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处方药物的配伍禁忌

上传人:ba****u 文档编号:203911170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7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常用处方药物的配伍禁忌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常用处方药物的配伍禁忌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常用处方药物的配伍禁忌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常用处方药物的配伍禁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处方药物的配伍禁忌(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常用处方药物的配伍禁忌 各种药物单独作用于人体,可产生各自的药理效应。当多种药物联合应用时,由于它们的相互作用, 可使药效加强或副作用减轻,也可使药效减弱或出现不应有的毒副 作用,甚至可出现一些特异的不 良反应,危害用药者。从目前水平来看,多数情况下只能探讨两种药物间的相互作用,超过两种以 上的药物所发生的相互作用比较复杂,故在此主要探 讨两种药物间的不良相互作用,临床上常将一 些药物合并,因此除发生药物相互作用外,还可能发生理化配伍变化。现将常用的处方药中易发生 的配伍反应简述如下。1不宜与青霉素G合用的药物1.1葡萄糖 青霉素G与葡萄糖注射液配伍,使青霉素G分解加快,降低抗菌效果,并随着

2、葡萄 糖浓度的增加,青霉素G的分解速度加快。1.2红霉素 青霉素G可阻碍细菌壁合成粘肽,从而阻止细菌的生长繁殖,红霉素等大环 内酯类 则促进细胞壁粘肽对氨基酸的获取,促进细胞壁的合成,同时,红霉素属速效抑菌剂,抑制细菌的 生长,减弱青霉素G的杀菌作用。1.3氢化泼尼松氢化泼尼松以乙醇为溶媒,乙醇加速6-内酰胺类药物的水解,与青霉素G溶解 在一起,使青霉素G水解加速效价降低。1.4其他青霉素G与地塞米松合用,可出现低血钾症;与磺胺酰脲类降血糖药合用,极易发生 降血压反应;与钾盐并用可能致高血钾,导致心律失常,心跳骤停,严重者可致死亡;与肝素钠合 用,使肝素钠的抗凝作用下降;与维生素C注射液合用,

3、使青霉素G分解,降低 疗效甚至失效; 与四环素类合用,抑制细菌的分裂,降低青霉素G的疗效。2不宜与头抱菌素类合用的药物2.1青霉素 头抱菌素类与青霉素具有共同的6-内酰胺羧基,在体内能直接与蛋白质结 合而形成 致病原,10%30%的病人可发生交叉过敏反应。2.2大环内酯类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为速效抑菌类抗生素,能迅速抑制菌体蛋白的合成,致头抱 菌素类降低抗菌作用。2.3利尿药头抱菌素类与速尿、利尿酸钠等强效利尿药合用,可使血清肾素活性增高,肾毒性 加重,可致急性肾功能衰竭、肾小管坏死。2.4其他头抱菌素类与含钙离子的药物混合,易发生混浊沉淀;与维生素C混合可使头抱菌素 类药物效价降低;与氨基糖苷

4、类联合应用可致肾毒性加强。3不宜与环丙沙星合用的药物3.1非甾体类抗炎药环丙沙星可阻断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而非甾体类抗炎药可加强这种作 用,故二者不应合同。3.2抗酸药及含金属离子药物环丙沙星与抗酸药及含金属离子的药物合用,形成难以被小肠吸 收的物质,显著降低本品生物利用度,故不应配伍应用或间隔投药。3.3甲基黄嘌吟类环丙沙星能抑制茶碱、咖啡因等甲基黄嘌吟类药物的代谢,使其血药浓度升 高,半衰期延长,清除率下降,产生相关的中枢神经毒性。3.4其他环丙沙星与抗凝药合用,可导致出血倾向增加;与氨基糖苷类合用可引起真菌性肠炎; 与大环内酯类合用可导致活性降低,毒性增加;布洛芬可增加环丙沙星的中枢刺

5、激作用,诱发癫痫; 利福平可增加环丙沙星的代谢而导致治疗失败;环丙沙星可降低安替比林的代谢而增加毒性,也可 增加吠喃西林及阿霉素的毒性,可使苯妥英钠、卡马西平代谢受阻而作用增强,导致中毒。4不宜与西咪替丁合用的药物4.1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氨基糖苷类药物易产生神经肌肉阻滞作用,与西咪替丁合用,能引起心 肌抑制,呼吸肌麻痹,严重者呼吸停止。4.2加速胃排空的药物 与胃排空药合用,西咪替丁在胃肠内停留时间缩短,吸收减少,生物利 用度降低,影响疗效。4.3阿托品 西咪替丁与阿托品合用,易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反应。5不宜与茶碱类药物合用的药物5.1喳诺酮类 喳诺酮类药物使茶碱类药物代谢降低,可引起恶心

6、、头痛、失眠、震颤、心动过 速等反应,曾经有过茶碱中毒死亡的报告。5.2红霉素红霉素在肝脏抑制茶碱类药物的代谢,使血药浓度升高,毒性增加,引起心律失常 及癫痫发作等不良反应。5.3西咪替丁西咪替丁抑制茶碱代谢,使其作用增强,易引起茶碱中毒。5.4复方新诺明与维生素C针氨茶碱与复方新诺明合用,延长氨茶碱的使用,增加毒性;与维生素C针混合用,由于pH值的改变而产生变质。6不宜与速尿合用的药物6.1氨基糖苷类两者均有一定的耳毒性,各自单独应用毒性不显著,联合应用则毒性增强,易 致耳鸣、听觉减弱等。6.2钙拮抗剂 两者合用,可使患者发生高血脂症和高血糖等不良反应,从而增加冠心病 的危险 性,同时增强耳

7、毒性毒害,易造成耳聋。6.3阿拉明 因阿拉明为a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具有升压作用,而利尿药具降压作用,两者合 用作用减弱。6.4阿斯匹林和地塞米松 阿斯匹林和速尿合用,可减少尿酸排泄,诱发高尿酸血症;与地塞米 松合用,则影响速尿的利尿作用。7不宜与氨苄西林合用的药物7.1庆大霉素 氨苄西林的半衰期为0.8h,庆大霉素的半衰期为3h,合用结果造成两药血清浓度 高峰在体内相互重叠,并使氨苄西林杀菌效力大减。7.2四环素氨苄西林为碱性较强的药物,其水溶性不稳定,在酸碱性条件下均能加速其破坏,四 环素具有明显的碱性,与氨苄西林合用,使氨苄西林大部分被破坏,而氨苄西林的碱性使四环素分 解。7.3白霉素和

8、氯霉素 白霉素结构中具有内酯环,与碱性较强的氨苄西林配伍时,其内酯环易破 坏而产生沉淀,氯霉素遇碱易分解失效。7.4 10%葡萄糖注射液和维生素C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pH为3.25.5,对氨苄西林影响 较大,两药混合后,氨苄西林含量下降;与维生素C注射液合用,两者药效均降低。8不宜与酚磺乙胺合用的药物8.1硫酸阿米卡星 硫酸阿米卡星和酚磺乙胺配伍,虽澄明度、颜色等无明显变化,但理论上含 量下降,阿米卡星的pH6.07.0,而酚磺乙胺在pH6.80变色,在此范围内易氧化失去止血作用, 故酚磺乙胺最好单独使用,如必须与阿米卡星混合,要在一小时滴完,且最好用葡萄糖注射液配伍 静滴。8.2氨苄西林

9、钠 酚磺乙胺注射液的pH为3.56.5,遇碱性较强的氨苄西林钠后pH值升 高显碱 性并引起颜色变化,原因是由于酚磺乙胺分子中二元酚在碱性条件下被氧化变成醌类化合物所致, 故酚磺乙胺应避免与碱性药物配伍。9不宜与氯丙嗪合用的药物9.1安坦较大剂量的氯丙嗪用于精神病治疗常引起锥体外系反应的副作用,安坦具有中枢抗胆 碱作用,可减轻锥体外系反应,但氯丙嗪也有一定的抗胆碱作用,联合应用时可显示较强的外周抗 胆碱作用,不利于治疗。9.2肾上腺素 氯丙嗪具有a阻滞作用,可改变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为降压作用,使用氯丙嗪过 量而致血压过低的患者,若用肾上腺素升压,反导致血压剧降。10其它不宜相互配伍的药物10.1

10、肌苷、多巴胺、多巴酚丁胺三种注射液混合后,可能由于药物配伍后pH值发生改变,导致 溶解度和稳定性下降,继而产生一系列的氧化、化学反应。10.2头抱唑肟钠分子结构中的6-内酰胺环极易水解,与糖盐或葡萄糖注射液合用,极易造成混浊 或沉淀现象发生,与诺氟沙星混合,产生轻微乳白色浑浊。10.3含铝离子、铋离子的药物与诺氟沙星同服,生成难溶性络合物,不能被吸收。10.4氨基糖苷类与有耳毒性的药物如红霉素联合应用可增强耳中毒,与右旋糖酐合用则增强氨基 糖甙类药物的肾毒性,与安定联合应用可致神经一肌肉阻滞作用的加强。10.5苯巴比妥与口服抗凝药合用,使抗凝药加速失效;与多西环素合用使多西环素的抗菌作用减 弱;与维生素K合用则使维生素K效用降低,可引起出血。10.6 20%甘露醇注射液与地塞米松磷酸钠合用,从药物理化性质分析为不合理用药。处方中药物的不良相互作用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是抗生素不合理应用及经复杂合用 后疗效降低;第二方面是药物不当合用造成毒副反应;第三方面是药物品种多,合用后起物理化学 反应,影响药效。药剂科调剂人员对处方中出现的不合理用药现象一定不能忽视,要引起高度重视, 及时反馈给处方医师,对临床常用的处方药如各类抗生素及抗菌药、解热镇痛药、病房处方中的输 液配伍等要做到心中有数,能明确辨认出现的配伍禁忌,要同医师一样肩负起患者用药安全及合理 用药的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