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一轮复习: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课件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03850195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1,02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资源描述: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历史一轮复习: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课件(4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5656年年年年6666年年年年4949年年年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确立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新新中中国国成成立立7878年年年年文革十年文革十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过渡时期过渡时期新时期新时期新时期新时期图表复习法之年代尺图表复习法之年代尺19921992十四大十四大文文化化大大革革命命7676年年年年社社社社 会会会会 主主主主 义义义义 道道道道 路路路路 的的的的 探探探探 索索索索八年级八年级 下册下册第一单元第一单元(两课时)(两课时)5050年年年年5151年年年年4

2、949年年年年政政协协会会议议5353年年年年5252年年年年开开国国大大典典土土地地改改革革抗抗美美援援朝朝西西藏藏和和平平解解放放土土改改基基本本完完成成抗抗美美援援朝朝胜胜利利一、梳理本单元的主要大事,掌握基本史实。一、梳理本单元的主要大事,掌握基本史实。能够说出以上事件的时间、背景、过程、结果及能够说出以上事件的时间、背景、过程、结果及影响?影响?知知识识点点筹备筹备第第一一届届政政协协开开国国大大典典西西藏藏解解放放土土地地改改革革抗抗美美援援朝朝-建国建国巩固巩固-二、说出事件的内在联系及阶段特征二、说出事件的内在联系及阶段特征形形成成线线索索第一届政协会议的召开为新中国的成立准备

3、了条件,开国大典标志新第一届政协会议的召开为新中国的成立准备了条件,开国大典标志新中国的诞生。新中国诞生后面临严峻的形势,中共先后进行了土地改中国的诞生。新中国诞生后面临严峻的形势,中共先后进行了土地改革、抗美援朝、革、抗美援朝、土地改革等一系列斗争,使政权得到巩固。土地改革等一系列斗争,使政权得到巩固。面临困难面临困难措施作用和影响共同影响国际国际:国内:国内:政政治治上上军事军事国防国防外外交交经济经济民族区民族区域自治域自治有利于祖国统一、民族有利于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团结和平解和平解放西藏放西藏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民族实现大团结各民族实现大团结抗美援朝抗美援朝提高国际地位,

4、为提高国际地位,为经济发展创造条件经济发展创造条件组建海军组建海军和空军和空军增强了国防力量增强了国防力量巩固了政权巩固了政权独立自主独立自主与苏建交与苏建交打破封锁,为经济发打破封锁,为经济发展创造条件展创造条件土地改革土地改革废除废除巩固巩固巩固了巩固了政权,政权,为即进为即进行的社行的社会主义会主义经济建经济建设准备设准备了条件了条件二、知识整合,构建知识网络二、知识整合,构建知识网络美国为首的国家孤立封美国为首的国家孤立封锁包围锁包围;干涉朝鲜内政,威胁安干涉朝鲜内政,威胁安全全国家尚未统一、民族国家尚未统一、民族问题复杂、军队装备问题复杂、军队装备落后落后经济濒于崩溃经济濒于崩溃1、

5、分析新中国成立的国际和国内背景?世界:二战后亚非拉独立运动高涨二战后亚非拉独立运动高涨二战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发展二战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发展 二战后帝国主义力量受到削弱二战后帝国主义力量受到削弱美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美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冷战”政策政策 总结国际背景:总结国际背景:二战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发展二战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发展 二战后亚非拉独立运动高涨二战后亚非拉独立运动高涨二战后帝国主义力量受到削弱二战后帝国主义力量受到削弱美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美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冷战”政策政策 国内背景:国内背景: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人民解放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人

6、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内取得基本胜利战争在全国范围内取得基本胜利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成立做了充分准备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成立做了充分准备 全国人民支持和拥护全国人民支持和拥护国民经济濒于崩溃国民经济濒于崩溃国内背景国内背景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内取得基本胜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内取得基本胜利利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成立做了充分准备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成立做了充分准备 全国人民支持和拥护全国人民支持和拥护国民经济濒于崩溃国民经济濒于崩溃学生回顾:结合世界历史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背景有哪些?世界:美苏战

7、时同盟关系瓦解,冷战开始。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封锁、包围、威胁的敌对政策 欧洲资本主义国家遭到削弱 二战后,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中国:国民政府垮台,解放战争即将在全国取得胜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准备 全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的支持和拥护三、毛泽东在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开幕词上说:“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你对此如何理解?1.1.新中国成立,结束了我国半殖民地半封新中国成立,结束了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成为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建社会的历史,成为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2.2.人民当家作主,成为国家的主人人民当家作主,成为国家的主人。3.3.完成了民族独立和民族

8、解放的革命任务。完成了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的革命任务。四、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四、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因:1.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2.人民的拥护和支持;3.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指导。4.彻底的革命纲领;5.探索出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6.国民政府的腐败。五、中考试题举例(2013年)读图,回答问题。(6分)(1)图一著作的问世,标志着人类社会又一伟大思想的诞生。该思想的诞生与图二所示的党的指导思想的确立相距多少年?(2分)9797年年(2)上述思想的成功实践各自对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4分)(2)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

9、运动的新局面;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壮大了社会主义力量。(2008)学以致用,探究问题。)学以致用,探究问题。(12分分)20世纪上半期,在中华民族解放和振兴的过程中,先后产生了两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他们分别领导了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1)这两位伟人是谁?(2分)(2)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果不同,分别是什么?(4分)(3)这两次革命出现不同结果的主要原因分别有哪些?(6分)(1)孙中山、毛泽东。(2)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3)辛亥革命:资

10、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革命纲领不彻底;没有充分发动人民群众;中外反动势力强大。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制定了彻底的革命纲领;探索出正确的革命道路;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国民党统治腐朽。巩固练习巩固练习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宣告了宣告了中国境内国民党政权不复存,中国境内国民党政权不复存,标志着中国从此走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上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标志着中国已经进标志着中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入社会主义社会A.B.C.D.2、建国初的土地改革运动,实质上着眼于:、建国初的土地改革运动

11、,实质上着眼于:A、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B、解放农村生产力解放农村生产力C、稳定民族资产阶级稳定民族资产阶级D、保护富农经济保护富农经济3、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的标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主要依据()A A、(、(基本)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基本)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B B、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 C、开始了社会主义新时期开始了社会主义新时期D D、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纪元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纪元4.4.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所面临的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所面临的严峻考验,从根本上讲是(严峻考验,从根本上讲是()A.A.

12、帝国主义的威胁能否解除帝国主义的威胁能否解除B.B.人民民主政权能否巩固的问题人民民主政权能否巩固的问题C.C.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能否顺利完成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能否顺利完成D.D.新解放区残余的反动势力能否肃清新解放区残余的反动势力能否肃清B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进行了不懈探索和奋斗。民富裕进行了不懈探索和奋斗。材料一材料一现代中国人,除了一小撮反动分子以外,都是孙先生革现代中国人,除了一小撮反动分子以外,都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命事业的继承者。我们完成了孙先

13、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毛泽东毛泽东(1)材料一种)材料一种“孙先生孙先生”指的是谁?他一生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指的是谁?他一生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是什么?(2)“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的任务是什么的任务是什么?材料二材料二我们要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前进。我们要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前进。如果从新中国成立起,用一百年时间把中国建成中等水平的发达如果从新中国成立起,用一百年时间把中国建成中等水平的发达国家国家我们要埋头苦干,要明确自己肩上的担子重,责任大。我

14、们要埋头苦干,要明确自己肩上的担子重,责任大。邓小平邓小平(3)材料二中哪句话体现)材料二中哪句话体现“担子重,责任大担子重,责任大”?(4)完成这一重任的根本保证是什么?)完成这一重任的根本保证是什么?(1)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2)领导中国人民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的共和国,完成反帝)领导中国人民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的共和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反封建的历史任务。(3)用一百年时间把中国建成中等水平的发达国家。)用一百年时间把中国建成中等水平的发达国

15、家。(4)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5.语汇出现的频率高低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国家政治经济的主题。1952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出现的高频率语汇是()A大字报、红卫兵、“造反有理”B“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土改完成C解放军、西藏和平解放、合作社D“大跃进”、“一大二公”、“百花齐放,百家争鸣”B6.“6.“以重庆大足县龙水地区为例土地改革让以重庆大足县龙水地区为例土地改革让农民得到了渴望已久的赖以生存的土地。出于对农民得到了渴望已久的赖以生存的土地。出于对共产党领导的新政权的感激拥护、对美国的敌视共产党领导的新政权的感激拥护、对美国的敌视心理心理使广大农民乐于参军支前从而

16、直接使广大农民乐于参军支前从而直接 推动推动了战争向有利于我方的方向发展。了战争向有利于我方的方向发展。”以下说法不以下说法不能在材料中体现的是能在材料中体现的是 ()A.A.抗美援朝的胜利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抗美援朝的胜利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B.B.上述情境发生在上述情境发生在“新中国的成立和政权的巩固新中国的成立和政权的巩固”时期时期C.C.材料反映了土地改革与抗美援朝胜利之间的关材料反映了土地改革与抗美援朝胜利之间的关系系D.D.土地改革与抗美援朝都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土地改革与抗美援朝都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政权 第第2课课最可爱的人最可爱的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背景:2.原因

17、:3.模范人物及事迹:4.结果:5.意义:5.胜利的原因:一、基础自学一、基础自学二、抗美援朝的背景二、抗美援朝的背景国际:国际: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美国和苏联战时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美国和苏联战时同盟关系结束,欧洲冷战开始。新中国成同盟关系结束,欧洲冷战开始。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封锁、包围和敌对政策。封锁、包围和敌对政策。国内:国内:新中国刚刚成立,解放军继续追歼西新中国刚刚成立,解放军继续追歼西南和华南国民党残余,统一全国;被破坏南和华南国民党残余,统一全国;被破坏的经济需要恢复,政权需要巩固。的经济需要恢复,政权需要巩固。2.原因1

18、.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以美军为主的“”越过三八线,打到我国边境,美国飞机入侵我国领空,轰炸我国边境城市;2.美国第七舰队入侵我国台湾海峡,阻止。3.应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的请求,入朝作战。3.抗美援朝胜利的原因是什么?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志愿军和朝鲜人民的英勇战斗志愿军和朝鲜人民的英勇战斗。5.意义巩固了政权,获得了稳定的和平环境巩固了政权,获得了稳定的和平环境 维护了亚洲的和平,提高了我国的国际维护了亚洲的和平,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威望。材料一中,美国认为他们在朝鲜战争中失败的原

19、因是什么?材料一中,美国认为他们在朝鲜战争中失败的原因是什么?(3(3分)分)1 1)敌人(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数量众多,)敌人(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数量众多,2)2)朝鲜半岛地势险峻,气候恶劣;朝鲜半岛地势险峻,气候恶劣;3)3)美军和联合国军无法在装备和技术上发挥优势美军和联合国军无法在装备和技术上发挥优势三、能力提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15分分)材料一材料一 朝鲜战争不仅没有在朝鲜战争不仅没有在3 3周之内结束,相反却持周之内结束,相反却持续了续了3 3年之久。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战争中,面对敌人数量上年之久。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战争中,面对敌人数量上

20、的强大优势,兵力相对有限的美军与联合国军只能扬长避的强大优势,兵力相对有限的美军与联合国军只能扬长避短,发挥自己在武器装备与技术上的过人之处。但是,朝短,发挥自己在武器装备与技术上的过人之处。但是,朝鲜半岛不仅地势极为险峻,而且气候也十分恶劣,对于美鲜半岛不仅地势极为险峻,而且气候也十分恶劣,对于美军来说,最大的威胁与其说是朝鲜或者中国的士兵,不如军来说,最大的威胁与其说是朝鲜或者中国的士兵,不如说是这里冬季凛冽刺骨的严寒。说是这里冬季凛冽刺骨的严寒。(美美)大卫大卫哈伯斯塔姆哈伯斯塔姆最寒冷的冬天美国人眼中最寒冷的冬天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的朝鲜战争序言序言材料二材料二 抗美援朝战争中,虽然我

21、军在武器装备及其他物抗美援朝战争中,虽然我军在武器装备及其他物质条件上处于明显的劣势,但经历了质条件上处于明显的劣势,但经历了2020多年国内革命战多年国内革命战争和反侵略战争锤炼的中国人民军队也有着许多不同寻争和反侵略战争锤炼的中国人民军队也有着许多不同寻常的优长。有敢打必胜的信念,有以弱胜强的丰富作战常的优长。有敢打必胜的信念,有以弱胜强的丰富作战经验,有久经锻炼的高素质的部队和著名战将。加上战经验,有久经锻炼的高素质的部队和著名战将。加上战争的正义性质,得道多助,士气高昂。这些是中国人民争的正义性质,得道多助,士气高昂。这些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取得胜利的基本条件。志愿军取得胜利的基本条件。李

22、际均李际均抗美援朝战略遗产:中国大国地位的抗美援朝战略遗产:中国大国地位的奠基之战奠基之战(2)材料二中,中国人认为中国在朝鲜战争中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双方的观点有什么区别?(9分)1)丰富的作战经验)丰富的作战经验2)必胜的信念)必胜的信念3)高素质的部队和优秀的将领)高素质的部队和优秀的将领4)战争的正义性)战争的正义性区别:美国人重点强调自然条件和技术区别:美国人重点强调自然条件和技术中国人强调人的因素与素质中国人强调人的因素与素质1 1)敌人(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数量众多,)敌人(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数量众多,2)2)朝鲜半岛地势险峻,气候恶劣;朝鲜半岛地势险峻,气候恶劣;3)3

23、)美军和联合国军无法在装备和技术上发挥优势美军和联合国军无法在装备和技术上发挥优势1)丰富的作战经验)丰富的作战经验2)必胜的信念)必胜的信念3)高素质的部队和优秀的将领)高素质的部队和优秀的将领4)战争的正义性)战争的正义性三、土地改革三、土地改革1.原因:2.经过:1950年1952年3.结果:4.意义:能力提升1.“这种经营方式虽然能调动农民的劳动积极性,但也存在着严重的弊端。如个体小农业没有也很难使用大机器、无力抵御自然灾害等。随着工业建设和城镇工矿区的发展,国家对商品粮和原料的需要急剧增加,分散的、落后的小农经济所能提供的产品越来越不能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粮食问题日益严重。”

24、为此,国家进行了A土地改革B三大改造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刘少奇称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的土地改革“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是因为()A.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B.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农民走上了合作化道路C.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高涨D.实行家庭联产责任制,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下列图片共同体现出的时代主题是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抗美援朝A反抗外来侵略B进行三大改造C发展国民经济D巩固新生政权3我国1950年开始至1952年基本完成的土地改革()A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B结束了中国百年来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C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

25、的封建帝制D彻底废除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土地制度5.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占乡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和富农,占有70%80%的土地,;而占乡村人口90%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约20%30%的土地,他们终年劳作,仍不得温饱。上述材料反映的是()A土地改革的背景B土地改革的内容C土地改革的性质D土地改革的影响6.6.观察下表,探寻数据背后的历史。造成表观察下表,探寻数据背后的历史。造成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A土地改革完成土地改革完成 B B农业合作化运动开农业合作化运动开展展C C人民公社建立人民公社建立 D D农庭联产承包责任农庭联产承包责任

26、制实施制实施7.阅读下列图片阅读下列图片(1)图1中,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重大理论贡献是什么?其重大意义是什么?(2分)(2)结合图2、图3,说明列宁和毛泽东对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的重大贡献分别是什么?(2分)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都有一定的创新和发展。就革命道路而言,他们各自走的是什么道路?(4分)(3)对此你有什么认识?(2分)图1马克思和恩格斯图2列宁回到彼得格勒图3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1)发表发表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意义:使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的诞生。意义:使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指

27、导,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2)(2)列宁领导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十月革命胜利,列宁领导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十月革命胜利,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毛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毛泽东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社会泽东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列宁通过城市武装暴动取得革命主义的新中国。列宁通过城市武装暴动取得革命胜利;毛泽东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胜利;毛泽东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国政权(井冈山道路井冈山道路)。(3)(3)认识:马克思主义只有同本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认识:马克思主义只有同本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