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热力学课件第四章理想气体的热力过程.ppt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20380502 上传时间:2021-03-14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2.48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工程热力学课件第四章理想气体的热力过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工程热力学课件第四章理想气体的热力过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工程热力学课件第四章理想气体的热力过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资源描述:

《工程热力学课件第四章理想气体的热力过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热力学课件第四章理想气体的热力过程.ppt(5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四章 理想气体的热力过程 4-1 研究热力过程的目的及一般方法 基本热力过程 定容过程:汽油机气缸中工质的燃烧加热过程 定压过程:燃气轮机动力装置燃烧室内的燃烧加 热过程 定温过程:活塞式压气机中,气体的压缩过程 绝热过程:燃气流过气轮机或空气流经叶轮式压 气机时,流速很大,气体向外界散失的热量极少, 近乎绝热 这四种典型的可逆过程称为基本热力过程 研究热力过程的一般方法 工质热力状态的变化规律及能量转换状况与是否 流动无关,对于确定的工质只取决于过程特征 根据过程特点,利用状态方程式及第一定律解析 式得出过程方程式 p=f(v) 借助过程方程式并结合状态方程式,找出不同状 态时状态参数间的

2、关系,从而由已知初态确定终 态参数,或者反之 在 p-v图和 T-s图中画出过程曲线,直观地表达过 程中工质状态参数的变化规律及能量转换情况 确定工质初、终态比热力学能、比焓、比熵的变 化量。对于理想气体,不论过程是否可逆,都可 按下列公式计算: 变比热容时 1221 ttcu ttV 1221 ttch ttp 1 20 1 0 2 ln p pRsss g 1 2 1 2 lnln2 1 p pR T Tc g t tp 定值比热容时 1 2 1 2 21 lnln p pR T Tcs gp 1 2 1 2 21 lnln v vR T Tcs gV 1 2 1 2 21 lnln v

3、vc p pcs pV 12 TTcu V 12 TTch p 确定 1kg工质对外作出的功和过程热量 各种可逆过程的膨胀功都可由 计算 各种可逆过程的技术功都可由 计算 过程热量可按 计算 定容过程和定压过程还可按比热容乘以温差计 算 定温过程可由温度乘以比熵差计算 21 pdvw 21 v dpw t wuq 4-2 定容过程 定容过程 定容过程即比体积保持不变的过程,过程方程式 为 v=定值 初、终态参数间的关系根据 v=定值和 pv=RgT得 出 , 定容过程中气体的压力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 定容过程曲线在 p-v图上是一条与横坐标垂直的 直线,在 T-s图上是一条对数曲线 定容过程的熵

4、变量 12 vv 1 2 1 2 T T p p 1 2ln T Tcs Vv 在 T-s图上定容吸热过程线 1-2指向右上方,是吸热升温增压过 程,定容放热过程线 1-2指向左下方,是放热降温减压过程 定容过程的过程功、过程热量和技术功 定容过程的过程功为零,即 过程热量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得出 定容过程的技术功 定容过程中工质不输出膨胀功,加给工质的热量 全部用于增加工质的热力学能并使温度升高,此 结论由热力学第一定律推得,适用于任何工质 02 1 vv pdvw 12 uuuq v 1212 21 ttcuuq ttVv 212 1 ppvv dpw ppt 4-3 定压过程 定压过程 定压

5、过程是工质在状态变化过程中压力保持不变 的过程,过程方程式为 p=定值 初、终态参数间的关系根据 p=定值和 pv=RgT得 出 , 定压过程中气体的比体积与绝对温度成正比 定压过程曲线在 p-v图上是一水平直线,在 T-s图 上也是一条对数曲线,但较定容线平坦 定压过程的熵变量 12 pp 1 2 1 2 T T v v 1 2ln T Tcs pp 定压过程 1-2是吸热升温膨胀过程, 1-2是放热降温压缩过程 在 T-s图上定压过程曲线较定容过程曲线平坦 对于可逆定容过程,由于 , , 得 对于可逆定压过程,由于 , , 得 因为 所以 定容线和定压线均为正斜率对数曲线 0dv p d

6、vdTcq V dTcTds V 0 Vv c T s T 0dp v dpdTcq p dTcT ds p 0 pp c T s T Vp cc vp s T s T 定压过程的过程功、过程热量和技术功 定压过程的过程功为 对于理想气体,定压过程的过程功为 或 理想气体的气体常数 Rg数值上等于 1kg气体在定 压 过程中温度升高 1K所作的膨胀功,单位为 J/(kgK) 122 1 vvppdvw vv 12 TTRw g 12 TT wR g 过程热量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得出 或 任何工质在定压过程中吸入的热量等于焓增,放 出的热量等于焓降 定压过程的技术功 工质按定压过程流过换热器等设备时

7、,不对外作 技术功, , 为流 动功,热能转化的机械能全部用来维持工质流动 121212 hhvvpuuq p 1212 21 ttchhq ttp 02 1 ppt v dpw 12 pvpvuq p 12 pvpv 上述过程功、过程热量和技术功的计算式由过程 功 定义和热力学第一定律导出,对任何工质都适用 对于理想气体,过程热量还可由下式计算 与前式比较可得 上式表明,同样温度范围内的平均比定压热容与 平 均比定容热容之间的关系也遵守迈耶公式 121221 TTRttcq gttVp 1221 TTRc gttV g t tV t tp Rcc 2121 4-4 定温过程 定温过程 定温过

8、程是工质在状态变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的过程, T=定值,过程方程式为 pv =定值 初、终态参数间的关系根据 T=定值和 pv=RgT得 出 , 定温过程中气体的压力与比体积成反比 定温过程线在 p-v图上是一条等轴双曲线,在 T-s 图上则为水平直线 12 TT 1122 vpvp 第 89页图 4-4 定温过程线 1-2是吸热膨胀降压过程, 1-2是放热压缩增压过程 定温过程的热力学能、焓和熵变量 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和焓都只是温度的函数 , 定温过程的熵变量为 定温过程的过程功、过程热量和技术功 定温过程的过程功为 0u 0h 1 2 1 2 lnln p pR v vRs gg 1 2

9、2 1 2 1 2 1 ln vvTRvdvTRvdvpvpdvw gg 1 2 11 1 2 11 lnln p pvp v vvp 过程热量为 理想气体定温过程的热量 qT和过程功数值相等,正 负 相同。 定温膨胀时的吸热量全部转变为膨胀功,定温压缩 时 消耗的压缩功全部转变为放热量 1 2ln v vTRwq gT 1 2 11 1 2 11 lnln p pvp v vvp 技术功为 理想气体定温稳定流经开口系时技术功 wT与过程 热量 qT相同,流动功 (p2v2-p1v1)为零,吸热量全 部 转变为技术功 上述过程功、过程热量和技术功的计算公式及过 程方程式只适用于理想气体 212

10、121 pdpTRpdppvv d pw gt 1 2 11 1 2 lnln p pvp p pTR g 4-5 绝热过程 绝热过程 绝热过程是状态变化的任何一微元过程中系统与 外界都不交换热量的过程, 即 q=0,全部过程 与外界交换的热量也为零,即 q=0 可逆绝热过程又称为定熵过程 可逆绝热时 qrev=0,故 s=定值 0 Tqds r e v 过程方程式 对理想气体,可逆过程热力学第一定律解析式 为 或 绝热过程 ,得 比热容比 设比热容为定值,则 也为定值,得 p d vdTcq V v dpdTcq p 0q v dv c c p dp V p V g V p c R c c

11、1 0 vdvpdp 定熵过程方程式为 微分形式 定熵指数为 对于理想气体,定熵指数等于比热容比 ,数值 可由附表 3查得 定值 vp lnln 定值pv 定值kpv 0 vdvkpdp sv p p vk 初、终态参数的关系 将初、终态的 p、 v、 T参数代入过程方程及状态 方程,整理得 , 当初、终态温度变化范围在室温到 600K之间时, 将比热容比或定熵指数作为定值误差不大 若温度变化幅度较大,则用平均定熵指数 kav kk vpvp 1122 1 1 2 1 2 k v v T T k k p p T T 1 1 2 1 2 2 1 2 1 t tv t tp av c c k 或

12、, , 在 p-v图和 T-s图上的表示 定熵过程线在 T-s图上是垂直于横坐标的直线, 在 p-v图上是高次双曲线 定熵线斜率为 定温线斜率为 因为 k1,所以定熵线斜率的绝对值大于定温线 斜率,定熵线更陡些 2 21 kkk av 1 1 1 V p c ck 2 2 2 V p c ck v pk v p s v p v p T 第 92页图 4-5 过程线 1-2是绝热膨胀降压降温过程, 1-2是绝热压缩增压 升温过程 过程中能量的传递和转换 绝热过程体系与外界不交换热量 q=0 由闭口系热力学第一定律解析式 得过程功为 绝热过程中工质与外界无热量交换,过程功只来自 工质本身的能量转换

13、 由稳流开口系热力学第一定律解析式 得技术功为 工质在绝热过程中所作的技术功等于焓降 上述 w及 wt的计算公式直接由能量守恒式导出, 普遍适用于理想气体和实际气体的可逆和不可逆 绝热过程 21 uuuw wuq twhq 21 hhhw t 对于理想气体,取定值热容,可得 对于可逆绝热过程,可得 22112121 1111 vpvpkTTRkTTcw gV 1 2 1 1 1 1 2 1 11 11 1 1 k g k k g v vTR kp pTR k w 22112121 11 vpvpk kTTRk kTTcw gpt 1 2 1 1 1 1 2 1 1111 k g k k gt

14、v vTR k k p pTR k kw kww t 4-6 多变过程 多变过程 多变过程及过程方程式 多变过程方程式 n为多变指数,可以是 到 之间的任意数值 多变过程服从过程方程 , n为一定 值 初、终态参数的关系 理想气体的多变过程,初、终态参数间的关系 , , 定值npv 定值npv n v v p p 2 1 1 2 1 2 1 1 2 n v v T T n n p p T T 1 1 2 1 2 过程功、技术功及过程热量 多变过程过程功为 对于稳流开口系,技术功为 多变过程 21 1 1 2 1 2 1 1 1 1 1 1 TTc n k p p TR n p d vw V n

15、 n g n n gt p p TR n n v d pw 1 1 2 1 2 1 1 1 nww t 理想气体定值比热容时多变过程的热力学能变 量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得过程热量 根据比热容定义,热量等于比热容乘以温差 故多变过程比热容为 12 TTcu V 2112 11 TTcnkTTcwuq VV 121 TTcn kn V 12 TTcq n Vn cn knc 1 多变过程的特性及在 p-v图、 T-s图上的表示 可逆多变过程在 p-v图、 T-s图上是一条任意的双曲 线,过程线的相对位置取决于 n值 多变过程的能量转换规律 w/q为 因为 k-10,所以 w/q的比值取决于 n小于还是大于 k n0),必须对气体加热 (q0) 压缩过程 (w0),气体必定对外放热 (q0) nk k q w 1 01 nkk 0q w 1nk的多变过程 即 w与 q正负相反 , , 膨胀过程 (w0),气体必定对外放热 (q0) 压缩过程 (w0) 11 nkk 1q w qw 01 nkk 0q w 第 97页图 4-6 过程线 1-2是多变膨胀吸热降温过程, 1-2是多变压缩放热升 温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