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高三年级调研测试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03501288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2.6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广州市高三年级调研测试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广州市高三年级调研测试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广州市高三年级调研测试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广州市高三年级调研测试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市高三年级调研测试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广州市高三年级调研测试 理科综合(生物) -12-注意事项: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填涂考生号。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题答案后,用2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她答案,写在本试卷上无效。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笔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本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规定作答无效。.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小题,每题6分,共7分。

2、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规定的1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论述,对的的是A.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属于细胞坏死B.造血干细胞是未经分化的细胞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繁殖、遗传的基本.致癌因子使抑癌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H感染人体后会以其病毒RNA为模板合成病毒DA。下列论述错误的是A.IV的增殖发生在内环境中B.合成病毒DNA时需要逆转录酶C.合成病毒DNA时既有-T配对也有U-配对DHV需运用人体细胞的蛋白质合成体系合成自身蛋白质3.为了研究2个新育品种P1、P2幼苗的光合伙用特性,研究人员分别测定了新育品种与原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已知各幼苗呼吸作用酶的最适温度高于光合伙用酶的最适温度

3、),成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表述最合理的是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和培养时间B5时P1、P2总光合伙用强度相等C.P参与光合伙用的酶的最适温度为25D在20范畴内, P1净光合速率受温度影响比2大4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选材,操作措施的论述,错误的是A.在检测和观测花生子叶的脂肪颗粒实验中,需用到体积分数为0的酒精B.番茄汁中具有丰富的葡萄糖和果糖,合用于还原糖的检测和观测C在探究温度对睡液淀粉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可用碘液检测实验成果D.观测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时,可不使用高倍镜5若人体内存在某突变基因,在一定条件下,其免疫系统会产生异常抗体袭击自身物质而引起某种疾病。下列论述对的的是A

4、.该疾病存在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别并有传染性引起该病的异常抗体由B细胞直接分泌产生C该病与过敏性鼻炎的致病机理以及病征相似合理使用免疫克制剂可以有效缓和该病症状.二倍体植物甲(26)与乙(2n20)通过人工授粉杂交获得子代幼苗丙,该幼苗经秋水仙素解决后获得了可育植株丁。下列论述对的的是A幼苗丙为单倍体,因此自然成熟后是不育的.秋水仙素增进着丝点分裂使染色体数目加倍C.丁的获得阐明隔离不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植株丁自交产生的后裔仍也许浮现性状分离2(9分)某湖泊受到大量废水的污染,导致蓝藻爆发,引起沉水植物、浮游动物及鱼类等水生生物死亡。回答问题:()蓝藻爆发与废水中富含 (元素)有关,沉水植物死亡的

5、因素有 (答出两点即可)。(2)水体污染引起水生生物死亡,这进一步加重了水体污染,此过程体现了 (填“正反馈”或“负反馈”)。(3)有学者觉得,植物中的叶绿体来源于蓝藻,支持该学说的合理证据有 (答两点即可)。0.(10分)溶酶体是细胞中一种重要的细胞器。回答问题:(1)分离出细胞内的溶酶体常用的措施是 。()溶酶体膜上存在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一一质子泵,有助于维持溶酶体内酸性环境(pH约为5.0),据此分析,质子泵的具体作用是 。(3)溶酶体(内部具有多种水解酶)能 。溶酶体膜内侧存在与细胞膜糖被类似的构造,此构造具有避免 的作用,以保障溶酶体膜的构造完整。(4)研究发现,细胞

6、不能获得足够养分时,其溶酶体的活动会增强,以维持细胞的存活。对此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1(8分)下表是健康人组(A组)和糖尿病肾病患者组(B组)有关生化指标长期检测所得数据的记录成果,回答问题:血浆渗入压(mmolL)尿渗入压(mol/L)A组00.270.3B组2.40.(1)A组血糖浓度在就餐后1h内会持续升高,重要因素是 ,在此过程中,血调节波及的重要激素的分泌状况是 。(2)B组血浆渗入压比A组高,这与血浆中 含量较高密切有关。()组尿渗入压比A组低,重要因素是 。32.(2分)某近年生闭花受粉的二倍体植物,其野生型植株均开红花。研究人员从该野生型红花品系中选育出了两株开白花的植株,分别

7、标记为P、Q。回答问题:(1)将P、Q分别与野生型植株杂交,子一代植株均开红花,子二代中红花植株和白花植株的数量比均为3:,浮现该成果的条件是:在相应杂交实验中红花和白花受一对等位基因影响,且红花对白花完全显性,子代数量足够多;不同基因型的雌(雄)配子具有_,雌雄配子受精能力相似且随机结合;各基因型合子的发育能力及存活率相似。(2)研究人员已发现P、白花性状的浮现是基因突变导致的,现要研究两植株的白花基因突变是发生在同一对基因上,还是发生在不同对基因上,研究小组设计了杂交实验。请加以完善:实验环节:将、进行杂交,观测、记录并记录体现型及比例。预期实验成果及结论:若1均开 时,可拟定、的白花基因

8、突变发生在同一对基因上;若均开 时,可拟定P、Q的白花基因突变发生在不同对基因上。为探究这两对基因与否独立遗传,需要进一步设计实验。请写出实验思路、预期成果及结论(注不考虑交叉互换)37.生物一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分)人们运用微生物发酵制作果酒的历史源远流长。19世纪,人们就发现葡萄汁变酒是酵母菌发酵作用的成果。回答问题:(1)家庭酿制葡萄酒时无需额外接种酵母菌的因素是 ,在此发酵过程中发酵液不易被杂菌污染的因素是 。葡萄酒中的乙醇浓度往往不超过1,最也许的因素是 。(2)为提高果酒的品质,可在果汁中接种人工培养的酵母菌,因此,一方面需要获得纯净的酵母菌菌种。分离培养酵母菌一般使用因素是

9、(填“牛肉膏蛋白胨”或“麦芽汁琼脂”)培养基,将酵母菌划线接种在平板上,培养一段时间后可观测到菌落,菌落的含义是 。(3)某研究小组用分离得到的酵母菌进行果酒制作,发酵过程中需要偶尔打开排气阀,目的是 ;在发酵3-4天后,可以吸取培养液,在酸性条件下滴加饱和的 _溶液来检测酒精的生成。影响葡萄酒品质的因素除了温度、pH及氧气等环境因素外,尚有_(答出2点即可)。8.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项(5分)1985年Sith建立了噬菌体展示技术,科学家们运用这项技术,按照基因工程的原理,将控制抗体某片段合成的DNA序列插入噬菌体DA的特定部位,使培养所得的噬菌体表面带有抗体片段,这些噬菌体既可以特异

10、性辨认抗原,又能感染宿主菌进行再扩增。回答问题: ()实行这项技术,一方面需从外周血、脾或淋巴结等部位分离出_(填“B”、“”或“体”)细胞,提取其总mRA再经逆转录获得 。()噬菌体A的某启动子和终结子之间有限制酶A和B的酶切位点,实行这项技术过程中需将相应DN序列插入其中,而相应DNA序列中不具有上述两种酶的酶切位点,因此运用 技术扩增相应DNA序列时,需对两个引物的序列稍加修改,使扩增产物具有 ,从而有助于扩增所得的相应DNA序列与噬菌体定向连接。(3)经一定程序培养得到噬菌体后,可以运用 措施对其进行筛选,以获得表面带有特定抗体片段的噬菌体。(4)对带有特定抗体片段的噬菌体进行克隆化培

11、养时, (填“需要”或“不需要”)运用Cl解决细菌,理由 。广州市高三年级调研测试理综(生物)参照答案1 .2 3.D 4. 5. 6.D29.(9分,除阐明外,每空2分)(l)N、P(分)蓝藻大量爆发遮挡了阳光,沉水植物的光合伙用受阻;水中溶解氧含量减少,沉水植物的有氧呼吸受阻;蓝藻释放的毒素对沉水植物有毒害作用(3分)(2)正反馈(3)叶绿体和蓝藻都具有环状DN分子;均有蛋白质合成系统;都具有光合伙用有关的色素和酶,能进行光合伙用;叶绿体内膜和蓝藻细胞膜构成成分的种类及比例接近(3分)30(10分,除阐明外,每空2分)(1)差速离心法(2)催化ATP水解,将细胞质中的H+(质子)运入溶酶体

12、内(3)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细菌 溶酶体膜被水解酶水解(4)分解自身物质,为生命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和能量31(8分,除阐明外,每空2分)(l)食物中的糖类被消化和吸取,导致血糖浓度升高 胰岛素分泌增长,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2)葡萄糖(3)组患者肾脏病变导致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取削弱32.(1分,除阐明外,每空2分) (l)相似成活率 (2)白花 红花实验思路:让l自交,观测、记录并记录F2体现型及比例。预期成果及结论:若F2中红花植株:白花植株=9:7,则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若F2中红花植株:白花植株=:1,则这两对基因不是独立遗传(6分)37.(5分,除阐明外,每空分) ()葡萄皮上有野生型酵母菌 在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大多数其她微生物受到克制 较高浓度乙醇对酵母菌有毒害作用,导致发酵终结 (2)麦芽汁琼脂 由一种细胞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 (3)排出发酵产生的C0,以维持气压稳定 重铬酸钾(l分) 葡萄品种、菌种、发酵时间38.(5分,除阐明外,每空分) (l)B cDNA (2)PC 位置对的的限制酶A和B的酶切位点()抗原一抗体杂交 (4)不需要 噬菌体可以直接侵染未经解决的细菌(3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