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尽狂沙系列】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古代散文阅读精粹答吴充秀才书素材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20385124 上传时间:2021-03-1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70.0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吹尽狂沙系列】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古代散文阅读精粹答吴充秀才书素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吹尽狂沙系列】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古代散文阅读精粹答吴充秀才书素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吹尽狂沙系列】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古代散文阅读精粹答吴充秀才书素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吹尽狂沙系列】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古代散文阅读精粹答吴充秀才书素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吹尽狂沙系列】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古代散文阅读精粹答吴充秀才书素材(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答吴充秀才书欧阳修前辱示书及文三篇,发而读之,浩乎若千万言之多,及少定而视焉,才数百言尔。非夫辞丰意雄,沛然有不可御之势,何以至此!然犹自患伥伥莫有开之使前者,此好学之谦言也。修材不足用于时,仕不足荣于世,其毁誉不足轻重,气力不足动人。世之欲假誉以为重,借力而后进者,奚取于修焉?先辈学精文雄,其施于时,又非待修誉而为重、力而后进者也。然而惠然见临,若有所责,得非急于谋道,不择其人而问焉者欤?夫学者未始不为道,而至者鲜焉。非道之于人远也,学者有所溺焉尔。盖文之为言,难工而可喜,易悦而自足。世之学者往往溺之, 一有工焉, 则曰:“吾学足矣。 ”甚者至弃百事不关于心,曰: “吾文士也,职于文而已。

2、” 此其所以至之鲜也。昔孔子老而归鲁,六经之作,数年之顷尔,何其用功少而至于至也!圣人之文虽不可及,然大抵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也。故孟子皇皇,不暇著书,荀卿盖亦晚而有作。若杨雄、王通,方勉焉以模言语,此道未足而强言者也。后之惑者,徒见前世之文传,以为学者文而已,故愈力愈勤而愈不至。此足下所谓终日不出于轩序,不能纵横高下皆如意者,道未足也。若道之充焉,虽行乎天地,入于渊泉,无不之也。先辈之文浩乎沛然,可谓善矣。而又志于为道,犹自以为未广,若不止焉,孟、荀可至而不难也。修学道而不至者,然幸不甘于所悦而溺于所止。因吾子之能不自止,又以励修之少进焉。幸甚幸甚。修白。(略有删减)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

3、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莫有开之使前者开:开导B修材不足用于时修:学习,自修C发而读之发:启封,打开D而至者鲜焉鲜:少,很少2下列各组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修学道而不至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B又以励修之少进焉师道之不传也久矣C方勉焉以模言语申之以孝悌之义D不甘于所悦而溺于所止业精于勤荒于嬉3对这篇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下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主要阐述了道与文的关系,二者之间,道应为先,主张文章应该追求道。B欧阳修认为,学写文章应先学道,道理充足,文章也就自然有了文采。C欧阳修赞扬吴充的文章“辞丰意雄,沛然有不可御之势”,可见他并不反对文采。D欧阳修主张要在实践中“

4、充道”,反对作家脱离实际,在书斋里空谈作文。4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 9 分,每题 3 分)( 1)盖文之为言,难工而可喜,易悦而自足。译文:( 2)圣人之文虽不可及,然大抵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也。译文:( 3)此足下所谓终日不出于轩序,不能纵横高下皆如意者,道未足也。译文:5作者在文中以孔子、孟子和杨雄、王通为例,意在证明什么样的观点?请简要述之。( 3 分)答:用心爱心专心11答案 B 。解析:修:是欧阳修的名,“我”的意思。2答案B。解析:之:都是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A 前一个,连词,表转折,却;后一个,连词,表并列。C 前一个表修饰,地;后一个介词,用,拿。D 前一个

5、为介词,意为“在”,后一个为介词,意为“由于” 。3答案 B。解析:文中说“大抵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也”,所以“文章也就自然有了文采”错误。4. ( 1)答案:因为文章的语言难以精细工巧而可喜,却容易(使作者)喜悦而自我满足,( 2)答案:圣人的文章,虽然是(一般人)不能赶得上的,然而大概说来,道理懂得很多的人,他的文章自然不难达到好的水平。( 3)答案:这就是足下所说的整天不从书房走出来,下笔时还是不能随心所欲、挥洒自如,这是因为道理不够充分啊。5答案:通过正反对比,意在证明“大抵道胜者文不难自至”的观点,提倡要写好文章,应重视实践,重视道的追求。【参考译文】前次有辱先辈寄来书信及大作三篇,读

6、后感到浩浩然像有千言万言之多,等到我稍微定下神来仔细一看,才几百字啊。如果不是文辞丰厚,文意雄伟浩然盛大势不可挡,何以能达到这种地步呢?然而还是感到无所适从,担心没有人开导自己以求更进一步,这是先辈好学自谦的话啊!我的才能不足为当时所用,官职不足荣耀于世,我(对人)的批评和赞誉也无足轻重,气势力量也不足打动人。世上要想凭借(别人的)赞誉来提高自己的地位、凭借(别人的)力量然后来求得进升的,能从我这里取得什么呢?先辈学问精深,文章雄健,都施用于当今,这些又不需借助我的声誉而被看重、借助我的力量而被提升的。然而先辈却惠然下问,责求于我,难道不是您急于谋求为文之道,以至没有时间选择人而向我询问吗?大

7、凡求学的人, 未尝不是为了探求道理,但是能到达这一境界的人很少。不是道离人很远, 而是求学的人 (过于)沉湎其中,因为文章的语言难以精细工巧而可喜,却容易(使作者)喜悦而自我满足,世上的求学者,往往沉湎于这种情况之中, (文章)一有精细工巧之处,就说我的学问足够了。甚至抛弃一切事务,不关心任何世事,说:我是文士,做文章是我的职业。这就是到达道的境地的人很少的原因啊!从前孔子老年时回归鲁国,他编纂“六经”,只用了很短的时间。为什么他花费时间短,却能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呢?圣人的文章,虽然是(一般人)不能赶得上的,然而大概说来,道理懂得很多的人,他的文章自然不难达到好的水平。 所以孟子一生周游列国,

8、匆忙奔走, 没有空闲著书, 荀子据说也是到了晚年才有时间著述文章。像扬雄、王通,他们只是勉强模仿圣人的语言形式,这就是道理不够充分却勉强要写作的文人!后世那些不明白事理的人,只是看到前世的文章流传了下来,就以为文人只要努力写作就足够了,因而越是努力越是勤奋,可是越发达不到效果。这就是足下所说的整天不从书房走出来,下笔时还是不能随心所欲、挥洒自如,这是因为道理不够充分啊。如果道理充分, (文章)就是驰骋于广大的天地,沉游在幽深的渊泉,没有到达不了的。先辈的文章,气势浩荡盛大,可以说是很好的了。同时又有志于追求道,还自谦以为不够广大,如果这样追求不止,孟子、荀子的境地是不难达到的。我虽然学习道理但未能学到,然而所幸的是我不甘于自我喜悦满足,停滞不前,因为您能够求“道”不止,又用这种精神对我的少许进步加以勉励,所以我实在是万分有幸啊!欧阳修禀告。用心爱心专心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