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刈麦破阵子为陈同甫赋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03915052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35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观刈麦破阵子为陈同甫赋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观刈麦破阵子为陈同甫赋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观刈麦破阵子为陈同甫赋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资源描述:

《观刈麦破阵子为陈同甫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观刈麦破阵子为陈同甫赋(5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观刈麦刈麦 破破阵子子为陈同甫同甫赋壮壮词以寄之以寄之1教学目教学目标 2 1通过学习观刈麦,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艰辛。3 2通过学习破阵子,体会作者壮志未酬的心情。教学重难点4 1通过学习观刈麦,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艰辛。52通过学习破阵子,体会作者壮志未酬的心情。6教学准教学准备:小黑板或课件。7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朗读诗歌,在了解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8课时安排:安排:一课时。9教学教学过程:程:10第一第一课时11初备 统复备 12一、导入新课13 1教师导人。14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民歌木兰诗,了解了花木兰的传奇故事,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唐诗和一首宋词,了解古代劳动人

2、民的艰辛,体会辛弃疾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心情。(板书课题。)15 2作者介绍。16 (1)让学生进行介绍。17 (2)明确:(出示幻灯片1,也可以用小黑板代替。)18 观刈麦作者自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原籍太原,后迁居下邦。19(今陕西省渭南县。)其诗善于叙述,语言浅显,是杜甫之后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也是唐代诗人中创作最多的一个。以长恨歌琵琶行为代表的长篇叙事诗,是他创作成就的一个重要方面。20 破阵子作者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历城(今山东济南)人。辛弃疾发扬了苏轼的词风,是文学史上杰出。的豪放词人,后世以“苏辛”并称。著有稼轩长短句。二、自主学习2

3、1 师:观刈麦这首诗描写了农民冒着酷暑辛勤割麦的情景,并借一位贫苦农妇之口,诉说当时租税剥削的沉重和农民生活的痛苦。22 同学们,下面请大家自学课文,注意以下问题:(出示幻灯片2。)23 1认真读课文,可以朗读,可以默读,可以同桌轮读,选用你最喜欢的方式阅读诗词,注意朗读的节奏和重音。24 2画出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画出你认为好的词、句。25 3学生再读诗歌,试着翻译诗歌,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26 4哪些描写景物的句子表现出劳动环境的艰苦?哪些诗句表现了作者对农家27 的关心和同情?28 5诗中“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其”指代的是“贫妇人”还是正在劳动的农民?“听其相顾

4、言,闻者为悲伤”中的“其”指代的是什么?29 6三读诗歌,背诵诗歌。30 7找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三、合作学习31 1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自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32 2在班上研究讨论小组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四、反馈交流33 I给加点字注音。(出示幻灯片3。)34 刈荷箪饷灼秉麾炙的卢35 要求:让一名学生起来读,如果有读得不正确的,请其他同学进行纠正。36 2翻译诗歌,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37 明确:(教师引导学生翻译诗歌,了解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劳动人民的艰辛,希望统治者能以百姓为重。)38 3哪些描写景物的句子表现出劳动环境的艰苦?哪些诗句表现了作者对农家的关心和同情?3

5、9 明确:(诗中景物描写:“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对农家同情、关心的句子是:“闻者为悲伤”“今我何功德”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404诗中“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其”指代的是“贫妇人”还是正在劳动的农民?“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中的“其”指代的是什么?41 明确:(“抱子在其旁”的“其”指代正在劳动的农民。42 “听其相顾言”的“其”指代割麦的农民和拾麦穗的妇人。)43 5背诵诗歌,检查背诵情况。44 6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句子,并把喜欢的原因与同桌进行交流。(同桌交流后再找部分学生在全班交流。)45 7重点研讨破阵子一词。46 (1)学生读课文,通过小组

6、合作学习,完成下列题目:(出示幻灯片4。)47 解释词语。48 麾下:了却:49 “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是指什么?。50 词的最后一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1 (2)小组代表交流发言。52 明确:(部下。完成。53 收复中原,实现国家统一的大事。54 表现了作者的理想无法实现的悲愤和对统治者强烈不满的思想感情。)五、梳理巩固55 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不必只局限于一个方面,也不必面面俱到,只要学生能说出某些方面即可。)六、拓展训练 56 (如果有时间的话,可在课堂上进行,如无时间可不进行。)57 辛弃疾最后感叹“可怜白发生”,请你写一封短信,站在朋友的立场上体会一下辛弃疾当时的心情。七、布置作业58 新课标作业设计中的“阅读理解”的第二部分。59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