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黄山奇松教学设计

上传人:时间****91 文档编号:203467976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16黄山奇松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16黄山奇松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16黄山奇松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16黄山奇松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6黄山奇松教学设计(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16 黄山奇松(第二学时) 下坊中心小学 曹殿平一、教材分析黄山奇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5单元的中的一篇课文,本单元是一组描绘祖国大好河山的美文。其中黄山奇松是本单元的首篇,在本单元中起着提纲挈领、举一反三的示范作用。课文以生动的笔墨描元是一组描绘祖国大好河山的美文。文章集景色美、语言美、情感美于一体令读者赏心悦目、心驰神往、浮想联翩。全文共三个自然段,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每个自然段可以独立成段。第一自然段是讲人们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第二自然段具体描绘了三大名松的动人姿态。写出了它们的“奇”,是全文的重点段。第三自然段写千姿百态的松树使黄山更加秀美。全文构造上,按“总分结合,点面结合”的

2、方式谋篇,是一篇陶冶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学生语言素养的好教材。本课筹划安排二学时来完毕,其中第一学时着重读准读通,扫除障碍,整体感知。第二学时精读品悟第二自然段,积累内化“精妙”的语言,体会作者的写作特色,发挥充足的想象。二、教学目的(一)知识与能力1、对的、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会写本课六个生字,理解新词语的意思。3、会用“挺立”“饱经风霜”造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山松的奇美,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二)过程与措施 1、运用多媒体创设情景,揭示课题。2、引导学生品读、感悟、想象,用多种方式激起学生诵读的爱好,培养学生发明性思维能力。 3

3、、为了增进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发明精神,教学活动中可将看图、看书、训练融入质疑、梳疑、解疑的过程中,让学生充足动起来。(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黄山奇松的奇特、景色的优美,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从课文中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指引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 教学难点:在读的过程中协助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 四、设计理念: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本课教学中,力求为学生创设个性化的阅读空间,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唤起情感的升华,从而让学生的心

4、灵和文本发生思想的碰撞,进而能结识美、感受美,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五、教学措施: 放手让学生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受黄山奇松的奇特,并借助多媒体课件协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教师的牵引指引、学生的反复朗读和交流讨论,把握课文的内容,完毕教学任务。 六、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收集有关黄山的资料七、教学时间:2学时八、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同窗们,你们去过黄山吗?想不想懂得黄山有那些奇美的风光?今天,教师就带你们到黄山去游览一番,去领略一下黄山松的奇特,好吗?、板书课题:16、黄山奇松3看题提问:黄山在哪?黄山有哪些奇松?奇在哪里?为什么课文要以黄山奇松作题目?

5、黄山除了有奇松,尚有什么奇? 1、同窗们,我们懂得享有“天下第一奇山”美称的黄山,以“四绝”闻名于世,谁懂得这四绝分别指什么?(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多媒体画面(黄山四绝)我们还懂得,人们对“四绝”之中的奇松特别有感情,用文中的一种词语是(情有独钟)。板书:情有独钟。只要你来到黄山上,你就会看到山顶上、陡崖边,到处均有潇洒、挺秀的奇松,今天,我们一起尽情饱览 “四绝”之首的黄山奇松。(齐读课题)(二)导读,感受奇松。、过渡:教师一方面带同窗们来到黄山最妙的观松处,曾被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 (出示课件),在玉屏楼前,可以看到哪些奇松呢?请同窗们迅速地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出三大奇松

6、的名称。同窗们,玉屏楼前,你看到了哪些奇松?(课件三奇松,)来,我们一起写下这三棵奇松的名字。 2、黄山是“无石不松,无松不奇”的,“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奇在哪里呢?请同窗们仔细读读课文,划出你觉得“奇”的地方,并在空白处写下你的感受。 3、讨论交流。(1)品味迎客松 三大名松尽收眼底,作者评价最高的又是哪棵呢?你从文中哪句话可以看出? 课件出示: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A乃至,表达意思更深一层。你能给乃至换个意思相近的词吗? 如今,一提到黄山的松树,就立即会想到迎客松;一提到黄山,也会立即想到迎客松,由于 “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

7、黄山的象征了。”(齐读) 过渡:作者为什么对迎客松评价如此之高呢?迎客松究竟何奇之有呢?瞧,(多媒体展示画面)好客的迎客松正翘首盼望我们的到来呢!你从哪里感受到它的神奇呢?交流:1、 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布满生机。这句话中的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它的神奇? A、遒劲 你懂得遒劲的意思吗?(笔直有力,粗壮雄健,有气势。)你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指名读。(我真佩服你,读得很有力量。)来,男生一起读,读出它的力量。引读:枝干(遒劲)B、饱经风霜 如果你就是这一棵迎客松,你就站在陡崖边,你经历了什么?(风吹日晒 狂风暴雪 风霜雨雪)2 对,这就是“饱经风霜”(风霜读重)

8、迎客松,也许你经历了多少年的风霜雨雪、风吹日晒?(十几年、几百年、八百近年 )3 是很近年!但是不是十几年,而是80近年啊!当你想到这棵迎客松已经800多岁了,经历了800近年的风霜雨雪,这就叫饱经风霜(饱读重)多么简朴的一种词,多么简朴的四个字,可它饱含了迎客松成长过程中的多少艰苦啊!孩子们让我们读读这个词(饱经风霜)。带着你的感受(理解)读读这个词。练读,指名读。(读出了迎客松的沧桑感。)C 、郁郁苍苍谈谈你对这个词语的理解。(青翠茂盛)带着你的理解读读。指名读。多么有活力的一棵松,我们女生一起读。D 、刚刚这三个词都读得较好,把它们送到句子自己读读。练读,指名读,齐读。(你的朗读让我听出

9、了迎客松饱经风霜、布满活力)是啊,这棵迎客松挺立在黄山上已经一千年了,虽经历了千百年的风霜、雨雪的考验,但它仍然郁郁葱葱,布满生机。这是一棵多么的松树啊!你能把它读好吗?2、“迎客松的奇还表目前哪里?”出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犹如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来宾的到来。”、 教师在读课文时很喜欢这句话,你能猜出教师为什么喜欢吗?看看谁是教师的知音?(这是比方句,“犹如”就是“仿佛”, 把斜伸出去的枝干比作主人的手臂)你跟教师想到一起了。你真是教师的知音。(出示图)同窗们,看看图,这一丛斜伸出去的枝干多么像主人的手臂,这是一句多么贴切而生动的比方。正由于太像了,因此人们把它叫做“迎

10、客松”。、 作者的想象力太丰富了,但教师相信我们班同窗的想象力更丰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好客的迎客松正热情地欢迎我们的到来呢?它会说哪些欢迎词?(学生热情交流欢迎词,并加上动作,朋友,欢迎您到黄山来!我们黄山欢迎您!)哇,真有种宾至如归的感觉!让我们像热情的迎客松同样(停止),伸出你热情的手臂,大声地读(手指句子)师:同窗们,迎客松的倩影走进了各族人民的心中。北京人民大会堂也陈列着巨幅铁画迎客松,象征着我们中华民族的热情好客。此时此刻,你最想用哪些词来形容迎客松?填空:( )的迎客松(不屈不挠生机勃勃热情好客) 对,同窗们,这些词用来形容迎客松最恰当但是了。 (对,它是我们中华民族不屈不

11、挠、生机勃勃、热情好客的象征啊!)正由于这样,再读: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 同窗们,在作者的笔下,它仅仅是一棵松树吗?不,它简直就是一种活生生的人呀!这不仅是黄山松的热情,并且是黄山的热情,更是整个黄山人的热情。来,热情好客的同窗们一起读迎客松的句子。(多美的文字,多美的声音,让我们有着身临其境的感觉)正由于迎客松的独特魅力,曾有诗人作诗赞叹:(出示诗句:奇松傲立玉屏前,阅尽沧桑色更鲜。双臂垂迎天下客,包容四海寿千年。 )(2)欣赏“陪客松、送客松”的奇美、过渡:迎客松真神奇呀!陪客松和送客松也是同样的环境生长,模样也各有所奇,请同窗们在这两种松中选择自

12、己较喜欢的一种,读一读,想一想它奇在哪里?B、学生自读。C、交流。请你说说你喜欢哪种松呢?它奇在哪里?陪客松出示图文1.从这个比方中我们能感受到陪客松的特点板书(犹如)绿色的巨人2. 为什么称它是“绿色的巨人”?体会陪客松的高大挺拔、苍翠茂盛,(补充讲陪客松的高5米,顶径达5米,)进一步体会比作“巨人”的妙处。3、我喜欢它陪伴游人欣赏黄山美景,我喜欢它 奉献精神看,陪客松正伸展那宽敞的肩膀,遮挡住炎炎烈日,陪伴游人欣赏美丽的黄山风光。那无私的奉献怎能不让我们心生爱意? 请你通过朗读来体现。送客松出示描写送客松的句子。送客松姿态独特, 1.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它的枝干是弯弯曲曲的,枝干蟠曲,像“绿

13、色盆景”。 “盆景”人们都见过吧,谁能把自己对盆景的理解说一说?(人工加工的植物)盆景是园丁精雕细琢的刻意造型,把迎客松比作绿色盆景,(板书:绿色的盆景)可见它姿态优美独特。1、我喜欢它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仿佛在跟游客依依不舍地辞别。这一句是拟人句,把送客松当做人同样热情,伸出手臂向客人辞别。2、 多么热情的送客松啊,像在挥手辞别,又仿佛在作揖送客,又俨然在伸手挽留。它对远去的游客说些什么?多么好客的送客松啊!能把它的热情读出来吗?练读、指名读。指点:依依不舍的样子能读出来吗?小手能伸出来演一演吗?多么好客的送客松,像人同样的挽留你,喜欢它的同窗一起读。师小结:三大名松的确是奇松啊!相信

14、同窗们也一定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了吧!让我们伴着美妙的音乐在一次读一读,感受黄山奇松的神奇魅力。(三)、观看录像,升华情感。1、同窗们,黄山松何止这三大名松,它们星罗棋布,争奇竞秀。它们或,或,或;或,或,或;它们有的,有的_黄山奇松装点着黄山,使得黄山更加_,更加_.黄山奇松真是_(板书:千姿百态)2、文中的省略号更令人浮想联翩,我们再去看看其他的奇松,好吗?千姿百态的奇松向我们走来了。播放录像。(伴以优美的音乐,出示多种黄山松的画面及名称,教师有详有略地解说倒挂松、竖琴松、双龙松、黑虎松、探海松、孔雀松、卧龙松)3、小练笔:结合刚刚欣赏到的图片,大胆地展开想象,再仿照第二段写法,任选一种松作

15、具体的简介,写出它姿态的“奇特”。(你让这美丽的松树动起来、活起来。 )四、创意广告词:(备用)教育旅行社准备来年“五一”长假开辟“黄山七日游”的游览线路,请你代写一句广告词宣传一下我们神奇秀美的黄山。一品黄山,天高云淡。 感受黄山,天下无山。五、小结。同窗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黄山,领略了黄山奇松的风姿。你看,多有礼貌的黄山松,客人来了,它们迎客、陪客、送客,难怪人们对奇松情有独钟。它们美得奇,奇得艳,真是让人大饱眼福,旅行家徐霞客两次游览黄山后,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出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六、作业设计。今天回家后1、当一次小导游,给爸爸妈妈简介黄山奇松。 2、背诵第二段。【板书设计 16 黄山奇松迎客松 好客的主人情有独钟 陪客松 绿色的巨人 千姿百态 送客松 天然盆景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