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化反应实验报告

上传人:ba****u6 文档编号:203421845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60.3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皂化反应实验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皂化反应实验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皂化反应实验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皂化反应实验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皂化反应实验报告(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皂化反应实验报告书实验课程名称油脂皂化反响实验报告中远环境工程自主实验报告单实验课题:油脂水解制肥皂实验时间:2021.11.10 实验地点:实验室组长:_实验者:才艮告包括实验目的、意义,实验根本原理与方法,主要仪器设备及耗材,实验方案与技术路线等一、实验目的1. 了解油脂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2. 掌握制备肥皂的原理、方法及肥皂的性质二、实验仪器1、仪器烧杯量筒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玻璃棒滤纸纱布2、试剂 动物脂肪95%乙醇40%氢氧化钠溶液饱和氯化钠溶液二、实验根本原理1. 制备原理:油脂在酸或碱的存在下可以与水发生水解反响。以硬脂酸甘油酯为主要成分的油脂和烧碱溶液混合加 热,水解生成的硬脂

2、酸钠就是肥皂的主要成分,所发生的反响可表示为CI I2OHQtHCOOCH;CnHMCOOCH + 3NaOH 3CL7HMCOONa + CHQHIIc17hmcoochch2oh油脂不易溶于碱水,参加乙醇为的是增加油脂在碱液中的溶解度。加快实验速度。参加浓食盐水的目 的是使肥皂溶解度降低,令它浮于水上,便于收集四、实验容与数据记录操作现象及解释1在小烧杯中参加约5g动物脂脂肪完全溶解。肪,6ml95%的乙,微热使脂肪完全溶解。油脂能溶于有机溶剂无水乙醇。2在反响液中参加6ml40%的氢氧化钠溶液,边搅拌边小心加热, 直至反响液变成黄棕色粘稠状。 用玻璃棒蘸取反响液,滴入装有参加氢氧化钠溶液

3、后反响液变为黄棕色。 酸钠和甘油的混合物。是硬脂热水的试管中,振荡,假设无油滴浮在页面上,说明反响液中的油脂已完全反响,否那么要继续硬脂酸甘油酯碱性水解生成硬脂酸钠为肥皂的主 要成分。本卷须知微热烧杯,要先小火 预热,加热时间不宜 太长。搅拌时玻璃棒 不要直接碰烧杯壁。皂化反响时,要保持 混合液的原有体积, 不能让烧杯里的混 合液煮干或溅溢到 烧杯外面。加热使反响完全。有固体物质浮于液面上。肥皂盐析溶解度降低析出3在反响液中参加60ml热的 饱和食盐水,搅拌。配置氯化钠溶液使其饱和。加热时垫上石棉网。小火加热。搅拌时玻璃棒不能碰到烧杯。肥皂固化凝结成块。用滤纸将甘油与水分吸干。4用药匙将固体物

4、质取出, 用滤纸或纱布沥干,挤压成 块,观察,并与日常使用的肥皂作比较。六:实验结果及分析制得的肥皂无普通肥皂香味。普通使用的黄色洗衣皂,一般掺有松香,松香是以钠盐的形式而参加的,其目的是增加肥皂的溶解度和 多起泡沫,并且作为填充剂也比较廉价。制得肥皂与日常肥皂不同。高碳脂肪酸的钠盐为硬皂,比软皂硬,洗衣皂、香皂、药皂一般都是硬皂。 软皂,也叫“钾皂,是高碳脂肪酸的钾盐,比硬皂软,溶在水中不会凝冻,可制液体皂。因此我们制备的肥皂为硬皂。制得的肥皂能轻松吸取手上的油脂。肥皂去污一方面是利用肥皂中所含的乳化剂使油脂类污渍乳化成为 微小的颗粒,减小附着力,然后通过搓揉产生的泡沫在清洗物外表破裂形成的

5、冲击将污渍从被清洗物外表。七.小结、建议及体会生命中的根底有机化学物质油脂【分析】油脂是人类主要食物之一,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油脂的构造和性质。对于生活中经常见到的油和脂肪, 教材介绍了油和脂的区别。在阐述油脂的构造之后,介绍了油脂的在人体中的代和功能。简单地介绍了生活中 油脂的变质的过程,如何应用到生活中去,懂得如何更好的保存油脂。【设计思路】展示地沟油一讨论地沟油的危害一提出如何将地沟油变废为宝引出油脂的定义和构造一根据其构造分析 其性质-根据油脂的性质分析讨论解决地沟油的方法。【目标】知识技能:1、了解油脂的概念、用途以及物理性质。2、掌握油脂的构造和化学性质。科学思想:1、用构造决定性

6、质这一化学根本思想指导学习。2、科学的摄取油脂,预防高血脂病。重点:油脂的构造和性质难点:油脂的皂化反响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思考一:地沟油有何危害?1、极不卫生。2、过氧化值、酸价、水分等严重超标。3、含黄曲霉素、苯并芘等强致癌物,易致癌。多媒体展示使用地沟油的情况。思考二、如何将地沟油变废为宝?一、油脂的构造1、 定义: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油 常温呈液态 脂肪 常温呈固态2、 构造:()0CH!讲述:I八其中:R,R,R分别代表高级脂肪酸的烃基。1R1、R2、R3可以代表饱和烃基或不饱和烃基。2如果R1、R2、R3一样,这样的油脂称为单甘油酯;如果R1、R2、R3不一样,称为混甘

7、油酯。3天然油脂大都为混甘油常见的高级脂肪酸有:饱和脂肪酸: 软脂酸十六酸,棕榈酸C15H31COOH硬脂酸十八酸C17H35COOH不饱和脂肪酸:油酸 9-十八碳烯酸C17H33COOH亚油酸9,12-十八碳二烯酸C17H31COOH如果R, R,R 一样,称为简单甘油酯;如果R, R,R不同的油脂称为混合酸甘油酯。天然油脂大多 数都是混合甘油酯。三、油脂的性质1、物理性质:1油脂的密度比水小,它的黏度较大,触摸时有明显的油腻感。2油脂难溶于水,易溶于汽油、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3纯洁的油脂是无色、无嗅、无味。一般油脂含有维生素和色素等而有颜色和气味4因为天然油脂都是混合物,所以没有固定的熔

8、沸点。2、化学性质:1水解反响:在酸、碱或酶等的催化剂的作用下,油脂均可发生水解反响。产物为:1mol甘油和3mol高级脂肪酸或盐。具体的水解方程式为:酸性水解C|?HaC0(MpCHr-OH辅孔佩NXJH | MHQ日1:心汛i:CWH十CH-0HC?Hr.amC;HrCHj-OK碱性水解皂化反响功叩戏)腿C-OHIICifH:,CtX)CH +3NiOH+ CH-OHICdHbCOOCH.胡】TH皂化反响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响叫做皂化反响。2油脂的氢化:由液态的油转变为半固态的脂肪的过程,称为油脂的氢化,也称油脂的硬化。这样制得的油脂又称为人造脂肪,通常又称为硬化油。其反响方程式为:INIC:切mGCH NHz , J12- C1?I-13FMK)CH也woe 乩总结:CrHCOOCH油化成匙油酸甘 (液态)一一一油S-结构:CirHjnCOOCHR-COOCII,IR,C()()CH(;.! I .COOCH,、性质:水解反应,催化加氢脂肪代表物硬脂酸.(岳态) 诂应结宓:GLCC()CHg., igcnocu、性质:水解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