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输血技术规范.ppt

上传人:y****3 文档编号:20378704 上传时间:2021-03-14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60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资源描述: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输血技术规范.ppt(5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概况 规范共分: 7章 38条, 2000年 10月 1日 起实施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输血申请 第三章 受血者血样采集与送检 第四章 交叉配血 第五章 血液入库、核对、贮存 第六章 发血 第七章 输血 一、总则 1、为了规范、指导医疗机构科学、合理用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医疗机 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 (试行) 制定本规范。 2、血液资源必须加以保护、合理应用,避免浪费,杜绝不必要的输血。 3、临床医师和输血医技人员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正确应用成熟的临床输血技术和血 液保护技术,包括成分输血和自体输血等。 4、 二级以上 医院 应设置独立的输血科(血库),负责临床用

2、血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实施, 确保贮血、配血和其他科学、合理用血措施的执行。 二、输血申请 5、申请输血应由经治医师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由主治医师核准签字, 连同受血者血样于预定输血日期前送交输血科(血库)备血。 6、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 不良反应 和 经血 传播 疾病 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 输血治疗同意书入病历。 无 家属签字的 无 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应报医院 职能部门或主管领导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 。 二、输血申请 7、 术前自身贮血由输血科(血库)负责采血 和贮血 ,经治医师负责 输血过程 的医疗监护。

3、手术室的自身输血包括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 术野自身血回输及术中控制性低血压等医疗 技术由麻醉科医师负责实施。 8、亲友互助献血由经治医师等对患者家属进 行动员,在输血科(血库)填写登记表,到 血站或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采血点(室)无 偿献血,由血站进行血液的初、复检,并负 责调配合格血液 。 二、输血申请 9、患者治疗性血液成分去除、血浆置换等,由经治医师申请,输血科(血库)或 有关科室参加制订治疗方案并负责实施,由输血科(血库)和经治医师负责患者治 疗过程的监护。 10、对于 Rh( D)阴性和其他稀有血型患者,应采用自身输血、同型输血或配合型 输血。 11、新生儿溶血病如需要换血疗法的,由经

4、治医师申请,经主治医师核准,并经患 儿家属或监护人签字同意, 由血站和医院输血科(血库)提供适合的血液,换血由 经治医师和输血科(血库)人员共同实施 。 三、血样采集 12、确定输血后,医护人员持输 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 当 面核对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 病案号、病室 /门诊、床号、血型 和诊断, 采集血样 。 13、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将受 血者血样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 科(血库), 双方进行逐项核对 。 四、交叉配血 14、受血者配血试验的血标本必 须是输血前 3天之内的。 15、输血科(血库)要逐项 核对 输血申请单、受血者和供血者血 样, 复查 受血者和供血者 ABO血型 (正

5、、反定型),并常规检查患 者 Rh( D)血型(急诊抢救患者紧 急输血时 Rh(D)检查可除外),正 确无误时可进行 交叉 配血。 四、交叉配血 16、凡输注全血、浓缩红细胞、红细胞悬液、洗涤红 细胞、冰冻红细胞、浓缩白细胞、手工分离浓缩血小 板等患者,应进行 交叉配血试验 。机器单采浓缩血小 板应 ABO血型 同型输注 。 17、凡遇有下列情况必须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 有关规定作抗体筛选试验: 交叉配血不合时;对有输 血史、妊娠史或短期内需要接收多次输血者。 18、两人值班时,交叉配血试验由两人互相核对;一 人值班时,操作完毕后自己复核,并填写配血试验结 果。 五、血液入库 19、全血、血

6、液成分入库前要认真核对验收 。核对验 收内容包括:运输条件、物理外观、血袋封闭及包装 是否合格,标签填写是否清楚齐全(供血机构名称及 其许可证号、供血者姓名或条型码编号和血型、血液 品种、容量、采血日期、血液成分的制备日期及时间, 有效期及时间、血袋编号条形码,储存条件)等。 20、输血科(血库)要认真做好血液出入库、核对、 领发的登记,有关资料需 保存十年 。 21、按 A、 B、 O、 AB 血型将全血、血液成分 分别贮存 于血库专用冰箱不同层内或不同专用冰箱内,并有明 显的标识。 五、血液入库 22、保存温度和保存期如下 (略) 当贮血冰箱的温度自动控制记录 和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信号时,要

7、 立即检查原因,及时解决并记录。 23、贮血冰箱内 严禁 存放其他物 品; 每周 消毒一次;冰箱内空气 培养 每月 一次,无霉菌生长或培 养皿( 90mm)细菌生长菌落 8CFU/10分钟或 200CFU/m3为合 格。 六、发血 24、配血合格后,由 医护人员 到输血科(血 库)取血。 25、取血与发血的双方必须 共同查对 患者姓 名、性别、病案号、门急诊 /病室、床号、血 型、血液有效期及配血试验结果,以及保存 血的外观等,准确无误时,双方 共同签字 后 方可发出。 六、发血 26、凡血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律不得发 出: 1标签破损、字迹不清; 2血袋有破损、漏血; 3血液中有明显凝块;

8、 4血浆呈 乳糜状或暗灰色 ; 5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 6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交 界面上出现溶血; 7红细胞层呈紫红色; 8过期或其他须查证的情况。 六、 发血 27、血液发出后,受血者和供血 者的血样保存于 2 6 冰箱 ,至少 7 天 ,以便对输血不良反应追查原因。 28、血液发出后不得退回 。 七、输血 29、 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 核对 交叉配血报告单 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 检查 血袋有无破损渗漏, 血液颜色是否正常。准确无误方可输血。 30、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 床旁 核对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门急 诊 /病室、床号、血型等,

9、 确认 与配血报告相符, 再次核对 血液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31、取回的血应尽快输用,不得自行贮血。输用 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 液内 不得加入其他 药物 ,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 射生理盐水。 七、输血 32、 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 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进,前一袋血输尽后, 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 继续输注。 33、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 高速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 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1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 脉通路; 2立即通知值班工程师和输血科(血

10、库)值班人 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 记录。 七、输血 34、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 护静脉通路,及时报告上级医师, 在积极治疗抢救的同时,做以下核对检查: 1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录; 2核对受血者及供血者 ABO血型、 Rh(D)血型。用保存于冰箱中的受血者与供血者 血样、新采集的受血者血样、血袋中血样,重测 ABO血型、 RH(D)血型、不规则抗体 筛选及交叉配血试验(包括盐水相和非盐水相试验); 七、输血 3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加肝素抗凝剂,分离血 浆, 观察血浆颜色,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 4立即抽取

11、受血者血液,检测血清胆红素含量、 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血浆结合珠蛋白测定、直 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并检测相关抗体效价,如发现特 殊抗体,应作进一步鉴定: 5如怀疑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抽取血袋中血液 做细菌学检验; 6尽早检测血常规、尿常规及尿血红蛋白; 7必要时,溶血反应发生后 5-7小时测血清胆红素 含量。 七、 输血 35、输血完毕,医护人员对 有输血反应 的应逐项填写患者输血反应回报单,并返还 输血科(血库)保存。输血科(血库)每月统计上报医务处(科)。 36、输血完毕后,医护人员将输血记录单(交叉配血报告单)贴在病历中, 并将血 袋送回输血科(血库)至少保存一天。 37、卫生部负责解释

12、38、 2000年 10月 1日起实施 成分输血定义 成分输血优点 成分血的临床应用 附件一 成分输血指南 制备、 特点、 保存、 作用及适应证 成分血的种类 注意事项 血液采入含有抗凝剂的保存 液中 不作任何加工( 21天、 35天) 滤除白细胞( 35天) 生理盐水洗涤 3-4次( 24小 时) 20%甘油 -120 、 40%甘油 -65 以下 ( 24小时) 红 细 胞 血 液 种 类 全血 悬浮红细胞 去白细胞红细胞 洗涤红细胞 冰冻红细胞 辐照红细胞 移去上层血浆加入添加剂 ( 35天) 25-30Gy r-射线照射( 72小 时) 急性大 量 失血 储 存 全 血 适应症 禁忌证

13、 输注缺点 换 血 有效成分 主要是 RBC、 白蛋白、 球蛋白、 稳定的凝血 因子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附 件三 手术及创伤输血指南 用于急性大量血液丢失可 能出现 低血容量休克的患者,或 患者存在 持续活动性出血,估计失 血量超过自身血容量的 30%的患者 选择 新 鲜全 血 温暖的 新鲜全 血 致循环超负荷。 急性肺水肿 加重患者代谢负担。 肝和肾 更易产生同种免疫,不良反应多。 成分不浓、不纯和不足一个治疗量,疗效差。 造成血液资源浪费。 仅仅用于补充血容量。 晶体液、人造胶体液 血容量正常的贫血患者纠正贫血。 可能需要施行骨髓移植及其他器官移植的患者。 贫血伴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年老体弱

14、及儿童慢性贫血。 对血浆蛋白已致敏的患 者。 如缺 IgA且已产生抗 - IgA; 对血浆内某种变应原敏感的; 既往妊娠已产生 WBC、 PLT抗体的患者 血小板、 WBC碎 片及血 浆等免 疫原发 生同种 免疫的 可能性 增加, 易引起 发热、 溶血、 过敏、 TA- GVHD 等输血 不良反 应 该制品主要用于 : * 因反复输血或妊娠已产生抗体引起 非溶血性 发热反应的病人 * 器官移植 ,特别是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 * 需要 反复输血的 病人应从第一次输血起就选 用本制品 去白细胞的红细胞 特点及适应证 将全血或添加剂红细胞用生理盐水洗涤 3 6次, 最后加少量生理盐水即制成 该制品通过

15、洗涤已 去除 98 以上的血浆蛋白和 80 以上的白细胞 洗涤红细胞 该制品主要用于 : * 输入全血或含有血浆成分的制品后发生 过敏反 应的病人 :如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 休克等 * 肝、肾功能障碍及高钾血症 需要输血病人 *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病人 洗涤红细胞 特点及适应证 用甘油做冷冻保护剂于低温保存 使用前解冻并用生理盐水洗涤以脱甘油 去甘油的红细胞再用生理盐水作悬浮液 该制品主要用于 : * 稀有血型病人 输血 * 自身血 长期保存 冰冻红细胞 输红细胞疗效评价 理论上简易估算: 成人 60kg体重输 个单位 ( 400 ml), Hb可增 10g/L; 婴儿 输红细胞

16、 10ml/kg ,可使 Hb升高 30g/L; 洗涤红 剂量:成年病人输 3个 单位洗涤 红可提高 Hb10g/L 血小板输血 可供选择的血小板制品 浓缩血小板( 2.0-2.5 1010) 保存期 24小时; 多人份合并浓缩血小板 单采血小板( 2.5 1011) 储存期为 24h的单 采血小板容量: 125mL 200mL;储存期为 5天的 单采血小板容量: 250mL 300mL (一个治疗量 /袋 ,浓度高 10倍、污染率低、高效) 血小板保存: 22 2 振荡 血小板输注适应症 预防性血小板输注 见于各种原因所致骨髓抑制或衰竭: AA、恶性血液病、大剂量化疗或放疗后骨髓抑制和骨髓移

17、植后等引起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减少须施行手术或执行侵入性检查时。 治疗性血小板输注 血小板生成减少引起的出血。 大量输血时稀释性减少。 感染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尤其是 G-感染者, Plt降低是常见 并发症 药物 引起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万古霉素、嘧啶类、磺胺类、口服消炎药、肝素和金盐等 血小板功能异常引起的出血。可逆性:药物性、尿毒症、 DIC、维生素缺乏症;不可逆性: ITP、骨纤、慢粒、急淋 血小板输注剂量 经验估算 : 成人 每次输一 个治疗量( 袋)单采血小板 =2.5*1011,可使血小板数约提高 30-50*109/L, 体型较大的患者可适当增加剂量。 不论是浓缩血小板还是单采血

18、小板, 儿童 标准剂量为 10ml/Kg体重 ,输 手工血小板 2U, 可提高 40-60*109/L,输单采血小板可将 1个治 疗量分成 2-4袋,分次输注。 血浆输注 可供选择的血浆制品 新鲜冰冻血浆 (FFP) 冰冻血浆 (FP) 冰冻血浆与新鲜冰冻血浆的区别在于 缺少 因子和 因子。 新鲜冰冻血浆的输注指征 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 PT及 APTT:标准值的 1.5倍 (INR) 急性失血、创面弥漫性渗血、紧急对抗华法令抗凝血 作用 补充抗凝血酶 有明确指征的血浆置换和人工肝技术 血浆输注剂量 补充凝血因子: 初次剂量 15 20ml/Kg.BW,多数凝血因子水平上升 25%-30

19、% 大出血和手术:初次剂量在 30 60ml/kg体重 (要加浓缩凝血因子 ) 血浆置换:按治疗需要酌定 无指征滥用情况严重 补充血容量和营养、促进伤口愈合、提高机体免疫力 冷沉淀输注 冷沉淀( Cryo)的制备 把从 200ml全血中获得的 FFP置于 0 6 条件下融化,收集得到的冷不融部分称为冷沉淀 1U。 冷沉淀的组份 因子 (F : C) 因子(纤维蛋白稳定因子) vWF因子(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纤维蛋白原 (FI) 纤维结合蛋白 (Fn) 因子含量各袋有差异,难以掌握确切剂量 。 冷沉淀的输注指征 先天性 :甲型血友病、纤维蛋白原缺乏症 1g/L 获得性 :DIC低凝期、活动性大出

20、血、肝脏合成功能障碍 . 血小板功能降低 : 严重感染细菌耐药时,用冷沉淀协同抗感染 外用:外科制备纤维蛋白胶( 冷沉淀、凝血酶制剂、血小板混合制成 )良好的生物止血剂 36 附件三:手术及创伤输血 指南 红细胞 血红蛋白 100g/L,可以不输 血红蛋白 100 109/L,可以不输 血小板计数 正常 1.5倍,创面弥漫性渗血 急性大出血输入大量库存全血或红细胞 后(出血量或输血量 患者自身血容量) 病史或临床过程表现有先天性或获得性 凝血功能障碍 紧急对抗华法令抗凝血作用 39 附件三:手术及创伤输血 指南 冷沉淀 纤维蛋白原 100g/L以保证足够的氧运输 44 附件三:手术及创伤输血

21、指南 注释: 手术患者在血小板 50 109/L时,一般不 会发生出血增多 血小板功能低下(如继发于术前阿斯匹林 治疗)对出血的影响比血小板计数更重要 分娩妇女血小板可能会低于 50 109/L(妊 娠性血小板减少)而不一定输血小板 45 附件三:手术及创伤输血 指南 注释: 因输血小板后的峰值决定其效果,缓慢输 入的效果较差,所以输血小板时应快速输 注,并一次性足量使用 46 附件三:手术及创伤输血 指南 注释: 只要纤维蛋白原浓度 0.8g/L,即使凝血因 子只有正常的 30%,凝血功能仍可维持正常 即使患者血液置换量达全身血液总量,实 际上还会有 1/3自体成分(包括凝血因子) 保留在体

22、内,仍然有足够的凝血功能 47 附件三:手术及创伤输血 指南 注释: 休克没有得到及时纠正,可导致消耗性凝 血障碍 FFP的使用,必须达到 10 15ml/kg,才能 有效 禁止用 FFP作为扩容剂 禁止用 FFP促进伤口愈合 48 附件四:内科输血指南 红细胞 血红蛋白 60g/L或 Hct50 109/L,不输血小板 血小板计数 10-50 109/L,伴有出血,可输 血小板 血小板计数 5 109/L,应立即输血小板 预防性输注不可滥用,防止产生同种免疫 导致输注无效 50 附件四:内科输血指南 新鲜冰冻血浆 主要用于补充多种凝血因子(特别是 因 子)缺陷及严重肝病患者 普通冰冻血浆 主要用于补充稳定的凝血因子 51 附件四:内科输血指南 洗涤红细胞 用于对血浆蛋白过敏 自身免疫 性溶血性贫血患者 高钾血症 肝肾功能障碍和阵发性睡眠性血 红蛋白尿症患者 52 附件四:内科输血指南 冷沉淀 主要用于儿童及成人轻型甲型血 友病 纤维蛋白原 0.8g/L 53 附件四:内科输血指南 全血 急性出血引起血红蛋白 70g/L或 Hct0.22出 现失血性休克 也可不输全血,用红细胞 用晶体液或胶体液扩容仍是治疗失血性休 克的主要输血方案 THANKS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