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氏针灸常见病教案--李国政教授【董氏针灸门户网】

上传人:xx****x 文档编号:203681882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PPT 页数:72 大小:5.90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董氏针灸常见病教案--李国政教授【董氏针灸门户网】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董氏针灸常见病教案--李国政教授【董氏针灸门户网】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董氏针灸常见病教案--李国政教授【董氏针灸门户网】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资源描述:

《董氏针灸常见病教案--李国政教授【董氏针灸门户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董氏针灸常见病教案--李国政教授【董氏针灸门户网】(7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讲义讲义 李国政教授李国政教授1常見疼痛專病常見疼痛專病n n落枕n n偏头痛n n胸痛n n背痛 n n胁肋痛 n n闪腰2落枕n n说明:落枕又称颈部伤筋,常发生于早晨起床后,一侧颈部肌肉酸痛。活动受限无法转动。严重者疼痛牵引背部。此症状发生的原因多由露卧当风或睡眠姿势不当所引起,例如睡时电风扇直吹颈部,或垫的枕头过高等都会造成落枕。传统医学认为此皆经肌气血运行受阻所致。3落枕n n治疗:n n(1)以肩凝穴肩凝穴为主穴,配合肾关穴肾关穴、n n(2)此症须配合董氏导引行气针法导引行气针法,效果才显著。肩凝穴肩凝穴:手背第二指指掌关节交界处。肾关穴肾关穴:当膝盖胫骨内侧下缘直下二寸五分处是

2、穴。45落枕n n备注:发生落枕应避免再度受到风寒的侵袭,应保持颈部及身体保暖并及早就医治疗。若是疼痛难耐,可以先自行在患处行刮痧或加以按摩,有缓解疼痛的效果。n n肩凝穴的治疗范围包括颈部和肩部,而治疗部位的不同随下针的角度、深度,及入针方向的不同而有所差异。6偏头痛偏头痛 偏头痛是一种突发性疼痛;且常反复的发作,发作次数因人而异,短则几天一次,长则数年一次,每次发作,可持续几小时或几天。发作时常伴有呕吐、恶心、畏光、四肢发冷等现象、西方医学认为其原因可能与脑部循环之机能性障碍有关,其机转至今不明。偏头痛多发作于体虚者,而女性经痛有时也会伴随偏头痛,感冒也会引起偏头痛。7偏头痛偏头痛治疗:(

3、1)轻微的偏头痛可针刺灵骨穴和心灵一穴。(2)偏头痛的治疗须先找出痛点放血,再加心灵一穴。89偏头痛偏头痛取穴:取穴:灵骨穴灵骨穴灵骨穴灵骨穴:握拳取穴,在拇指与食指叉骨间,第一掌:握拳取穴,在拇指与食指叉骨间,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接合处。骨与第二掌骨接合处。心灵一穴心灵一穴心灵一穴心灵一穴:手掌朝上,腕横纹上一寸五分处。:手掌朝上,腕横纹上一寸五分处。备注备注备注备注:偏头痛的治疗效果,取决于患者与医者之间的配偏头痛的治疗效果,取决于患者与医者之间的配合,配合得好,治疗率可达百分之百。头部放血合,配合得好,治疗率可达百分之百。头部放血时须采斜刺,时须采斜刺,同时患者须配合作低头、闭气,用同时患

4、者须配合作低头、闭气,用同时患者须配合作低头、闭气,用同时患者须配合作低头、闭气,用力咬紧牙关的动作力咬紧牙关的动作力咬紧牙关的动作力咬紧牙关的动作,如此才能达最佳效果。,如此才能达最佳效果。如係经痛引起的偏头痛,则须加妇科诸穴。如係经痛引起的偏头痛,则须加妇科诸穴。治疗偏头痛时心灵穴须深刺效果佳治疗偏头痛时心灵穴须深刺效果佳 10胸痛 胸痛大都是由于胸部受撞击后延误治疗不当的后遗症,可能伴随的其他症状有呼吸不顺畅,呼吸会痛或胸闷等现象。非由外伤所引起,则胸痛的原因可能属于神经性的胸痛。11胸痛n n治疗n n(1)撞伤等引起的胸痛,可在病位处放血并针刺驷马穴,以董氏倒马针法下针。n n(2)

5、神经性的胸痛可在病位放血,针刺珠圆穴、火串穴、木穴、灵骨等穴。n n(3)长期胸痛所引发的背痛,必须配合背部病位放血。1213胸痛n n驷马穴驷马穴驷马穴驷马穴:膝髌骨外上缘直上二寸为中穴。再直上:膝髌骨外上缘直上二寸为中穴。再直上二寸为上穴,共三穴。二寸为上穴,共三穴。n n珠圆穴珠圆穴珠圆穴珠圆穴:手背部拇指第一节与第二节间横纹两侧,:手背部拇指第一节与第二节间横纹两侧,共二穴。共二穴。n n火串穴火串穴火串穴火串穴:手背横纹上二寸五分,两筋骨间陷中。:手背横纹上二寸五分,两筋骨间陷中。n n木穴:木穴:木穴:木穴:掌面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内侧三分处为木二掌面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内侧三分处为木二穴

6、。其上下各二分半为木一穴、木三穴。穴。其上下各二分半为木一穴、木三穴。n n灵骨穴:手背虎口,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接合处灵骨穴:手背虎口,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接合处是穴。是穴。14背痛n n背痛是恨很常见的一种症状,其发生的原因很多,例如:坐、立的姿势不良,运动伤害、撞伤、打伤或是挫伤,均是学生背痛的主要原因,其他如胸部疼痛久不治是脏腑久病,均会进一步引发背痛,故其治疗方式也各不相同。15背痛n n治疗:n n背部疼痛,须于痛点点刺出血,再加重子重子穴、重仙穴、驷马上穴、驷马中穴、驷马穴、重仙穴、驷马上穴、驷马中穴、驷马下穴或灵骨穴下穴或灵骨穴来治疗,并配合导引行气法。1617背痛n n取穴:n

7、n重子穴重子穴:掌心向上,当大拇指掌骨之间,虎口下一寸处。n n重仙穴重仙穴:掌心向上,当大拇指掌骨与食指掌骨之间,骨缝下是穴。n n驷马穴驷马穴:驷马下穴在膝髌骨外上缘直上七寸五分处,即通山穴上五分向外横开一寸,下穴直上二寸为中穴,中穴直上而寸为上穴。18背痛n n灵骨穴:握拳取穴,在拇指与食指叉骨间,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接合处。n n备注:治病必求其本,故若为胸引背痛,须于前胸部位放血。n n若为脏腑病变引起之背痛,根据其原因,加以施治,否则背痛必会复发。n n若为姿势不良引起,须矫正姿势。19胁肋痛n n说明:早校园中肋骨痛常由于外力撞击和运动伤害所造成例如棒球投手由于过度活动胁肋部肌肉,

8、而造成疼痛。若因外力撞击所造成的胁肋疼痛则应先检查肋骨是否破裂或变形,肋骨一旦断裂,则应先将断裂的部位接好,再施针灸治疗。20胁肋痛n n治疗:治疗:n n(1 1)轻微肋骨痛可针刺对侧)轻微肋骨痛可针刺对侧木一穴、木二穴、木木一穴、木二穴、木木一穴、木二穴、木木一穴、木二穴、木三穴三穴三穴三穴,并配合董氏按摩导气针法,以达奏效。,并配合董氏按摩导气针法,以达奏效。n n(2 2)较严重及长年累月的肋骨痛须先以三棱针在)较严重及长年累月的肋骨痛须先以三棱针在患处刺出黑血,在针刺上述穴位。患处刺出黑血,在针刺上述穴位。n n备注:备注:于胁肋处放血时,须掌握下针深度,不于胁肋处放血时,须掌握下针

9、深度,不可太深,否则可能刺穿胸腔造成气胸。可太深,否则可能刺穿胸腔造成气胸。n n胁肋疼痛须及早治疗,否则疼痛范围易打散至胁肋疼痛须及早治疗,否则疼痛范围易打散至背部或胸腔肌肉,造成背痛及呼吸疼痛等严重症背部或胸腔肌肉,造成背痛及呼吸疼痛等严重症状。状。21胁肋痛n n取穴:n n木一穴木一穴:掌面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内侧三分下二分半处。n n木二穴木二穴:手掌面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内侧三分处。n n木三穴木三穴:手掌面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内侧三分上二分半处。2223闪腰 闪腰可分为偶发性及时常性两种,偶发性即一般所称的急性腰扭伤,其造成原因是强力负重所导致腰部肌肉强烈收缩而至筋膜、肌肉、韧带等处发生损伤

10、的结果,或是因劳动时姿势不当使腰部的韧带和肌肉组织之间平衡失调,使部分肌肉韧带因超负荷而造成损伤。24闪腰n n治疗:n n(1)偶发性的闪腰可于人中穴、腕顺一人中穴、腕顺一穴下针,并配合导引行气针法,再配合二角二角明穴,胆穴、三河穴、分水穴明穴,胆穴、三河穴、分水穴下针。n n(2)严重的腰痛可于病位放血治疗。n n(3)肾脏机能失调所引起的腰痛应以治疗肾脏为主,可取水金穴,水通穴水金穴,水通穴及下三皇下三皇穴来治疗。2526闪腰n n人中穴:在鼻下,人中沟上三分之一处。人中穴:在鼻下,人中沟上三分之一处。n n腕顺一穴:在手背小指掌骨外侧下缘,手腕横纹下一寸五腕顺一穴:在手背小指掌骨外侧下

11、缘,手腕横纹下一寸五分处。分处。n n二角明穴胆穴:手背中指第一节中央线上,共二穴,其内二角明穴胆穴:手背中指第一节中央线上,共二穴,其内外侧各五分为胆穴。外侧各五分为胆穴。n n三河穴、分水穴:掌面无名指与小指叉口上二分半为三河三河穴、分水穴:掌面无名指与小指叉口上二分半为三河一穴,每上二分半再一穴共三穴,分水于掌面小指第一节一穴,每上二分半再一穴共三穴,分水于掌面小指第一节外侧三分线上。外侧三分线上。n n水金、水通穴:嘴角下五分为水通穴,水通穴向内斜开五水金、水通穴:嘴角下五分为水通穴,水通穴向内斜开五分为水金穴。分为水金穴。n n天皇穴、人皇穴、地皇穴;十四经阴陵泉直下一寸为天皇天皇穴

12、、人皇穴、地皇穴;十四经阴陵泉直下一寸为天皇穴,内踝骨上缘三寸五分处,即三阴交上五分处为人皇穴,穴,内踝骨上缘三寸五分处,即三阴交上五分处为人皇穴,人皇穴直上四寸在胫骨内侧为地皇穴。人皇穴直上四寸在胫骨内侧为地皇穴。27闪腰n n备注:一般腰痛在平时配合按摩或定热敷加强於处的血液循环,并且应停止一切腰部剧烈活动或使腰部受力过重的工作。28手腳疾病手腳疾病n n小腿肚胀痛 n n膝关节受伤n n 脚踝扭伤n n 足跟痛 29小腿肚胀痛n n小腿肚胀痛常发生于平时很少运动,而一次的过量活动之后,造成乳酸堆积在肌肉中而引起的。此时最好能予以推、揉、按、压让肌肉舒展,气血通畅来减轻疼痛。古书中会经说到

13、不与不灸足三里之人同行,可知、足三里对于小腿的疼痛舒缓有其一定疗效。而本篇所列之穴位乃董氏针灸的独特针法和配穴法,与传统治疗方式有所差异,当慎别之。30小腿肚胀痛n n治疗:(1)以心灵穴三穴任取一穴,加腰灵穴及上火圣穴,形成倒马针法,并配合董氏之导引气针法。n n(2)下针后若患者痊愈既可立刻拔针,疗效之神速,常可在数秒或数十分钟内显现,不愧为董氏奥妙之精华所在。31小腿肚胀痛n n取穴:心灵穴:手掌朝上,手腕横纹上一寸五分取穴:心灵穴:手掌朝上,手腕横纹上一寸五分为心灵一穴再上一寸为心灵二穴,再上一穴为心为心灵一穴再上一寸为心灵二穴,再上一穴为心灵三穴。灵三穴。n n腰灵穴:腕横纹处中央直

14、上四寸五分之正中央点。腰灵穴:腕横纹处中央直上四寸五分之正中央点。n n上火灵穴:曲泽穴下一寸半处。上火灵穴:曲泽穴下一寸半处。n n备注:预防小腿胀痛,最好的方法还是在于做运备注:预防小腿胀痛,最好的方法还是在于做运动应循序渐进,勿过度运动造成伤害,并且于运动应循序渐进,勿过度运动造成伤害,并且于运动前后充分做好暖身运动及伸展运动让身体达到动前后充分做好暖身运动及伸展运动让身体达到最适的状况,亦可于运动完毕多加以按摩小腿以最适的状况,亦可于运动完毕多加以按摩小腿以减轻不适之症。此三穴能治小腿肚的胀痛,欲深减轻不适之症。此三穴能治小腿肚的胀痛,欲深入其理者,可参阅拙著手足对应针法。入其理者,可

15、参阅拙著手足对应针法。3233膝关节受伤膝关节受伤 常见的膝关节受伤是膝关节周围的肌腱、韧带、脂肪垫、软骨组织的损伤,通常由于激烈前暖身不足,撞击或过度使用膝关节引起。若膝关节韧带因外力过度拉长或断裂称为挫伤,挫伤的关节由于血管破裂,会有肿胀及内出血的发生,较严重的挫伤常兼有膝关节的脱臼,此时,须先将移位的关节接回正确的位置再施以针刺治疗,否则效果不彰。34膝关节受伤膝关节受伤n n治疗:n n(1)肩中穴、建中穴、上曲穴、云白穴、肩中穴、建中穴、上曲穴、云白穴、李白穴、土水五穴李白穴、土水五穴。n n(2)另可在背后手足区按压疼痛点放血。3536膝关节受伤膝关节受伤n n取穴:肩中穴:位于肩

16、骨缝之正中下二寸五分肱取穴:肩中穴:位于肩骨缝之正中下二寸五分肱骨上。骨上。n n上曲穴:位于上臂后侧,肩中穴向外横开二寸。上曲穴:位于上臂后侧,肩中穴向外横开二寸。n n下曲穴:位于上臂后侧,建中穴向外横开二寸。下曲穴:位于上臂后侧,建中穴向外横开二寸。n n土水五穴:位手掌拇指第一掌骨外侧骨下之上缘。土水五穴:位手掌拇指第一掌骨外侧骨下之上缘。直刺五分。本穴对于一切膝关节疾病均有效。直刺五分。本穴对于一切膝关节疾病均有效。n n背后手足区:位于胸椎第二到第九椎旁开一寸及背后手足区:位于胸椎第二到第九椎旁开一寸及膏肓、肩胛上一带。膏肓、肩胛上一带。37脚踝扭伤n n脚踝扭伤是指过度的外力压迫

17、之下,踝部韧带的损伤而言,若是外踝部韧带扭伤,则脚踝外翻动作疼痛明显;若有内外翻脚踝畸形,则为韧带断裂。n n扭伤后如果有红肿的情形,表示微血管破裂严重,造成内出血,此时应先冷敷止血后,再以针刺来治疗。38脚踝扭伤n n治疗:n n(1)踝灵穴、五虎穴。n n(2)急性扭伤所造成之局部红肿,可在病位散刺放血消肿。n n(3)如果扭伤久而不愈,在患外表面之皮肤会有异色点出现,此时可先在这些异色点刺放血,再做后续治疗。n n(4)较严重者可加肩中穴、头皮针顶旁足一带,配合导引行气法立即见效。39脚踝扭伤n n取穴:踝灵穴:早手大拇指掌面第一节指骨与大拇指掌骨间,以五分针直刺二三分。n n五虎穴:在

18、手掌面拇指第一节中央外侧五分,从掌横纹起,每上二分一穴、共计五穴。n n肩中穴:位于肩骨缝之正中下二寸五分,肱骨上、直刺一二寸,针感为酸胀感。40脚踝扭伤n n备注:严重的扭伤感常伴有脱臼的情形,此时,须先将脱臼的骨头接回正确的位置固定后,再以针刺治疗。n n在治疗期中,完全复原前不可做剧烈运动,以防止二次扭伤。4142足跟痛n n说明:足跟痛的症状是在行走或立时足跟底部感到疼痛,其原因有足跟处脂肪纤维垫不分部分发炎、急性滑囊炎、跟骨刺及平跖足等。在校园中以足跟撞伤致脂肪纤维垫或滑囊发炎为多,治疗也较为容易。43足跟痛n n治疗:(1)取对侧骨关穴、木关穴、中关穴下针,针刺方向为骨关穴朝三毛穴

19、,木关穴朝三星穴,中关穴朝三火穴下针,进针深度一寸至一寸半。再配合董氏导引行气针法,疼痛可立刻缓解。n n(2)较严重者可再加正士穴、正宗穴、正筋穴来做擎引行气的作用,可舒缓足跟的气结。44足跟痛n n取穴:取穴:n n骨关穴骨关穴骨关穴骨关穴:手掌朝上,腕横纹正中央下五分偏外侧:手掌朝上,腕横纹正中央下五分偏外侧五分。五分。n n木关穴木关穴木关穴木关穴:手腕横纹正中央下五分偏内侧五分处。:手腕横纹正中央下五分偏内侧五分处。n n中关穴中关穴中关穴中关穴:手腕横纹正中央下五分处。:手腕横纹正中央下五分处。n n正筋、正宗、正士穴:正筋在足后跟筋正中央上正筋、正宗、正士穴:正筋在足后跟筋正中央

20、上方距足底三寸五分,正筋上二寸为正宗穴,正宗方距足底三寸五分,正筋上二寸为正宗穴,正宗上二寸为正士穴。上二寸为正士穴。n n备注:此病状亦可采用经外奇穴之女膝穴(即于备注:此病状亦可采用经外奇穴之女膝穴(即于跟骨下)采用中、左、右三方刺。而在擎引行气跟骨下)采用中、左、右三方刺。而在擎引行气时亦可采用太溪穴、昆仑穴。时亦可采用太溪穴、昆仑穴。4546常見雜病症常見雜病症 n n胃痛胃痛 n n便秘n n失眠n n月事不调n带下n n感冒感冒47胃痛 由于现代人生活步调紧凑:生活作息不正常,用餐暴饮暴食毫无节制,并且市场食用刺激性强的食品例如:辣椒、酒、咖啡等以及一些不易消化吸收的食物,长期下来

21、造成尾部重大负担而导致胃痛。另外长期滥用药物如市面上某些消炎药,会破坏胃壁的黏膜,造成溃疡性胃痛。48胃痛n n治疗:n n(1)土水穴、四花穴、灵骨穴土水穴、四花穴、灵骨穴为主,再配合十四经的中脘穴、梁门穴中脘穴、梁门穴治疗。n n(2)配合董氏的按摩导气针法,可达治疗的最高品质。4950失眠失眠 失眠的症状是躺在床上不易入睡,或是半夜惊醒数次,以及半夜或一大早睡醒之后便不易再度睡着。年轻人发生失眠症状的原因主要是于心理因素有关,例如工作上的压力、课业上考试的压力,或失恋等情绪上的压力,都可能造成失眠。这与老年人因脏腑衰弱、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不同。通常去除掉失眠的原因后,即可获得痊愈,故应常

22、加以劝道心理放轻松,保持乐观的态度,对失眠的改善极有助益。51失眠失眠n n治疗:心灵一、二穴和镇静穴。心灵一、二穴和镇静穴。n n首先,应循循善诱找出失眠的原因,例如是否在心理上有过度的压力或刺激,或是环境的变化以及摄取过量咖啡因、兴奋剂的食品、饮料等因素,只要将其原因予以去除,将不药而愈。另外针灸可以辅助治疗。52失眠失眠n n取穴:心灵穴心灵穴:手掌朝上,手腕横纹上一寸五分两筋之间是为心灵一穴,一穴直上一寸是为心灵二穴。n n镇静穴镇静穴:在两眉头之间正中上五分。n n备注备注:临床上的经验,在白天扎针的效果较好,晚上扎有时少数人会有精神亢进现象。5354便秘 便秘是指排便时间比一般正常

23、时间慢,且粪便会滞留在大肠很长的一段时间。初期便秘不会产生疼痛,经一段时间后会自然排便。若是长期性的便秘,可能会引发很多症状,如:食欲不振、打嗝、腹痛,以及头痛、失眠、精神不安、容易疲劳、悸动、精神不易集中或是紧张、兴奋、悸动、不安等情绪性的因素有关。55便秘n n治疗:n n针四花穴四花穴、人皇穴人皇穴、其门穴其门穴、其正穴其正穴、其其角穴角穴,并于臀部坐骨区、大腿股后区放血。565758便秘n n取穴:取穴:四花穴四花穴四花穴四花穴:上穴位于外膝眼直下三寸,胫骨:上穴位于外膝眼直下三寸,胫骨外廉,十四经之足三里穴内侧一寸处。上穴外廉,十四经之足三里穴内侧一寸处。上穴下四寸五分,偏外侧一寸二

24、分为中穴,中穴直下下四寸五分,偏外侧一寸二分为中穴,中穴直下五寸为下穴。五寸为下穴。n n人皇穴人皇穴人皇穴人皇穴:内踝骨上缘直上三寸五分。:内踝骨上缘直上三寸五分。n n其门穴其门穴其门穴其门穴:手背虎口朝上,当桡骨上缘手腕横纹正:手背虎口朝上,当桡骨上缘手腕横纹正 中央下二寸偏内侧一寸处是穴。中央下二寸偏内侧一寸处是穴。n n其正穴其正穴其正穴其正穴:其门穴直上四寸。:其门穴直上四寸。n n其角穴其角穴其角穴其角穴:其门穴直上二寸。:其门穴直上二寸。n n臀部坐骨区:骶椎及其两侧。臀部坐骨区:骶椎及其两侧。n n大腿股后区:臀下横纹起至腘部后膝横纹上四寸大腿股后区:臀下横纹起至腘部后膝横纹

25、上四寸止。止。59月经不调n n说明:月经不调是女性从青春期开始到停经前常会面临的问题,泛指女子之月经周期过长或过短,月经量过多或过少,及两经期之间出血都称为月经不调。一般认为,月经先期属于血热,多并见心烦、面赤且经血色红而多;经水后期属于虚寒,多并见面无血色,经血暗淡且量少;经水先后无定期属肝气郁结,通常伴有胸闷嗳气的症状。60月经不调n n治疗:(:(1)妇科穴、上三黄穴、下三皇穴、)妇科穴、上三黄穴、下三皇穴、灸关元。灸关元。(2)臀部坐骨区放血。)臀部坐骨区放血。6162月经不调n n取穴:妇科穴:手背大拇指第一节外侧,从掌指取穴:妇科穴:手背大拇指第一节外侧,从掌指横纹起,每上两分一

26、穴,共计五穴。临床上任取横纹起,每上两分一穴,共计五穴。临床上任取三穴倒马即可。三穴倒马即可。n n 上三黄:大腿内侧正中央为明黄穴,明黄穴上上三黄:大腿内侧正中央为明黄穴,明黄穴上三寸为天黄穴,明黄穴下三寸为其黄穴。三寸为天黄穴,明黄穴下三寸为其黄穴。n n 下三皇:膝盖弯曲,胫骨内侧。胫骨内侧下缘下三皇:膝盖弯曲,胫骨内侧。胫骨内侧下缘凹陷处直下一寸,即阴陵皇下一寸处是天皇穴,凹陷处直下一寸,即阴陵皇下一寸处是天皇穴,天皇穴下四寸为地皇穴。内踝骨上三寸五分、胫天皇穴下四寸为地皇穴。内踝骨上三寸五分、胫骨内侧前缘,即三阴交上五分处为人皇穴。骨内侧前缘,即三阴交上五分处为人皇穴。天皇、地皇、人

27、皇简称为下三皇。天皇、地皇、人皇简称为下三皇。n n 臀部坐骨区,位于尾骶椎及其两侧区域。臀部坐骨区,位于尾骶椎及其两侧区域。63月经不调n n注意:经期间针刺下三皇会使经期延长、出血量增加,故在经期间下三皇禁针。n n 治疗月经不调以加强肝肾机能为主,每次留针时间不可太长,以三十分钟为原则。64带下n n说明:白带是子宫颈和阴道分泌物的混合,正常的白带为透明或淡白色,通常排卵期分泌较多。如果自阴道流出秽臭粘稠脓液,颜色或黄、或青、或赤,则为异常,其原因可能是阴道炎、子宫癌或子宫内膜炎,并有热灼痛感、腰腿酸痛、小腹胀痛的症状。65带下治疗:(1)妇科穴、上三皇、天宗穴、海豹穴、云白穴、李白穴。

28、(2)另可在五形穴放血效果更好。6667带下n n取穴:妇科穴:手背大拇指第一节外侧,从掌指取穴:妇科穴:手背大拇指第一节外侧,从掌指横纹起,每上两分一穴,明黄穴下三寸为其黄穴。横纹起,每上两分一穴,明黄穴下三寸为其黄穴。n n上三黄穴:大腿内侧正中央为明黄穴,明黄穴上上三黄穴:大腿内侧正中央为明黄穴,明黄穴上三寸为天黄穴,明黄穴下三寸为其黄穴。三寸为天黄穴,明黄穴下三寸为其黄穴。n n天宗穴:位于上臂肱骨内缘与肱二头肌后部间之天宗穴:位于上臂肱骨内缘与肱二头肌后部间之陷处,距肘窝横纹九寸五分。陷处,距肘窝横纹九寸五分。n n云白穴:位于上臂肱骨后缘,肩骨缝正中央下两云白穴:位于上臂肱骨后缘,

29、肩骨缝正中央下两寸五分,向内两寸处是穴。寸五分,向内两寸处是穴。n n海豹穴:在大趾内侧本节正中央。海豹穴:在大趾内侧本节正中央。68感冒n n说明:感冒为呼吸系统受到病毒或细菌的侵入所感染,一段在抵抗力弱的时候最容易感冒,例如生活环境恶劣、睡眠不足、过于疲劳、空气污浊等都是。而常见的感冒症状为鼻塞、流鼻水、打喷嚏、咳嗽、喉咙痛、食欲不振等。对于体质好的人只要多休息多喝开水就会自然痊愈,虽然如此但感冒不加以治疗,长期下来不但对身体体力损耗相当可观,并常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所以对于感冒应即早治疗。69感冒n n治疗:(1)轻度感冒取天士穴、地士穴、人士穴n n 、加灵骨穴、大白穴。(2)中度以上

30、感冒取灵骨穴、大白穴、加三叉一穴、三叉三穴。n n(3)严重感冒以内金穴、合金穴、分金穴配三叉一穴、三叉三穴、足感冒穴。70感冒n n取穴:天、地、人三士:手平伸、掌心向上,当取穴:天、地、人三士:手平伸、掌心向上,当腕横纹上三寸,前臂桡骨内侧上缘为人士,再上腕横纹上三寸,前臂桡骨内侧上缘为人士,再上三寸为地士、再上三寸为天士穴。三寸为地士、再上三寸为天士穴。n n灵骨穴:手背虎口拇指与食指骨间,即第一掌骨灵骨穴:手背虎口拇指与食指骨间,即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接合处。与第二掌骨接合处。n n大白穴:手背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之间,距灵骨大白穴:手背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之间,距灵骨一寸。一寸。n n三叉一穴:在食指与中指叉口之中央点。三叉一穴:在食指与中指叉口之中央点。n n三叉三穴:在无名指与小指叉口之中央点。三叉三穴:在无名指与小指叉口之中央点。n n感冒穴:感冒一穴位膝横纹中央上九感冒穴:感冒一穴位膝横纹中央上九.五寸向内旁五寸向内旁开二寸,感冒二穴为感开二寸,感冒二穴为感 71聯絡我們聯絡我們 董氏針灸門戶網 電子信箱:7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