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第四章第1

上传人:s****a 文档编号:203603260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93.1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必修3第四章第1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必修3第四章第1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必修3第四章第1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必修3第四章第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3第四章第1(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课程信息年 级高二学 科生物版 本人教新课标版课程标题第四章第1-2节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编稿老师马学春一校林卉二校黄楠审核张其亮嘯课檯解读一、学习目标:1. 掌握种群密度和种群的几个基本特征。理解种群特征之间的内在关系,并能够分析种 群特征对于种群密度的影响。2. 学会调查种群的密度的方法。二、重点、难点:重点: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的分析和应用。种群密度的调查。难点:种群密度的调查,种群增长曲线的分析以及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量变化探究实验的 考察。三、考点分析:内容要求种群特征I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I种群数量增长的模型II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II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与探究

2、在考点分布中,种群的基本特征一般分布在选择题中,而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除了直接 考查对曲线的分析和在实践中的应用外,还常进行图表和文字信息的转换,综合考查学生的 能力。而对于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变化曲线的探究实验要关注实验过程的操作和计数的具体 方法。、种群的特征: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称为种群。1. 种群密度:是指单位面积或体积内某一物种全部个体的数量。种群密度的估算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査方 一样方法:适用于活动量小的生物。如蚜虫的密度、跳 蝻的密度。样方大小一般为1m2,随机取样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査方一标志重捕法n(重捕个体数)N=-XM (标记个体数)m(重捕中标记个体数)黑光灯诱

3、捕2. 年龄组成: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老年午停数 咸年于体数 口勃年个库敢幼年(尚无生殖能力),成年(有生殖能力),老年(丧失生殖能力)3. 性别比例:雌雄个体数目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1)雌雄相当:高等动物(2)雌多于雄:人工控制的种群(3)雄多于雌:社会性昆虫4. 空间分布特征:均匀型、随机型、集群型二、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1. “J ”型曲线:没有环境阻力。资源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N0为种群起始数量,每年增长 率入,第t年的种群数量为Nt=N0入t。实例:实验室条件、外来物种入侵2. “S ”型曲线:食物和空间有限,种内竞争加剧,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

4、最大值(以K表示)时,种群将在K值左右保持相对稳定,就会呈“S”型。 (同一种群的K值是不变的吗?)、探究酵母菌数量变化的实验每个计数室(大方格)共有400小格,总容积为0.1mm3酵母细胞数丿mL= 每个小方格中细胞数x400x1 Q4x稀释倍数时间/天1234567 数量/个远程如网CHMAHXJ.COM知识点一:种群的特征例1.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种群空间特征描述的是A. 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B. 每毫升河水中有9 个大肠杆菌C. 稗草在稻田中随机分布D. 木棉树在路旁每隔5 米种植思路分析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空间布局叫做种群的空间特征 或分布型。种群的空间分布一般可概

5、括为三种基本类型: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和集群分布。 B项为种群密度,属于数量特征。答案:B 解题后思考:种群特征包括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例2.种群作为一个有机单元,具有个体所不具备的典型特征,以下关于种群特征及其内 在关系的概念图中,依次表示()庚基本的数量特征A. 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死亡率迁出B. 种群密度出生率死亡率性别比例年龄组成迁出C. 出生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迁出种群密度死亡率D. 种群密度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迁出思路分析: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 和迁出率等,其中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可直接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与迁入率

6、和 迁出率,同时,年龄组成可通过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变化来影响种群密度,性别比例也可通过 出生率来制约种群密度。答案: D 解题后思考:种群作为同一物种生物个体的有机结合,具有个体所没有的很多特征。其 中最基本的是数量特征。小结: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叫种群。一个种群内的个体间可进行 基因的自由交流,因此,种群是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而不是个体的代数和;种群还是物种 的存在形式,是物种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基本单位。知识点二: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例 1. 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动态变化”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改变培养液的pH值不影响K值(环境容纳量)的大小B. 用样方法调查玻璃

7、容器中酵母菌数量的变化C. 取适量培养液滴于普通载玻片后对酵母菌准确计数D. 营养条件并非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唯一因素思路分析:pH值作为酵母菌培养液的理化性质,将影响生物代谢,从而影响K值;样 方法适用于植物和活动量小的动物的调查。酵母菌数量调查需要用血球计数板,从容器内吸 取培养液,滴加到计数室,计数。营养条件、空间、温度都将影响醇母菌的数量变化。答案:D解题后思考:种群数量的调查并不局限于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 既包括食物等生活资源也包括空间的限制。例2.下图中的曲线14是在W、X、Y、Z四种条件下细菌种群的生长曲线,这四种条 件是:W不断提供食物、水、氧气,除去废物

8、X随时间延续,食物耗尽,有害废物积累Y随时间延续,食物耗尽,无害物质积累Z随时间延续,食物耗尽,由于突变结果,出现了新的菌株,它们能代谢原有菌种产 生的有害废物以下哪项的生长条件和生长曲线的配对是正确的?1 234AW XY2BX YZWCY ZWXDY XZw思路分析:W理想状态,J型曲线增长;Z新的菌株出现,重新适应环境,种群数 量再次高速增长,与曲线2对应;X与Y的区别在于“有害物质积累”与否,显然,曲线4 表示种群数量快速下降,属于有害物质的不利影响。答案:C解题后思考:种群在理想状态下才能出现J型增长,环境因素的影响可能导致达到平衡 状态的种群数量波动或下降。小结:在自然界,种群数量

9、因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处于动 态变化中,这种动态变化包括种群数量的增长、波动、稳定和下降等。在某些极端因素下, 甚至还会出现物种(种群)的绝灭。辨析几组概念:1. Nt=N0M中,叫表示种群起始数量,入表示相邻两代种群数量的倍数,t表示年数或生 物的繁殖代数。X=N1 /叫。2. 增长率=(NN J/N /100%=(九一1) X100%,种群在“J”型曲线中,增长率保t t-1t-1持不变;而种群在“S”型曲线中,增长率越来越小。1D1远程教翻CHNAHXJ.COM3. 增长速率:“S”型曲线的“增长速率”先增大后逐渐减小。在“ S”型曲线到达K 值时,增长速率就为0

10、 。邯I颓划导辱一、预习新知:群落结构和群落演替。二、预习点拨探究任务一:什么是群落?你能举出例子吗?它的结构是怎样的?和群落中不同生物之 间有怎样的关系?探究任务二:群落的组成是一成不变的吗?引发演替的因素是什么?101P同涉錄匀(答题时间:40分钟)1.用标志重捕法来估计某个种群的数量,例如在对某种鼠群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 次捕获并标志39只,第二次捕获34只,其中有标志鼠15只,则对该种群的数量估计,哪 一项是不正确的( )A. 该种群数量可用N表示B.该种群数量大约为88只C.该种群数量大约为100只D. N=39X34=15*2.人口数量的变化趋势主要由下列哪一项预测A. 种群数

11、量和种群密度B.种群年龄组成C.种群性别比例D.出生率和死亡率3. 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了其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则该害虫的种群密度将()A.明显增大 B.明显减小C.先减后增 D.相对稳定4. 下列哪些情况不会导致种群的密度越来越小 ()A.种群处于稳定期B.种群内雄性趋于不育C.种群死亡率超过出生率D.种群迁出率超过迁入率*5. 调查草原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时,设计如下调查步骤: 选取40cmX40cm为最佳样方面积。 在该物种分布较密集的地方取5个样方。 计数每个样方内该植物的个体数。若计数结果由多到少依次为 N1、N2、N3、N4、 n5,则将n3作为种

12、群密度的估计值。以上设计步骤中错误的项A. B. C. D. 以上皆错6. 在种群的下列特征中,对种群个体数量变动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 出生率和死亡率 B. 种群密度 C. 年龄组成 D. 性别比例7. 某一种群现阶段年轻个体较多,而年老的个体很少,此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是( )A. 稳定型 B. 衰退型 C. 混合型 D. 增长型8. 假如一个种群的出生率很大,那么,这一种群最可能( )A. 属于增长型B. 种群密度越来越大C. 刚迁入到新环境,天敌少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9. 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种群是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B. 种群是许多同种

13、个体的代数和C. 种群具有单独的生物个体所不具备的特征D. 种群是一个有机单元,不是个体的简单相加10. 如果一个种群的密度愈来愈小,最可能的原因是()A.种群处于衰退期B.种群内雄性多于雌性C.种群死亡率超过10%D.群落结构太复杂11. 影响蝗虫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不包括()A.季节的变化 B. 土壤中的含水量C.食虫鸟的数量 D.植物的种类和数量*12.在一个气候和环境多变的生态系统中,一般来说有利于生存和发展的种群是()A.个体最大的B.个体最小的C.个体差异最少的D.个体差异最多的13.种群的指数增长(J型)是有条件的,条件之一是A.在该环境中只有一个种群C.环境资源是无限的14.下列

14、叙述中,属于种群的是A. 一片森林中的昆虫C. 一棵树上的寄生物B. 该种群对环境的适应比其他种群优越得多D.环境资源是有限的B. 一片墓地里的狗尾草D. 一座山峰上的树15. 一个新的物种进入某地后,其种群数量发生变化,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种群数量达到K值以后会保持稳定B. K值是环境条件允许的种群数量最大值C. 先呈“S”型增长,后呈“J”型增长D. 先呈“J”型增长,后呈“S”型增长16. 不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的有A.均匀分布B.随机分布C.集群分布D.按一定比例分布17. 下图表示某鼠群迁入一个有利繁殖的生存环境后的数量增长的曲线。请据图回答:a的数量(1) 该图表示鼠群增长的“”

15、型曲线。(2) 这个鼠群的繁殖速度最快在点左右。(3)鼠群数量最大(K值)在点,最小在点。(4) EF段较DE段增长率下降的原因是。18. 下图为某种群在不同生态环境中的增长曲线,请仔细分析图中曲线后回答下列问题:o时间(1) 如果该种群处在一个理想的环境中,没有资源和空间的限制,则种群内个体的增长曲线是,用达尔文的进化观点分析,这是由于生物具有的特性。(2) 如果将该种群置于有限制的自然环境中,种群内个体数量的增长曲线是 用达尔文的进化观点分析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3)影响种群密度的主要因素是种群的1. C2. B (年龄组成可预测种群密度的发展趋势,而出生率/死亡率对种群密度起决定作用)3. B4. A5. D (样方面积应为100cmX 100cm,随机取样,求各样方平均值)6. A 7. D 8. D 9. B 10. A 11. B12. D (个体差异大,一般结构复杂,在环境多变的情况下,存在有利变异的可能性大)13. C 14. B 15. C 16. D17. 1. S 2. D 3. F C 4、生活资源和空间有限,种内竟争加剧18. (1)a过度繁殖(2) b通过生存斗争被淘汰的个体数量(3)年龄组成 性别比例 出生率/死亡率 迁入率/迁出率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