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系统的组成

上传人:m**** 文档编号:203394215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2.7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广播电视系统的组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广播电视系统的组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广播电视系统的组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广播电视系统的组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播电视系统的组成(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技术员-佛山电视台三水分台主要工作职责:1、提前预习节目播出或录制计划,做相关准备工作,保证节目的顺利播出或录 制;2、在节目开始前确定各个传输信号运转正常;3、广播电视系统的维护、设备的简单维修和熟练操作;4、负责转播车电视设备的操作和信号传输工作;任职资格要求:1、电子类或通讯类、工程类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2、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较好的应变能力;3、良好的沟通和服务意识;4、在技术维护、广播电视制作、灯光、音响等领域有较强的技术技能、取得相关 等级证书者优先广播电视系统的组成?分析:广播电视系统是由电视中心(又称播控设备)、发射、接收三大部分(电视 中心主要制作电视节目)在电视中心与发射台

2、之间,发射与接收设备间应有传输网 络。其系统组成如下图所示。图 1 广播电视系统组成图(一)电视中心1任务电视中心又称播控设备,其主要任务是:完成电视信号的提取、加工并制作 电视节目。电视中心具有演和播双重功能,即包括节目制作和播出两大内容。(1)节目制作又分前期制作和后期制作。前期制作:是为电视节目收集所需的素材,例如:用摄录机进行现场采访,用转播 车录制大型歌舞晚会,在演播室录制节目等。后期制作:是将得到的各种素材进行编辑,加字幕、特技处理、配音及变换背景等 一些艺术和效果方面的加工处理。制作出可以播出的符合要求的成品带。(2)节目播出节目播出是按预先排定的程序表进行安全优质播出。在播出系

3、统中有手动播出,也有以计算机为中心的自动化播出系统(APS系统)。在节目播出系统中,有手动播出和自动播出。2设备图像信号源:摄像机、电视电影放映机、幻灯机、录像机、卫星地面接收测试信号 发生脉冲信号源:同步机、脉冲分配器、同步信号延时器、均衡及锁相设备。监测设备:示波器、监视器。视频切换设备:特技信号发生器。记录设备:录像机、激光唱盘等。声音设备:用来加工和录放电视伴音,以提高音响效果。灯光设备:灯光照明和控制设备等。其他设备:在城市内现场转播设备如:电视转播车,各城市间的微波中继及卫星电 视广播地区接收设备。二)发射台主要包括:电视图像发射机。电视伴音发射机。高频馈线及发射天线。其作用:是将

4、中心台送来的图像和伴音通过无线电波发射出去。(三)接收设备即电视接收机。电视广播占用的频段是米波和分米波,其频率大约为:48.5960MHz。在该频率范围内电波以空间波的形式传播,大体有四种方式:直线传播(在视距范围内)。类似光波的传播,损失小,信号强,天线越高传播距 离越远。绕射传播(在视距范围外)。主要在米波段,绕射能力较强。对流层传播。当传播距离大大超过视距范围,由于空气的湍流运动引起对流层的不 均匀性,使空气折射率发生变化,导致无线电波的散射。它能造成电视台之间的相 互干扰。散射的信号比前二者都弱,并且具有较大衰减。但如果选用较好的发射、接 收设备,也可进行接收。电离层传播。该方式传播

5、距离远,但极不稳定。在上述四种方式中以第一种最为稳定。31 广播电视系统概述广播电视系统是一种用于广播的非专用电视系统,它一般采用无线电方式进 行信号传输,因此,也称为无线电视系统或开路电视系统。广播电视系统的技术比 较成熟,是被广泛使用的现代电视系统。现代的广播电视系统往往包括卫星广播电 视系统(BSTV)。广播电视系统的终端设备是广播电视接收机(简称电视机)。在电视机里,接 收到高频电视信号后,经过一系列与发端对应的相反变换和处理,恢复出原来的图 像信号和伴音信号,分别加到电视机中的显像管和扬声器上,从而再现发端的图像 相声音32 电视信号的产生 (图像和伴音)在广播电视系统中,电视信号源

6、产生的电视信号称为视频电视信号,而发射 机发射的信号称为射频电视信号。在电视台的演播室里,产生视频电视信号的信号 源主要有摄像机、电视幻灯机、电视电影机、磁带录像机(数字/模拟)、测试信号 发生器和激光视盘机等;但就电视台的节目源来讲,还可以有电视实况转播车、转 播卫星和城市问或国际间的微波中继线路等。321 彩色电视摄像机摄像机是电视系统的最重要的信号源,其性能的优劣往往对整个电视系统的 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摄像机的性能要求:分辨率要高。好的水平分辩率可达750线,差的也不能小于300线。 彩色逼真,轮廓清晰、灰度分明。 失真与干扰要小。 灵敏度要高。较好的摄像机的灵敏度约在40lx左右

7、。 镜头口径及变焦比要高。一般采用115倍的变焦镜头即可。 使用特性要好。要求调节简单、使用灵活方便、小型轻便等。342 射频全电视信号的形成 视频全电视信号(包括伴音信号)只有经过调制和混频,形成射频全电视信 号,才能发射。1地面广播电视系统射频全电视信号的形成(1) 使用频段。我国规定广播电视系统选用的甚高频(VHF)频率范围为48 223MHz,超高频(UHF)频率范围为470960MHz。(2) 调制方式。在地面广播电视系统中,图像信号的调制采用残留边带(VSD) 调幅,伴音信号采用用调频方式,由于图像与伴音的调制方式不同而不致于互相干 扰,接收到的伴音信号的质量也较高。2卫星广播电视

8、射频全电视信号的形成(1)频段划分。卫星广播电视系统都使用微波频段。微波频段带宽很宽,具有丰富的频率资源,可容纳更多的频道,且允许每 个频道占用较宽的带宽;微波频段频率高、波长短,可使星上和地面的天线尺寸大大减小,增益提 高,方向性增强,从而减小卫星的体积相重量,降低对发射功率的要求,且可防止 对邻近区域约干扰;微波频段不易受大气扰动噪声的影响;微波能穿过电离层;无线电业务已占用较低频率,而微波频段相对比较“空闲”。根据国际电信联盟 ITU 的有关规定,卫星广播下行频段有六个,目前使用较 多的为C波段(2.5G)和Ku波段(12G)。由于波段资源有限,卫星广播下行电波 均采用不同的极化方式,达

9、到频率复用的目的。35 电视信号的发射351 电视发射机电视发射机是电视发送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由电视图像发射机和伴音发 射机组成。1电视发射机的种类电视发射机的种类主要根据电视图像发射机的分类方法不同而有各种命名。 就图像发射机而言,可以有多种分类。按照工作频率范围来分,有VHF电视发射机和UHF电视发射机两种。枝正功St我;r级号输人图像i*-丰抿 恪脚徉廿固制弄E3 3 21融锻发时机的銀或崔国3 般牽道电理发射机,阳)单适道电现发时讥按照输出功率的大小来分,有小型电视发射机(lkW以下)、中型电视发射机 (11 OkW)和大型电视发射机(10kW以上)三种。按照图像信号的调制形式来分

10、,有直接调制式相中频调制式两种。目前的电 视发射机一般都采用中频调制方式。按照放大方式来分,有双通道电视发射机和单通道电视发射机两种。双通道 电视发射机是对图像信号和伴音信号分两个通道分别进行调制和放大,然后加以合 并再发送的。3卫星电视广播利用地球同步卫星作为传递电视信号的中继站而实现的电视广播称为卫星电 视广播。它是一种扩大电视覆盖范围、实现远距离电视传送的电视中继或转播方 法。(包括电视直播卫星)卫星电视广播系统主要由地面发射站和测控站、卫星星体及地面接收网等三 部分组成。(1) 卫星地面站卫星地面站主要指上行发射站与测控站。上行发射站有主发射站和移动站两种,其主要任务就是把电视中心的节

11、目或某地区的实况节目送给广播卫星,同时接收卫星发回的电视广播节目,以便监视节目播出的情况和质量。上行发射站可以有多个,其中主发射站是固定的发射中心37 电视信号的接收371 地面广播电视信号的接收广播电视接收机 下一章介绍372 卫星广播电视信号的接收 卫星电视接收机 (模拟与数字)个,其中主发射站是固定的发射中心。 卫星电视接收机主要包括接收天线、室外单元和室内单元三部分 接收天线一股都采用抛物面天线。室外单元主要是一个高频头高频低噪声放大器、下变频器(含本振)和中 放(或前置中放)组成。室内单元是卫星电视接收机的控制中心和信号处理设备。限垢為二 卜茂城:说二中痉 :A 60FMAM 徴制VHI*下交硕带朮低圭 向板磋带取丈中放忙电茨6丰扼訥重屋帝 扛大从图3-31卫星池现喪收叽的殳成定式 -次变频型t二曲变潁型中放 (AGCJM3FM 壇调基带 妙理快电缆严笛一 中加一一 十第_ 下变竝低通去咖重伴音萍年伴晉放丈jn测控站通常与主发射站设在一起,统称为主发控站。其主要任务是遥测及遥 控:对卫星在空间的位置、姿态及工作状态进行遥测;对测得的结果进行分析;必 要时进行遥控,以保证卫星正常工作。IM :i加主龙贬協何乂柿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