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知识梳理

上传人:1528****253 文档编号:203700963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7.09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知识梳理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知识梳理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知识梳理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知识梳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知识梳理(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16课三国鼎立一、官渡之战1背景:东汉末期 ,政局混乱。占据河南一带的把从都城洛阳接到许 ,并招揽各种人才。在农业生产上 ,曹操采用的措施 ,势力逐渐壮大起来。当时占据黄河以北的 ,实力强大。双方都想吞并对手 ,称雄北方。2官渡之战时间交战双方战术结果特点影响年曹操和曹操采取声东击西、各个击破的战术胜利以少胜多为统一打下根底二、赤壁之战1背景:208年 ,曹操挥师南下 ,准备进而消灭的割据势力 ,统一全国。刘备派诸葛亮联络孙权 ,共谋抗曹之计。孙权听从将军和诸葛亮的意见 ,决定与刘备联合迎战曹军。2赤壁之战时间交战双方结果特点影响年和孙刘联军孙刘

2、联军胜利火攻;以少胜多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根底三、三国鼎立1三国鼎立2 经济开展:曹魏重视农业生产 ,大力兴修。孙吴开发江东 ,兴旺 ,开展了海外贸易。230年 ,孙权派将军率领万人船队到达夷洲 ,加强了与内地的联系。蜀汉开展经济 ,改善民族关系 ,加速了地区的开发。三国鼎立形势图【常考点】1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根底的战役:赤壁之战。2三国的建立:魏 ,220年 ,曹丕建立 ,都城在洛阳;蜀汉 ,221年 ,刘备建立 ,都城在成都;吴 ,222年 ,孙权称王 ,229年称帝 ,都城在建业。3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根本原因:当时统一的经济根底和力量比照条件尚未成熟。4三国经济开展情况:曹魏

3、重视农业生产;吴国造船业兴旺 ,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蜀汉开展经济 ,改善民族关系。5特别提醒:从东汉统一政权到三国鼎立 ,是历史的进步而不是倒退。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一、西晋的建立1西晋建立:三国后期 ,魏国实力增强。263年 ,魏灭。死后 ,他的两个儿子相继专权。266年 ,司马懿的孙子自立为帝 ,改国号为晋 ,以为都 ,史称西晋。司马炎就是。280年 ,西晋灭 ,统一了全国。2西晋社会:西晋统治阶级在治国方略上缺乏雄才大概 ,在生活上以豪华奢侈为荣 ,追求享乐。二、八王之乱1背景(1)西晋初年 ,晋武帝认为 ,曹魏削弱所封诸王的势力 ,导致孤立而亡 ,于是大封诸王。后来

4、,晋武帝又陆续派遣诸王据守州郡重镇。这些出镇的诸王 ,既手握 ,又掌管 ,势力日益强大。(2)西晋统治腐朽 ,向内迁各族人民收取 ,征兵派役 ,甚至掠卖少数民族人民为。这些暴政激起了内迁各族人民的强烈对抗。(3)晋武帝的儿子昏庸无能。他在位时 ,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了争夺政权 ,先后起兵 ,相互混战 ,史称“八王之乱。2过程:八王之乱主要在一带展开。3影响:八王之乱历时年 ,西晋从此。中原人口大量死亡 ,幸存者纷纷逃离 ,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高潮。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1内迁五族:东汉、魏、晋时期 ,原来生活在西北的氐族和 ,由西向东迁入陕西关中;分布在蒙古草原上的和羯族 ,由

5、北向南迁到山西一带;而有一局部迁到辽宁 ,有一局部迁到陕西及河套地区。2十六国:西晋灭亡后 ,从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 ,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 ,历史上把主要的15个政权 ,连同西南的 ,总称为“十六国。3前秦的统治:4世纪后期 ,氐族苻氏建立的前秦逐渐强盛 ,并统一了。苻坚任用汉人王猛为丞相 ,锐意改革。前秦境内胡汉之间的对立和矛盾。西晋内迁少数民族分布图【常考点】1内迁五胡:匈奴、鲜卑、羯、氐、羌。2内迁时间:从东汉末年开始。3影响:促进了北方各民族的交融。4特别提醒:西晋王朝被内迁的匈奴所灭。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一、东晋的兴亡1东晋建立:316年 ,内迁的人灭掉西

6、晋。随后 ,皇族于317年重建晋王朝 ,以为都城 ,史称东晋。2东晋社会:司马睿政治上依靠 ,军事上依靠;东晋初期 ,屡次进行北伐 ,曾收复了以南的局部地区 ,但最终未能恢复中原;成功抵御了来自北方的军事威胁 ,统治局面相对稳定 ,社会经济有所开展。3东晋灭亡:年 ,东晋灭亡。二、南朝的政治1南朝的概念:420 ,中国政权更迭频繁 ,相继出现宋、梁、四个王朝。这些王朝都在建康定都 ,历史上统称为“南朝。2南朝的社会: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宋武帝、时 ,江南民殷国富 ,社会比拟安定;镇守地方的贵族和将领势力很大 ,梁武帝夺取帝位后 ,政治日益败坏;后来发生了大规模的叛乱 ,失守。从此 ,在南北实

7、力比照中 ,南朝处于明显劣势。三、江南地区的开发1原因:西晋末年以来 ,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南下 ,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 ,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和生产技术;当时的江南地区 ,社会比拟;南下移民和当地民众共同努力。2表现: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 ,面积不断增加 ,并兴修了很多工程;农业生产技术有了很大的改良;也有了快速的进步;农业和手工业的开展 ,促进了商业的交流和的繁荣 ,是当时商业最为活泼的大都市。东晋形势图【常考点】1建立情况:司马睿;317年;建康。2政权情况:东晋政权维持了一百多年的偏安统治 ,420年 ,东晋灭亡 ,中国历史进入南北朝时期。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一、淝水之战

8、1前秦的疆域:东濒大海 ,南抵汉水 ,西至龟兹 ,北达沙漠 ,与南方的形成对峙的局面。2淝水之战:383年 ,苻坚企图灭亡东晋 ,统一中国。东晋在淝水与前秦军前锋隔岸对峙 ,东晋军队大败。淝水之战是中国古代又一次的著名战役。淝水之战以后 ,前秦很快土崩瓦解 ,北方再度陷入和混战的状态。二、北魏孝文帝改革1北魏建立:4世纪后期 ,族拓跋部迅速崛起 ,建立北魏。 ,北魏统一北方 ,结束了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2措施:迁都。进一步推行措施 ,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 ,禁用鲜卑语;以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等。3意义:促进了 ,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三、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1概况

9、:魏晋以来 ,内迁的各族人民融入到汉族的生活中。这一时期在总体上 ,民族趋于消解 ,民族关系趋于。北朝后期 ,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各民族不仅在上密切交往 ,在上的交流也日益频繁。民族之间的隔膜与逐渐减少。2影响:北方地区民族的交往、交流与 ,为中华民族的开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并为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开展奠定了根底。淝水之战形势图【常考点】1交战双方:前秦与东晋。2时间:383年。3结果:前秦战败。4特别提醒:淝水之战是中国古代又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术?1人物简介:人 ,曾任郡太守。2成

10、就:撰写?。书中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贾思勰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规律 ,种植农作物必须 ,不误农时;要改良生产技术和工具 ,还提出了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重要思想。3地位:?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一部完整的农书。二、科学家祖冲之1人物简介:祖冲之是的一位杰出科学家 ,他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都有重大成就。2成就:祖冲之运用的方法 ,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位数字。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他还创制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三、书法、绘画与雕塑1书法(1)汉代的创造 ,使书写的载体变得快捷便利 ,也为书法艺术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了物质条件。人们对书法美的不懈追求 ,推动了书法艺

11、术的持久开展。(2)以后 ,书法已经成为专门的艺术;锺繇和胡昭是曹魏时的书法名家;独创楷书书法;西晋设置;东晋王羲之的代表作是? ,这幅作品被称为“ ,他被后人誉为“;北魏流传下来的书体 ,苍劲厚重 ,粗暴雄浑。2绘画:魏晋南北朝时期 ,画占了主要地位。东晋的是最著名的画家 ,他的代表作是?和?洛神赋图?。同时 ,由于山水诗的增多 ,山水画开始形成。3雕塑:山西大同的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的佛像 ,继承了以来我国雕塑艺术的优良传统 ,也吸收了外来造型艺术的特点 ,堪称宏伟精巧的雕刻艺术品。祖冲之像【常考点】1简介:南北朝的一位杰出科学家。他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都有重大成就。2数学成就: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 ,领先世界近千年。3历法成就:创制出?大明历?。4特别提醒:祖冲之还擅长机械制造 ,设计制造出指南车、水碓磨、千里船等。?兰亭集序?(摹本局部)【常考点】1相关朝代:东晋。2 王羲之(“书圣)。3称赞:“天下第一行书。4特别提醒:东汉以后 ,书法已经成为专门供人们欣赏的艺术了。王羲之将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阶段。4 / 44 / 44 / 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