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时期的山西春节

上传人:时间****91 文档编号:203342623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秦朝时期的山西春节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秦朝时期的山西春节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秦朝时期的山西春节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秦朝时期的山西春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秦朝时期的山西春节(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秦朝时期的山西春节秦朝是国内历史上一种十分重要的时期,它开创了国内各地区大一统的繁盛局面。虽说“天下之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但秦始皇对全国的伟大同一,终于使中华文明沿着线性道路越走越远,直至今天。秦时的暴政、繁重的徭役赋税并不能抹杀它的历史作用。而谈起春节的历时发展,秦王朝固然也有其不小的推动作用。“秦王朝,自公元前2秦始皇同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种大一统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到公元前冬子婴“奉天子玺符”降刘邦,共享国。” 徐杰舜、周耀明,汉族风俗文化史纲,广西人民出版社,.10,第91页秦朝时期的中国疆域,东至朝鲜半岛,西抵河西走廊,南到百越之地,北达阴山长城。山西的春节文

2、化就滋生于这片广阔的中华腹地之上。一地的社会风俗必受整个社会风气之影响。秦朝时期,社会风俗现实出了三条发展变迁脉络。一是趋于统一。秦建立前,社会各地充斥着纷繁杂乱的各色习俗,国家难以管理。于是秦朝采用严刑酷法来纠肃风气,清除恶俗。如针对会稽一带的淫乱风气,秦始皇宣布:“夫为寄豭,杀之无罪”,“妻为逃嫁,子不得母” 转引自徐杰舜、周耀明,汉族风俗文化史纲,广西人民出版社,.10,第95页等。社会风气渐趋统一,如此的时代氛围必然多少影响着山西春节习俗的演进发展。二是以礼制俗。秦在国俗的基本上,吸取、借鉴六国诸礼,形成了“秦礼”对俗实行规范。三是由武而文。当国家经历了残酷的战争而稳定之时,“文治”是

3、保证国家政权平稳过渡的治国法宝,秦朝施行的“书同文、车同轨”等都是休养生息政策的典型体现。山西的春节习俗浸染了这种大一统的时代背景,必然迸射出灿烂夺目的节日火花。一、秦时山西的“年”观念1、以孟冬为岁首的“年”古时,“元旦”指农历正月初一,即今天的春节。元旦虽为农历年的头一天,但旧时由于各朝历法时间不同,元旦的具体时日也会有所差别。到秦时,国家规定以孟冬之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一为元旦。“正”本来读去声,但目前人们习惯将“正”年为阴平,这是为什么?答案还要追溯到秦始皇。秦始皇本名嬴政,“政”与“正”音相似,为了避讳,秦始皇下令全国将“正”读阴平。山西春节在秦时正是处在成形阶段,它受国家一统政策的影

4、响,本来旧时的晋地色彩已基本被同化,披上了更多秦国春节节日习俗的外衣。2、被称为“嘉平节”的腊八史記秦始皇紀中说道:“三十一年,十二月改名臘曰嘉平。”茅盈内紀中也提到:“始皇三十一年九月庚子,盈髙祖父濛字初成,乃於華山之中乘雲駕龍,白日升天先。是其邑謠歌曰神仙,得者茅初成駕龍上升入太清,時下元洲戲赤城繼世而徃在我,盈帝若學之臘嘉平,始皇聞謠歌而問其故,父老具對曰此仙人之謠,勸帝求長生之術,於是始皇欣然,乃有尋仙之志,因改臘曰嘉平。”而在 御定月令辑要卷五临县志(北京:海潮出版社,1994年)中我们看到了这样的记载:“腊月初八为嘉平节,俗称腊八”。临县是山西的西大门,与秦朝时的京畿之地只有一河之

5、隔,根据古典进化论学派的“遗留物”措施,我们可以推测,秦朝时期山西就已经在过腊八节了,并且当时山西将腊八称为“嘉平”。虽然有关秦朝时山西春节状况的典籍文献很少,但我们通过现代遗存的古时称谓仍然可以探求出春节的原始面貌。拨开层层迷雾,呈目前我们眼前的是一种蕴含着政治观念与浪漫仙话的多彩春节世界。二、秦时山西春节的内涵分析 1、较少人文伦理观念的自然年“从岁时的自然性质看,秦至汉前期仍然传承着时序的自然特性,顺应自然节律的二十四节气居主导地位,汉武帝之后虽然人文节日体系开始萌生,但岁时仍附属于自然时序。” 萧放,秦至汉魏民众岁时观念初探,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6期和周代相比,秦朝时

6、的春节祭祀已经突破了超自然的神灵观而进入到一种相对理性的阶段,然而,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农业仍旧是社会生产的中心,这样的经济状况决定了春节祭祀对天时的注重。秦汉时人的岁时观念虽以自然时序为基本,但人们对自然的理解及态度与前代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上古人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生产经验理解自然,觉得自然世界与人文社会是融为一体的。天人合一,天时的秩序就是人类社会的秩序。经历了春秋战国的历史巨变,秦人对自然与人事有了一定的辨别,自然界与人的世界已开始分属不同的时间体系。固然中国岁时节日与季节物候、农事活动有着密切的适应关系,农业生活的自然特性决定了中国岁时节日的自然性。”如此一来,呈现着丰富人文基因

7、的山西春节在秦时也与自然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关系,但由于山西有着沉甸甸的历史土层,后世春节的发展才会展示出那样丰富的伦理价值观。2、“年”中信奉的世俗化“从岁时信奉性质看,秦汉后来岁时信奉与上古岁时信奉比较已经浮现性质的局部变化。时令祭祀虽然仍旧是节俗的重要内容,但已在相称限度上体现出服务于民众平常生活的世俗性质,岁时中的人文因素多于自然宗教因素。岁时信奉呈现出多元混合的形态。” 萧放,秦至汉魏民众岁时观念初探,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6期秦朝,大规模的超自然力量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不再是尧舜禹时代那样神人混居,因而这一时期的祭祀活动就回归到了世俗的领域中。秦代的诸多祭祀都和山神有

8、关,秦始皇就多次进行泰山封禅,祈求国家的风调雨顺。在今天民俗调查者对山西各地民俗进行记录时,都发现了春节祀东岳大帝的节日习俗,由此推知,秦代山西也必然存在着春节祭祀泰山的生活风习。山西本是神话传说众多的古史发生地,但受大一统思想的影响也在春节习俗中剔除了不少超自然的神灵理念而更加贴近世俗。这也是山西春节中可以保存许多古俗的重要因素之一。凡事只有顺民心、应民意才干流传长存。三、秦时山西春节的具体民俗活动角抵戏如果说传说和故事里的春节口头表演混合着苦涩与甘醇,那在红红绿绿的舞蹈和亦喜亦悲的唢呐声里的山西社火活动会让你感受到生动和可爱,山西社火源于秦汉百戏。 张烨沾上山西的年味儿,科学之友视点 看山

9、西 土里土气过大年2月“角抵勃发于秦,大盛于汉,而其远源又可上溯到商周的社祭和社乐,其他绪亦沿唐宋明清绵绵而下,至今仍活泼地葆存于国家盛典与民间赛会之中。”卜键,从角抵到百戏秦汉时期中国戏剧的艺术走向,徐州工程学院学报,5月第5期秦汉时期,角抵话动非常盛行,但是当时的角抵已经不再是一种争斗相搏的手段,而是变成为一种带有一定表演成分的游戏话动。抓古籍记载:“秦并天下,罢讲武礼,为角抵。”由于秦始皇怕民众起来造反,于是便罢武礼、息兵事,把角抵变成了一种寻欢作乐的游戏节目。“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秦始皇统一六国( 公元前22 年) 后, 收集各国民间乐舞, 以观民风民俗和宴享娱乐, 八方乐舞齐聚

10、秦都咸阳“,后宫列女万余人, 气冲于天”, 遂创设乐府, 并首倡“角抵”之戏。秦王朝虽然短暂,但却声势赫赫。始皇陵出土的乐府钟, 为错金银钮, 钟钮一侧刻篆书“乐府”二字, 它是秦代乐府使用的乐器。“角抵”原出古代冀州( 今河南、山西等地) 一带, 是祭祀蚩尤的“蚩尤戏”。秦汉间说:“蚩尤耳鬓如剑, 头有角, 与轩辕斗,以角抵人, 人不能向, 今冀州有乐曰蚩尤戏, 其民两两三三,头戴牛角以相抵, 汉造角抵戏盖其遗制也。”( 任昉述异记) 可见角抵的来源为原始社会的格斗武舞, 它反映了黄河流域黄帝领导的氏族与蚩尤领导的氏族间的一场剧烈战争。战国虽留有角抵相扑的铜牌,但秦始皇是第一种把带有表演和角

11、力性的“角抵戏”引入宫廷的。秦时“郡县兵器, 聚于咸阳,销为钟鐻,讲武之礼,罢为角抵”。收天下兵器, 目的是巩固她的统治, 而倡导徒手搏斗的角抵, 却在文艺史上开后世角抵百戏的先河, 绵延至今并饮誉世界,功不可没。后来角抵戏发展为涉及多种技艺的综合性表演, 即秦二世在甘泉宫“方为角抵俳优之观”。袁帆,角抵舞蹈的来源及其演变过程,今日南国,8月可见,角抵戏是秦时山西春节必进行的活动之一,也为山西春节的民俗活动加入了能烘托节日氛围的文化因素。角抵戏从最初的宫廷色彩,只供王室贵胄享有,逐渐演化出民众参与的广场性特性,蕴含着先秦晋北地区“讲武之礼”的军事色彩和祭祀中的崇高神秘、狂热的宗教色彩。晋东南地区的正月里的迎神赛社,是角抵戏民俗化的更深发展,尽管仍旧有着“赛”,但更多的是侧重其民间的节俗艺术性,将多种杂艺与歌舞和谐地凝聚在一起,呈现了乡人在社火表演中张扬的个性和迎神赛社中的竞技意识。有关秦时山西春节的文献记载是极为少的,但从现代的文化遗留物中我们可以挖掘出古时春节活动的蛛丝马迹也是令人惊喜的。秦朝虽只有短短几十年的统治时间,但它强大的中央集权制为山西春节的形成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我们不应当忽视这一段历史,更不能以批判的眼光看待它。秦朝高压的统治政策正为山西春节民俗的整合提供了一种难得的发展契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