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电源行业发展基本情况

上传人:陈****2 文档编号:203485523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0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通信电源行业发展基本情况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通信电源行业发展基本情况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通信电源行业发展基本情况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通信电源行业发展基本情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信电源行业发展基本情况(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通信电源行业发展基本情况一、 电源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一)航空航天等特种领域业务快速发展2021年3月,全国人大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纲要指出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应用,增强要素保障能力,培育壮大产业发展新动能。国家在航空、航天等行业领域的投资规模加大。近年来,自主可控政策促进国内电源类电子配套产业的高速增长,国内具备自主创新能力的高性能电源供应商必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二)国内外5G基站等新基建建设带动电源行业需求增长通信业

2、是全面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行业,要求出台新型基础设施投资支持政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随着国内外5G基站建设持续进行,带来国内外通信电源的需求增长。二、 电源行业市场规模受益于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电气化程度提高,近年来电源产业实现快速增长。根据中国电源学会数据,我国电源行业市场规模由2016年的2056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3288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达1245%。相关研究机构预测,2022年我国电源行业市场规模将达3700亿元。三、 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情况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我国新能源汽车市

3、场呈现出了爆发式增长的态势。2014年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形成产业规模的元年,标志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式从导入期向成长期过渡。这一时期新能源汽车主要应用于公共交通、出租汽车、城市环卫等公共领域,个人购车比例较低。为了改善购车结构,提高个人用户购车意愿,加快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和普及,自2015年起,国家持续出台了一系列的产业规划支持政策,地方陆续发布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随着政策的不断落地,我国新能源汽车进入了快速增长期。2017年5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印发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的通知(工信部联装201753号),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占汽车产销20%以上,约700

4、万辆。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我国新能源汽车2015年-2018年产销量逐年增长,2015年产销量分别为340万辆和331万辆,2018年产销量分别为1270万辆和1256万辆。受补贴退坡影响,2019年产销量分别为1242万辆和1206万辆,较2018年同比分别下降22%和40%。2020年产销量分别为1366万辆和136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00%和133%,增速较上年实现了由负转正。2021年产销量分别为3545万辆和3521万辆,同比分别高速增长1595%和1575%,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拉动。2022年上半年产销量分别为2661万辆和2600万辆,同比均增长12倍

5、,预计全年销量有望达到550万辆,同比增长56%以上。2020年4月16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有关政策的公告(财政部公告2020年第21号),提出:自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对购置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2020年4月23日,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和发展改革委四部委发布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财建202086号),提出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实施期限延长至2022年底。平缓补贴退坡力度和节奏。根据资源优势、产业基础等条件合理制定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强化规划的严肃性,确保规划落实。加大

6、新能源汽车政府采购力度,机要通信等公务用车除特殊地理环境等因素外原则上采购新能源汽车,优先采购提供新能源汽车的租赁服务。推动落实新能源汽车免限购、免限行、路权等支持政策,加大柴油货车治理力度,提高新能源汽车使用优势。从国际汽车产业发展趋势看,电动化是转型升级的方向。欧美等汽车发达国家都在加大支持力度。有必要延续对新能源汽车的财税政策支持,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提升产业竞争力。此外,新冠肺炎疫情对新能源汽车市场造成较大冲击。延长优惠支持政策,有助于拉动市场消费,对冲疫情影响,也有利于支持相关行业和企业加快复工复产。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

7、耗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燃料电池汽车实现商业化应用,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规模化应用,有效促进节能减排水平和社会运行效率的提升。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有利于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IDC认为,电动化是汽车市场的大势所趋,也是我国自主品牌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机遇。新能源作为汽车市场的必争之地,各大主流车厂在产能上的倾斜只会增加,市场成熟度将大幅提升。油价上涨、充电基础设施的完善、供给端厂商的投入、自动驾驶趋势的带动等因素

8、将驱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在未来实现高速增长。预计2021年至2025年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约为38%。四、 电源行业下游应用领域情况(一)消费电子消费电子电源主要包括用于给手机,智能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等智能终端产品充电的电源,未来将随下游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缩短以及新型应用领域不断出现而稳定增长。从消费电子电源市场来看,预计至2025年全球消费电子电源市场规模将达96267亿元,2020-2025年CAGR达1144%,其中手机电源,PC及PAD电源,智能可穿戴电源,智能家居电源市场规模分别达440亿元,246亿元,80亿元,196亿元;至2025年中国消费电子电源市场规模

9、将达201亿元,20202025年CAGR达1235%,其中手机电源,PC及PAD电源,智能可穿戴电源,智能家居电源市场规模分别达86亿元,41亿元,22亿元,52亿元。(二)新能源车载车载电源主要包括车载充电机OBC和车载DC-DC转换器,其中OBC的作用是将市电交流输入转换为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所需的直流,为动力电池充电;车载DC-DC转换器则是将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高压转换为12V或24V低压,为车上低压蓄电池等设备供电。从新能源车载电源市场规模来看,预计至2025年全球新能源车电控市场规模将达1114亿元,2020-2025年CAGR为41%,其中MCU达783亿元,VCU达70亿元,BMS

10、达261亿元;全球车载电源市场规模达612亿元,20202025年CAGR达41%。至2025年中国新能源车电控市场规模将达594亿元,20202025年CAGR达47%;中国车载电源市场规模达326亿元,2020-2025年CAGR达47%。(三)通信领域通信设备领域是电源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通信电源为基站通信设备、光通信网络设备、宽带通信设备、程控和网络交换机、环境及监控设备等提供电源保障。从通信领域电源市场规模来看,根据中国电源学会统计,2020年我国通信电源市场规模达150亿元。随着全球5G建设的加速推进,2025年我国电源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18亿元。通信电源领域是高度市场化的竞争领域

11、,5G通信设备加速建设,国内外通信电源制造商都在积极抢占市场份额。在通信领域的主要竞争者包括艾默生、爱立信、台达、深圳市合达中远通电源、动力源、中恒电气等。服务器电源是通信电源细分市场,主要用在数据中心场景中,主要应用于服务器,存储器等设备。从个服务器电源市场规模来看,预计至2025年全球服务器电源市场规模将达316亿元,2020-2025年CAGR达11%,中国市场规模将达91亿元,2020-2025年CAGR达11%。(四)电动工具电动工具电源市场保持稳定,具体来看,预计至2025年全球电动工具市场规模将达232亿元,2020-2025年CAGR达351%,中国电动工具市场规模将达186亿

12、元,2020-2025年CAGR达351%。(五)办公电子办公电子电源主要包括用于给显示器,打印机等终端设备充电的电源,未来其市场规模将随各国办公需求增长而增长。预计至2025年全球办公电子电源市场规模将达134亿元,其中液晶显示器电源,打印机电源市场规模分别达43亿元,92亿元。至2025年中国办公电子电源市场规模将达28亿元,2020-2025年CAGR达123%,其中液晶显示器电源,打印机电源市场规模分别达10亿元,18亿元。(六)特种电源特种电源是指具有不同于普通电源的特殊指标(如高压输出、特大电流输出、脉冲输出等)和特殊用途的电源装置。据NTCysd数据,2021年全球电源市场规模大

13、约为516亿元,预计2028年将达到826亿元,2022-2028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68%。我国特种电源市场的竞争格局较为分散,难以形成一家独大的局面。由于欧美发达国家的电源技术普遍比较成熟,我国行业大量使用Vicor、Interpoint所供的特种电源。因此,欧美电源厂商在我国特种电源市场占据有不小市场份额。在特种电源领域,中国市场发展相对较晚,主要分布在三个区域。一是珠江三角洲,主要是深圳、东莞、广州、珠海、佛山等地;二是长江三角洲,主要是上海、苏南、杭州一带;三是北京及周边地区;武汉、西安、成都等地也有一定的分布。这三大区域经济发展最快,轻重工业均较发达,信息化建设和科技研发水平较高,为

14、技术密集型的电源行业的研发、生产以及销售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和便利的场所。中国电源行业已形成了高度市场化的状态,生产电源产品的厂商数量众多,市场集中度较低,且企业规模普遍差别很大。五、 电源市场产品结构按功能效果划分,电源可分为开关电源、变频器、逆变器、UPS电源、模块电源、线性电源及其他电源。其中,开关电源具有功耗小、效率高等优点,且不存在替代设备,2020年在电源市场中占比最高,有56%的市占率。变频器以9%的市场占比位居第二;逆变器市场占比为4%;UPS电源、模块电源和线性电源分别占比3、3、1。从市场占比情况看,开关电源、变频器和逆变器三者占比为69%,成为市场的占比较高、较为主流的电源产

15、品。六、 电源行业细分市场现状伴随手机、PC、服务器电源的需求不断增长,全球及中国开关电源市场规模有望持续保持增长。根据中国电源学会数据,2020年全球消费类开关电源市场总值约1750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增长至2250亿元,五年CAGR达5%。从国内市场规模来看,中国开关电源市场预计将从2020年的1832亿元增长至2025年的2532亿元,期间CAGR达55%。从我国开关电源的应用领域来看,目前工业领域占比最高、达54%,其次为消费电子、通信以及PC,分别占比33%、7%、3%。七、 电源行业技术水平及特点近年来,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行业技术水平、产品优化和新品开发

16、等方面的快速发展。DSP等实时数字控制半导体芯片的技术进步及相关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以及新型电力电子元器件、新材料及数字控制技术的不断更新,为电源产品的转化效率、功率密度、可靠性、电磁兼容性、智能化等性能的持续提升提供了关键性的技术保障。结构设计的优化发展,也进一步提升了电源产品的性能。同时,随着应用需求的不断向前发展,这些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电源产品的升级换代提供了技术条件,从而推动行业开拓更多更新的应用领域及产品。八、 电源产业链电源产业链主要包括上游原材料、中游中间产品及电源制造、下游应用领域。原材料供应商主要为电源制造商提供控制芯片、功率器件、变压器、PCB板等电子器件;中游电源制造商

17、进行电源产品研发和生产,并通过各种营销渠道对产品进行销售和提供相应的售后服务,并负责根据行业用户对相关产品的需求,采购相应型号、规格的电源产品,应用到相应的电子设备中,并提供设备的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下游应用领域广泛,主要包括新能源汽车,通信电源,以及等领域。九、 通信电源市场规模通信产业的发展为国内通信设备制造商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同时也带动了电源行业的快速发展。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通信电源市场规模达到158亿元,同比增长1533%。相关研究机构预测,2022年我国通信电源市场规模将达183亿元。十、 新能源电源行业发展情况(一)新能源汽车车载电源新能源汽车车载电源产业链主要包括

18、原材料供应商、车载电源制造商、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和新能源汽车终端用户。其中,产业链上游是原材料供应商,主要提供车载电源所需的电子元器件、电路基板、磁性器件和结构件;产业链中游是新能源汽车车载电源制造商,主要提供新能源汽车车载充电机和车载转换器;产业链下游是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和新能源汽车终端用户。(二)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产业链主要包括零部件供应商、充换电站设备设施提供商、充换电站系统集成商和充换电站运营服务商。产业链上游是零部件供应商,主要提供电子元器件、电路基板、磁性器件和结构件等原材料;产业链中游是充换电站设备设施提供商和充换电站系统集成商,其中,充换电站设备设施提供商包括充电设备提供商、配电设备提供商、管理辅助设备生产商等,分别向充换电站系统集成商提供充电桩和充电机等充电设备、配电设备、管理辅助设备等,充换电站系统集成商将设备进行系统集成并建设成充换电站;产业链下游是充换电站的运营服务商,负责充换电站的运营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