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复习》教学设计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03834553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9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复习》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复习》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复习》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复习》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复习》教学设计(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复习教学设计丰南区大新庄镇大新庄中学 王教师一、背景描述:1、新课程改革规定变化学生学习方式,要让学生积极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全过程。确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伙探究能力。2、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本单元的内容已有了初步的理解。二、教材分析:本课是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内容,共两课即第17课“内战烽火”和第18课“战略大决战”。人民解放战争是关系中国前程和命运的决战,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迅速走向胜利的阶段,意义深远。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积极开展了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和努力。国民党发动内战后,解放战争经历了战略防御和战略攻打的过程,最后

2、推翻了国民政府,获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三、学生分析:(1)八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教师教学中要注意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爱好。教学中注意运用既有资源,挖掘教学潜力,给学生更多的历史背景资料.并且借用图片、音乐、视频资料制造意境,营造浓厚的历史氛围,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激发学习爱好,使学生印象更加深刻。(2)八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学习历史的能力,学生对收集信息、解决信息的措施有了一定限度的掌握,初步学会在历史阅读中提取有效信息,对合伙探究有了一定限度的进步,但发散思维、知识连贯性、学科迁移能力不够。四、教学目的:1、知识目的:懂得重庆谈判,理解中国共产党

3、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的努力,结识国民党独裁内战的本质。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史实,懂得人民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攻打。 列举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阐明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重要因素。2、能力目的:分析历史图片和历史地图掌握历史知识,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掌握抗战胜利后国内形势的变化状况,分析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到战略攻打并获得了最后胜利的因素,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历史事实,归纳综合得出结论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理解中共为争取和平民主与国民党反动派的专制独裁进行斗争的史实,是学生感知和平来之不易,增强学生维护和平民主的自觉性,并增强对党的热爱之情。感知人民解

4、放军为推翻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历尽艰苦、英勇作战,不畏牺牲的精神,使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五、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意图情景导入:视频播放毛泽东诗词人民解放军占南领京渲染氛围,激发学习爱好,使学生较快投入学习情境中。教师出示课程原则即学习目的。生读教师再强调重点。让学生对照本节课复习范畴,精确把握课程原则规定,明确复习目的,避免复习的盲目性,力求每一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知识盘点:(一)重庆谈判1、蒋介石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目的: 2、毛泽东去重庆谈判的目的: 、时间: ,成果:达到和平建国的 (二)人民解放战争的三个阶段:1、战略防御阶段(1946.6)(1)全面内战爆

5、发的标志: (2)国民党重点攻打陕甘宁解放区,中共的措施是: 2、战略攻打阶段(196)(1)标志性事件:19.6 、 带领晋冀鲁豫解放军 (2)成果:开辟 ;严重威胁国民党统治中心 和湖北重镇 ()意义:人民解放军转入 。3、战略大决战阶段:(94.9)()三大战役项目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时间18年月月1948年1月199年1月194年11月-49年月指挥官 、 陈毅、粟裕、谭震林林彪、聂荣臻、罗荣桓作战部队作战战术中间突破,分割歼灭核心地点歼敌人数战果意义()在平津战役中,北平获得解放的方式是: ,其中作出重要奉献的国民党将领是: (三)解放全中国(渡江战役949.)1、194年月,

6、和 向中国人民解放军下达进军的命令。2、成果:1949年4月2日, 解放,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 在大陆倒台。1)学生课前自主完毕,整顿本单元知识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获取整顿信息的能力。2)课上小组内合伙交流核对答案,后提出有争议的问题,小组间交流解决,增强学生的交流合伙能力。充足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积极性。3)加强记忆,为下面解决问题打下基本。【知识梳理】争取和平民主战略攻打战略决战胜 利全面爆发粉碎重点攻打战略防御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多媒体出示上面图表,学生填出有关事件。让学生把有关知识系统化。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使学生掌握理解放战争时期的有关历史事件,形成了清晰的历

7、史线索,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图一毛泽东赴重庆 【读图说史】通过对有关历史图片的分析掌握课本知识,解决重难点。学生小组合伙探究完毕第一组:历史图片 1、材料一:万急,延安毛泽东先生勋鉴: 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也许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多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 蒋中正 八月十四日 材料二:美国军用飞机空运国民党军队到内战前线根据材料,回答问题(1)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结合材料二信息分析蒋介石是真的以国家利益为重吗?其真实目的是什么?(3)毛泽东此举为什么会使山城重庆为之沸腾,许多人感动的留下热泪?

8、成果如何?2、根据材料,回答问题图一 图二人民群众积极支前 图三人民解放军进入北平城 图四占领总统府(1)图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这一事件发生在如何的背景下?(2)图二反映的事实,发生在哪次战役中?用一句话概括人民群众与这场战役的关系?(3)根据图片三,说出北平是在哪次战役中解放的?解放的形式是什么?对这座都市的解放功不可没的国民党将领是谁?()图片四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什么时间?有什么重要意义?(5)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试分析解放战争获得胜利的因素。第二组:历史地图教师出示挺进大别山、淮海战役、平津战役、辽沈战役、渡江战役形势图根据地图结合战役特点拟定战役名称。并结合地图分析挺进大别山

9、的战略意义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图五根据地图,回答问题(1)请说出以上五幅地图相应的战役的名称。(2)请说出图一反映的战役有何战略意义?为什么?()图四战役中攻克锦州对这场战役起了什么作用?一是为了贯彻“自主、合伙、探究”的教学理念。二是居于学生对“重庆谈判”的有关知识,已有一定限度的理解。通过以教材中的材料为载体来进行问题的设计和情境创设,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在探究中进一步感知历史,掌握历史知识,并且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伙、探究、分析、归纳、思辨、读图等能力四幅图片贯穿理解放战争的全过程,抓住图片特点收集整顿有效信息解决问题,巩固知识的同步又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解放战争胜利

10、的因素是本节课的难点问题,结合上述四个问题的分析可以减少难度,培养学生提取分析信息、多角度联系问题和归纳问题的能力。分析地图,增强学生读图识图能力,考察学生对几次战役的掌握状况。引导学生讨论得出“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的意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攻打的序幕。(“象一把尖刀插入敌人胸膛”)增强体验,通过历史插图更能形象直观地演示“千里挺进大别山”的作用。【以史为鉴】列图片反映的是关系到中华民族命运的两个历史事件。图一中的新闻标题是:争取中华民族生存张杨昨发动对蒋兵谏; 图二中毛泽东与蒋下介石会面的重要目的是共商国内和平问题。 图二:1945年8月10月间毛泽东和蒋介石的合影图一:1936

11、年12月13日出版的西北文化日报 图二:1945年8月10月间毛泽东和蒋介石的合影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图一、图二反映的事件各是什么?()在上述事件中,国共双方分别就抗日、国内和平两个问题达到了一致。“一致”达到后的贯彻状况分别如何?其贯彻状况对中华民族各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当民族前程面临抉择时,上述史实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什么?比较西安事变和重庆谈判两个事件的贯彻状况,结识到只有民族团结才干维护民族利益。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历史事实,归纳综合得出结论的能力。【当堂检测】见附页选题重要以中考题为主,学生独立完毕,小组互查,组长记录得分状况。(加分备用)检查学生对本单元的知识点的掌握状况

12、【拓展延伸】都市中的历史南京是一座饱经沧桑的都市,是近代中国的缩影。近代以来,它受到了外来列强战火的多次侵扰。历史事实证明:南京不仅是悲情之城,更是英雄之城。可以说,南京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1)南京“受到了外来列强战火的多次侵扰”,请举一例阐明。(2)中国近代百年史上有哪些政权在此建都,请列举出在这些政权的名称和建立者。()用史实阐明为什么“南京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纵向联想抓住某一历史知识要点,使其前后连贯起来,既可波及它前面发生的历史事件,又可联系到背面发生的事件,从点扩展到线,便可记住与之有关历史知识的前后内容。【板书设计】 重庆谈判国民党攻打中原解放区转战陕北渡

13、江战役(南京解放)三大战役挺进大别山争取和平民主战略攻打战略决战胜 利全面爆发粉碎重点攻打战略防御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六、教学反思:1、复习课的核心是让学生把有关知识系统化。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使学生掌握理解放战争时期的有关历史事件,形成了清晰的历史线索,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2、要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积极性,充足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手让学生自我整顿、自我构建;但凡学生看得懂、讲得来、做得出的内容要让学生独立完毕;要尽量多地留出时间让学生交流讨论、总结反思、消化吸取。但在授课的过程中,还是不能放手相信学生,对于考点的梳理虽然很细致,但是应当让学生能过明确的贯彻在教材上和提纲上。3、对

14、于答题措施、技巧的传授还不够。应当在知识点传授的同步,就告诉学生每个考点也许会浮现什么类型的考题,针对每种考题,学生应当如何作答。、总的来说,在本节课中,我一方面给学生们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目的和考点,让学生带着目的和问题进入学习状态。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可以说我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爱好,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在此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对本课发现的问题及时的解决和调节。争取让自己的教学不断的完善,让学生的成绩有所提高。附页:【当堂检测】1.抗战胜利后,中国面临着光明还是黑暗,进步还是倒退两种命运、两种前程的抉择。全国人民最渴望的是( ).民主与自由 B

15、和平与民主 C.团结与进步 D自由与和平如果你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1945年”、“毛泽东”、“双十协定”这三个核心词,最有也许浮现的事件应当是( )A遵义会议 西安事变 C中共七大 D重庆谈判3.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 )重庆谈判 国民党攻打中原解放区C.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的哪一次战略行动被誉为“犹如一把钢刀,插入国民党统治的心脏地区,严重威胁国民党政府的统治。”( )A青化砭战役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渡江战役 D.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5.小明在百度搜索工具栏中输入:“关门打狗、锦州、林彪”等词,她研究学习的战役应是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C.平

16、津战役D.渡江战役.奠定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基本的战役是(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三大战役中,歼灭国民党军队人数最多和被称为“瓮中捉鳖”的战役依次是( )A.辽沈战役 平津战役 B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 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8从历史图片中提取历史信息是历史学习的能力规定。请观测如下三幅图片并指出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对当时战争形势的影响( ) 图1林彪、罗荣桓等在前线作战 图 淮海战役总前委领导 图3 人民解放军进入北平A粉碎了国民党对山东和陕北的重点攻打 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C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本 D.表白了南京国民党政权已经倒台9准时间先后排列下列历史事件,对的的一组是( )重庆谈判 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 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 北平和平解放A B. C. D.0.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曾写下“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的诗句。与这一诗句有关的战役是( )A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