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地质作用顺序类试题专练详解

上传人:29 文档编号:203440893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7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9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地质作用顺序类试题专练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地质作用顺序类试题专练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地质作用顺序类试题专练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2019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地质作用顺序类试题专练详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地质作用顺序类试题专练详解(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地质作用顺序类试题专练读某地区地质剖面图,完成小题。1该地区地质历史上内力作用的先后顺序为()水平挤压运动水平扩张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A B C D2经测定,石灰岩是该地区最古老的岩石,则图中的地质构造最有可能为()A背斜 B向斜 C地垒 D地堑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以下各题。3该区域的地质构造是( )A背斜 B向斜 C地垒 D地堑4该区域主要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是( )A水平挤压、外力侵蚀、岩浆侵入B岩浆侵入、水平挤压、外力侵蚀C水平挤压、岩浆侵入、外力侵蚀D外力侵蚀、水平挤压、岩浆侵入下图为“某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5按地质现象发生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排列是A断

2、裂、褶皱、岩浆喷出、岩浆侵入 B岩浆喷出、褶皱、岩浆侵入、断裂C褶皱、岩浆喷出、岩浆侵入、断裂 D褶皱、岩浆侵入、岩浆喷出、断裂6所示地质现象与成因匹配的是A水平挤压 B断裂抬升 C岩浆侵入 D风化侵蚀读下面地质构造图,回答下列各题:7形成的先后顺序,叙述正确的是( )A早于 B早于C早于 D早于8关于该地质构造图说法正确的是( )A是岩浆侵入形成的 B处适合工程建设C处可以找到化石 D为沉积岩读“某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9图中地质现象发生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褶皱、岩浆喷出、沉积、岩浆侵入、断裂B断裂、沉积、岩浆喷出、褶皱、岩浆侵入C沉积、岩浆侵入、褶皱、断裂、岩浆喷出 D岩

3、浆侵入、褶皱、断裂、岩浆喷出、沉积10所示地质现象与成因对应正确的是()A泥沙沉积 B岩层断裂 C侵蚀作用 D水平挤压11下图为某地地貌景观与地质剖面图,该地区地质事件由先到后发生的顺序为A断层形成、褶皱产生、岩浆侵入、固结成岩B褶皱产生、岩浆侵入、断层形成、固结成岩C固结成岩、断层形成、岩浆侵入、褶皱产生D固结成岩、褶皱产生、岩浆侵入、断层形成读“我国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2地质构造和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A丁乙丙甲 B乙丙甲丁 C丙乙甲丁 D乙丙丁甲13M处形成的岩石最有可能是A石灰岩 B大理岩 C页岩 D安山岩14安徽天柱山属花岗岩峰丛地貌(如下图所示),地质遗迹丰

4、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地质公园。图中“峰丛”形成过程的先后顺序为( )A固结成岩一地壳抬升一流水侵蚀 B岩浆活动一地壳下沉一风化、堆积C地壳下沉一变质作用一风蚀水蚀 D岩浆侵入一地壳抬升一风化、水蚀读某地质剖面简图,完成下列各题。15关于甲处地质构造形态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槽部受到张力,不易受侵蚀 B槽部受挤压,岩石比较坚硬C顶部受张力作用,易受侵蚀 D岩石比较坚硬,易发生上下移动16图示地区经历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最可能是( )A沉积水平挤压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外力侵蚀B沉积水平挤压地壳抬升外力侵蚀岩浆侵入C沉积水平挤压岩浆喷出地壳抬升外力侵蚀D沉积水平挤压地壳抬升外力侵蚀岩浆喷

5、出研究地质构造,可以科学地推断地层形成过程与地貌的关系。下图示意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7对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的推断,正确的是()A B C D18对岩石形成后,地质作用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岩浆喷发地壳下降深海沉积地壳上升水平挤压外力侵蚀B地壳下降沉积作用地壳上升侵蚀堆积水平挤压C地壳下降沉积作用地壳上升水平挤压外力侵蚀堆积作用D地壳下降沉积作用岩浆喷发水平挤压堆积作用外力侵蚀参考答案1C 2A【解析】1图中石灰岩是该地区最古老的岩石,页岩比石灰岩新经过水平挤压形成褶皱构造后来岩浆活动侵入到地壳上部形成的侵入岩,即中间的花岗岩岩浆上升的过程中将旁边的原来的石灰岩高温高压

6、的作用形成了现在的大理岩在右侧大理岩和石灰岩之间有岩层错位现象,发生了断层活动因此该地区地质历史上内力作用的先后顺序为,故正确;2该地岩层中间老、两翼新,为背斜。3 A 4 C 【解析】3据图可知,该地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A正确。向斜岩层向下弯曲,B错误。地垒和地堑都属于断层,图示岩层没有发生断裂位移,故CD错误。4据图可知,该地岩层先水平挤压形成背褶皱,排除BD;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石破碎,易被侵蚀。但是图示区域背斜顶部有花岗岩,说明先有岩浆侵入,再由外力侵蚀形成,A错误,C正确。5C 6A【解析】5由图可知:断层两侧岩层不连续,故断层最后发生,侵入的岩层阻断了喷出岩,故侵入岩后发生,而褶

7、皱最早发生。故选C。6图中为岩石的弯曲,为地壳运动,水平挤压所致;为喷出岩、为沉积岩中的洞穴,为溶蚀作用;为形成不同岩层的界面。故选A。7A 8D【解析】7沉积岩层一般是下面的先沉积,上面的后沉积,后形成的非沉积岩岩层把先形成的岩层切断。图中是沉积岩,在最下面,形成最早。是侵入岩,比形成晚,C错。形成比晚,B错。图中岩层把岩层切断,所以形成比早,A对。切断了岩层,比形成晚,D错。8读图,是岩浆喷出地表冷凝形成的,A错。处是断层 ,不适合工程建设,B错。处是花岗岩,不能找到化石,C错。为沉积岩,D对。9A 10D【解析】9图中岩层都发生错位,所以断裂一定是最后形成的,用排除法选A项;或是沉积岩2

8、位于沉积岩1之下,且沉积岩2发生弯曲变形,所以最先形成褶皱,岩浆岩2在沉积岩岩2之上形成火山锥,火山锥被沉积岩1覆盖,故岩浆喷发早于沉积,各岩层发生断裂,说明断裂形成晚于岩浆侵入,选A项。10为火山喷发,为侵蚀作用,为岩层断裂,为水平挤压,因此选D项。11D【解析】读图可知,该地区岩浆岩侵入沉积岩中,之后断层由切断了岩浆岩,故该地区应该先形成沉积岩,后产生褶皱现象,之后岩浆入侵,形成了岩浆岩,最后发展断层。12 A 13 B 【解析】12沉积岩是受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因而一般的规律是岩层年龄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年龄越新,其位置越靠上(接近地表)。故丁比甲早,可把BC排除,在乙处可以看出岩层发

9、生了明显的位移和断裂,因此是先形成了沉积岩再形成的断层,故丁比乙早D排除。岩浆岩可以按照其与沉积岩的关系来判断。喷出岩的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侵入岩晚于其所在的岩层,故丙比丁和乙都要晚。沉积岩甲位置在最上面,因此形成的时间最晚,故答案选A。13变质岩是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而这多是在岩浆活动的影响下形成的,因而变质岩的形成晚于其相邻的岩浆岩。本题只有大理岩是变质岩,其余都是沉积岩,故选B。14D【解析】试题分析:花岗岩属于侵入型岩浆岩,是岩浆侵入到岩石中冷却凝结而形成的,所以首先是岩浆侵入;然后经过地壳运动,地壳隆起抬升,最后经过风化、水蚀出露地表,形成图中的“峰丛”。故选D15C 16A【解析】15甲处岩层向上拱起地质构造为背斜,但是形成谷地。C项正确。故选C。16甲处花岗岩但是出露地表最后经历了外力侵蚀作用。发生侵蚀作用前需要地壳抬升,再前是岩浆活动,有褶皱需要水平挤压,沉积岩形成需要外力作用。A项正确。故选A。17D 18C【解析】17岩层先形成的在下,后形成的在上;据图可知,岩层在岩层、的下面,所以岩层最早形成,曾经是个火山口,被后来形成的层覆盖,故形成顺序为。18据图可知,上面有很厚的沉积物,说明其形成后曾经历过地壳下沉,沉积物沉积,后来地壳上升加上受到水平挤压,形成背斜,背斜顶部受到外力侵蚀形成谷地,后来由于堆积作用,形成了松散的沉积物,故选C。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