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高考化学总复习非选择题系列练题52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03506926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3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通用版高考化学总复习非选择题系列练题52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通用版高考化学总复习非选择题系列练题52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通用版高考化学总复习非选择题系列练题52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通用版高考化学总复习非选择题系列练题5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版高考化学总复习非选择题系列练题52(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非选择题系列练题(5)1.在一定温度下,某饱和氢氧化钠溶液体积为 ,溶液密度为d gm3,质量分数为,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1,溶液中含氢氧化钠的质量为m g,该温度下Na的溶解度为S。(1)用来表达该温度下氢氧化钠的溶解度()为_。()用m、表达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为_。(3)用w、d表达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为_。()用c、d表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w)为_。()用S、d表达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答案】 g mol1 25dw lL1 % mL【解析】(1)溶解度为S,该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10+),解得:S=10/(1);(2)氢氧化钠=40c/10

2、0d00%=4c/d%;()根据可知1000d/40/(10+S)2d(100+S)molL。2.钠和钠的化合物是重要的无机物。()将一小块钠放在水平放置的试管中部,用酒精灯加热充足反映(如图所示),请写出该反映的化学方程式_,生成物的颜色为_。将该试管冷却后直立,滴加几滴水(如图所示),发生反映的离子方程式为_,检查该反映产生的气体的措施是_。(2)铯与钠同主族,对于铯及其化合物性质的推断对的的是_(填序号)。铯的熔点比钠的高 铯与氧气反映只生成Se2 Se的碱性比OH强 铯不能从FeCl溶液中置换出铁 SeCl的水溶液显中性(3)某无色稀溶液中,也许具有l3、Cl-、Fe+、H中的某几种,

3、向其中加入NaOH溶液时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n)与加入NO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X中一定具有的阳离子是_,b段反映的离子方程式为_。【答案】 2aO2Na2O2 淡黄色 2a2O222=N+4OH-O2 用带火星木条,看与否复燃 l3、Mg2、N+ N4+OH=NH3H2【解析】(1)钠与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过氧化钠,方程式为:2Na+O2Na2O,aO2为淡黄色固体。和H2O反映生成NaO和O2,离子方程式中氧化物不可拆,则其离子方程式为:N2O2+H2O=Na4O+2。检查氧气可以用带火星的木条,看与否复燃。故答案为:Na+2a22;淡黄色;N22+2H2=Na+4-O2;用

4、带火星木条,看与否复燃;(2)铯与钠同主族,碱金属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均存在递变性和相似性。同主族元素,从上至下,金属单质的熔点逐渐减少,故错误;元素金属性逐渐增强,与氧气反映产物会越来越复杂,钠与氧气反映生成Na2O、NaO2,铯与氧气反映更复杂,故错误;金属性增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也会增强,故对的;钠在盐溶液中与水剧烈反映,不能置换出其她金属,铯比钠更活泼,在盐溶液中也应与水剧烈反映,不可以将铁置换出来,故对的;aCl溶液呈中性,同样,SeCl也为强酸弱碱盐,水溶液为中性,故对的。故答案为:;()溶液为无色,则排除有颜色的F3;向溶液中加入NOH,立即产生沉淀,后来沉淀部分溶解,点

5、睛:向溶液中逐渐滴加Na,观测沉淀的量随NaOH溶液体积变化的变化,这种题型要抓住一种核心点,即离子与OH-反映的先后顺序:一方面是H,然后是弱碱的金属阳离子,然后是4+,最后是l(OH)3溶解。3.某校化学爱好小组为探究铁与浓硫酸反映,设计了图1、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1)比较两实验装置,图2所示装置的长处是:能更好地吸取有毒气体SO,避免其污染环境;_。(2)能阐明有SO2气体产生的实验现象是_。()反映一段时间后,用滴管吸取A试管中的溶液滴人适量水中为试样,试样中所含金属离子的成分有如下三种也许:I只具有F3+;II.只具有Fe2+;III.既有Fe3+又有e2+。为验证、的也许性,选

6、用如下试剂,填写下列空格:A.稀盐酸溶液 .稀硫酸溶液 C.KSCN溶液 DMO溶液ENaH溶液 淀粉KI溶液 G.H2O2溶液验证:取试样,先滴加少量的_(填试剂序号,下同),振荡,再滴加少量的_,根据溶液颜色的变化可拟定假设与否对的。验证:环节 取试样,滴加少量的_(填试剂序号),溶液的颜色变_色,则试样中具有Fe+,发生反映的离子方程式为_。环节2 再取适量的试样滴加少量的_ (填试剂序号),溶液的颜色变为_,则试样中具有Fe+。【答案】 便于控制反映的发生和停止 品红溶液褪色 C G C(或F) 红(或蓝) F3+3SCN-=Fe(CN)3(或2Fe3+2I-=2F2+I2) D 变浅

7、或变为浅黄色【解析】()比较两个装置的不同点,发现发生装置设计不同,可抽动的铁丝可以随时控制反映的发生与停止,而铁片却不具有这样的优势;(2)二氧化硫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如果生成二氧化硫则会看到品红溶液褪色;价铁离子。点睛:二价Fe离子和三价Fe离子的检查措施可以有如下几种:需要记住。e2+Fe3+观测法溶液呈浅绿色溶液呈棕黄色碱液法(NaOH、氨水等)先生成白色沉淀,迅速转变为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生成红褐色沉淀SC-法无明显现象,加入氯水,溶液变成红色溶液呈血红色4.(1)1mo甲烷燃烧时,生成液态水和二氧化碳,同步放出89.J的热量,写出甲烷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当1ml氨气完全分

8、解为N2和时,吸取4.2k的热量,写出其热化学方程式: _(3)盐酸和OH溶液反映的中和热H57kJml1,则盐酸和NaH溶液反映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4)已知:C()、CO()和H2()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s)+O2()=C(g)=.5kJol1H2()+/2(g)=H2O(g)H2242.0 klCO(g)+12O2(g)=CO2(g) H3283.0 kJmol1请你根据以上数据,写出C(s)与水蒸气反映生成和H2的热化学方程式: _。【答案】 CH4()2O()C(g)22O() =-83Jmol 2NH(g)=N2(g)+32(g) H=92.4kJol Hl(aq)+aO

9、H(a)=Nal(q)2O(l) =57.J/ol C(s)+O(g)H(g)CO(g) H+315J/mol【解析】(1)燃烧热是1mo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因此甲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达为:CH()2O2()C2(g)+2H2O(l)=-890.3kJmol-1,故答案为:CH(g)+2O2(g)CO2(g)+2HO(l)=80.3kJmol; ()稀强酸、稀强碱反映生成1ol水时放出57.kJ的热量,稀盐酸和氢氧化钠稀溶液分别是强酸、强碱,则反映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C(a)+aOH(aq)=NaCl(a)+O(l) H=-573kJ/mol;故答案为:HCl(aq)

10、+NaOH(a)=NaCl(aq)+H2O(l) H=-57.3kJ/ol;()C(s)O2(g)=CO()H=33.5kJl1,H2()1/22(g)H2O()H-420 kJmol1,C()+1/2O2(g)=O2(g)H323.0 kmo1,根据盖斯定律,将-得:C(s)+2O(g)=(g)+C(g)H=(-9.5 kJml-1)-(22.0 kJl-1)-(-283. kJml-1)=+131.kml,故答案为:C(s)+H2O(g)=2(g)+O(g) H=+31.kJ/mol。 日月崇拜是原始宗教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古代很早就有祭祀日月的宗教礼俗。殷人将日月称东母与西母,周代根据日

11、月的时间属性行朝日夕月的祭礼,“夕月”即秋分日的晚上在西门外祭月。春秋战国时,日月神被称为东皇公、西王母。沂南汉画像石中东王公、西王母分坐在柱收物(昆仑山)上,西王母两旁跪有捣药的玉兔,由此可知,晋代郭璞图赞中“昆仑月精”的说法言之有据,而后世的月神嫦娥即由西王母演变而来。秦汉时期日月祭祀仍为皇家礼制,此后直至明清历代均有秋分祭月的礼仪。上古时期祭月列入皇家祀典而例行祭祀后,民间缺少了祭月的消息,这也许与古代社会的神权控制有关,像日月这样的代表阴阳的天地大神,只有皇家才干与之沟通,一般百姓无缘祭享。隋唐后来,随着天文知识的丰富与文化观念的进步,人们对月亮有了较理性的结识,月亮的神圣色彩明显消褪

12、。这时皇家也逐渐失去了对月神祭祀的独占权。对一般平民来说,月亮不再是那样“高不可及”。唐朝虽没有中秋节,但唐人精神浪漫,亲近自然,中秋赏月已成为文人的潮流,吟咏中秋明月的华章丽句寻常可见,如许浑鹤林寺中秋夜玩月云:“中秋云尽出沧海,半夜露寒当碧天。轮彩渐移金殿外,镜光犹挂玉楼前。”在宋代,中秋节已成为民俗节日。文人沿袭赏月古风,但其情趣大异于唐人。唐人大多由月亮的清辉联想到河山的壮美,友朋千里,邀赏明月,诗酒风流,如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就借秋月抒发了感物怀人的情思。宋人常以月之阴晴圆缺,喻人生变化无常,苏轼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

13、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来年何处看”就寄托着这种浩叹。似乎中秋明月的清光,也难掩宋人的感伤。但是对于宋人来说,中秋尚有另一种形态,即世俗的欢愉。北宋东京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东京梦华录)。南宋杭州中秋夜更是热闹,在银蟾光满之时,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楼,临轩玩月,酌酒高歌;中小商户也登上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圆子女,以酬佳节”(梦梁录);市井贫民“解衣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团圆是中秋节俗的中心意义。宋人的团圆意识已与中秋节令发生关联,宋代都市居民阖家共赏圆月,就体现了这一伦理因素。明清时期,由于理学的浸染,民间社会乡族观念增强,人们对家庭更为依恋,中秋节正是

14、加强亲族联系的良机。“中秋民间以月饼相连,取团圆之义”(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奈),月饼在宋代已经浮现,但以月饼为中秋特色食品及祭月供品的风俗大概始于明朝,小小的月饼在民间生活中作为团圆的象征与联系亲族情感的信物互相馈送。节日是平常生活的亮点,节俗文化是时代精神的聚焦。中秋经历了文人赏月的雅趣,民间拜月的情趣,以及有心吃月饼而无心看月的俗趣,节俗形态从古至今发生了重大变化。一部中秋节俗形态演变史,也是一部中国民众心态的变迁史。(摘编自萧放团圆饼与月亮节中秋节俗形态的变迁)1.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表述,不对的的一项是( )对于日月,殷人称东母与西母,春秋战国时称东皇公、西王母,汉代称东王公、西王母,

15、从这些称呼可以看出,中国古人的日月崇拜有一脉相承之处。B唐宋两代均有文人赏月的风尚。唐人多借月体现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赞美,体现出诗酒风流的情趣,而宋人常因月抒发感伤之情。C.南宋时的都城杭州,中秋夜热闹不凡,不仅富家巨室、中小商户宴饮赏玩,“以酬佳节”,连财力匮乏的市井贫民也勉力寻欢,足见中秋在当时已是非常重要的节日。D中秋的节俗文化经历了不断丰富与演变的过程,如宋人赋予中秋节阖家团圆的意义,明人则将月饼引入中秋节,作为团圆的象征与联系亲族感情的信物。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弦、望、晦、朔是月亮在运营过程中被人观测到的不同形态,是中国大多数节日设定的基准,如中秋节的设定就

16、与“望”有关。中秋节源于原始宗教中的月亮崇拜,但形成较晚。唐代文人已有中秋之夜赏月的风尚,到宋代,中秋则成为重要的民俗节日。C沂南汉画像石中的西王母为月神,居于昆仑山,后演变为月神嫦娥。晋代郭璞山海经图赞中“昆仑月精”的说法即以此神话为根据。D唐朝的一般民众将月亮视为欣赏的对象,而不再觉得它高不可及,这跟天文知识的丰富、文化观念的进步和皇家丧失对祭月的独占权大有关系,.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对的的一项是( )A月为天地大神,在宗教祭祀中地位重要,上古时期统治者独占祭月权之后,直至隋唐此前,一般民众无权祭月,中国民间也没有祭月的风俗。B尽管唐宋文人赏月的情趣大异,但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独直,

17、对月忆元九和苏轼中秋月都是借月抒怀的感伤之作,体现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在宋代,中秋已是团圆佳节,到明清时期,理学的影响增强了民间社会的乡族观念和人们对家庭的依恋,于是中秋节更成为共享天伦与联系亲族的良机。D.中秋节俗形态丰富,从文人雅士赏玩明月,到民间阖家团圆共赏明月,再到以月饼相赠加强亲族联系,这些习俗的演变折射了时代精神的变迁。(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毕4-6题。百年震柳梁衡912月6日,宁夏海原县发生了一场全球最大的地震。是日晚8时,风暴大起,四野尘霾,大地颤抖,山移、地裂、河断、城陷。黄土高原经这一抖,如骨牌倒地,土块横飞。老百姓惊呼:“山走了!”有整座山滑行三四

18、公里者,最大滑坡面积竟毗连三县,达两千平方公里。山一倒就瞬间塞河成湖,形成无数的大小“海子”。地震中心原有一大盐湖,为西北重要的产盐之地。湖底忽然鼓起一道滚动的陡坎,如有人在湖下履行,竟滴水不漏地将整个湖面向北移了一公里,称之为“滚湖”。所有的地标都被扭曲、翻腾得面目全非。大地瞬间裂开一条237公里长的大缝,横贯甘肃、陕西、宁夏。裂缝如闪电过野,利刃破竹,见山裂山,见水断水,将城池村庄一劈两半,庄禾田畴被撕为碎片。当这条闪电穿过海原县的一条山沟时,谷中正有一片旺盛的柳树,它照样噼噼啪啪,一路撕了下去。但是没有想到,这些柔枝弱柳,虽被摇得东倒西歪,断枝拔根,却没有气绝身死。狂震之后,有一棵虽被撕

19、为两半,但又挺起身子,顽强地活了下来,至今仍挺立在空谷之中,这就是那棵有名的震柳。 我不懂得这株柳,该称它是一棵还是两棵。它同根,同干,同样的树纹,头上还枝叶连理。但地震已经将它从下一撕为二,目前两个半边树中间可穿行一人,而每一半也均有合抱之粗了。人老看脸,树老看皮。通过百年岁月的煎熬,这树皮已如老人的皮肤,粗糙,多皱,青筋暴突。纹路之宽可容进一指,东奔西突,似去又回,一如黄土高原上的千沟万壑。这棵树已有,就是说地震之时它已是400岁的高龄,而大难后至今又过了00岁。 看过树皮,再看树干的开裂部分,真让你心惊肉跳。平常,锯开一根木头,无论从哪个方向切入,那剖面上的年轮图案都幻化无穷,美不胜收,

20、以至于木纹装饰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风景,木纹之美也成了生命之美的象征。但是目前,面对树心我找不到一丝的年轮。犹如五马分尸,地裂闪过,先是将树的老根嘎嘎嘣嘣地扯断,又从下往上扭裂、撕剥树皮,然后再将树心的木质部分撕肝裂肺,横扯竖揪,惨不忍睹。但是这棵树并没有死。地震揪断了它的根,却拔不尽它的须;扯破了它的躯干,却扯不断它的连理枝。劫伤心后,它又慢慢地挺了过来。百年来,在这人迹罕至的桃源深处,阳光暖暖地安慰着它的身子,细雨轻轻地冲洗着它的伤口,它自身分泌着汁液,小心地自疗自养,生骨长肉。百年的疤痕,早已演化成许多起伏不平的条、块、洞、沟、瘤,像一块凝固的岩石,为我们定格了一段难忘的岁月。 柳树

21、这个树种很怪。论性格,它是偏于柔弱一面的,枝条柔韧,婀娜多姿,多生水边。因此柳树常被人作了多情的象征。唐人有折柳相送的习俗,取其情如柳丝,依依不舍。贺知章把柳比作窈窕的美人:“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但在核心时刻,这个弱女子却能以柔克刚,体现出特别的顽强。西北的气候寒冷干旱,是足够恶劣的了,它却能常年扎根于此o在北国的黄土地上,柳树是春天发芽最早、秋天落叶最迟的树,它竭力给大地最多的绿色。当年左宗棠进军西北,别的树不要,却单选中这弱柳与大军同行。“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柳树有一种特殊的本领,遇土即根,有水就长,干旱时就休息,苦熬着等待天雨,但绝不会轻生去死。它的根系特别发达,能在地下给自己铺造一种庞大的供水系统,远远地延伸开去,捕获哪怕一丝丝的水汽。它木性软,常用来做案板,刀剁而不裂;枝性柔,立于行道旁,风吹而不折。 我想,海原大地震的震波绕地球三圈,移山填河,夺去了28万人的生命,而这一株裂而不死的古柳却可以存活下来,它肯定是要对后人说点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