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优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辅导专题训练及答案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0335577 上传时间:2021-03-0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10.2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培优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辅导专题训练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培优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辅导专题训练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培优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辅导专题训练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资源描述:

《培优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辅导专题训练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优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辅导专题训练及答案(2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一、中考初中化学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1 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项对应,其中不合理的是()A往一定量的NaOH 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B某温度下,将KNO3 固体不断地加入水中C向一定量CuSO4 溶液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 溶液D持续不断地加热一定质量的碳酸氢钠固体【答案】D【解析】【详解】A、向一定量的NaOH 溶液滴加盐酸中至过量,碱性逐渐变弱,酸性逐渐增强,化是从大于7 逐渐的减小到小于7,故选项图象与选项中的操作项对应合理;pH 值的变B、某温度下,将KNO3 固体不断地加入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由0 不断增大,当达到饱和时溶质质量分数不再增大,故选项图象与选项中的

2、操作项对应合理;C、向一定量CuSO4 溶液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 溶液,先与硫酸反应,开始时不会生成沉淀,硫酸消耗完后再与硫酸铜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故沉淀的质量先是零,再不断上升,最后形成一条水平直线,故选项图象与选项中的操作项对应合理;D、持续不断地加热一定质量的碳酸氢钠固体,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了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剩余固体的质量不为 0,故选项图象与选项中的操作项对应不合理。故选 D。2 在两只烧杯中分别放入相同质量的镁、锌两种金属,然后向两只烧杯中分别倒入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消耗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综合以上信息得到以下结论,合理的是A从

3、图象可以看出,金属镁比金属锌的活动性强B若两种金属都有剩余,二者得到的氢气质量相同C若硫酸有剩余,二者得到氢气的质量相同D若两种金属完全溶解,二者消耗硫酸的质量相同【答案】 B【解析】【分析】【详解】A、图像体现的是产生氢气质量与消耗硫酸质量之间的关系,没有体现时间关系,无法比较镁、锌反应的速率,无法得出镁和锌的活动性强弱,说法错误;B、若两种金属都有剩余,则消耗的硫酸质量相等,根据氢元素质量守恒,产生的氢气均来自硫酸中的氢元素,故二者得到的氢气质量相同,说法正确;C、若硫酸有剩余,根据Mg H 2SO4 MgSO 4 H 2Zn H 2SO4 ZnSO4 H2可242,265知,相同质量的镁

4、、锌产生氢气的质量为:镁锌,说法错误;D、若两种金属完全溶解,根据MgH 2SO4 MgSO4H 2,2498ZnH 2SO4 ZnSO4H 2可知,相同质量的镁、锌与硫酸反应,消耗硫酸的质量为:6598镁锌,说法错误。故选: B。3 镁、铝、锌、铁与稀盐酸或稀硫酸之间的反应规律及图象正确的是()A 等质量的镁、铝、锌、B 等质量的镁、铝、锌、D 等量酸与足量镁、C 等量酸与足量镁、铝、铝、锌、铁反应,氢气铁与足量酸反应,氢气质铁与足量酸反应,氢气质锌、铁反应,氢气质量质量与金属质量的关系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象量与酸溶液的关系图象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象图象A AB BC CD D【答案】 C【解

5、析】【分析】等量酸与足量金属反应时,产生氢气的质量相等,金属活动性越强,产生氢气速率越快;金属的化合价等量金属与足量酸反应时,金属活动性越强,产生氢气越快,越 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大,产生氢气越多。【详解】A、等质量的镁、铝、锌、铁与足量酸反应,最终和酸反应生成氢气由多到少的顺序是铝、镁、铁、锌,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B、等质量的镁、铝、锌、铁与足量酸反应,反应的酸质量相等时生成氢气质量相等,最终和酸反应生成氢气由多到少的顺序是铝、镁、铁、锌,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C、等量酸与足量镁、铝、锌、铁反应,最终生成氢气质量相等,由于镁比铝活泼,铝比锌活泼,锌比铁活泼,因此反应时间由短到长的顺序是镁、铝

6、、锌、铁,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D、等量酸与足量镁、铝、锌、铁反应,最终生成氢气质量相等,当金属质量相等时,生成氢气质量由大到小是顺序是铝、镁、铁、锌,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故选: C。【点睛】要会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分析实验,氢前边的金属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但氢后边的金属不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4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A表示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锌粒B表示向一定量稀盐酸和氯化钡的混合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C表示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至恰好完全反应D表示将等质量的大理石分别与足量的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答案】 A

7、【解析】【分析】【详解】A、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锌粒时,反应生成氢气,当稀硫酸完全反应后不再产生气体,正确;B、向一定量稀盐酸和氯化钡的混合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时,立即产生白色沉淀,错误;C、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时,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随着反应进行, pH 不断减小,恰好完全反应时 pH=7,错误;D、将等质量的大理石分别与足量的等体积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时,最终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相等,错误。故选A。5 下列图象与对应实验相符合的是( )A向 pH=1 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pH= 13 的氢氧化钠溶液B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金属镁和锌C

8、将一定质量的不饱和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至有晶体析出D向氢氧化钾与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向 pH=1 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pH= 13 的氢氧化钠溶液,pH逐渐增大,由于反应生成水,溶液的pH 不能大于13;故选项错误;B、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金属镁和锌,镁的金属活泼性强,镁产生氢气的速率快;故选项错误;C、将一定质量的不饱和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至有晶体析出,溶质质量分数先增大,待有晶体析出时,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错误;D、向氢氧化钾与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钡离子与硫酸根直接反应产生硫酸钡白色沉淀;故选项正确;故选: D。

9、6 图示所表示的各实验中相关量的变化关系,正确的是()ABCD接近饱和的硫酸铜溶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高温煅烧石灰石氢氧化钠溶液中滴液中分别(杂质不反应)加稀盐酸中加入硫酸铜粉末放入足量的铁片和铝片A AB BC CD D【答案】 D【解析】【分析】【详解】A、高温煅烧石灰石,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有气体生成,随着反应的进行,固体质量逐渐减小,待碳酸钙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但是碳酸钙需要加热到一定温度才能分解,故固体质量一开始不变,然后逐渐减小至不变,不符合题意;B、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由于稀盐酸中本身也含有水,随着稀盐酸的加入

10、,水的质量逐渐增加,待完全反应后,水的质量继续增加,但是增加幅度变小,不符合题意;C、接近饱和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硫酸铜粉末,硫酸铜会继续溶解,溶液质量逐渐增加,待达到饱和后,硫酸铜虽然不能继续溶解,但是硫酸铜能与水反应生成五水硫酸铜,消耗了溶液中的水,使溶液质量减小,不符合题意;D、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中分别放入足量的铁片和铝片,铁与稀盐酸反应:Fe+2HCl=FeCl 2 +H 2, 2Al+6HCl=2AlCl3 +3H 2,铁片、铝片过量,故根据稀盐酸的质量计算生成溶液的质量,最后铁生成溶液的质量大,符合题意。故选 D。7 大数据处理能及时获得更多的信息,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

11、的是A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铁粉B向 pH=12 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C将等质量的铁片和镁片投入到足量稀硫酸中D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答案】 A【解析】【分析】【详解】A、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铁粉,产生氯化亚铁溶液,溶液中铁元素的质量增大,盐酸反应完铁元素质量不变;故选项正确;B、向 pH=12 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 pH 值不断减小,但不能小于 7;故选项错误;C、将等质量的铁片和铁片投入到足量稀硫酸中,镁片产生的氢气质量大,且产生的氢气速率快;故选项错误;D、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故选项错误;故选: A。8 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

12、系的是()A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硫酸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B向等质量的锌和镁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C向一定量的氯化钙与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D某温度时 ,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答案】 B【解析】【分析】【详解】A、由化学方程式H2SO4+ 2NaOH= Na2SO4+ 2H2O 可知,反应中硫酸与氢氧化钠的质量比为98: 80,所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硫酸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氢氧化钠有剩余,稀硫酸完全反应,选项正确;B、由化学方程式 Zn+ 2HCl= ZnCl2+ H2可知,参加反应的锌与生成的氢气的质量比为65:2,由化学方程式Mg+2HCl=MgC

13、l2+H2可知,参加反应的镁与生成的氢气的质量比为24:2,所以生成等质量的氢气需要金属锌的质量多一些,则向等质量的锌和镁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后,镁生成的氢气多一点;横坐标代表加入的稀盐酸的质量,随着稀盐酸的加入,开始时生成氢气的质量应该是重合曲线,当锌完全反应后,镁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继续增加,直至镁完全反应,选项错误;C、向一定量的氯化钙与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碳酸钠会先与盐酸反应,溶液的酸性逐渐减小,溶液的pH逐渐增大,直至盐酸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 7,然=后碳酸钠再与氯化钙反应,溶液的pH 不变,碳酸钠溶液过量后溶液呈碱性,溶液的pH 大于 7,选项正确;D、氧化钙和

14、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的同时放出热量,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溶剂质量减少,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减少,即使恢复至室温,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小于原溶液中的溶质质量,选项正确,故选B。9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个数是()一定质量的碳和氧化铜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和氯酸钾的混合物充分加热反应等质量的金属镁、锌、铁分别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一定质量的氯化钡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 X 溶液,X 可以是碳酸钠或氢氧化钠A1 个B 2 个C 3 个D 4【答案】 A【解析】【分析】【详解】一定质量的碳和氧化铜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属于气体,根

15、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固体总质量应该随着反应的发生,不断减少,故原图错误,由图可知,在图像开始的直线表示反应物未达到反应温度,不反应,因此,二氧化锰在固体中的质量分数不变,图像中的上升直线表示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和加热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氧气属于气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固体总质量减小,因此,二氧化锰在固体中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大,图像中的第三条直线表示氯酸钾被反应完,反应停止,二氧化锰在固体中的质量分数不变,故原图正确;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镁锌铁,与稀硫酸反应时镁的速率最快,在坐标中斜线最陡,铁的反应速率最慢,在坐标中斜线最平缓,等质量的镁,锌,铁,分别跟足量的稀硫酸起反应,由于镁的相对原

16、子质量最小则镁生成的氢气最多,即镁曲线的最高点的纵坐标最大,锌的相对原子质量最大则生成的氢气最少,即锌曲线的最高点的纵坐标最小,故原图错误;一定质量的氯化钡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X 溶液, X 如果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只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开始的时候溶液中有氯化氢,使溶液会呈现酸性,pH 值会小于7,随着和氢氧化钠的反应,慢慢的氯化氢在减少,溶液的pH 会变大,当二者恰好反应后pH 值为7,当继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溶液会变为碱性,pH 值大于7 ,因此,曲线中没有纵坐标不变的一段,故原图错误,所以,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个数是 1 种,故选 A。【点睛】本题是化学反应中定量

17、关系和图像相结合的题型,题目难度较大;要准确解答此类题,关键要对化学反应知识熟练,并能结合图像的数学意义,综合考虑;图像的意义要抓住三点:抓图像的起点,抓图像的终点,抓图像的变化过程。10 如图分别与相应的操作过程相对应,其中正确的是()A向一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不考虑温度变化)B向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镁片和锌片C向 pH=10 的氢氧化钙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D向含有硫酸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答案】 B【解析】【分析】【详解】A、向一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时,硝酸钾能够继续溶解,随着硝酸钾的溶解,溶质质量分数不断增

18、大,当达到饱和状态时,硝酸钾不能溶解,溶质质量分数不再变化,故选项错误;B、镁比锌活泼,向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镁片和锌片时,镁和稀硫酸反应需要的时间较短,又因为稀硫酸完全反应,因此最终产生的氢气质量相等,故选项正确;C、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稀释时碱性减弱,pH 降低,但是不能降低到7,更不能小于7,故选项错误;D、向含有硫酸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时,氢氧化钠先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后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当硫酸铜完全反应后,沉淀质量不再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

19、中置换出来,用同种金属置换不同的盐溶液,盐中金属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较后的金属首先被置换出来;用不同的金属置换同种盐溶液,盐中金属先被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较前的金属置换出来。11 把某稀硫酸分为等体积的两份,放入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金属,(反应后生成的化合物中金属都为+2 价)。产生H2 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活动性比乙强B甲金属可能有剩余C两份稀硫酸都耗尽D甲的相对原子质量比乙大【答案】 B【解析】【分析】甲、乙金属等质量,且反应后化合价均为正2 价,故加入足量的等质量分数的酸时,相对原子质量小的生成的氢气多,活泼性强的反应时间短。【详解】A

20、、由图分析可知,乙的反应时间比甲短,故乙的活泼性比甲强,说法错误;B、由图分析可知,甲生成的氢气多,即甲的相对原子质量比乙小,乙反应完全时,甲金属可能有剩余,说法正确,符合题意;C、若两份稀硫酸都耗尽,即酸不足,那么生成的氢气应该一样多,与图示不符,该说法错误;D、由图分析可知,甲生成的氢气多,即甲的相对原子质量小与乙,说法错误。故选 B。12 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分别与足量的镁、铁、锌三种金属反应,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产生氢气质量与反应时间之间关系的是( )ABCD【答案】 B【解析】【分析】【详解】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分别与足量的镁、铁、锌三种金属反应,生成氢气中的氢元素全部来自于硫酸溶质,

21、金属分别都是足量的,所以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对应同一纵坐标);又因为三种金属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反应,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镁锌 铁,所以反应速率镁 锌 铁,反应完所用的时间镁最少,其次是锌,最长是铁(反应结束的拐点对应的横坐标:镁 锌铁)。故选 B。13 下图四个图象表示四种对应的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A分别加热相同质量的氯酸钾和高锰酸钾制氧气B相同质量的镁、锌跟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C在质量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的稀硫酸中,逐渐加入氢氧化钡固体D某温度下,在饱和的NaCl 溶液中,逐渐加入KNO3 晶体【答案】 C【解析】【分析】【详解】A、设 KClO3 和 KMnO4 的质量都为

22、a, KClO3 生成氧气的质量为x, KMnO4 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y2KClO 3MnO 23O22KCl加热24596ax245 = 96ax96ax=245加热2KMnO 4K 2MnO 4MnO 2O 231632ay31632=ya32ay=31696a32a因为,所以加热相同质量的KClO3 和 KMnO4 时 KClO3 生成的氧气多,但是KMnO4 较低温度下迅速放出氧气,而KClO3 需较高温度且缓慢放出氧气,故A 错误。B、等质量的金属(+2 价金属)与足量的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与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成反比,所以相同质量的镁、锌跟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最终镁生成氢气的质

23、量较多,故 B 错误。C、向稀硫酸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二者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硫酸钡和水,导电能力下降。恰好完全反应时导电性为0,继续加入氢氧化钡时,导电性增强。故C 正确。D、 KNO3 晶体会溶解在饱和NaCl 溶液中,溶液的质量会增加,所以在饱和的NaCl 溶液中,逐渐加入故选: C。KNO3 晶体,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减少。故D 错误。14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常温下,稀释KOH溶液B将浓硫酸露置在空气中C足量粉末状和块状金属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D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答案】 C【解析】【分析】【详解】A、稀释后氢氧化钾溶液的pH 不能小于7,选项 A

24、 不正确;B、浓硫酸有吸水性,随着硫酸浓度的减小,吸收水分的能力越来越小,且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不会为0,选项 B 不正确;C、因为等质量、等浓度的酸溶液中,含有的氢离子数目相同,故生成的气体的质量相同,二者的接触面积不同,故反应的速率不同,选项C 正确;D、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溶液中水的质量减小,同时有氢氧化钙析出;且反应放热,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减小,溶液中有氢氧化钙析出,因此加入生石灰后氢氧化钙饱和溶液的质量不能增加,选项 D 不正确。故选 C。15 用两段等质量等表面积的镁条,分别和足量的等体积不同浓度的稀盐酸,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测得容器中压强变化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曲线

25、b 对应的盐酸浓度较小B反应结束后两实验中产生氢气质量相等C开始时压强迅速增大的原因和反应放热有关D曲线 a 中 A 点压强最大,表明此时反应己结束【答案】 C【解析】【分析】【详解】A、盐酸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相同时间内产生的气体多,压强大,完全反应需要的时间短,故曲线 b 对应的盐酸浓度较小,不符合题意;B、镁条的质量相等,盐酸过量,Mg+2HCl=MgCl 2 +H 2 ,故反应结束后,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不符合题意;C、 Mg+2HCl=MgCl 2 +H 2,有气体生成,加上镁与盐酸反应放出热量,使装置内压强增大,故开始时压强迅速增大的原因和反应生成气体和放热有关,符合题意;D、

26、曲线 a 中 A 点压强最大,说明这时,镁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表面此时反应已经结束,不符合题意。故选 C。二、中考初中化学科普阅读题16 每天吃大米饭时,你想过杂交水稻被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吗,而一提到它,人们会想到有 “杂交水稻之父”之称的袁隆平吗?最古老的大米消费证据是从中国湖南省道县的岩窑洞玉蝉岩洞中找到的四粒大米,与该遗址有关的一些学者认为,这些谷物似乎代表了早期的驯化形式,这可能说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育水稻的国家。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并填写下列空白。(1)为什么东北大米好吃?主要三大原因:品种、水土、气候。就东北的气候看,种植水稻时,需要施用的化肥是_(填写化肥的种类),这种化

27、肥的作用是增强作物的_能力。(2)把水稻去壳,就制成了大米,大米中含有的营养素糖类在人体中的作用是:在人体内经氧化放出能量,为_提供能量。大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其化学式为_;食物中的淀粉在人体内经 _作用,与水发生一系列反应,最终变成_。【答案】磷肥抗寒、抗旱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C6H10O5)n酶的催化葡萄糖【解析】【详解】(1)东北的气候寒冷,种植水稻时,需要施用抗寒的化肥,而磷肥具有该性质。(2)食用的糖类经氧化放出能量,用来维持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淀粉的化学式为C6H10O5 n ,食物中的淀粉在人体内在酶的催化作用下,与水发生一系列反应,最终变成葡萄糖,然后才能被人体吸收。1

28、7 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南海“”我们的 聚宝盆南海是中国四大海域中最大、最深、自然资源最为丰富的海区。近30 年来,菲律宾、越南等五国已经与西方 200 多家石油公司合作,在南海海域合作钻探了约1380 口钻井,年石油产量达 5000 万吨。相当于大庆油田最辉煌时的年开采量。材料 1 油气资源:南海中南部油气地质资源量占53%,可采资源量占66%,若被他国掠夺,中国海域将失去约2/3 的可采油气资源。西沙群岛、中沙群岛的水下有上千米的新生代沉积物,是大有希望的海底石油和天然气产地。材料 2 矿产资源:南海蕴藏 5 万亿吨以上的锰、约 3100 亿吨镁、 170 亿吨锡和铜、 29 亿吨镍及锰、 8

29、 亿吨钴、 5 亿吨银、 800 万吨金、 60 亿吨铀等,比陆地矿产资源丰富得多。材料 3 水产资源:南海海洋鱼类有 1500 多种,大多数种类在西、南、中沙群岛海域,很多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海龟、海参、龙虾、螺、贝、海带等很丰富。综合分析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目前人们使用较多的化石燃料,除了南海资源中的油气外,还包括_。(2)对石油加热炼制时,根据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分离可得到不同的产品,该变化属于_(填 “物理变化 ”或“化学变化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写出其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 4)材料 2 指出南海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综合利用海水制备金属镁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30、I操作 a 的名称是 _,在实验室中进行此项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玻璃棒在该操作中的作用是_。II写出第、两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_。(5)海洋鱼类、海参、龙虾富含的营养素是_。【答案】煤物理变化 CH4222漏斗引流、压平滤纸+2OCO +2H O 过滤CaCO3CaO+CO2Mg(OH)2+2HCl=MgCl2+2H2O蛋白质【解析】【分析】【详解】( 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目前人们使用较多的化石燃料,除了南海资源中的油气外,还包括煤;( 2)对石油加热炼制时,根据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分离可得到不同的产品,该变化过程中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

31、于物理变化;(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充分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4) I 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操作a 是将溶液与氢氧化镁沉淀分离,操作 a 的名称是过滤;过滤操作的装置由铁架台、烧杯、玻璃棒、漏斗四种仪器组成,其中玻璃仪器是烧杯、玻璃棒、漏斗;玻璃棒在该操作中的作用是引流、压平滤纸;II 第、两步反应分别是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aCO3CaO+CO2; Mg(OH) 2+2HCl=MgCl2+2H2O;(5)海洋鱼类、海参、龙虾富含的营

32、养素是蛋白质。18 阅读下列短文,并回答问题。农药是一把 “双刃剑 ”,在为人类带来益处的同时,有的农药也会给人类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为了趋利避害,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对农药实行了严格的管理,普遍建立了农药登记和淘汰退出制度,以最大限度发挥好农药对农业生产的保障作用和防范农药的使用风险。农药在投放市场前,必须申请农药登记。申请登记的农药产品,只有经农药登记部门科学评价,证明其具有预期的效果,对人畜健康或环境无不可接受的风险后,方可取得登记,并在规定的范围内销售、使用;已使用的农药,经风险监测和再评价,发现使用风险增大时,由农药登记部门作出禁用或限用规定。20 世纪 80 年代,我国对六六六、滴滴

33、涕NaHCO3、醋酸等用于等高残留有机氯农药做出了停产和停用的决定,90 年代,禁止生产和使用杀虫脒、除草醚等农药。合理使用农药,可以达到农药使用的利弊平衡,例如有科研人员测定了三唑酮在温室大棚内和室外番茄中降解规律如右下曲线。去皮和烹饪可以去除果蔬中部分农药残留,蒸煮炒均能有效降低黄瓜中的农药残留量,但部分果蔬不适用去皮和烹饪,如橄榄、草莓、樱桃等,因此清洗成为了消费者去除农药残留的方式。由于大多数农药难溶于水,一般在水中加入食盐、面粉、提高农药残留的去除效果,也有人研究了利用奶粉等如下图所示。6 种方法去除黄瓜中农药残留效果,请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必须全面禁止使用农药

34、,杜绝农药对人和环境的污染B合理规范使用农药,既能提高作物产量又能将农药危害降低到合理范围C 滴滴涕、除草醚已经禁止使用(2)奶粉、洗涤盐、比亚酶、洗洁精、清水、洗菜机中除去黄瓜中农药残留效果最好的是_。(3)温室大棚内种植番茄施用三唑酮后,番茄中残留量最大的是_天,原因是_。【答案】 BC 奶粉 1 大棚内农药不容易扩散,番茄继续吸收农药造成残留量增加,农药降解 ( 或分解 ) 农药残留量减少【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1) A、必须合理使用农药,尽量减少农药对人和环境的污染,故 A 错误; B、合理规范使用农药,既能提高作物产量又能将农药危害降低到合理范围,故 B 正确; C、滴滴涕、除草醚已经禁止使用,这些农药对人体危害较大,已经停止生产和禁止使用,故C正确。 (2)奶粉、洗涤盐、比亚酶、洗洁精、清水、洗菜机中除去黄瓜中农药残留效果最好的是奶粉,由题中图表知,使用奶粉农药残留最小。(3)温室大棚内种植番茄施用三唑酮后,番茄中残留量最大的是1 天,原因是棚内农药不容易扩散,番茄继续吸收农药造成残留量增加,农药降解( 或分解 ) 农药残留量减少。点睛合理使用农药,大多数农药难溶于水,一般在水中加入食盐、面粉、NaHCO3、醋酸等用于提高农药残留的去除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