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头针疗法

上传人:ba****u6 文档编号:203771865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78.3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实用头针疗法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实用头针疗法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实用头针疗法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实用头针疗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用头针疗法(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 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头针疗法-简介头针(scalp acupuncture),又称头皮针,是在头部特定的穴线进行针刺防治疾病的一 种方法。头针的理论依据主要有二:一是根据传统的脏腑经络理论,二是根据大脑皮层 的功能定位在头皮的投影,选取相应的头穴线。头针疗法又称头皮针疗法,它是在中国传统针灸学及现代解剖学、神经生理学、生物 全息论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通过针刺头部的特定区域,以治疗各科疾病的一种微刺系 统方法。具有简便易行,疗效显著,安全可靠等优点。1头针疗法-概况头针是在传统的针灸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早在

2、素问脉要精微论篇中就指出 头为精明之府。头为诸阳之会,手足六阳经皆上循于头面,六阴经中手少阴与足厥阴 经直接循行于头面部,所有阴经的经别和阳经相合后上达于头面。有关头针治疗各种疾 病,内经有所记载,后世针灸甲乙经、针灸大成等文献中,记载头部腧穴 治疗全身各种疾病的内容则更加丰富。目前头针广泛应用于临床,经多年实践,对头针穴线的定位、适应范围和刺激方法积累 了更多的经验,头针已成为世界一些国家临床医生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为了适应国际 间头针疗法的推广和交流,促进其进一步发展,中国针灸学会按分区定经,经上选穴, 并结合古代透刺穴位的方法,拟定了头皮针穴名标准化国际方案,并于1984年 在日本召开的

3、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会议上正式通过头针疗法-标准定位和主治标准头穴线均位于头皮部位,按颅骨的解剖名称额区、顶区、颞区、枕区4个区,14 条标准线(左侧、右侧、中央共25条)。兹将冲修眉临头头额旁1线 额旁0线 额旁3线 羸中线额旁3线定位及主治分述如下:额中线部位在头前部,从督脉神庭穴向前引一直线,长1寸。主治癫痫、精神失常、鼻病等。额旁1线部位在头前部,从膀胱经眉冲穴向前引一直线,长1寸。主治癫痫、精神失常、鼻病等。额旁2线部位在头前部,从胆经头临泣穴向前引一直线,长1寸。主治急慢性胃炎、胃和十二指脂溃疡、肝胆疾病等。额旁3线部位在头前部,从胃经头维穴内侧0.75寸起向下引一直线,长1寸。主治

4、功能性子宫出血、阳痿、遗精、子宫脱垂、尿频、尿急等。顶中线顶中线会中顶菩顶前部位在头顶部,从督脉百会穴至前顶穴之段。主治腰腿足病,如瘫痪、麻木、疼痛,以及皮层性多尿、脱肛、小儿夜尿、高血 压、头顶痛等。顶颞前斜线部位在头顶部,头侧部,从头部经外奇穴前神聪(百会前1寸)至颗部胆经悬厘引 斜线。主治全线分5等份,上1/5治疗对侧下肢和躯干瘫痪,中2/5治疗上肢瘫痪,下2/5 治中枢性面瘫、运动性失语、流涎、脑动脉粥样硬化等。顶颛后斜线部位在头顶部,头侧部,顶颗前斜线之后1寸,与其平行的线。从督脉百会至颗部 胆经曲鬓穴引一斜线。主治全线分5等份,上1/5治疗对侧下肢和躯干感觉异常,中2/5治疗上肢感

5、觉异 常,下2/5治疗头面部感觉异常。顶旁1线 部位在头顶部,督脉旁1.5寸,从膀胱经通天穴向后引一直线,长1.5寸。前神聪顶翱柜斜线忡管顶颞后斜线主治腰腿病证,如瘫痪、麻木、疼痛等。顶旁2线部位在头顶部,督脉旁开2.25寸,从胆经正营穴向后引一直线,长1.5寸到承灵 穴。主治肩、臂、手等病证,如瘫痪、麻木、疼痛等。颞前线部位在头的颗部,从胆经颔厌穴至悬厘穴连一直线。主治偏头痛、运动性失语、周围性面经神麻痹和口腔疾病。颛后线部位在头的颗部,从胆经率谷穴向下至曲鬓穴连一直线。主治偏头痛、耳鸣、耳聋、眩晕等。枕上正中线通天顶旁1战承灵飘后线曲暨政线营#2氏酢厘正顶颌颛悬顶旁线部位在后头部,即督脉强

6、间穴至脑户穴一段,长1.5寸。主治眼病、足癣等。枕上旁线部位在后头部,由枕外粗隆督脉脑户穴旁开0.5寸起,向上引一直线,长1.5寸。主治皮层性视力障碍、白内障、近视等。枕下旁线部位在后头部,从膀胱经玉枕穴向下引一直线,长2寸。主治小脑疾病引起的平衡障碍、后头痛等。1头针疗法-刺激区定位及主治为了准确地掌握刺激区的定位,首先要确定两条标准线。前后正中线:是从两眉之间至 枕外粗隆下缘的头部正中连线。眉枕线:是从眉毛上缘中点至枕外粗隆尖端的头侧面的 水平连线。运动区 【部位】:相当于大脑皮质中央前回在头皮上的投影。上点在前后正中线中点往后0.5厘米处;下点在眉枕线和鬓角发际前缘相交处间户枕强脑玉头针

7、疗法,如果鬓角不明显,可以从颧弓中点向上引垂直线,此线与眉枕线交叉处向前移0.5厘 米为运动区下点。上下两点之间的连线即为运动区。将运动区划分为五等分,上1/5 是下肢、躯干运动区。中2/5是上肢运动区,下2/5是头面部运动区,也称言语一区。【主治】:运动区上1/5,治疗对侧下肢及躯干部瘫痪;运动区中2/5,治疗对侧上肢 瘫痪;运动区下2/5,治疗对侧中枢性面神经瘫痪,运动性失语,流涎,发音障碍等。感觉区【部位】:相当于大脑皮质中央后回在头皮上的投影部位。自运动区向后移1.5厘米的 平行线即为感觉区。上1/5是下肢、头、躯干感觉区;2/5是上肢感觉区;下2/5 是面感觉区。【主治】:感觉区上1

8、/5,治疗对侧腰腿痛、麻木、感觉异常、后头部、颈项部疼痛、 头鸣;感觉区中2/5,治疗对侧上肢疼痛、麻木、感觉异常;感觉区上1/5,治疗对侧 面部麻木,偏头痛,颞颌关节炎等。舞蹈震颤控制区【部位】:在运动区向前移1.5厘米的平行线。【主治】:舞蹈病,震颤麻痹,震颤麻痹综合征。(一侧的病变针对侧,两侧都有病变 针双侧)【刺法】:用长毫针由本线上端刺入,沿皮向目外眦方向刺至发际,或用2寸毫针分段 刺入,行快速捻针手法。晕听区【部位】:从耳尖直上1.5厘米处,向前及向后各引2厘米的水平线。共4厘米。【主治】:眩晕、耳鸣、听力减退等。【刺法】:由此区的前端或后端刺入,沿皮刺1.33寸(4厘米),行快速

9、捻针手法。言语二区【部位】:相当于顶叶的角回部。从顶骨结节后下方2厘米处引一平行于前后正中线的 直线,向下取3厘米长直线。【主治】:命名性失语【刺法】:由此区的上点进针,沿皮向下刺1寸(3厘米),行快速捻针手法。言语三区【部位】:晕听区中点向后引4厘米长的水平线。【主治】:感觉性失语。【刺法】:由此区前端刺入,沿皮向后刺1.33寸(4厘米),行快速捻针手法。运用区 【部位】:从顶骨结节起分别引一垂直线和与该线夹角为40度的前后两线,长度均为3 厘米。【主治】:失用症。【刺法】:由顶结节进针,沿皮刺入1寸(3厘米),行快速捻针手法。足运感区【部位】:在前后正中线的中点旁开左右各l厘米,向后引平行

10、于正中线的3厘米长的 直线。【主治】:对侧下肢瘫痪,疼痛,麻木,急性腰扭伤,夜尿,皮质性多尿,子宫下垂 等。【刺法】:沿皮刺,行快速捻针手法。视区【部位】:从枕外粗隆顶端旁开l厘米处,向上引平行于前后正中线的4厘米长的直线。【主治】:皮层性视力障碍。平衡区【部位】:相当于小脑半球在头皮上的投影。从枕外粗隆顶端旁开3.5厘米处,向下引 平行于前后正中线的4厘米长的直线。【主治】:小脑性平衡障碍。胃区【部位】:从瞳孔直上的发际处为起点,向上引平行于前后正中线的2厘米长的直线。【主治】:胃痛及上腹部不适等。胸腔区【部位】:在胃区与前后正中线之间,从发际向上下各引2厘米长的平行于前后正中线 的直线。【

11、主治】:胸痛、胸闷、心悸、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哮喘、呃逆、胸部不适等症。生殖区 【部位】:从额角处向上引平行于前后正中线的2厘米长的直线。【主治】:功能性子宫出血、盆腔炎、白带多;配足运感区治疗子宫脱垂等。血管舒缩区【部位】:在舞蹈震颤控制区向前移1.5厘米的平行线。【主治】:皮层性水肿、高血压【刺法】:从此区的上端刺入,沿皮向眉尾方向刺至发际。行快速捻针手法。头针疗法-操作方法体位取坐位或卧位,依不同疾病选定刺激穴区,单侧肢体疾病,选用对侧刺激区;双侧肢体 疾病,选用双侧刺激区;并可选用有关刺激区配合治疗。局部常规消毒。进针一般选用28-30号1.5-2寸长的不锈钢毫针。针与头皮呈30度左右夹

12、角快速将针刺入 头皮下,当针达到帽状腱膜下层时,指下感到阻力减小,然后使针与头皮平行继续捻转 进针,根据不同穴区可刺入0.5-1寸。然后运针。运针头针之运针只捻转不提插,为使针的深度固定不变及捻针方便起见,一般以拇指掌侧面 与食指桡侧面夹持针柄,以食指的掌指关节快速连续屈伸,使针身左右旋转,捻转速 度每分钟可达200次左右,进针后持续捻转2-3分钟,留针5-10分钟,反复操作2-3 次即可起针,偏瘫患者留针期间嘱其活动肢体(重症患者可作被动运动),加强肢体的 功能锻炼。起针时,如针下无沉紧感,可快速抽拔出针,也可缓缓出针,起针后用消毒 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以防止出血。电针刺激进针后亦可用电针治

13、疗仪在主要穴区通电,以代替手法捻针,频率可用200-300次/分, 亦可选用较高的频率,刺激波形选择可参考电针,刺激强度根据患者的反应而定。疗程每日或隔日针一次,1015次为一个疗程。休息5-7天后,再作下一疗程。头针疗法-适应范围头针主要适应治疗脑源性疾患,如瘫痪、麻木、失语、眩晕、耳鸣、舞蹈病等等。此 外,也可治疗腰腿痛、夜尿、三叉神经痛、肩周炎、各种神经痛等常见病多发病。头针 还应用于外科手术的针刺麻醉。由于头针运用的时间尚不长,适应证还在实践中不断探 索发展。头针疗法-注意事项1、治疗时需掌握适当的刺激量,注意防止晕针,尤其取坐位时,应随时注意观察患者 的面色及表情。2、中风患者,急性期如因脑出血引起有昏迷、发热、血压过高时,暂不宜用头针治疗, 待病情及血压稳定后再行针刺治疗。如因脑血栓形成引起的偏瘫者,宜及早采用头针及 体针结合治疗,有高热、急性炎症及心力衰竭等症时,一般慎用头针治疗。3、头皮血管丰富,容易出血,起针时要用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如有出血及皮下血肿 出现,可轻轻揉按,促使其消散。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