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上传人:回**** 文档编号:203721096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24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势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24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势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24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势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第24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4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势(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白水中学 历史科教(学)案年级:高三 编写人:王晓伟 审核人:田鹏娣 杨秋芳 编制时间:-1031课题第4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班级授课(完毕)时间教师(学生)教学目的1、熟悉经济全球化的因素、概念,世贸组织的建立,中国的入世;2、理解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中国的对策。重点难点重点:经济全球化的因素;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与作用; 难点:如何理解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学生自学反馈新知导学一、因素 1. 起了重要推动作用。生产力的迅速提高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本和主线推动力。2.层出不穷的和 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手段。 3. 的结束为其发展消除了障碍,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了。

2、二、进程 1开始:随着 的开辟,世界贸易体系逐渐建立,开始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领域的全球化大大加快,浮现了崭新的局面。三、体现 1.市场的国际化: 迅速发展,范畴不断增大,贸易额不断增长。 生产的国际化:日趋成熟,大型 数量增长。3. 资本的全球化 四、影响1积极作用:经济全球化有效地运用世界各地的资源,为各国提供了更多的;极大地丰富和以便了人们的平常生活。2.存在问题: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 进一步加大;摆在每一种发展中国家面前的问题是如何在全球化浪潮中保护和发展自己的 。世界各国经济互相依赖加深,的传染性和破坏性空前增强。发展中国家遭到严重破坏,并进一步引起全球

3、性的。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经济全球化也加剧了全球范畴内文明和价值观的冲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力图推广西方的价值观。 五、展望 1.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 的必然成果。从长远看,经济全球化有助于世界和各国经济的发展。 2.只要建立起公正合理的 以及 ,就可以达到世界各国的共同繁华。重点点拨1.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发达国家主导的资本在全球范畴内的新一轮扩张 2. 利弊对全球:是一把双刃剑。既加速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华,也加剧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对发达国家:在资金、技术、市场、管理等方面的绝对优势,成为经济全球化最大受益者;对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有助于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

4、,开拓国际市场。但由于经济基本差,技术水平低,处在劣势和被动地位,发展中国家保持苏醒头脑,制定合理对策,在积极积极参与中谋求发展。3、世贸组织与关贸总协定的联系与区别:相似:世贸组织是在关贸总协定的基本上成立的,它们宗旨和基本原则基本相似B不同:(1)关贸总协定只是一种“临时合用”的多边贸易协定,不是一种正式的国际组织,而世贸组织则是一种常设的、永久性存在的国际组织,是完全独立的国际法人(2)关贸总协定仅管辖部分货品贸易,世贸组织将货品、服务、知识产权融为一体;()关贸总协定的许多合同,缺少强制措施;世贸组织成员必须接受世贸组织协定、合同合伙探究探究一: 阅读教材第一段,思考导致二战之后世界经

5、济全球化趋势浮现的因素有哪些?探究二:为什么要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有何作用?探究三:中国为什么要历尽艰苦加入世贸组织? 探究四:中国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方略?当堂检测 1.2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因素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两极格局的结束现代通讯手段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普遍确立 B. 2保证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的核心是 A建立合理的政治经济新秩序 B消除世界的贫富差距 .杜绝经济危机的发生D共同解决生态危机3.经济全球化的主线动力是A.生产力的迅速提高B.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的发展C两极格局结束 D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4.下列哪项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手段 A.

6、生产力的迅速提高 B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的发展C两极格局结束 D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5在经济全球化面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本文来自风云网A.可以平等地享有风险和机遇 B起着相似的推动作用.都主张实行贸易高度自由化 D处在不同的受益地位 世界经济发展使中国面临严峻挑战,其中不涉及: A区域经济集团化保护主义使中国面临竞争B全球经济一体化对中国民族经济重要是制约 C少数发达国家履行强权政治袭击社会主义.综合国力竞争取决于科技力量的竞争 7.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重要是由于A.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B.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渐弱C世界形势浮现和平稳定局面 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差距缩小8.瑞士雀

7、巢公司把厂房建到了世界各地,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厂。这反映了世界经济发 展的什么趋势. A.区域集团化 B全球一体化 C.发达国家主导世界D.瑞士经济的发达 9.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力量是 美国B英国C发达国家 D发展中国家10.初肯德基在早餐时段开始卖油条,某些汉堡店也开始迎合各地民众口味而兼卖适合本地口味的食物,这些汉堡店还提供新式文化空间,供本地青年学生聊天、读书、看报。这些现象表白.全球化增进多种文化的交流 B.人们日益追求生活质量C外来文化开始向地方化发展 D.世界各地民族文化趋同1被称为“经济联合国”的世界贸易组织(WO),构建了当今世界的多边贸易体制。该体制的中心任务是 .维护国家的和平

8、和安全 B.增进知识经济发展C减轻发展中国家的债务D.增进全球贸易自由化 1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75年,日本千叶市川崎炼铁厂将严重污染的铁矿石厂转移到菲律宾。这个事情在当时的日本被觉得是一件两全其美的好事,污染转移到其她国家,不致危害本公民,又有充足理由向世人宣称,这是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赚取外汇和工人就业的机会。 赖余贵污染转移与生态殖民材料二 12月,香港承办世贸部长会议,全球几千名反全球化人马随之纷纷杀到,用特区政府的话叫做“呈现世界示威文化”,有人说反全球化运动已经“全球化” 材料三 3月11日,博鳌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在世界多维勒会议上表达,中国和亚洲其她发展中国家不但愿成为全球

9、化的替罪羊。材料四 有人欢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她们觉得这是可以带来幸福的“馅饼”;有人反对全球化的到来,觉得这是一种“陷阱”。请回答:()你如何看待材料一中的“一件两全其美的好事”? (2)你如何评价材料二中日益升温的反全球化活动?(3)你如何看待中国在全球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对全球化现象你有什么结识? 教(学)后反 思第2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参照答案 探究一: 阅读教材第一段,思考导致二战之后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浮现的因素有哪些?()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交通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影响和依赖限度日益加深;(主线因素)(2)跨国公司和多种国际组织成为强有力的推动者;(

10、3)两极格局的崩溃,为经济全球化发明了有利的外部条件;(4)市场经济制度在全球范畴内得到普遍的承认和接受;(5)国际金融的发展是全球化进一步发展的催化剂;(6)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基本。探究三:为什么要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有何作用?1、取代因素:关贸总协定在解决争端的时缺少法律性的强制措施; 2、作用:(1)努力实现全球贸易自由化;(2)使各国通过贸易获得生活水平提高和经济繁华;(3)努力减少成员间的不平等。探究四:中国为什么要历尽艰苦加入世贸组织? 1. 因素 (1)中国需要世界:入世后,中国可以分享经济全球化成果,参与制定有关规则,在建立

11、国际经济新秩序中把握积极权。可以加快国内改革开放的步伐,增强国力。(2)世界需要中国: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入世后,其巨大的需求潜力将转化为现实的购买力,为全球提供一种诱人的大市场。探究六:中国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方略?A 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积极熟悉经济全球化规则,积极倡导建立全球化新规则,加强国家经济安全防备。 加快产业构造调节,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国际竞争力,打造民族公司,扶持民族品牌。D加大科教投入,培养各方面人才。1 -5CAABD10BABC 1D.答案要点: (1)这是一种典型的污染转移事件。发达国家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把某些污染严重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12、环境问题引起了各国的关注。(3分,有其他合理答案也可酌情给分)(2)反全球化运动是在全球化过程中一系列问题综合引起的。但全球化的趋势难以变化,人们只有更好的调节自身去融入全球化进程,理智的看待全球化带来的问题。(3分)(3)中国即有机遇又有挑战。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及更多的参与国际商务,必然给中国的商品带来巨大的市场和发展契机;(2分)但某些国家实行贸易保护政策,排斥中国商品,从而产生了多种贸易纠纷,因此我们要充足理解世界市场规则,提高产品竞争力,方能立于不败之地。(2分,有其他合理答案也可酌情给分) ()全球化既不是天上掉下的“馅饼”,也不是危机四伏的“陷阱”。参与全球化的国际日益享有到全球化带来的高质量的物质生活,带来的高效、利润和发展筹划(2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全球化过程中带来的贫富差距扩大、环境等问题,必须引起注意,如果解决不当就会引起经济危机乃至社会动乱,引起全球经济的衰退。(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