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鱼塘养殖技术

上传人:d****1 文档编号:203492388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9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大型鱼塘养殖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大型鱼塘养殖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大型鱼塘养殖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大型鱼塘养殖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型鱼塘养殖技术(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大型鱼塘养殖技术本人有一鱼塘在山区,面积 50 亩左右,水深 10 米左右。这样的环境应该怎么养 殖,需要注意什么环节。请多多指教!最佳答案首先:水质合适养殖不,符合渔业水质标准不具体可到当地的检验检疫所或自来 水厂均可检测。其次:交通方便不有没有电。常年水温在多少,此项决定你养殖什么样的鱼。 再次:水源好不枯水季节水位多少,发水的时候水位多少。此项决定你是否应该 加高堤坝。还有的就是你当地的消费情况与苗种来源情况。 如果是一般的山区池塘适合养殖的对象有:四大家鱼,冷水鱼类(虹鳟鱼,丁桂 鱼等)不合适养殖的有对虾类,蟹,甲鱼,及热带鱼(生鱼,笋壳鱼等)建议养殖:四大家鱼,丁桂鱼。四大家鱼消费多

2、,养殖技术成熟,饲料与销路都不成问题,还有就是丁桂鱼,此 鱼合适水温较低的地区,饲料可使用鲤鱼饲料,目前养殖的地区不是很多,推广 不太好,但是其市场前景很好,且易养殖,不易生病。鱼塘养殖有哪些问题6 到 8 月份是养殖鱼类大量摄食、快速生长的最佳时期,同时又是鱼病暴发的流行季节,因 此鱼塘养殖管理应立足抗灾、投喂和防病等工作。第一、增强抗灾风险意识每年夏季是台风暴雨集中期,各级政府要树立增强抗灾风险意识,各养鱼场则要巡查鱼 塘周围的防洪排水渠,塘基进出水闸,禽畜栏舍,防止崩漏塌方,发现险情,马上抢修、加 固,防患于未然。第二、注意调节水质用生石灰调节水体酸碱度。夏季是台风暴雨季节,山洪暴发冲下

3、的黄泥浆水难免涌入池 塘,况且天然水都是酸性水体,故要定期用生石灰调节水体pH值。一般每亩1米水深用生 石灰 15 至 20 公斤化水全池泼洒,15 天一次,使 pH 值在至之间。定期用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常用的微生态制剂有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等。特别是长时 间的大雨过后,鱼塘生态环境遭受重创,甚至破坏微生态平衡。在这个时候适时使用微生物 细菌,修复微生态循环,营造良好鱼类生长水质环境特别重要。定期冲水换水。特别是大雨过后,一般鱼塘的水比较浑浊,容易恶化,在稳定后要适时 冲水换水,使养殖水体保持肥活嫩爽。适时开动增氧机,在清晨气压低,鱼类将会浮头时开 动增氧机增氧,如果塘口面积大的,开增氧机一时

4、解决不了浮头问题时,要马上加增氧剂救 急,平息鱼类因缺氧浮头死亡。第三、防治鱼病夏季高温多雨,是鱼病暴发流行季节,病毒、细菌、寄生虫、蓝绿藻类暴发,易导致鱼 类生病死亡。一般情况下,定期用漂白粉、鱼菌清等含氯药物进行水质消毒杀细菌病毒,用 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5 : 2)扑杀寄生虫和蓝绿藻类(俗叫绿皮水),用生石灰调节水体 酸碱度,同时投喂出血平等内服药饵,加快鱼体健康生长,提高抗病能力。第三、做好鱼种苗培育管理年初由于受霜冻寒冷阴雨影响,时间长,冻死大批罗非鱼、鲮鱼、淡水白鲳、革胡子鲇 等品种(包括亲鱼、成鱼、种苗),导致今年种苗培育季节推迟。6 月正是这些种苗开花标 粗培育,一定要精心管

5、理,为秋冬轮捕轮放和明年春季培育出更多健康种苗,实现渔业增产 增收增效。关键词鱼塘养殖污染;概念;原因;防治技术随着水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养殖密度不断加大,一味追求高产高效的养殖措施对养殖 水环境尤其是池塘底部沉积物过多,造成鱼塘自身养殖污染(亦称鱼塘老化),破坏了水体原 有的生态平衡,使池塘水体中养殖鱼类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导致其生理功能紊乱、生长缓慢、 免疫功能下降,并严重感染鱼类疾病,甚至死亡,进而影响了养殖鱼类的产量和产品质量。1 鱼塘养殖污染(老化)的概念养殖鱼塘由于多年使用而不干塘,池塘中残饵、水生生物排泄物及尸体等腐烂、分解, 引起水质恶化,使水体中的营养元素氮、磷等发生非正常变化

6、,并产生氨氮、硫化氢、亚硝酸 盐等有毒有害的物质,致使养殖鱼类发病频率高,生长缓慢,单位体积鱼产力下降,这种现象 称之为鱼塘养殖污染(即老化)。2 鱼塘养殖污染的原因养殖池塘长年不干塘,底部淤泥积累池塘既是养殖鱼类及其他水生生物生长的环境,又是其分泌物、排泄物的处理场所,由于 养殖生产过程中大量进行投饲后,残饵及水生生物的粪便、尸体、死亡藻类不断增加而又无 法排出池外,沉积于池底,在池塘底部形成1 层黑色淤泥。淤泥中的有机物在缺氧条件下发酵 分解产生大量的不利于鱼类及水生生物生长的物质,如氨、硫化氢、甲烷、氢、有机酸、硫 醇、低级胺类等,这些物质不仅直接危害养殖鱼类及水生生物,而且会使整个池塘

7、环境的水质 恶化,pH值降低,从而影响养殖品种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导致饲料系数增大,养殖成本升 高,甚至引起养殖品种中毒死亡和泛塘,对养殖周期的经济效益造成具大损失1。过多施用药物随着养殖的水环境日益恶化,鱼病发生的频率较高,施药治病的次数也越来越多,有些药 物对鱼类疾病治疗有很好的作用;同时有些药物也有相应的药物残留及负作用,造成鱼类在 用药过多的水环境中长期处于应激状态,自身抵抗能力下降而极易生病,更加导致各种疾病 的频繁发生。另外,近年来在水产养殖中也大量应用兽药中的抗生素、激素类药物,虽然对治 疗疾病起到一定的作用,却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水环境和养殖对象体内的微生物生态平衡, 使养殖对

8、象失去了一些正常的菌群屏障及生物拮抗作用,从而导致各类细菌性疾病的危害性 增强,更进一步引发细菌性疾病。残饵过多造成饲料污染由于投饲量、排泄粪便过多,投饲方法不当或饲料质量较差造成残饵过多而引起饲料污 染,农村传统池塘养殖追求高产高效,放养密度较大,投饲量也普遍偏大;并且多数人工投喂 植物性青饲料为主,饲料营养不全面,所投饲料在池塘水体中流失、腐烂较多,利用率降低, 增加了水体有机物质的污染量,更进一步造成鱼塘养殖污染。3 防治技术彻底清塘和消毒苗种池塘必须1年干塘1 次,成鱼塘至少3年干塘1 次,一般采用年底干塘,进行曝晒、 消毒、清除池塘底部过剩的淤泥,通过干塘使沉积于池底的硫化氢、氨气等

9、有害物质氧化成 硫酸根、硝酸根,分解为无害物质,并作为植物生长的很好肥料,改善了水质和底质条件2。 池塘淤泥清除后,有害物质和致病因子减少,是健康、无公害、可持续发展水产养殖的前提。提高水产养殖技术及管理水平,采用生物治理措施养殖生产者必须认真钻研水产养殖技术知识,牢牢掌握水产养殖过程中的技术关键。在 鱼病防治方面,以预防为主,对疾病诊断要准确无误,对症下药,用药时要以鱼塘实际水深准 确计算用药量,不能或多或少,以免影响鱼病的治疗,或造成药物污染水体。在养殖鱼塘中, 区域性种植莲藕、睡莲等经济价值较高的水生高等植物,养殖水体和底质中的无机氮和磷直 接被水生植物吸收利用,从而将池塘中的有机物质从

10、养殖水体中去除,降解养殖水体的自身 污染程度3。采用生态养殖模式和自动投喂方式改变以往投饲性品种为主的养殖特点,采取多品种结构搭配的养殖模式。减少投料性养 殖品种的放养量,搭配一定比例的滤食性鲢鳙鱼和底栖食性的鲤鲫等鱼类,使饲料残饵及养 殖鱼类粪便转换被鲢鳙鱼类直接利用,使沉积于池底的残饵被底层鲤、鲫等鱼类直接利用, 减少了水体中饲料污染物质,维护了水体生态平衡,而不影响单位面积养殖产量,甚至综合利 用后降低了养殖成本,提高了养殖产量。改变投喂方式,采用自动投饵机投喂颗粒饲料。为减 少残饵对池塘水体的污染程度,在养殖鱼塘中选择底质较硬的位置作为食场,采用自动喷料 投饵机投喂,提高饲料的利用效率

11、,减少了残饵过剩造成的水体污染。采用微生物调控方法生物处理养殖水体污染是利用微生物的作用改善水质,微生物是降解废物、废水的主力 军,利用经过遗传改造的微生物将成为治理水环境污染、保持养殖水体生态平衡的有效方法 如光合细菌能够利用水体中残留有机物(或 H2S、NH3 等)作为氢的供体进行光合作用,减少分 解在水体中的有害物质,起到改善水质、相对提高水体中溶解氧的作用,养殖水体中只要有 5g/m3的光合细菌,3h内就能将池底不断产生的氮离子和有机物质初始分解除去,使水质恢 复正常;硝化细菌可以去碳、去氮、杀灭病毒、降解农药、絮凝水体重金属及有机碎屑能将 硝酸盐反硝化成二氧化氮和氮气,它在消解碳、氮

12、等有机污染时,也可消解有机污泥。因此, 适时直接向水体中投放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硝化细菌等,可以将水体或底泥中的有机物、 氨氮、亚硝酸盐等分解吸收,转化为有益而无害的物质,有些可直接被养殖鱼类吸收利用,改 善养殖水体水质和底质,消除养殖水体的自身污染4。4 参考文献1 刘新宇,刘革,王桂芹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危害及防治对策J.中国水产,2006(12):81-82.2 王 光 全 , 朱 志 强 . 池 塘 健 康 养 殖 主 要 生 态 条 件 及 调 控 技 术 J. 齐 鲁 渔 业,2009(10):51.3 杨春晖防治水产养殖污染的措施J.养殖技术顾问,2009(6):4-5.4 罗国芝,谭洪新水产养殖用水的生物脱氮技术J.中国水产,2009(3):64-6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