大了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好判断。采用极限法分析:假定通入无穷多的H2,由于N2的量有限,所以NH3的量不大于2amol,那么相对于H2而言,NH3非常少,则NH3的体积分数会减小。选B。2物质结构物质结构包括:原子结构、核外电子排布、元素周期表、化学键、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等部分。是必考的内容。(1)元素推断对于元素推断,一般结合电子排布、半径大小、周期表中位置、化学性质等方面综合推断。其考试捷径如下: 推断的元素一般有

10、H和O; 前20号元素一般暗含意思是有K或Ca; 要写某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时,一般是第A族或第A族; 同主族一般是O和S;或者H和Na; 一种元素形成多种化合物,可能是N、S、Cl、C; 当推出是C、H、O形成的化合物时,判断物质是否存时在一定要关注有机物; 需要回答的问题,也往往可以对我们有所提示; 同主族元素原子序数同奇同偶,记住惰性元素的原子系数; 当有电子层、电子数比例信息时,一般分析重点在电子层数上。(2) 熔沸点的比较任何时候比较熔沸点高低首先都是判断晶体类型,再找出影响熔沸点对应的作用力,然后依据作用力大小变化规律来判断。例如比较HF和HCl的熔沸点高低时,先确定它们都是分子晶体

11、,则比较的是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其影响因素主要是:分子量和氢键(有机里面还有支链数、分子极性、饱和度等),这两者比较氢键作用力要大,所以HF的熔沸点高。比较熔沸点尤其要注意与比较稳定性的区别,对于分子晶体而言,熔沸点研究的是分子间的问题,稳定性研究的是分子内的问题。常见陷阱:先要求判断共价键的大小,再判断熔沸点的高低,可能共价键键能大的是分子晶体,而键能小的反而是原子晶体。3电解质溶液电解质溶液的核心是水的电离,酸和碱抑制水的电离,盐水解促进水的电离。这一章表面上讨论酸碱的pH以及盐类水解,但本质是水的电离。(1)有关pH计算的核心当溶液显酸性时,先求出C(H+),再求其它;当溶液显碱性时,先

12、求出C(OH-),再求其它。这是因为,在酸性溶液中,C(OH-)非常小,这时不能忽略水的电离,而H+浓度较大,可以忽略水的电离,碱性溶液是同样的道理。(2)有关酸碱中和的问题一般需要考虑的是:酸碱的元数、强弱和物质的量(或浓度和体积)。常用到的一个简易判断方法是:pH之和为14(即酸的H+与碱的OH-浓度相等)的酸碱等体积混合,谁弱谁过量显谁性。例:室温时,下列混合溶液的pH一定小于7的是ApH=3的盐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BpH=3的盐酸和pH=11的氢氧化钡等体积混合CpH=3的醋酸和pH=11的氢氧化钡等体积混合DpH=3的硫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分析:此题是2007年的

13、高考题,有的同学把选项中的四种情况一一验证,思维量很大。我们根据上面的简易规则,符合pH之和14,又是等体积,现在显酸性,所以应该酸弱。所以很快选B。(3)离子浓度比较离子浓度比较由于综合性强,而且经过高考多年实践证明具有良好的信度和区分度,所以成了高考少数的保留题目之一,属于永恒的热点。在这里和前面一样,只谈一些思维方法。一般需要反应的先反应,然后暂时不考虑弱的电离和水解,那么大量存在的离子直接按数据比较,当相同时再考虑水解和电离;对于极少量的离子主要从它的来源和去向两个方面去分析。例:在Na2S溶液中,C(HS-)和C(OH-)哪个大?HS-只有一个来源,即S2-水解,有一种消耗方式,HS

14、-继续水解;OH-有两个来源,S2-水解(这一步得到的OH-和HS-一样多)和水的电离,不消耗。所以C(HS-)C(OH-)。4电化学电化学的核心在于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其本质是氧化性和还原性的顺序,所以多从氧化还原、化合价等方面去分析会容易很多。电化学难点是电极反应式中途改变。电池的污染和回收是关于环境的大事,而且人人有关,所以电池是考试的重点。(1)电极反应式的书写书写电极反应式的时候,常觉得很难,其实是没有掌握方法的。一般有三个式子:阳极反应式、阴极反应式和总方程式,两电极反应式相加就可以得到总反应式,我们换个思路就是:只要我知道了其中两个就可以用加减的方式得出第三式。例25:写出石墨、A

15、l与稀硝酸形成的原电池的正极反应式。分析:负极反应式:Al-3e-=Al3+,总反应式:Al+NO3-+4H+=Al3+NO+2H2O,用总方程式减去负极反应式得到:NO3-+4H+3e-= NO+2H2O,这就是正极反应式。(2)几个易错的地方 原电池的负极金属性不一定比正极强,例如Mg、Al和NaOH溶液形成的原电池中,Al是负极。负极只能说明在该电解质溶液中的活动性更强。 先放电的阳离子对应的金属不一定金属性强。例如Fe3+比Cu2+先放电,但Fe没Cu活泼。如果某种金属先析出,则可以说明。 电解时,当阴极有1molH2产生时,消耗的水的物质的量,可以是1mol(阳极是OH-放电),也可

16、以是2mol(阳极不是OH-放电)。 电解后溶液的pH变化情况。关键看H+和OH-是否放电,例如只H+放电,OH-不放电,多出OH-,碱性增强。当都放电时,相当于浓缩,如果原来是饱和的,则pH不变;如果原来不饱和,则pH越来越远离7。; 电解时电极区的pH变化。如果H+放电,多出OH-,碱性增强;如果OH-放电,多出H+,酸性增强。绝对不能理解为H+或OH-向哪一极移动则哪一极酸性或碱性增强。5基本概念基本概念部分内容比较多,在高考中始终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不仅是直接考概念,更重要的是化学的内容要通过一些基本的化学用语来表达。(1)离子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的方法很多,但常规出现的错误主要有

17、以下三种:电荷不守恒、改写错误和不符合实验事实(产物错误和不符合比例)。其中最难的是酸式盐和碱反应的量的把握,一般遵循“少定多变”的原则,由于酸式盐中的氢和酸根分别和碱的OH-与阳离子结合,而酸式盐的阳离子又必须要结合阴离子,所以不可能两反应都满足,这时处理方法是“少定多变”,即少量的那种物质要反应的两种离子的比例保持不变,然后正好反应。 (2)加强一些相似知识块的辨析有些概念在表面或者含义上有相似性,要加以辨析。例如“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再比如“氧化;水化;酸化;酯化;皂化;氢化;催化;裂化;硫化;老化;钝化;净化;软化;硬化;硝化;磺化”。三有机部分有机考试特点有三:

18、考多官能团;以苯环为载体;考同分异构体。有机推断重点要解决以下问题:碳架结构、官能团的种类、官能团的个数、官能团的位置。在这里只以数据在有机推断中的应用为例,说明我们如何利用高考题的漏洞解题。例:A、B都是芳香族化合物,1摩尔A水解得到1摩尔B和1摩尔醋酸。A、B的分子量都不超过200,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且B分子中碳和氢元素总的质量百分含量为65.2%(即质量分数为0.652)。A的溶液具有酸性,不能使FeCl3溶液显色。(1)A、B的分子量之差为 (2)1个B分子中应该有 个氧原子(3)A的分子式是 (4)B可能的三种结构简式是 分析: A、B分子量都不超过200,且A+H2O

19、B+CH3COOH,所以B分子量不超过200+18-60=158,B分子中碳和氢元素总的质量百分含量为65.2%,说明O占34.8%,则O的最多个数为:15834.8%16=3.4,即最多3个。A的溶液具有酸性,不能使FeCl3溶液显色,说明A有羧基,又知有羟基,所以B至少有3个O原子。B的分子量为:4834.8%=138。可能有的结构是:邻、间、对羟基苯甲酸。命题者的思路是,先定量算出最多有3个氧原子,再定性确定最少有3个氧原子,最后综合判断。这样的题目看似逻辑严密,其实根本不用定性分析,就知道该原子个数就是算出来的最大值!为什么?举个例说明:如果算出来最多5个,定性分析最少有3个,该物质就

20、无法确定!就没办法设问了,这就是命题人的无奈!也是他逻辑上的漏洞。四计算部分 计算的题型很多,比如从计算依据上分有物质的量的计算、依据方程式的计算、溶液的计算、氧化还原的计算等;从形式上分,有多步反应计算、过量计算、讨论计算、组成计算等。无论怎么样,一定要掌握一些常规方法例如平均值法、差量法、极限法、守恒法等,同时熟悉化学原理,灵活使用计算技巧。例:锰的氧化物MnO2、Mn2O3、Mn3O4、Mn2O7在加热时均能和浓盐酸反应生成MnCl2和Cl2,现有11.45g锰的某种氧化物跟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的氯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L,则参加反应的氧化物是(Mn相对原子质量:55) AMnO

21、2 BMn2O3 CMn3O4 DMn2O7 四种物质的分子量依次为:87、158、229、222。11.45能除尽的是229。所以选C!因为化学考试强调的是化学原理,一般不考查数学里面的运算能力,所以一般是整除,这是命题者的无奈!也就是我们的机会。五实验部分新课改情况下的中学化学学习与高考要求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从新课改情况下的高考在实验命题方面的变化出发,通过对实验考试的新变化进行研究,在寻找新高考实验特点的前提下,深化对新课改下实验学习的要求的认识,从而寻求高中化学实验学习的新途径。1新课改实验部分课程标准1.1 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 1.2 初步

22、学会物质的检验、分离、提纯和溶液配制等实验技能。 1.3 树立安全意识,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 1.4 能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并能主动进行交流。 1.5 初步认识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条件控制、数据处理等方法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2新课改下实验考试新变化2.1 将实验考查的思想从“以知识立意” 转变为“以能力立意”。目前对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依然是主旋律,但重心正逐步向实验设计、实验安全、实验评价等方面倾斜。这一转变将中学实验学习的过程从“老师问学生答”的被动学习过渡为“自主设计、操作、评价”的主动学习,并由此逐

23、步实现“学科知识提升为学科能力,再升华为学科思想”的学习目标。2.2 考试题材紧跟时代步伐,大量出现以功能材料、新科技为背景的试题。如近几年就考查了纳米TiO2、超细氧化铝、聚合硫酸铁、高纯MnCO3、一水硫酸四氨合铜()、高氯酸铵、二苯基乙二酮、MnO2、氢化钙、硫酸亚铁铵、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Cr0.5Fe1.5O4、Ca3N2、二氯化二硫、高纯硅等的制备。这些类型的试题可以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解答兴趣,同时也使学生由“为了考试”而学习转变为“为了生活”而学习,提高了学习的幸福指数。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体现了学科的发展性和时代性。重视联系生活实际

24、,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就在日常生活中、就在自己的身边,体现了基础教育化学课程改革的理念。2.3 试题更加开放,答案不再惟一。2011年高考卷中,江苏(百分含量测定方案设计)、福建(系统误差分析)、山东(设计比较H2SO3与H2CO3酸性的方案)、天津(检验物质所用的试剂顺序)等地试卷均出现此类试题。2010年高考中,安徽(性质探究实验的结论评价)、重庆(寻求试剂替代品)、全国卷(验证CO)、江苏(对洗涤作用的评价;对制备方案设计的评价)、福建(对定量实验方案的评价)等地也有出现。开放性试题的出现,减少了束缚,能将学生的创新潜能激发出来,更好地选拔出优秀学生。开放性化学试题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试题内

25、容的开放性,其主要特点是走出化学学科教材范围,与科学、技术、社会等广泛联系,运用化学视角去解释或解决一些与生产、生活、社会等方面有关的化学问题;另一类是试题解法的开放性,其主要特点是改变传统试题的结构或解题途径,使试题条件不足或者过剩或者答案不唯一,从而使思维指向不单一,解题途径多样化。开放性试题一般都比较灵活,解答这类题目时一定要冷静思考、发散联想,用学过的知识仔细分析、对比,在情境中合理寻找正确设定,然后再简要作答。2.4 加大了对定量实验的考核。定量实验要求高,既要规范完成定性实验必须的操作,还要明确定量实验的一些特殊测量仪器、方法和手段,同时进行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定量实验能很好的检测

26、学生对实验的全面掌控能力,有利于高校选拔优秀人才。2.4.1 综合性实验方面,主要是含量的测定,并以滴定法最为热门。其实不难理解,滴定法是将来学习分析化学最重要的实验方法。例如:2011年江苏、福建、广东、四川等省考查滴定法测百分含量(四套不同试题)。2.4.2 对定量实验的考核不仅体现在对综合性实验的考查上,还包括一些定量基本手段的考查。例如:2011年江苏、山东都考查了关于pH试纸的使用;2011年江苏、广东、四川等省考查了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2011年浙江、江苏和广东考查了滴定管的使用。2.4.3 对误差分析的考查开始注重系统误差。例如2011年福建、2010年山东和海南都考查了

27、系统误差的分析。2.5 对常规实验细节、现象的质疑和挖掘更加深入。新的发现、新的突破往往是从对特殊现象的挖掘和对常规现象的质疑开始的,同时对实验任何细节的把握可以使学生能更准确地完成实验任务。2.5.1 对条件的挖掘。今有NaOH溶液和CCl4液体混合在一起,如果加入碘单质,振荡,静置,CCl4层会显什么颜色?既可能是无色也可能是紫红色。时间短,是紫红色;长期放置变为无色。即短期溶解为主,长期反应为主。2004年全国卷第28题,电解KI溶液(下层为CCl4液体),有气泡后停止,立即搅拌,结果CCl4层为紫红色。2011年广东高考卷23题,溴的苯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振荡后静置,苯层应该为无色。

28、时间这一细节决定了试题的答案的选择。2.5.2 对原理的挖掘。证明某物质中含有杂质的传统方法一般是将杂质检验出来,但2011年广东高考卷中采用的方法是:测BaCO3饱和溶液的pH,看是否为9.6;从而判断是否含Ba(OH)28H2O。在题目给定限制时,这种方法是完全可行的。2.5.3 对实验环境的挖掘。2011年山东试题考查了除去Mg2+时pH控制范围,即环境的控制。pH太小,Mg2+不能沉淀,pH太大其它阳离子也沉淀。2.5.4 对操作的挖掘:2011年福建试题考查了通过溶液的气体有搅拌作用。虽然没有就此提问,但我们若干年来对此作用的漠视,依然让人感到后怕。2.5.5 对隐形性质的挖掘。金属

29、的钝化由于反应的量很少,现象不明显,2010年福建试题就对此挖掘,考查了对钝化问题的实验研究。2.6 加强对实验方案设计的考查,以书写步骤为最常见。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全方位实验能力的综合运用,定性实验要考虑到试剂的选择、仪器的选择、实验装置的组装、实验步骤的顺序(如何防止干扰)、实验安全的保障等方面;定量实验除以上要求外还要考虑实验数据的准确测定及误差控制等。所以实验方案设计类的试题是难度最大的,也是学生实验素质和学科素养的最好展示平台。2011年广东、重庆、江苏、北京、山东、湖北、全国卷;2010全国卷、山东、安徽、四川、海南、江苏、广东都对实验方案的设计进行了考查。考查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0、:基本试剂和基本仪器的运用设计、性质探究方案的设计、性质验证方案的设计、组成确定方案的设计、定量测定气体方案的设计等方面。2.7 加强对装置连接和装置图绘制的考查。2011年重庆、天津、全国卷、2010年全国卷、山东、四川、海南都有考查。装置的连接顺序的考查其本质是实验设计的限制性考查,首先限制了试剂,其次限制了仪器。虽然开放性降低了,但重点考查了实验顺序的设计,这其中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例如:如何排除干扰?如何选择气体进出口地长短?如何设置安全装置?如何确定反应先后顺序?等等。装置图的绘制目前只限于局部绘制或简易图绘制,但要求非常高,尤其是对液面高低、系统是否封闭、导管进出长短等要有非常清醒的

31、认识才能正确绘制。2.8 以工艺流程图为背景的试题大量出现。例如2011年安徽、山东、天津、2010年山东、江苏、浙江试卷中都有这种试题。工艺流程图属于实验设计和实验记录的呈现方式,但又有别于这两方面。首先与实验设计的区别在于工艺流程图没有指明完成的手段,只标明了每一步的实验目标,其次与实验记录的区别在于虽然更简化明了,但没有记录实验现象。但正是它不具备的方面常被作为考点进行命题。最后,工艺流程图还有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可以隐形地传达很多信息,需要考生去挖掘。例如2011年安徽高考题中提纯MnO2(含有较多的MnO和MnCO3)。当加入硫酸后三种物质哪些参与反应?考生不是很清楚的,但工艺流程图清

32、楚地显示,加入硫酸后得到CO2、MnO2和溶液,由此可以推断出MnO和MnCO3发生了反应。所以在分析工艺流程图中要注意挖掘细微之处和隐含的信息。2.9 加强对实验评价的考查。2011年江苏、山东、湖北、四川,2010年全国卷、福建、江苏、浙江都考查了实验评价。其中包含对验证性实验方案的评价、对实验原理的评价、对实验操作的评价、对实验装置的评价、对所选试剂的评价、对安全事故处理的评价、对误差控制的评价等。对实验的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科学性,包括原理是否正确、仪器试剂选择是否合理、操作是否安全、步骤是否简易;安全性,主要包括防止压强过大爆炸或过小倒吸、防暴沸、防中毒、防气体爆炸等。3.

33、新课改下的实验学习策略新课改下的中学化学实验有很鲜明的时代特色,但绝对不能由此否定以前对实验学习的方法,只是重心有所改变,是改革而不是革命。本文所述策略只是针对变化部分的应对策略,一切都在坚持传统的打牢双基的基础上。3.1 对基本仪器的学习。除了常规的仪器使用安全和范围、材质、用途、规格外,还要注意从本质上理解其特点,并从多角度开发其用途。例如关于托盘天平,有学生总喜欢记左物右码,可是在考试中一旦有所怀疑,就没办法判断。如果从结构本质上理解,游码总是加在砝码一边,只要学生知道游码是从左向右移动的,就知道砝码在右边。再如,托盘天平精确度为0.1g,对这一点最常用到的是称量时的读数,但是我们可以从

34、下面几例看此知识点的拓展。 例一:配制100mL1.0mol/L的NaCl溶液,需用托盘天平称量NaCl多少克?答案是5.9g而不是5.85g,这是精确度的问题。例二:如何配制100mL0.01mol/L的NaCl溶液?不能称量0.0585gNaCl,因为托盘天平精确度只有0.1g。所以只能先配浓溶液,再稀释。例三:用沉淀法测NaCl与Na2CO3混合物中Na2CO3的百分含量,完全沉淀为BaCO3,并洗涤,加热烘干,冷却,称量。再重复加热烘干,冷却,称量,当两次质量相等或相差不超过0.1g可以确定已经完全烘干。例四:(2010年福建卷)为测定SO2、CO2中的H2(标准状况下约为28mL)的

35、体积,可否使混合气体与CuO反应后,测量CuO的质量差?分析:CuO减轻0.02g,托盘天平精确度0.1g,不可以;分析天平精确度0.0001g,则可以。答案:不可以,用托盘天平无法称量CuO的质量差(或者:可以,用分析天平称量CuO的质量差)。3.2 对操作的学习。对常见的操作要从本质上理解操作背后的原理,不能只记忆操作要点,否则考试出现新情境,就会束手无策。例如:制备乙酸乙酯时,最先加入的试剂是什么?是乙醇。其知识来源可以是浓硫酸的稀释,从那里我们应该学会的不仅是浓硫酸稀释的操作,更应该学会溶液混合的顺序:密度大的溶液加入到密度小的溶液中。3.3 实验现象的描述。在描述实验现象时,除了生成

36、物不说具体名称、表达要准确等基本要素外,更重要的是学会描述顺序。一般顺序是:从反应物到生成物,从物质到能量,从第一反应到第二反应。3.4 强化对物质的分离提纯的操作。新课改强调实用性,所以很多实验是从废弃物中提取、制备有用物质,分离提纯必不可少。同时从教材的编排也可看出新课改对此的重视。尤其注意蒸馏。高中有两个实验对大学学习异常重要,一个是中和滴定,它是分析化学的基本实验;另一个是蒸馏,它是有机化学的基本实验。3.5 加强对实验控制手段的研究。实验的核心,就是人为控制实验。可以通过对试剂、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仪器、酸碱性、顺序等的控制从而控制整个实验进程。例如:实验室制H2,要通过控制达

37、到以下效果:速度不太快(Na与酸太快)、不太慢(析氢方法太慢)、操作简单(不可用C与H2O反应后净化)、低碳节能(不宜用电解法)、反应物易得(不宜用KH与水反应)等。3.6 注意对教材实验的拓展和挖掘。教材中一些操作一般是常态化的操作,在特殊时候应该有特殊操作,要挖掘;教材中的一些制备实验一般只介绍了制备过程,对准备过程和提纯往往并没强化,但那是重要考点。3.7 强化定量实验的相关学习。首先明确各种定量仪器的构造、精度、量程、使用范围,其次掌握各种定量手段(如测气体体积方法、判断质量不断变化的物质其质量是否稳定不变等),再就是熟知各种定量实验的关键点,减少系统误差(如中和热测定在于测定全部热量

38、等),最后学会误差分析。例如:测定NaCl与Na2CO3混合物中Na2CO3的百分含量。若选择加硫酸后测定CO2的体积或者质量,两种方法要点各是什么?事项测CO2体积测CO2质量备注硫酸的量足量足量硫酸体积是否有影响有没有采用恒压漏斗是否将CO2全部赶出不能必需是否防止倒吸空气不需要需要“关后门”是否测温度、压强需要不需要操作要点冷却、调液面、规范读数只吸收且全部吸收生成的CO2如果采用沉淀法,思考以下问题:沉淀剂可否用AgNO3(不可以,Ag2CO3微溶)?BaCl2和CaCl2谁好(BaCl2好,沉淀质量大,称量误差小)?如何确定已经烘干(重复操作,重复称量)?检验沉淀完全能否用Na2CO

39、3(不可以,可能新生成BaCO3)?洗涤是否次数越多越好(不是,次数多损失沉淀多)?3.8 强化方案设计与评价的学习。主要从以下四方面进行训练。3.8.1 掌握化学实验的记录方法和运用化学知识设计一些基本实验。根据实验现象,观察、记录、分析或处理数据,得出正确结论;绘制(尤其是简笔画)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考查实验设计的基本技能。3.8.2化学实验各部分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此类试题多是利用给出装好药品的单个实验装置,根据实验要求进行正确连接,或给出全部或部分实验环节,根据实验要求安排正确的实验步骤或补充实验。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实验设计或改进的综合实验能力。3.8.3 评价实验方

40、案。题目给出几种实验方案,要求评价方案的优劣,可以从原料的利用率、环保、原理、操作等角度分析。考查综合评价能力。3.8.4 探究性实验方案的设计。这是新课标高考命题的一大亮点,并且有将实验操作与定性、定量相融合,由定性走向定量的探究;将无机化工流程图与实验操作相融合的趋势。实验的学习方法丰富多彩,过程变幻无穷,但最为重要的方法、最好的方法是让学生走进实验室,亲自去实验、去体验。六考试技巧1适当了解当今科技前沿发展,可能对我们提供答题帮助。比如航天航空中,在相同条件下会选择密度小的物质(如金属中的Li);为减少白色污染,可用酯类或蛋白质类可降解的原料来制作包装材料;再如酯与药物有以下众多联系:可

41、以在人体内缓慢水解释放出含羧基、含羟基的一般易溶的物质,那么就可以将味苦的小孩用药制成酯类,由于不溶解所以小孩感觉不到苦味;可以制备缓释胶囊,使病人一次吃药,长久有效;可以用高分子的酯类制成手术线,就可以不再手术后拆线。有时候,试题在介绍知识背景时,只要我们知识面宽一些,就能读懂很多信息。2注重答案的现实意义,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错误,及时纠正。例如:给心脏起博器的有关信息,根据可提供的电子的量,求它的使用寿命。10到30年左右属于正常范围,小于5年绝对错误,有的同学甚至算出是3个月,可以想象,使用的病人一生也就只能在医院度过了。再比如说测定我国某城市的空气中的SO2含量,然后依据国家标准分级。结

42、果只能是一级或二级,绝对不会是三级!高考命题专家绝对不会给数百万学子传达一个信息:我国人民生活在极度污染的空气中!再说也不符合客观事实呀。七化学定义的学习。定义的学习就是最本质的学习。第2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第1课时 物质的量 摩尔质量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质的量是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B.摩尔就是物质的量C.物质的量就是摩尔数D.1摩尔物质的质量就是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2.小明在学习了“物质的量”的概念后,给出了如下判断,其中明显错误的是( )A.1mol水中含有2mol氢和1mol氧B.1mol苹果相当于6.021023个苹果C.1molNe含有6.021024个电

43、子D.0.5molCl2含1molCl3.以下关于“摩尔质量”的一些说法,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 )A.镁的摩尔质量就是镁的相对原子质量 B.二氧化碳的摩尔质量是44gC.0.5molO2的摩尔质量为16gmol1 D.23gNa的物质的量为1mol4.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0.012kg12C约含有6.021023个碳原子。B.阿伏加德罗常数通常采用6.02 x 1023mol-1C.“摩”是物质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每摩物质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D.2mol H2 与6.021023个O2分子完全反应生成36gH2O5.如果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你认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醋酸的

44、摩尔质量与NA个醋酸分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相等B.NA个氧气分子和NA个氢气分子的质量比等于161C.2.4g金属镁含有的电子总数为0.1NAD.17gNH3所含的原子数目为4NA6.若某原子的摩尔质量是M gmol-1,则一个该原子的真实质量是( )A.M g B. g C. g D.g7.若50滴水正好是m mL,则1滴水所含的分子数是( )A.m50186.021023 B.6.021023C.6.021023 D.8.n g 氧气中有m 个O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数值可表示为( )A.32m/n B.16m/n C.n/32m D.n/16m9.下列哪种物质所含原子数目与02molH

45、3PO4所含原子数目相同 ( )A. 0.4molSO3 B. 0.2molH2SO4C. 0.8molHCl D. 0.3molHNO310.20g某元素的单质中含有0.5NA个原子,则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2 B.4 C.40 D.301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质量相等的O2和O3中所含原子数相等 B.物质的量相等的O2和O3中含分子数相等C.质量相等的CO和CO2中所含碳原子数相等D.物质的量相等的CO和CO2中含碳原子数相等12.下列各物质所含原子个数由多道少的顺序排列的是( )0.5mol氨气 4g氦气 4时9mL水 0.2mol磷酸A. B. C. D.13.

46、2.16g X2O5中含有0.1mol氧原子,则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21.6 B.28 C.14 D.3114.某元素+3价的氧化物中,该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3,则它的摩尔质量为( ) A.28g B.56gC.56 g/mol D.28g/mol15.对相同质量的SO2与SO3来说,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含氧原子个数比为23 B.含硫元素质量比为54C.含氧元素质量比为56D.含硫原子个数比为1116.计算各10g下列物质的物质的量。 (1)NaOH : (2)H2: (3)SO3 : 17.计算0.25mol下列物质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 (1)KClO3 : (2)KMnO4 : (3)Ba(OH)2 : 18.0.8mol Na中约含有 个Z(质子), 个N(中子), 个e。19.已知a molH2SO4中含有b个氧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以表示为 (用含a、b的表达式表示)。 20.有一种氯化钠与氯化钾的混合物,它所含钾与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求:(1)混合物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2)含1mol氯离子的该混合物的质量(提醒:注意用规范的符号列算式)21.有A、B、C三种一元碱,他们的摩尔质量之比是357,如果把7molA、5molB、3molC混合均匀,取混合碱5.36g恰好能中和0.15molHCl,试求A、B、C的摩尔质量各是多少?1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