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的原因及解决对策研究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203850187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101.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的原因及解决对策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的原因及解决对策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的原因及解决对策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资源描述:

《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的原因及解决对策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的原因及解决对策研究(4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的原因及解决对策研究一、学生合理负担的界定学生负担主要有三个方面:学习负担、心里负担、经济负担。减负的确切内涵是减掉学生负担中那些不合理的部分,并非指学生读书求知、健康发展可以不要负担,也不意味着减掉学生的全部负担,关键是学生的负担是否合理和科学。二、国内外研究现状90年代以来,我国各地对中小生负担过重问题进行积极探索和研究:减负不减质,减负不等于不做作业,也不是不考试,它减掉的是频繁的考试和机械、盲目的作业,减负工作的真正目的,是把孩子从过重的课业负担中解脱出来,让孩子生动活泼、主动全面地发展,健康地成长,在宽松的,属于自我的支配空间里生活、学习,接受全面的培养和训练,进而学

2、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学会创造、把握自我、战胜自我、走向成功。我们真心希望孩子的书包从此不再沉重,孩子的心灵不再沉重,孩子的一切不再沉重。三、本课题的意义与价值世纪之交,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决定对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做了科学、精辟的阐述,进一步明确,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坚持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为宗旨,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深化教育改革,构建适应终身学习需要的教育体系。党的

3、十六届六中全会也指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实施素质教育是一场深刻的教育改革,而减负是民心所向、人心所思。是让中小学生脱离书山题海的良好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教育改革的重要主题之一。研究中小学生的减负策略,正确处理好减负与进一步提高素质教育质量的关系,对于提高义务教育实施水平,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目前,减负虽已经喊了多年,但收效却不尽人意,且有越减越重越演越烈之势。而且由于对“减负”的概念不真正理解,对“减负”的目的不真正明确造成了很多减负误区及危害。究其原因,是

4、没有触及问题的实质,即教育观和教育思想的转变问题。要想真正减负就必须以素质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教育方针为准绳,在观念上更新,在教育内容、教材结构、教学方法、评价机制上创新,真正减到点子上。弄清什么是学生合理的学习负担,学生负担过重的表现,减负的目的,从而将减负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四、研究目标1调查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的形成原因及影响因素。2通过课题研究,探索对学生减轻过重的学业负担和增强学习效能的有效途径。3通过课题研究,激起家长的参与意识,与教师、学生一同成长。五、研究内容1借鉴有关教育教学理论和其它学校有关做法和经验,应用新课改理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师的研究和实践中,探索学生减负增效的有

5、效途径利用现行教学材料,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进行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减轻学生负担的有效途径的案例研究。应用新课程理念,通过设计教学模式并实践,探索能够启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内驱力的途径。通过引导教师参与教学模式的整合与设计,提升全体教师的业务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培养教科研骨干。六、研究假设和拟创新点中小学生一方面承受着过重的课业要素和负担;另一方面,他们承担的各种课业要素和负担又处于一种失衡的状态。这两个方面的因素相互叠加在一起,加重了学生对课业要素和负担过重的体验和感受。七、研究思路本课题研究思路是根据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通过学习、思考、调查、研究等环节,积极探索新型的学生作业布置的内容、

6、方法、途径及操作方式,利用作业促使学生形成知识概念、掌握知识、方法与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促进教学效益的整体提高。八、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法对每届的三、四、五年级学生、教师、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家长问卷调查:教师问卷调查:学生问卷调查:并对调查后的所有问卷及时做好统计对比、分析工作,撰写调查报告。2、行为研究法主要采用边实践、边总结的办法,按计划-行动-观察-反思的步骤,即通过调查了解学生对阳光作业减负情况的评价及所需制定计划,根据计划逐步实施,及时调整阳光作业减负策略和方法,并通过经常性的学生座谈、撰写学习心得等方法反馈学生的学习成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及时

7、调整计划内容、改进方法、增强实效。3、网络反馈法通过网络QQ、视频和学生、家长沟通交流,进行问题答疑,提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方法。九、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1、第一阶段(2011、42011、6),前测与分析,主要通过文献法和调查法,请有关专家开设讲座等。课题组成员学习新课程理念,了解目前国内外与课题有关的研究情况,在学生中运用谈话法进行调查了解,设计一份表格,了解现状。重点学习阳光作业观,通过收集整理,运用国内外与课题有关的教育理论,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确定研究课题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的原因及解决对策研究,并制定研究计划,组织申报。2、第二阶段(2011、72011、9),通过行动研究法,课

8、题成员分工合作,在部分年级和学科试点后,再在全校的语数教师中推广。重点利用现行小学教学材料,应用新课程理念,以培养学生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减轻学生负担为目的,进行案例研究。3、第三阶段(2011、102012、4),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重点研究能够启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内驱力的途径。对前一阶段的研究进行总结、反思、再学习、研讨、展示等,使广大教师深入地投入到阳光作业的研究和实践中来。4、第四阶段(2012年5月-2012年6月),经过讨论、交流、研讨,将研究步骤适当调整后,继续进行课题实践研究,群策群力,力求探索、整理出小学生阳光作业的布置和操作的系统方法和策略,通过学习和研究,教师参与阳光作业

9、阳光与设计,在研究活动中不断地研究教材、讨论并合作,提升全体教师的业务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并且重点做好总结、鉴定、结题工作。五、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已取得相关研究成果的社会评价(引用、转载、获奖及被采纳情况),主要参考文献;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结构(如职务、专业、年龄等);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如研究资料、实验仪器设备、配套经费、研究时间及所在单位条件等)。(限1500字内)王筱玉在河南教育上发表关于“减负”问题的分析,在教育时报上发表减负提质 任重道远陶玉江在教研通讯上发表浅析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的原因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1有学校校长室、教研室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加强课题研究

10、工作的领导和协调。2本课题组主要负责人具体主持过省市级规划课题的研究工作,所研究的课题获得过省市级优秀课题奖。3课题组成员由相关骨干教师组成。科研工作能力强,组织管理能力强,同时也为课题调查研究和课题实践提供了便利条件。4学校提供专门研究场所和相关资金支持。课题简介: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目前的小学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然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这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到了第个十年还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而且还需要提供多种问题解决的方案。其中一种方案就是减负增效。但是,据北京宣武区近期的一项调查表明,在北京市教委减负举措出

11、台后,仍然有78%的家长坚持给孩子布置作业,其中23%的家长准备布置大量作业。看来有近70%的家长反对减负或有所保留或说不清,以及认为减负不会有实质的效果或说不清,并不是空穴来风。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有减负走极端的现象:认为减负就是不准有作业,因此许多老师根本不留作业,上完40分钟了事。教师没有了批改作业的负担,何乐而不为?结果一方面导致学生无所事事,出现了许多问题行为;另一方面导致学生学习跟不上,教学质量大面积滑坡,学生及家长怨声载道。总之,减负的现状不容乐观,区区一个减负如此之难,教育改革的艰巨性可想而知。二、课题论证1.对课题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论证1.本课题研究现状述评近年来,减轻学生过

12、重负担的工作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效果还不够理想,学生负担过重的现象仍没有从根本上遏制。现实中,小学生的心目中没有减负的概念,全听老师、家长的安排;中小学生心目中更无减负的观念,认为减负那是学校的事;教师大多持怀疑而茫然的态度。教师自己表面减负,却让家长加负,有的教师甚至对家长说,减负令下达后,反正我们教师是不再布置作业了,你们家长自己看着办,不少老师认为学生减负,涉及到社会对人才的评价和认可标准,涉及到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的指导和要求,涉及到教材内容的编写、以分取人模式的改变等等,减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光叫学校教师减负,能行吗?令许多老师感到茫然的是,删减和降低教材标准,取消以前的作业和考试评价

13、环节,学生能学好吗?而且教师怎么教?孩子有了空闲时间,总不能让他们整天沉溺于游戏机、电视或其它一些益处不大的事吧,而社会、学校和家长又如何引导孩子们正确地“花”掉空余时间?难怪会有近一半的教师认为减负不会有实质的效果或干脆说不清。家长更是担心和反对。2.选题的目的与意义。(1)改革目前课堂教学低效或无效状况,从根本上落实“减负”工作。小学生过重的负担,严重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了“四基”的巩固提高。减轻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目标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教学的角度讲,有利于促进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促进

14、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特别是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发展,特别是更有利于教师在教学整个过程的调控和创新,是我们选择本课题研究的初衷。(2)提高小学教师教学业务能力。我们要通过新一轮课题研究,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通过实践性研究,教师们一方面解决了实际教学中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课题研究这个平台,不断学习、总结和交流,提升了理论水平。3.本课题创新程度(1)本课题研究是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减负教学实践研究。(2)把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看成一个系统工程,应用系统论的整体性原理、相关性原理、目的性原理,开辟了教育教学研究的新领域。(3)课题的研究从组织策略、备课

15、策略、课堂策略、评价策略等方面来关注教学过程,具有较强的操作性。(4)强调从教师的“会教”的策略研究来达到减负的目标,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知识,是以前少有的。(5)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基于问题解决的行动研究的方法,边研究边检测边推广,提高行动的有效性和反馈与运用的及时性,以强化广大教师减负的意识,做到既减负又增效。4.理论意义本课题的主要理论是“减负”:此课题的研究内容从组织策略、备课策略、课堂策略、评价策略等方面来关注教学过程,关注学习过程,通过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5.应用价值通过本课题研究找到一条既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又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基本路径和操作程

16、序,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创新性和运用性。2.对课题所达目标和主要内容的论证1.研究目标(1)工作目标。通过课题的研究,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心理及课业负担。以人为本,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全面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2)育人目标 通过课题的研究,找到一个让学生学业负担不过重,保证身心健康学习的途径,让小学生健康而茁壮地成长。(3)科研目标。 通过课题的研究,丰富课堂教学理论,提高育人水平。2.研究内容 (1)正确认识“减负”的真正内涵。只有全面、深刻地理解其精神实质,才能有针对性的研究本校的实际,研究不同学生的情况,研究出切合我校学生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方法和措施,并切实地加以落实,才能达到我们研

17、究的目的。 (2)科学布置作业,采取“三化”(多样化、量化、典型化)进行深入地探索。(3)开展好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减负好的办法之一。因为,心理减压技术与厌学焦虑调节方法都是减轻学生心理负担与压力的好办法。我们利用周阅读课组织学生专读心理知识类的书籍。3.重要观点2000年2月1日,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发表以后,当时有显著的成果,学生减负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善。事隔十一年,可能这个问题又有了较大幅度的反弹。为了解决这个“痼疾”,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都曾三令五申要求“减负”。这些年文件里,把负担的表现,解决负担的措施,都提得非常非常全面了,为什么解决不了?反而愈演愈烈,甚至到了登峰造极。

18、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是很复杂的,有社会的问题、体制的问题、评价的问题、考试的问题、升学压力等方面的问题,在教育界人士看来,要破解这一难题,必须抓住以分数论高低的招考制度这一“牛鼻子”,否则,减负将成为一张“空头支票”。此外,还必须坚持以下几条原则:1.减负增效聚焦课堂的原则 小学在认真落实教育部门有关减负的各项规定的同时,应重点做到,“减负增效”,把减负重点聚焦在学校课堂上,教师要改革课堂教学结构,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2.实事求是的原则实事求是和理论联系实际是对小学生的减负问题进行研究的重要原则。3.创新性原则减负是一个老大难问题,此课题研究要遵循创新性原则,创造性地找到一个

19、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4.减轻学生心理压力的原则,包括班级心理辅导、小组心理辅导、个别心理辅导、学科渗透心理辅导等。3.对课题实施过程设计和主要措施的论证1.研究过程(1)准备阶段(2011年4月20日-2011年6月30日)理论学习,参阅文献。 1、组建课题组,完成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申报工作。(2011.4)具体负责人:赵发宏、金玉 2、确定课题组成员及分工,进行理论资料的准备、调查分析、收集资料,起草“课题实施方案”及实施执行计划。(2011.5)具体负责人:赵发宏、严文勇 3、制定小学生课业负担产生的原因调查问卷。(2011.6)具体负责人:蒋成将、崔矜4、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2

20、011.7)具体负责人:高明东、姚美娟 5、搜集资料,向专家咨询,对课题研究进行深入思考。(2011.8)具体负责人:王清华、刘东 6、写出开题报告,起草课题实施方案及实施计划。(2011.9)具体负责人:赵发宏、陈永娟 7、进一步征求专家意见,修改方案,对方案进行论证。(2011.10)具体负责人:施永琴、唐芹、对第一阶段工作进行总结。(2011.11)召开课题组全体成员会议,对第一阶段的工作进行总结,并规划好下一阶段的工作。具体负责人:赵发宏(2)实施阶段(2011年12月1日-2013年1月31日)1、通过问卷数据统计、分析、家访、与学生谈话、与领导、教师交流,分析小学生课业负担产生的原

21、因。(2011.12)2、通过定期召开课题组成员会,研讨探究,如何精选习题,筛选有效作业、控制作业量的方法与策略,与课题所有成员一起实施、验证、总结。(2012.4)3、研究对策:针对小学生课业负担产生的原因,制定相应的策略。(2012.8)4、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运用赏识教育、成功教育和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的理论指导教师转变角色、向课堂40分钟求效率,同时研究总结出一条适合本校实际的理论与方法。(2013.1)由赵发宏同志全面负责,召开第二阶段总结会,交流经验教训,对下一阶段研究计划进行微调,工作进行再分工。张恺、蒋成将、高明东老师牵头对论文进行汇集;陈永娟、唐芹、施永琴老师负责优秀案例汇编;刘东

22、、王清华、姚美娟老师负责中期报告的撰写;邀请市县教科研部门领导参加我们课题的中期研究汇报会,并请与会专家对我们的研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3)总结阶段(2013年2月1日-2013年4月30日)1、对本课题的研究过程及资料进行整理、归纳、总结、分析,撰写研究报告、完成课题研究成果的编汇工作。(2013.2)由赵发宏同志负责,针对减轻小学生过重学业负担的实践与研究的效果以及相关细节问题设计调查问卷,了解课题效果。2、召开课题总结会,做好成果的价值宣传和本地区的实验推广应用。(2013.3)由刘东和陈永娟同志负责,将课题前期的全部研究结果进行汇总,为课题结题的研究撰写做好资料收集工作,同时完善课

23、题理论框架,完成课题结题报告的初稿。3、撰写结题报告,申报结题。(2013.4)由赵发宏同志负责,金玉同志牵头,课题组所有老师一同参与,邀请上级教科研部门的专家对课题研究结果进行鉴定,举行课题结题会议。2.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方法 研究国内外新的教育理论和教改发展动态,特别是个性化教育与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有关理论;借鉴已有的理论成果,支撑和构建本课题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转变教育思想。作为学习理论、收集信息的主要方法,其中信息资料主要来源于教育理论书籍、报刊杂志以及网络下载的相关资料等。通过这些资料信息的分析与研究,可达到准确地界定课题研究的价值性、可行性及关键概念的内涵与外涵,并制定研究目标与实

24、施方案等目的。观察法 观察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从而获取相关信息,促进和改进教学策略。案例分析法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边实践,边探索,边检验,边完善,把研究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边归纳,边总结,形成有鲜明个性的有效教学个人案例。针对一些具体的个案进行研究,总结出“减负”的规律。行动研究法 力求用最新教育理论,解决有效性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边实践边总结边研究,及时反馈、修订行动方案,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方法。这是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经验总结法 教师通过学习、实验、总结教学实践中的成功经验,结合课题方案定期开展专题研究、课题沙龙、撰写教学周记、月

25、教学反思、教学随笔。形成本学科的教学策略和模式,撰写论文。调查研究法 主要调查本校在该课题研究之初,“减负”工作的现状、师生理解情况以及对研究过程中、研究之后的状况进行详细跟踪调查,为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事实性依据。3.研究途径:理论研究实践研究完善理论实践指导提升理论4.对课题承担者科研水平与能力及科研保障条件的论证(1)人员保证。组织精良的科研队伍。做到分工明确;要求课题组成员明确本课题的主旨,研究此课题的作用和意义,真正参与到此课题的民主决策中来。课题组主持人赵发宏同志有多年抓语文、数学教科研工作的经验,小学高级教师。近几年来连续发表省市级教育论文,特别是对实施素质教育及新课题改革的实践操

26、作有一定的造诣,对本课题很早就给予了关注,在减轻学生负担的问题研究中先前已进行了很多有益的尝试。金玉同志,2006年1月获县新课程教学展评“一等奖”;2011年4月获常态课堂,聚焦有效教学“一等奖”;参与国家级课题“小组合作模式下班级自主化管理的探索与研究”;参与省级课题“小学数学课堂评价内容和方式的研究”。现在射阳县外国语学校任低年级部主任,有着丰富的管理和教育教学经验。其他课题组成员都具有较高的教科研水平,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献身教科研的精神,锐意改革,勇于创新,确保本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2)资料保证。校图书室、网站正常开放,人人积极学习相关教育教学理论,按照课题的进展需要,为课题组成员提

27、供相关的学习资料,为课题研究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3)经费保证。校领导支持研究者的外出学习、培训、举办专题活动、配备优化的设施、开展竞赛奖励等。995 年 3 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对 “ 纲要 ” 提出的教育方针进一步确认,重新表述为: “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含,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 ”明确当前教育中诸多主要问题的根源就是对教育方针的背离。封闭教育,背离了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人的培养途径;对人的素质的片面培养,背离了教育方针对人的素质的全面性要求;教育实际对教育途径与人的素质结构的背离必然导致教育结果

28、的背离。即现实教育对教育方针的背离表现主要有:一是背离了教育的公平性;二是背离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素质要求;三是背离了培养人的基本途径。端正教育思想、明确教育目的就是要求我们的基础教育能够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现实,把长期背离正确发展轨道的不正常教育行为扳回到教育方针要求上来。本着为国家、民族负责的高度责任感,本着为学生发展负责的事业心,以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和人才观、质量观去主导学校的教育实践,使我们的学校真正成为造就人才的摇篮。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求我们把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到学校教育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从课程计划、教育配置、内容讲授到质量考评、学校管理、教育督导,都需时刻把握教育方针的要求。

29、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即把学校教育质量的追求放在全面提高的基点上。全面相对于片面而言,全面提高就不是单方面或某个方面的提高,而是教育方针要求的各个方面都提高;全面提高就不是 “ 应试教育 ” 所追求的应试能力的单方面提高或仅仅是升学率的提高,而是知识、技能、思想、行为、能力等各方面的全面提高和入学率、合格率、优秀率、升学率等各项指标的全面提高。 “ 两全 ” 为我国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方向和基本要求。为从制度上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课业负担,浙江省教育部门提出,将“减负”工作情况与对学校评估,校长任用,教师考核和职务晋升、岗位聘用挂钩。(9月25日新华网)这一制度设计好不好?回答是肯定的

30、。关键取决于能否真正实施。这些年来,为了“减负”,各地采取了许多形形色色的措施,诸如限定书包重量、控制作业数量、严禁有偿补课、违者取消评优升级,等等,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可令人遗憾的是,往往收效甚微。问题到底出在哪里?答曰:执行不力,处置不严也。有些地方不是没有建立“减负”巡查制度,也不是没有将“减负”制度、教学活动安排等上墙。但往往是做做样子,应付应付上级而已,据说一些学校备有对内对外两套课程表,这就是典型的例证。不说别的,现在利用假期补课不仅面广量大,全面开花,而且改在家庭开小班,哪能组织这么多相应人员天天进行巡查?至于设置接受社会监督的电话、电子信箱,并向社会公布,自觉接受师生、家长

31、和社会的监督,也大都是一厢情愿,事实上家长要求补课的不在少数,在这种氛围下,究竟谁来监督“减负”?没有足够的依据,又怎样进行评估考核?说得不客气,一些地方的“减负”制度仅是只打雷不下雨,“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致使一些校长、教师看出了制度的软肋,故习以为常,我行我素。事实上,在全国范围内,真正加重学生负担而被处理的校长、教师恐怕还没有,即使有也是寥寥无几。相反,倒是那些为增负“加班加点”的教师,说不定还能受到鼓励和表彰。我觉得,“减负”最重要的是要从源头抓起,如更新教育理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源头问题抓不好,思想认识问题不解决,必要的改革措施不到位,再多再

32、好的制度也很难落实。不是说制度建设可有可无,也不是要给浙江教育部门泼冷水。愚以为,制度的真正价值在于不折不扣地执行,否则就等于一纸空文。凡制度一经制定,就要广泛深入宣传,形成共识,使之变为人们的自觉的行动;教育主管部门一定要严格实施,加强监管,说到做到,不放空炮。如果睁一眼闭一眼,以至使制度成为一种地地道道的摆设,那么,有制度比没有制度造成的负面影响则更坏!学生课业负担的轻重问题,尽管有其外受者,实际上多年来遭受到的是种无可奈何部的表现形式、外部的成因、外部管理的程度的压抑体验,其中不乏有识之士的困惑和对及策略调控等条件因素,但同时更有其复杂宽松课业的渴望,这就像蕴涵了巨大潜力的的内部规定性。

33、“减负”成功与否,关键在于社会群体,需要政策和策略的支持一样。从是否改变了其内在的根据,在于学生是否真这层意义来看,从上到下的“减负”决策,是一正体验到学习的宽松、幸福、充实,养成富于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基于对中国文化传统精创新、敢于进取的内在品质。基于这一认识,神中某些深厚积淀认识的、因而是具有某种本文拟就“减负”的价值判断、价值取向、价值刚性效果的策略。追问作些肤浅辨析,希望就其内在机制寻些3.它在一定程度上宽松了素质教育和启示。创新教育的实施环境。这主要表现在时间和一、价值判断:“减负”策略及其创造的直空间上,但究其实质,却是在全社会的教育理接价值念上,学校的教育筹划设计、教师的教育创采取

34、果断措施,做出硬性规定,以令行禁新、学生的自主选择与发展、家长们的教育责止的方式把中小学生日益沉重的课业负担减任与愿望都发生了“今日得宽余”的改变,可下来,是对(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上传: 肖生强 更新时间:2012-5-6 16:34:31 开题报告一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中小学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几乎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种固疾顽症,久治而不愈。那么,究竟应该怎样正确认识这种现象,如何有效地加以解决呢?伴随时代向前发展,对外域基础教育情况的了解渐多,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关于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提出,人们不仅对它开始有了深层次的认识,而且也看到了对其彻底根治的曙光。关于中小学

35、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人们已从不同的视角列举了大量事实加以剖析,既令人吃惊,又发人深剩对此不再赘述。本文试图从学校教育教学的规律和学校育人的根本目的出发,进一步阐述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所产生的原因和造成的严重危害以及根治的一些对策。二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与主要方法1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一)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1)办学思想不端正导致片面追求升学率。考察历次出现中小学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尽管有这样或那样的缘由加以解释,但都与片面追求升学率有密切的关系。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程度如何,这就关系到学生课业负担如何。(2)对子女的期望值过高,易于步入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误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老百

36、姓的收入增加,又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希望孩子进好学校、受好教育的期望值日益高涨;随着科技的发展,市场的扩大,一个人要是没有专业知识,没有大学文凭,在人才市场上就没有竞争力;还要看到,“读书做官论”的观念还支配着一部分人。于是乎有些家长不惜重金甚至债台高筑为孩子请好几门课的家庭教师,有的学生几乎夜夜都要受“家教”。这种 “校外有校”、“课外有课”的现象随处可见,这也极大地加重了中小学学生的课业负担。(3)某些社会“赞助”对片面追求升学率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社会“赞助”,实则为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也给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错误做法披上了合理的外衣。(4)传统文化对片面追求升学率

37、至今仍产生重要影响。传统文化的影响,某些教师和家长对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早已视其为必然。考试制度存在的弊端为片面追求升学率提供了生存条件。(二)中小学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给中小学学生的教育教学带来极大危害。其表现在:(1)是从教育与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关系看,过重的课业负担超越了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所能承受的极限。(2)是从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双边活动的关系看,过重的课业负担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3)是从作息安排上课业学习与课外活动的关系看,过重的课业负担破坏了紧张智力活动与休闲娱乐活动之间的合理调配和动态平衡。(4)是从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关系看,过重的课业负担违背了人才成长的规律。

38、(三)形成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对中小学学生造成的危害是严重的,这其中起“骨干”作用的是应试教育,这是带有历史性的“教育顽症”,根治的关键就是全方位的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着手之道要从深层抓起,实行综合治理。其主要对策是: (1)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动并逐步完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2)改革招生考试办法,建立科学的素质教育评估体系。(3)深入课程改革,大兴教育科研之风。(4)加强宣传力度,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2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本课题研究将综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的分析方法和手段,采取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思路,实行理论研究、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确保课

39、题研究的科学性。 试论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 宜春电大04春教育管理本科 肖生强摘要:本文试图从学校教育教学的规律和学校育人的根本目的出发,进一步阐述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所产生的原因和造成的严重危害以及根治的一些对策。 关键词:学生 负担过重问题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几乎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种固疾顽症,久治而不愈。近几年来已越来越成为全社会关注和议论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工作者一直以来在用心探索,试图解决的一个问题。但这方面的改革步子总迈不大,甚至还出现中小学生书包越背越重的现状。那么,究竟该怎么正确认识这种现象?这是什么原因?又该如何有效地加以解决呢?造成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

40、情况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从现象看,一是不按国家的教育计划开课。主要表现在:随意增加与毕业、升学考试相关的学科课时,随意增加作业,增加考试,同时,赶进度授课的情况也相当普遍。二是不按教学规律办事。主要表现在:肆意提高教学要求。增大教学难度,并在低层次上反复操练。三是不按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要求办事。主要表现在:任意延长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无休止的节假日补课等。四是家长望子成才心切,盲目请家教等。原因之多,可谓是盘根错节,根深蒂固。然而,出现上述这些情况的原因在那里?我的看法如下。一办学思想不端正导致片面追求升学率。学校做为培养人才的专门机构和教育教学任务的承担者,对贯彻教育方针和政策法规、掌握教学大纲

41、和教材的难度与进度、统筹安排和实施教学活动,以及对儿童和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等负有重要责任。考察历次出现中小学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尽管有这样或那样的缘由加以解释,但都与片面追求升学率有密切的关系。尽管近几年开始的课程改革已经注意到中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和选择性,增加了选修课和活动课,以适应学生的各种差异,并将“个性的全面发展”作为培养人的理论目标。但在实践中,学科中心主义的传统教育思想痕迹还很深,学科知识的神圣权威性和完整系统性还在被一味强调着。不少学校的领导和教师还自觉或不自觉地只把使学生掌握学科知识摆在首要位置。这样,就不可避免地要大跳灌输、作业、考试的“快三步”。可以说,这几年

42、来,每个学校都做了一些转向素质教育的工作,但以学科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也就是说,我们始终还陷在应试教育的泥谭中而难以自拔。高中招生,大学招生,那份试卷怎么考,教师就怎么教;试题有新路,教师就往新路跑。单看学生书包里、课桌上那些“升学题解”和“复习丛书”,就令人惊讶了。教师也是很辛苦的。教师越辛苦,学生越紧张,课业负担越重。完全可以这样说,应试的指挥棒,巩固了学科中心主义的教育模式,而又使其变本加厉地为应试教育献力。如此,学生怎么能不如牛负重?比如,有些地方取消初中入学考试,实行小学毕业生就近免试入学,这项招生制度的改革,已从根本上缓解了小学生课业负担

43、过重的问题。然而,自从重点中学“民办班”应运而生,并以考试形式择优录取,且试卷难度很大,由此产生的副作用,是“应试教育”风重新笼罩小学。从此可以看出,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程度如何,这就关系到学生课业负担如何。二对子女的期望值过高,易于步入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误区。近几年,家教之风盛极一时;各种补习班、培训班门庭若市。其中以培养青少年兴趣爱好,以发展青少年个性特长为目标的很少见,多的是为应付升学考试而设。一般地说,由于我国国民素质还不够高,广大中小学的学生家长对什么叫成才,怎样正确地教育子女走成才之路,还不可能完全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来引导。另外,加之传统文化的影响、社会问题的压力,以及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等

44、情况,多数家长对子女的期望越来越大,并自觉不自觉地强迫他们走“应试”的道路,与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做法不谋而合。特别是新时期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老百姓的收入增加,又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希望孩子进好学校、受好教育的期望值日益高涨;随着科技的发展,市场的扩大,一个人要是没有专业知识,没有大学文凭,在人才市场上就没有竞争力;还要看到,“读书做官论”的观念还支配着一部分人。于是乎有些家长不惜重金甚至债台高筑为孩子请好几门课的家庭教师,有的学生几乎夜夜都要受“家教”。这种 “校外有校”、“课外有课”的现象随处可见,这也极大地加重了中小学学生的课业负担。三某些社会“赞助”对片面追求升学率也起到推波助澜

45、的作用。在市场经济的社会条件下和各种不正之风的影响,我国自年代中期以来,有些部门和单位或从局部利益出发或从个别人的私利出发,开始用经济手段去关照教育,当然是为了他们的孩子而把钱和物泼向那些升学率较高的学校,这在客观上又进一步刺激了学校去搞“应试教育”。对此,竞相追赶者有之,逐渐成为一种“信誉”或“荣誉”。就这样,片面追求升学率得到了社会的认可,而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自然也就很少有人问津了。可见这种社会“赞助”,实则为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也给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错误做法披上了合理的外衣。四传统文化对片面追求升学率至今仍产生重要影响。我国有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积淀,给我们留下了丰

46、厚的文化遗产,其中不乏可供采摘利用的奇珍异宝,但也存在着许多刻着时代和阶级烙印的封建糟粕。由“应试教育”而造成的课业负担过重的现象,就是在我国流行一千三百年之久的科举制留下的后遗症。这种一试定终身的选拔人才制度,打着学而优则仕的旗号,宣扬“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曾对我国古代读书士子乃至广大人民群众有着极为广泛而深刻的思想影响。因此,由历史上的科举是学校教育的指挥棒,到今天的高考是学校教育的指挥棒,对中国人来说是很容易接受的。同样,古代读士子为了走科举之途不惜十年寒窗苦,甚至不惜白首而空归。教育界千百年传颂着“头悬梁,锥刺骨”的典故,更为古代读书士子铭刻在心,视为榜样。那么今天为了读书升

47、学而再苦再累又算得了什么呢!由于这种传统文化的影响,某些教师和家长对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早已视其为必然。考试制度存在的弊端为片面追求升学率提供了生存条件。如前所述,我国中小学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成因尽管是多方面的,但它们不是互相割裂而是互相依存的。在这些原因中考试制度的弊端是一道总闸门,最终汇聚到这里并通过它涌现出来 现行升学考试的弊端,包括中考和高考在内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全国大一统;二是一试定终身;三是一律看分数。这就势必造成学校教育年复一年的围绕这“三个一”转。严重地说,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是这种考试制度的驱使,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也是这种考试制度的恶果。中小学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给中小学学生的教

48、育教学带来极大危害。其表现在:一是从教育与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关系看,过重的课业负担超越了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所能承受的极限。他们日以继夜地拼搏,没有很好的休息和睡眠,体力和精力的消耗得不到补充,必然会影响各个生理器官的健康发育,使身体受到摧残。另外,这种疲劳战术持续地进行,对天真烂漫的儿童和青少年来说,学校将变成抑郁沉闷的场所,学习也将变成枯燥乏味的活动。于是对求知产生冷漠态度,乃至“视学舍如囹圄而不肯入,视师长如寇仇而不欲见”,滋生了厌学情绪或形成其它心理障碍。二是从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双边活动的关系看,过重的课业负担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有些学校的教师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和各种名目的

49、考试分数,把课堂变成了“考试演练潮、课余变成了“写作业时间”。如此周而复始,他们违背了“传道、授业、解惑”的古训,学生心目中的人类灵魂工程师也不再是良师益友。尤为严重的是,学生为了“应试”只能跟着老师的复习资料转,很少还有学习的主动权和灵活性,更谈不上学会独立学习,以及培养创造力和使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三是从作息安排上课业学习与课外活动的关系看,过重的课业负担破坏了紧张智力活动与休闲娱乐活动之间的合理调配和动态平衡。其结果是:学生非但不能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面且个性也得不到自由和谐发展;学生非但不能在智力因素方面得到多维发展,而且在非智力因素方面也得不到健全发展。特别是在当今时代,只

50、限于书本中讨生活,难于在广阔天地里撮取信息,拓展知识面,增强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能力。四是从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关系看,过重的课业负担违背了人才成长的规律。诚然,我国基础教育在“双基”教学和训练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绩,许多中学生在国际学科知识大赛中名列榜首或榜上有名。但国外基础教育的先进经验表明,中小学教育宽松些和活泼些有利于儿童和青少年学习兴趣的形成、个性的发展,以及打好身心健全发展的素质基础相反,我国基础教育中某些超负荷的压力和刻板的要求,使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时变得没有后劲,甚至熄灭了他们智慧闪光的火花和压抑了爆发创造的冲力。综前所述来看,形成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对中小学

51、学生造成的危害是严重的,这其中起“骨干”作用的是应试教育,这是带有历史性的“教育顽症”,根治的关键就是全方位的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着手之道要从深层抓起,实行综合治理。一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动并逐步完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作为党和国家重要教育文献,首次郑重提出了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问题。它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将发生一场伟大而深刻的变革。应该看到,这场变革既为彻底整治中小学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为彻底整治这一顽症指明了根本方向和途径。教育改革,首先要树立素质教育观。那就是要从应试教育那套框架中摆脱出来,以提高全民素质的战略眼光来树

52、立教育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观念。这就要求每一个学校的领导班和全体教师,潜心研究素质教育的内容与要求,全力创造有利于学生思想、才能、个性品质、劳动技能和身心健康发展的环境,形成学生生动活泼、健康和谐、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氛围,达到“轻负担,高质量”的要求。为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首先,切实减轻中小学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在教育思想上要有一个大的转变,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这是由基础教育的基础性、普通性、全民性所决定的。它的这一性质,决定了广大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以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为宗旨。其

53、次,为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切实减轻中小学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在深化基础教育教育教学领域改革方面必须下大气力。按照素质教育目标的要求,课程、教材、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核心,要调整课程结构,在改革学科课教学的同时,积极推进综合课的建设和活动课的规范化,要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大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要构建新的评估制度,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同时,要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这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所在。再者,重点学校,应该办成素质教育的示范学校。普通中学,应该发挥自身优势,办出特色。同时,要大力加强薄弱学校的建设,不仅要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和教师队伍的建设,更重要的是要建立多渠道的办学体制

54、。可喜的是,在这方面本市已有所突破,出现了兼并、联办、民办公助、特色学校等多种办学形式,以满足家长希望子女进好学校、受好教育的期望。但目前这方面的改革规模还不够大,相应的政策巴没到位。相信随着这方面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人们想进好学校的供需矛盾也会得到缓解,到那时学生的课业负担也会随之减轻。 另外,为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切实减轻中小学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家庭与社会应转变教育观念并积极配合。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有必要向广大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宣传基础教育的性质、任务和目标,以及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意义,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特别是中小学校的领导和教师,更

55、应主动地通过家长学校和家庭访问等形式,帮助广大家长正确地认识什么叫人才,怎样根据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选择成才之路,以及帮助广大家长懂得一些有关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知识,学会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子女健康地成长。特别是根据党的十五大精神,使广大家长了解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以及我国城乡经济改革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策。让广大农村的学生家长懂得,消灭城乡差别的出路靠农业生产的集约化和产业化,归根结底靠一代具有全面而坚实素质基础的新人去建设,“跳农门”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同时也让城市的学生家长懂得,企业经济改革和各种经济成分并存,以及我国劳动人事制度的深化改革,为一代具有全面而坚

56、实素质基础的新人提供了用武之地,行行能成龙,业业可成凤,“铁饭碗”的择业观不再是唯一的出路。同样,各种社会力量对教育的支持,也应该适应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这场深刻变革的需要,为希望工程作贡献利在当代,功在千秋,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百年大计。二、改革招生考试办法,建立科学的素质教育评估体系。改革招生办法,把学生从升学的重压下解放出来,呼声很高。初中招生无论何种学校应取消任何形式的升学考试,一律实行划片就近入学。高中阶段各类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应减少考试科目,完善命题办法,这样不仅能克服一锤定终生的招生弊端,也为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高考制度的改革,可否实行高考报名和录取

57、工作同普通高中脱钩的办法,即让学生先毕业离校,然后到户口属地的行政区域报名考试。同时,要制定好素质教育的评估标准和办法。要从以考试成绩优劣论成效的做法,转变为以全面素质提高的程度来论优劣、论成败。一旦科学的素质教育评价有了成功的范例,并且确立起在学校管理中的应有地位,则它一定会对片面追求分数的应试教育起制约作用。三、深入课程改革,大兴教育科研之风。重理论,搞教改,向教育科研要质量,这是减轻学生过重课业员担的重要途径。深入课程改革,着重要解决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问题,扭转被动接受的局面,导向学得生动活泼。为此,教师既要研究教法,又要研究学法。这在普通高中完中尤为重要。因为他们的生源大多数是被重点高中

58、的“民办班”择优录取后的“应试”失败者。这种学生,学习主动性一般是比较差的,同时心理上还有压抑感。有的学校,从研究学生心理出发,既有的放矢做思想工作,以解除他们的精神负荷,同时,又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研究难点所在,积极培养学生自学、自理、自律的能力,有一定效果。深入课程改革,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其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等素质得到切实提高,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存。要完成这样的任务,就必须大兴教育科研之风,研究理论,指导实践,在研究和实践中形成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服务。四、加强宣传力度,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一向关心学校教育的社会

59、舆论界,已在加强力度,宣传学校素质教育,确是大好事。我们希望今后不要在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介上公开宣扬高考状元或公布高分段学生姓名,也不宜刊登宣扬一个学校上线或录取人数多少的“贺信”等等。希望多宣传有理想、有志向、品学兼优又餐有一技之长的典型学生,多宣传在轻负担、高质量方面做出成绩的教师和素质教育有成效的学校,为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前段时期,杭州日报下午版,在头版显著位置,刊登“素质教育系列报导”,深受教育工作者的欢迎。大家知道,由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有一个过程,也有不少阻力,不少困难,因此特别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各个方面共同商议,密切配合。参考书目:教育学心理学

60、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上传: 肖生强 更新时间:2012-5-6 16:34:31 开题报告一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中小学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几乎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种固疾顽症,久治而不愈。那么,究竟应该怎样正确认识这种现象,如何有效地加以解决呢?伴随时代向前发展,对外域基础教育情况的了解渐多,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关于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提出,人们不仅对它开始有了深层次的认识,而且也看到了对其彻底根治的曙光。关于中小学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人们已从不同的视角列举了大量事实加以剖析,既令人吃惊,又发人深剩对此不再赘述。本文试图从学校教育教学的规律和学校育人

61、的根本目的出发,进一步阐述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所产生的原因和造成的严重危害以及根治的一些对策。二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与主要方法1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一)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1)办学思想不端正导致片面追求升学率。考察历次出现中小学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尽管有这样或那样的缘由加以解释,但都与片面追求升学率有密切的关系。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程度如何,这就关系到学生课业负担如何。(2)对子女的期望值过高,易于步入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误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老百姓的收入增加,又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希望孩子进好学校、受好教育的期望值日益高涨;随着科技的发展,市场的扩大,一个人要是没有专业知识,没有大学文

62、凭,在人才市场上就没有竞争力;还要看到,“读书做官论”的观念还支配着一部分人。于是乎有些家长不惜重金甚至债台高筑为孩子请好几门课的家庭教师,有的学生几乎夜夜都要受“家教”。这种 “校外有校”、“课外有课”的现象随处可见,这也极大地加重了中小学学生的课业负担。(3)某些社会“赞助”对片面追求升学率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社会“赞助”,实则为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也给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错误做法披上了合理的外衣。(4)传统文化对片面追求升学率至今仍产生重要影响。传统文化的影响,某些教师和家长对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早已视其为必然。考试制度存在的弊端为片面追求升学率提供了生存条件。(二

63、)中小学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给中小学学生的教育教学带来极大危害。其表现在:(1)是从教育与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关系看,过重的课业负担超越了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所能承受的极限。(2)是从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双边活动的关系看,过重的课业负担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3)是从作息安排上课业学习与课外活动的关系看,过重的课业负担破坏了紧张智力活动与休闲娱乐活动之间的合理调配和动态平衡。(4)是从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关系看,过重的课业负担违背了人才成长的规律。(三)形成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对中小学学生造成的危害是严重的,这其中起“骨干”作用的是应试教育,这是带有历史性的“教育顽

64、症”,根治的关键就是全方位的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着手之道要从深层抓起,实行综合治理。其主要对策是: (1)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动并逐步完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2)改革招生考试办法,建立科学的素质教育评估体系。(3)深入课程改革,大兴教育科研之风。(4)加强宣传力度,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2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本课题研究将综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的分析方法和手段,采取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思路,实行理论研究、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确保课题研究的科学性。 试论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 宜春电大04春教育管理本科 肖生强摘要:本文试图从学校教育教学的规律和学校育人的根本目的出发,进一步阐述学生课业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