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气象要素

上传人:d**** 文档编号:203481562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2.9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基本气象要素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基本气象要素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基本气象要素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基本气象要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本气象要素(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基本气象要素基本气象要素气象要素(met eorological elemen t)表示大气状态的物理量和物理现象通称为气象要素。主要有:气温、气压、风、 湿度、云、降水、蒸发、能见度、辐射、日照以及各种天气现象。 (一)气温气温 : 是表示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它实质上是空气分子运动的平均动能。 我国常用摄氏度,英美等国常用华氏温度,而理论工作常用绝对稳定。 摄氏度 与华氏度的换算:F=9/5C+32 C=5/9(F-32)一般生活中所说的气温是气象观测所用的百叶箱中离地面1.5米高处的温度。 气温的分布 1、等温线世界各地冷热不同,气温的分布有很大差别。通常用等温线来表示气温的水平 分布。

2、在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相等。 等温线疏-气温差别小 等温线密-气温差别大 2、气温的分布规律及 原因 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因为随着纬度的升高,地面获得的太阳光 照逐渐减少) 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由于海陆的物理性 质不同造成的,陆地吸热快,放热也快,海洋吸热慢,放热也慢,因此,吸收(或 放出)同样的热量,陆地和海洋的温度不一样,因此,海陆上空大气的温度也不 一样。 在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C。 气温的变化特征气温的变化f分子动能的变化f空气内能的变化日平均气温:一天中观测气 温的平均值。月平均气温:一月内各日

3、平均气温的平均值。年平均气温:一年 内各月平均气温的平均值。1、气温的时间变化规律 日变化:最高温出现在午后2时,最低温出现在日出前后。年变化:热带气温年变化小,温带寒带气温年变化大。北半球(陆地)七月平 均气温最高,一月平均气温最低。气温变化的基本方式 1. 气温的非绝热变化非非绝热变化:指空气块通过与外界的热量交换而产生的温度变化。变化的 方式主要有:辐射、乱流、水相变化、传导。辐射:指物体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放射热量的方式。(空气块之间、地气之间、 云之间大气层白天由于太阳辐射而增温,夜间由于向外放出辐射而降温)乱流:空气无规则的小范围涡旋运动,乱流使空气微团产生混合,气块间热量 也随之得

4、到交换。 水相变化:指水的状态变化,水通过相变释放热量或吸收热 量,引起气温变化。 传导:依靠分子的热运动将热量从高温物体直接传递给低 温物体的现象。 2. 气温的绝热变化绝热变化:空气块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仅由于其自身内能增减而引起的温 度变化。大气中的温度变化:当气块作水平运动或静止不动时,非绝热变化是主要的; 当气块作垂直运动时,绝热变化是主要的。绝热变化过程有两种情况:干绝热过 程、湿绝热过程。干绝热过程:在绝热过程中,如果气块内部没有水相的变化,叫干绝热过程(即干空气或未饱和空气的绝热过程。干绝热直减率Y dl C/100m)。湿绝热过程:在绝热过程中,如果气块内部存在水相变化,叫是

5、绝热过程。是绝热过程直减率,用Ym表示Ym=0.40.7 C/100m。3.局地气温的周期变化日较差:一日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年较差:最热月的平均温度与最冷月的平均温度之差 1. 局地气温的变化特 点之非周期变化由于大规模冷暖空气运动和阴雨天气的影响而产生的温度变化,没有周期性。(二)气压气压(即大气压强),是空气分子运动与地球重力场综合作用的结果。 气压 的单位:百帕hPa、毫米汞柱mmHg、英寸inches(1个大气压=1013.25hPa=760mmHg=29.92inches)。1、气压随高度的变化:气压总是随高度而降低的,高度越高,气压随高度降 低得越慢。 2、 航空上常用的几种

6、气压:本站气压、修正海平面气压、场面气 压、标准海平面气压。本站气压:是指气象台气压表直接侧得的气压。(由于各测站所处地理位置及 海拔高度不同,本站气压常有较大差异)。修正海平面气压:是由本站气压推算到同一地点海平面高度上的气压值。(海 拔高度大于1500米的测站不推算修正海平面气压)。场面气压:指着陆区(跑道入口端)最高点的气压。(场面气压是由本站气压 推算出来的)。 标准海平面气压:大气处于标准状态下的海平面气压称标准海 平面气压。(标准海平面气压值为1013.25hPa或760mmHg)。气压的水平分布特点气压在空间的分布称气压场。 等压面与某一平面相交所构成的交线称为等压线。 若等压面

7、簇与某一高度平面相交,就构成等压面的水平剖面图。由水平剖面图 上等压线的分布情况,可以看出气压在水平方向上的变化情况。如果这个平面是海平面,我们便得到了一张海平面等压线图,也就是地面天气 图。低气压:(简称低压)低气压又称为气旋。它是由中心气压(或位势)比四周 低的一簇闭合等压线(或等高线)所组成。其附近空间等压面是向下凹的。高气压:(简称高压)高气压又称为反气旋,它是中心气压(或位势)比四周 高的一簇闭合的等压线(或等高线)所组成。其附近空间等压面向上凸起。低压槽:(简称槽)低压槽是低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在槽中各等压线曲率 最大的点的连线称为槽线。在槽附近的空间等压面象地形中的山谷。高压脊

8、:(简称脊)高压脊是高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在脊中等压线曲率最 大的点连线为脊线。高压脊附近的空间象地形中的山脊。鞍型气压区:(简称鞍)鞍型气压区是由两个高压区和两个低压区相对组成的 中间区域,其附近空间等压面的形状像马鞍。结论:1、等压线的疏密程度代表了气压在水平方向上变化快慢的程度。 2、 等压线越密的地方,气压延垂直等压线的方向的变化就越快。(三)湿度表示大气中水汽量多少或空气干燥潮湿程度的物理量称大气湿度。(大气湿 度状况与云、雾、降水等关系密切)常用的湿度表示方法:水汽压和饱和水汽压、相对湿度、饱和差、比湿、水汽 混合比、露点(t d)、气温露点差(t-td)水汽压:大气中的水汽所产

9、生的那部分压力称水汽压。饱和水汽压:在温度一定情况下,单位体积空气中的水汽量有一定限度,如果 水汽含量达到此限度,空气就呈饱和状态,这时的空气称饱和空气。饱和空气的水汽压称饱和水 汽压,也叫最大水汽压,因为超过这个限度,水汽就要开始凝结。实验和理论都 可证明,饱和水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饱和水汽压的 数值是不同的。相对湿度:就是空气中的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的比值(用百分 数表示),即f=e/E*100% 相对湿度直接反映空气距离饱和的程度。当接近100%时,表明当 时空气接近于饱和。当水汽压不变时,气温升高,饱和水汽压增大,相对湿度减 小。通常情况下,气温变化

10、大于水汽含量变化,一个地方的空气相对湿度的变化 主要受温度的影响,晚上和清晨相对湿度大。饱和差: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水汽压与实际空气中的水汽压之差称饱和差(d), 即d-E-e,d表示实际空气距离饱和程度。比湿:在一团湿空气中,水汽的质量与该团空气总质量(水汽质量加上干空气 质量)的比值,称比湿。其单位是g/g,即表示每一克湿空气中含有多少克的水汽。对于某一团 空气而言,只要其中水汽质量和干空气质量保持不变,不论发生膨胀或压缩,体 积如何变化,其比湿都保持不变。水汽混合比:一团空气中,水汽质量的比值称水汽混合比。 露点:在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气压一定下,使空气冷却达到饱和时的温度, 称露点温度,

11、简称露点。露点温度取决于:空气中的水汽含量(气压一定);气压降低,露点温 度降低(水汽含量一定)。气温露点差:气温减去露点就是气温露点差。气温露点差表示了空气的干燥潮 湿程度。气温露点差越小,空气越潮湿。未饱和湿空气:露点温度气温饱和湿空气:露点温 度=气温。空气中的水汽含量与地表有关。同一地区空气中水汽含量与气温有关。 空气湿度的变化1、 空气中水汽含量的变化:白天大于晚上,夏季大于冬季 2、 空气饱和程 度的变化:早晨大午后小,冬季大夏季小基本气象要素变化对空气密度的影响空气密度与气压成正比 空气密度与气温成反比 水汽含量越大空气密度越小(四)云和云量 云:云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小水滴、过冷水滴、冰晶或它们的混合物组成的可 见聚合体;有时也包含一些较大的雨滴、冰粒和冰晶。其底部不接触地面。云的观测主要包括:判定云状、估计云量、测定云高和选定云码。云的分类:按云的外形特征、结构特点和云底高度,将云分为三族,十属, 二十九类。 1、 低云(云底高度小于2000米)。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