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小学迁建二期工程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03327569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 页数:77 大小:44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某小学迁建二期工程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某小学迁建二期工程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某小学迁建二期工程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资源描述:

《某小学迁建二期工程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小学迁建二期工程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7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XX县XX小学迁建二期工程目录第一章 总论- 1 -1.1 项目概况- 1 -1.2可研报告的编制依据和研究范围- 1 -1.3 可研报告概要及主要结论- 2 -10.1项目总进度- 3 -第二章 项目单位介绍- 6 -2.1 项目单位- 6 -2.2 学校概况- 6 -第三章 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 8 -3.1项目建设背景- 8 -3.2项目的提出- 12 -3.3项目提出的必要性- 14 -第四章 建设内容及规模- 18 -4.1建设内容及规模确定的原则- 18 -4.2需求分析- 18 -4.3建设标准- 19 -4.4建设内容及规模- 20 -第五章 项目场址选择和建设条件- 22

2、-5.1 场址位置- 22 -5.2 项目建设条件- 22 -5.3项目选址结论- 25 -第六章 建设方案- 27 -6.1 设计总说明- 27 -6.2总平面布置- 31 -6.3 建筑方案- 33 -6.4 结构设计- 36 -6.5给排水设计- 38 -6.6供电设计- 40 -6.7暖通设计- 44 -6.8消防设计- 47 -第七章 环境保护- 49 -7.1设计依据及执行标准- 49 -7.2设计原则- 49 -7.3场址环境条件- 49 -7.4项目施工期污染源分析及环保措施- 50 -7.5项目运营期污染因素分析及环保措施- 51 -7.6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52 -7.7环

3、境影响评价- 53 -第八章 节能- 55 -8.1设计依据的规范、标准- 55 -8.2建筑节能- 55 -8.3项目能源统计- 56 -8.4节水- 57 -8.5电气节能- 58 -8.6暖通节能- 58 -8.7节能管理- 58 -第九章 项目建设管理- 59 -9.1项目管理方式- 59 -9.2管理范围- 60 -9.3管理机构- 60 -9.4人力资源配置- 62 -第十章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63 -10.1项目总进度- 63 -10.2 项目前期工作- 63 -10.3 施工期安排- 63 -10.3进度计划控制措施- 64 -第十一章 工程招标方案6511.1招标依据651

4、1.2招标方案65第十二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6712.1投资估算依据及说明6712.2总投资6812.3资金筹措7112.4 资金管理71第十三章 社会效益评价72第十四章 结论和建议7314.1结论7314.2建议73附件:1、 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2、 XX县环境保护局关于项目选址意见的复函3、 XX县国土资源局关于项目的用地预审意见4、 环保部门出具的环境影响评价批复5、 规划选址的审查意见6、 业主事业单位组织机构代码附图:1、单体平面图2、总平面布置图迁建二期工程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XX县XX小学迁建二期工程1.1.2项目性质:迁建1.1.3项目承办单位:

5、XX县XX小学1.1.4 法定代表人:1.1.5项目地点:XX县1.2可研报告的编制依据和研究范围我公司受项目单位的委托,对XX县XX小学迁建二期工程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并提出可研报告。1.2.1 研究范围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着重对XX县XX小学迁建二期工程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建设内容和规模、建设方案、项目管理与实施进度计划、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节能措施与效果、环境影响与保护措施、社会效益等进行分析评价,提出研究结论与建议,供业主和有关主管部门决策参考。1.2.2 编制依据1、农村普通中小学建设标准(建标1092008)2、国家有关政策、法律、法规等3、国家及地方相关的、规范、标准4、XX县城

6、市总体规划5、XX县控制性详细规划6、XX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的意见7、XX县民族教育事业发展十年行动计划8、XX县教育事业发展规划。(2010-2015年)9、XX县XX小学整体迁建项目校园规划10、业主方提供的相关基础资料1.3 可研报告概要及主要结论1.3.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是适应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2、是贯彻落实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的需要3、是XX县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4、是改善学校现有办学条件,提高教学基础设施的需要5、是满足广大农牧民子女求学、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1.3.2 办学规模学校异址重建,迁建后计划在5年内将全县

7、高年级学生逐年陆续规划到本校,再加上外县及外来务工子女的剧增,因此规划学生人数达到2000人,共44个教学班,教职工156人。1.3.3 建设场址XX县XX小学整体迁建工程在XX县新区拓展区。XX县XX小学四周紧邻民居、单位用房以及学校果园,环境条件较好,交通便利,场地平整,无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灾害,配套设施齐全,建设条件具备。没有其他的制约因素。拟建项目学生食堂与实验综合楼坐西向东;教师办公楼及行政办公楼坐西向东;教学用房及教学辅助用房坐南朝北。1.3.4 建设内容及规模项目依据资金来源,学校规划办学规模确定本项目建设内容:XX县XX小学迁建二期工程总建筑面积为10700平方米,项目总净

8、用地面积33206.7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学生食堂、学生宿舍。项目建设内容表序号项目名称建筑面积(m2)1学生宿舍70002食堂 37003总计107001.3.5建设期10.1项目总进度本项目建设期13个月,从2011年10月2012年10月。1、项目前期工作包括可研报告编制和审批、初设及施工图设计、场地平整等,2011年10月至2012年3月。2、工程施工期7个月,即2012年4月2012年10月,其中:建安工程施工6个月,即2012年4月至2012年9月;道路绿化及其它附属设施2个月,即2012年9月至2012年10月; 2012年10月竣工验收。1.3.6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1、投资估算

9、经测算,XX县XX小学迁建二期工程项目总投资2996万元。其中: 工程费用2701万元,占总投资90.2%; 其它工程费用152万元,占总投资5.0%; 预备费143万元,占总投资4.8%;2、资金来源XX小学迁建二期建设项目资金来源拟申请藏区专项资金,投资总额为2996万元,占总投资的100.00%。1.3.7 结论与建议 XX县XX小学的现状与教育事业发展极不相适应,严重制约了XX县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影响了广大农牧民群众送子女入学的积极性,因此,XX县XX小学迁建二期工程项目的建设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根据学校的发展趋势和日益扩大的生源,该项目的实施可以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创造一个优美

10、舒适的教学环境。对进一步提高XX县XX小学的教学质量,稳定师资队伍,巩固与提高学生入学率,提高农牧民群众送子女入学的积极性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可以为XX县实现素质教育,加快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为XX县培养更多、更好的适用新型人才,必将为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增进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第二章 项目单位介绍2.1 项目单位项目单位:XX县XX小学项目地点:XX县新区拓展区法定代表人:白玛泽仁2.2 学校概况XX县XX小学始建于1955年,原名XX师范附属小学,1962年XX师范与康定师范合并后更名为XX县第二完全小学,校园占地面积28403.7平方米,建筑面积298

11、1平方米。学校有在校学生631人,15个教学班,40名教职工(其中小学高级教师19人,少数民族教师21人)。该校建立以来,为地方经济建设、藏区各级领导部门和高一级学校培养、输送了大批人才。为进一步落实基础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把巩固普及义务教育作为发展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学校以为XX县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培养更多的建设人才为宗旨,加强学校管理、提高办学效率,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育与经济的紧密结合。近年来,由于管理得当,教学质量逐步提高,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由于国家的大量投资,近年来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由于学生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基础设施还有待进一步改善。XX

12、县XX小学原位于XX县县城中心XX镇东大街127号,校舍四周为机关和居民住宅,资源环境限制了学校的发展,原校区规划也没有将生活区,学习区,运动区做区分,学生教室不能满足现有教学规模的实际需求,必要的教学用房无法设立,校区狭小拥挤,很多教学项目无地方安排,相关指标均达不到农村普通中小学建设标准(建标1092008)。校舍设计与采光均存在不足,部份校舍因年久失修已成危房,毫无维修价值。学校现有的教师周转房也大都为建校初期修建。按XX县XX小学现有的教学及辅助用房与生活服务用房,已经是满负荷运行。学校的整体规划严重不满足规范。随着XX教育事业的发展,XX小学作为XX县的龙头小学,除了学校设施陈旧外,

13、无法新建其设施,使学校无法得到长远有序的发展,无法扩大招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XX县教育事业的发展。根据学校的发展趋势和日益扩大的生源,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创造一个优美舒适的教学环境,XX县XX小学启动了整体迁建项目,进一步提高了XX县XX小学的教学质量,稳定师资队伍,巩固与提高学生入学率,提高农牧民群众送子女入学的积极性。目前XX小学整体迁建项目一期已经规划完成了教学综合楼建设内容。第三章 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3.1项目建设背景3.1.1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现状XX县地处川西高原(青藏高原东南缘)向山原的过渡地带,位于XX州北部,康北地区腹心地带隶属与四川管辖,属青藏高原的一部分。全县幅员面积73

14、03平方公里,县城海拔3390米,距省会成都752公里,距州府康定385公里,XX县历来是XX州北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兵家必争之地,也是XX州北路经贸中心和商品集散地,在川藏北线上具有重要的战略位置。全县辖22个乡,219个行政村,目前全县有农牧民12985户,总人口56869万人,其中藏民族占95%以上。XX县境内居住有藏、汉、回、苗、彝、壮、布依、满、白、土家等11个民族,藏族人口占95%以上。XX县水力、矿产资源丰富,素有XX州北路的“经贸中心”之称,属典型的半农半牧县,农牧业是全县的经济支柱产业。但长期以来受自然、历史、社会等各方面的影响,XX县经济发展缓慢,基础设施建设差,农牧民

15、生活条件差,贫困比例大,1994年被省政府定为贫困县,属财政补贴县, 国家财政补贴相当于财政收入的11.3倍,年平均补贴在2860万元,一九九九年财政收入为303万元,财政支出为3429万元。人均财政收入为60.9元,人均财政支出为607.9元。县域内藏民族高度聚居,全民基本信仰藏传佛教,在解放前几乎无学校可言,在长期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社会里,喇嘛寺不仅是进行各种宗教活动的场所,同时也是传授社会、自然知识的基地,但教育规模小,教育效果不明显,教学质量较差。以前全县只有一所官办学校,且只招收土司或有钱人家的孩子,贫困农牧民的子女受教育的机会很少。全县教育规模小,教育效果不明显,教学质量较差,农

16、牧民素质普遍偏低。农村基础教育在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全面性的作用。农村基础教育面广量大,在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上始终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改革开放30多年来,XX县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农村基础教育的整体性薄弱状况一直未从根本上得到扭转。XX县96年基本普及初等教育,2000年十月又率先在康北完成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2002年启动全县的“普九”工作。全县学龄儿童入学率99.11 %,在校学生巩固率99.15 %,13-15周岁儿童普及率98.1%,小学毕业生合格率100%。XX县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一是加强项目资金投入,把州委州政府在XX

17、县实施的“7+1”民生发展规划与藏区项目有机结合;二是加强制度体系建设;第三是坚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与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统筹城乡发展相结合,与教育均衡发展、布局调整,与牧民定居行动计划相结合,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从宏观上切实维护XX县社会稳定。但是,由于地域辽阔,教育战线点多面广,“两基攻坚计划”、“十年行动计划”等国家、省的项目资金不能解决全部教育现实问题, 总体投入仍显不足,基础建设投入不足;师资队伍量少质弱, 优秀的教师极度缺乏,现有的教师队伍也相当不稳定。作为较为贫穷落后的XX县必须把培养人才放在首要地位,而培养人才的基础是大力发展教育。XX县基础教育的关键是小学教育,它

18、既担负着向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初中毕业生的任务,又承担着XX县的“普九”重任。“普九”和“扫盲”是提高广大群众素质的重要方式,是XX县必须完成的任务。3.1.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十二五规划教育投入是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是教育事业的物质基础,是公共财政的重要职能。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水平。公共教育资源向民族地区倾斜,中央和地方政府进一步加大对民族教育支持力度。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十二五规划指出:加快民族教育事业发展,对于

19、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要加强对民族教育工作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切实解决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特殊困难和突出问题。各级政府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统筹各项收入,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严格按照教育法律法规规定,年初预算和预算执行中的超收收入分配都要体现法定增长要求,保证教育财政拨款增长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按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的3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专项用于教育事业。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

20、生产总值比例,2012年达到4。 进一步加大农村、边远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投入。中央财政通过加大转移支付,支持农村欠发达地区和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加强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解决突出问题。3.1.3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是四川省委、省政府根据民族地区教育落后的实际提出来的,是加快全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保持民族地区稳定的治本之策,是促进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大发展的重要举措。为此,XX州人民政府出台了实施(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的意见,要求把发展民族教育作为全州各族群众脱贫致富、繁荣进步的根本措施,按照“优先发展、适度超前、总体规划、分类

21、指导、分步实施”的原则,积极推进全州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进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不断提高各族人民思想和科学文化素质。建立起适应我州社会经济发展和西部大开发需要、体现民族特点和时代特征的教育体系。3.1.4XX州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1-2020年) XX州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1-2020年)提出:优先发展教育。教育优先发展是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将教育发展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基本要求,作为“一把手工程”;将教育优先发展落实情况纳入

22、各级党委、政府年度目标考核,建立考核机制和问责制。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经费投入,保证法定“三个增长”;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要求。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关心支持教育。采取有效措施,着力解决影响教育改革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千方百计为广大教师办实事、办好事,切实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大力推进依法治教,切实保障教师合法权益。优化学校布局。建成一批县城、片区、乡(镇)中心寄宿制学校。寄宿制学校后勤保障能力全面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和管理基本达到标准化要求。寄宿制办学成为整合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 3.2项目的提出XX

23、小学始建于1957年,XX小学位于XX县XX镇东大街127号,学校西面和东面是市政道路,南北面是居民房,学校占地面已经被框死,无法在扩大,生活区,学习区,运动区没有明显的区分开来。学校的整体规划严重不满足规范。随着XX教育事业的发展,XX小学作为XX县的龙头小学,出了学校设施陈旧外,无法新建其设施,使学校无法得到发展,无法扩大招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XX县教育事业的发展。由于早期施工质量不高,再加上使用时间久远和玉树地震,教学综合楼外墙瓷砖常常出现脱落情况,经多次修补,仍有部分脱落现象发生,严重影响教学综合楼的使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1)校园围墙设计不合理,存在安全隐患围墙为土墙,下雨天,

24、雨水对围墙渗透易造成墙体吸水过多引起墙体松散,严重的已经出现倾斜和裂缝,存在安全隐患。(2)教学综合楼楼地面标准低,存在安全隐患教学综合楼教室和走廊的水泥地面不水平、光滑,雨天积水后造成湿滑,尤其是小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差,常常发生在走廊滑倒、摔伤情况,不断有家长对此进行投诉,安全隐患明显。(3)运动场标准低,存在安全隐患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经费问题,现有运动场设施不合理。运动场地为水泥地面,经长期使用,目前局部地面出现了沉陷、开裂、凹凸不平,不利于小学生安全使用,容易造成滑倒、摔伤,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4)教室面积设计不合理基于校园建设时间早,学校标准低,教室面积小。(5)校园电气设计不合理,存

25、在安全隐患学校教学综合楼电气线路由于使用时间过长,严重老化,个别线路出现了无保护层,变成了裸线,存在安全隐患明显。农牧民群众逐水草而居,且居住分散,学生入学和巩固一直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为适应新形势下教育发展的需要,确保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合理配置XX县的教育资源,充分发挥规模效益,就有必要建设一个高起点、规范化的现代化学校。为了更好的开展9年制义务教育,更好的发展XX县的教育事业,解决XX县适龄儿童的入学需求,满足广大牧民渴望学习知识的迫切愿望,同时使学校达到规范化,人性化,正规化。XX县教育体育局上报上级单位后研究决定整体迁建XX县XX小学。改善XX小学的办学条件,提高学生的

26、入学率与巩固率,提高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这是XXXX小学急需解决的问题。综上,XX县XX小学建设项目势在必行,刻不容缓。3.3项目提出的必要性3.3.1是适应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中央召开四省藏区会议后,在四川省委、省政府实施的富民安康工程及藏区牧民定居行动计划的前提下,XX州委、州政府结合XX州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处于不发达地区的实际,确立了生态经济型发展战略,力争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发展机遇,适应西部大开发的发展需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较为贫穷落后的XX县必须把培养人才放在首要地位,而培养人才的基础是大力发展教育。XX县基础教育的关键是小学教育,它既担负着

27、向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初中毕业生的任务,又承担着XX县的“普九”重任。“普九”和“扫盲”是提高广大群众素质的重要方式,是XX县必须完成的任务;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可以直接为XX县输送初级职业技术人才,直接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服务,必须抓好抓实。但目前XX县XX小学的办学条件现状根本无法承担起这样艰巨而繁重的任务。3.3.2是贯彻落实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的需要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是四川省委、省政府根据民族地区教育落后的实际提出来的,是加快全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保持民族地区稳定的治本之策,是促进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大发展的重要举措。为此,XX州人民政府出台了实施(四川省

28、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的意见,要求把发展民族教育作为全州各族群众脱贫致富、繁荣进步的根本措施,按照“优先发展、适度超前、总体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原则,积极推进全州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进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不断提高各族人民思想和科学文化素质。建立起适应我州社会经济发展和西部大开发需要、体现我州民族特点和时代特征的教育体系。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四川省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和XX州政府的实施意见,XX县XX小学迁建已势在必行。3.3.3是XX县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XXXX小学建校55年来,为XX各项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的各类建设人才,近年来,

29、XX县广大群众从“普初”、“扫盲”、“普九”和职业教育中切实体会到掌握知识的重要性,送子女上学,多学文化,多学知识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全县的小学毕业生都渴望读初中,但XXXX小学的教学及辅助用房与生活服务用房不能满足其发展的需要,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广大群众和学生家长反映十分强烈,频频向XX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县政协提出要求,解决XXXX小学整体迁建问题,以满足广大群众送子女入学的愿望。农牧民群众逐水草而居,且居住分散,学生入学和巩固一直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为适应新形势下教育发展的需要,确保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合理配置XX县的教育资源,充分发挥规模效益,就有

30、必要建设一个高起点、规范化的现代化学校,改变当地落后的思想意识,只有靠知识的力量,也必需依靠知识才能改变其观念,“扶贫先扶智,治穷先治愚”。项目的建设发挥集中办学规模效应,更好的开展9年制义务教育,更好的发展XX县的教育事业,解决XX县适龄儿童的入学需求,满足广大牧民渴望学习知识的迫切愿望,同时使学校达到规范化,人性化,正规化。3.3.4是改善学校现有办学条件,提高教学基础设施的需要XX小学的项目建设对于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正确,合理地建设标准化完全小学,布局合理,标准规范的办学条件,宽敞明亮,安全文明的校园环境,保证适龄儿童接受义务阶段教育,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是非常必要的。作为新校

31、区重要组成部分二期建设,将改善教学条件和环境,增强办学服务功能,加快推进新校区建设和发展。通过项目建设,将够改善学校现有落后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基础设施。3.3.5是满足广大农牧民子女求学、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随着社会的进步,随着各县义务制教育的推行,广大农牧民送子女入学的思想观念正在逐步发生变化,“教育改变人生”的观念正逐渐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认同;越来越多的适龄儿童跨进了校门。学校自身的积淀为进一步的发展提供了可能。寄宿制学校的开办,是公办学校在激烈的教育竞争中顺应教育改革发展大局,自主办学,自我发展的一种成功尝试。作为一种年轻的办学模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强大的生命力,并将带动学校

32、整体办学水平的提升。同时由于办学方式更加多样和灵活,可以吸引更多不同层次的教育需求,特别是边远农牧区的适龄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可能,生源更为稳定,解决广大农牧民群众逐水草而居,且居住分散,学生入学和巩固难的问题。学校逐步摸索出了一条办学的成功路子,并逐渐创出自己的办学特色,办学经验不断积累、管理经验日益丰富、校园文化逐步形成,这种积淀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做得到的,它更是学校在现有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宝贵财富。学校的发展能够更好地满足广大农牧民子女学习的需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综上所述,为推进XX县教育经济发展、社会繁荣、民族团结,改善XXXX小学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本项目的建设是刻不

33、容缓的,也是非常必要的。第四章 建设内容及规模4.1建设内容及规模确定的原则以功能齐备,保证质量,满足教学规模的教学要求为原则,科学、合理地确定学校校园规划用地和校舍面积指标、建筑标准,保证校舍建筑的安全、适用、经济、卫生,以适应教育发展对校舍条件和校园环境的基本需求。4.2需求分析XX县XX小学招生覆盖范围是全县高年级学生(4-6年级)、原XX小学所有学生及外县和外来务工人员的适龄学生。规划前XX小学有学生631人,共15个班级,40名教职工;迁建后计划在5年内将全县高年级学生逐年陆续规划到本校,再加上外县及外来务工子女的剧增,因此规划学生人数达到2000人,共44个教学班,教职工156人。

34、XX县生源充足,学校迁建后在原有的基础上适当的扩大规模,完全符合当前的发展形式。根据上述分析,XX县XX小学的学生人数将大幅度的增加,因此,学校的办班规模也将随之增加才能满足这种需求,结合XX县的实际,本次规划学生人数共2000人,计划在5年内将达到这一目标,共44个教学班。这种设置方案能基本满足XX县教学任务,同时,从长远考虑,也不会造成闲置,形成浪费。4.3建设标准根据农村普通中小学建设标准规定,农村普通中小学校舍由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办公用房、生活用房三部分构成,完全小学设置教工宿舍、食堂、开水房及浴室、教工厕所、学生厕所。其中完全小学24班(近期45人/班,远期40人/班),生均用地面

35、积20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规划指标6.54平方米;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使用面积2936;生活用房使用面积971;使用面积合计4239。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用地面积和生均用地面积指标学校类别学校规模(班)用地面积()生均用地面积()完全小学6913134121569929181868823242189520注:完全小学、初级中学未含学生宿舍用地面积。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规模和生均建筑面积规划指标学校类别面积()建设规模4班6班12班18班24班完全小学建筑面积2228421554707065生均面积8.257.816.756.54注:完全小学、初级中学未包括学生宿舍的建筑面积。农村普通中小学校舍建

36、筑面积总指标指标小学规划指标4班6班12班18班24班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使用面积()344928181722772936办公用房实用面积()65128203269332生活用房使用面积()60281509736971使用面积合计()4691337252932824239建筑面积()6702228421554707065注:完全小学12班、18班、24班的规划指标、基本指标未包括学生宿舍的建筑面积(5/生)。XX小学规划学生人数达到2000人,共44个教学班,根据农村普通中小学建设标准规定,用地面积应达到4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应达到13080平方米;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使用面积应达到5437;

37、生活用房使用面积应达到1798;使用面积合计应达到7850。根据XX小学整体规划,XX小学迁建工程总用地面积33206.7,除去教室周转房和学生宿舍,总建筑面积为12081.2,均低于农村普通中小学建设标准的规定,拟通过提高土地利用系数和容积率达到使用要求。4.4建设内容及规模根据农村普通中小学建设标准,结合XX县的实际情况,同时,从长远考虑,避免造成闲置,形成浪费,确定XX县XX小学迁建二期工程总建筑面积为10700平方米,项目总净用地面积33206.7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学生食堂、学生宿舍。项目建设内容表序号项目名称建筑面积(m2)1学生宿舍70002食堂 37003总计10700 - 2

38、6 -第五章 项目场址选择和建设条件5.1 场址位置按照XX县城市规划,XX县XX小学整体迁建工程在XX县新区拓展区。XX县XX小学四周紧邻民居、单位用房以及学校果园,环境条件较好,交通便利,场地平整,无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灾害,配套设施齐全,建设条件具备。没有其他的制约因素。拟建项目学生食堂与实验综合楼坐西向东;教师办公楼及行政办公楼坐西向东;教学用房及教学辅助用房坐南朝北。场址交通比较便利,便于施工和使用,更有利于在此建设该建筑,提升学校整体形象。5.2 项目建设条件5.2.1地形、地貌条件该项目地势较为开阔平坦。场地地形简单、地貌类型单一,为构造剥蚀高山斜坡台地地貌;地形为高山地形,呈

39、西高东低。5.2.2场址面积条件该项目规划建设净用地面积33206.7m2,新建后该校园布局更趋合理,学校活动场所、运动场地和绿化用地均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有利于学校正常教学活动的开展。同时整个校园的中心教学区随之形成。5.2.3 交通条件由于XX县交通建设起步晚,底子薄、欠帐大、地方财政拮据,配套投入严重不足,使县境内的公路技术等级低,质量差。全县共有22个乡镇219个行政村,至今还有177个行政村未通公路,占80.82%,成了全县社会经济发展和农牧民群众脱贫致富的主要制约因素。 县境内有公路572.1公里,其中国道一条(317线)80公里,县道2条44公里(甘白路35公里,甘新路9公里)联网

40、路2条39.5公里(甘炉联网路21公里,卡然联网路18.5公里),专用公路2条10.4公里,其余的398.2公里均为区乡道公路。 5.2.4 工程地质条件该项目地质灾害一般不发育,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中等。该项目不需对场地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场地地质构造相对稳定,无不良工程地质现象,工程水文地质条件较好,适宜本项目建设。5.2.5地下水水质条件场地均为碎石间的孔隙性上层滞水,勘探孔内未见地下水位。场地地下水无色、无味、透明,水质较好,对混凝土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无腐蚀性,对钢筋具有弱腐蚀性,对岩土工程不会造成影响。5.2.6 外部配套条件1、供电项目供电由XX县供电局供应。2、供水

41、从市政管网中就近接取。3、通信XX县XX小学已开通通信光缆,电信、电视和互联网已经开通。无论是移动电话、座机电话都十分方便,与外界联络很便捷。4、电视XX县广播电视局早已接通了其闭路电视网络,可以通过卫星接收站收视全国各地近30多套电视节目.目前正在积极筹建宽带数字电视网,届时,将可收视更多更好的电视节目。5、其它公用设施XX县新区拓展区有电影院、体育场、农贸市场、商业网点、公用IP电话亭等公用设施,可供学校教职工和学生业余活动和购物与联系。5.2.7施工条件项目所在地,地方建材资源丰富,劳动力资源丰富,施工所需水电充足,道路通畅,施工条件较好。1、建筑材料条件XX县XX小学整体迁建工程所需的

42、主要建筑材料和设备、设施有钢材、水泥、木材,砂石、青砖与水泥砖、装饰装修材料、配电设备设施、教学设备设施、通信电视器材、给排水管路、卫生间设施及其他相关设施、器材等等。以上这些材料、设备、设施、器材,除木材、砂石、青砖和课桌、椅子部份可以就地解决外,其余全部都要从成都或其他地方采购运回。水泥:主要从成都或其他地方采购运回。木材:XX县是XX州木材的主要产地之一,只要按照规定的审批程序取得建设用木材指标,就可以就地取材,十分方便。砂、石:可以就地取材,运距也不远。2、施工条件工程区地势宽阔,施工布置十分方便,施工区的料场、脚手架、钢材加工、木材加工、工棚、仓库及生活区等的安排布置都十分方便,对施

43、工不会形成干扰,只要施工期注意安全,完全可以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5.2.8政策支持条件1、XX县政府的直接领导和大力支持XX县人民政府不但积极向XX州政府和四川省教育厅反映XX县XX小学的情况,还严格保证小学建设的水、电、路“三通”;县委、县政府还联合下文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县长为组长的重点项目规划领导小组,以保障XX县XX小学整体迁建工程的顺利实施,这充分说明XX县委、县政府对XX县XX小学迁建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2、XX县XX小学整体迁建工程有广大群众的积极支持,也得到了XX县广大群众、市民和学生家长的大力支持,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5.3项目选址结论选址符合农村普通中小学建设标准(建

44、标1092008)校址选择要求。选址地质条件较好、环境适宜、交通方便、地形开阔、阳光充足、地势较高、具备必要基础设施;避开地震危险地段、泥石流易发地段、滑坡体、悬崖边及崖底、风口、洪水沟口、输气管道和高压走廊等,避免学生跨越公路干线、无立交设施的铁路、无安全通行防护设施的河流及水域;不与集贸币场,娱乐场所,生产、经营、贮藏有毒有害危险品、易燃易爆物品的场所,噪声等污染源,医院太平间,殡仪馆,消防站等不利于学生学习、身心健康和危及学生安全的场所毗邻。第六章 建设方案6.1 设计总说明6.1.1设计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2010年宿舍建筑设计

45、规范JGJ 36 200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_26-2010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6.1.2指导思想及设计原则1、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藏区工作会议精神,实施跨越式发展的战略,以XX县教育发展规划为依据,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以办优质教育为方向,以教育改革为动力,以教育强县为新起点,以XX县人民对优质教育的要求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创优势、求发展,建设适应社会

46、经济全面发展的、高起点、规范化的现代化特色学校。2、设计原则1)整体性原则校园建设作为社会建设的子系统,既有它自己鲜明的个性,又反映着社会的烙印。围绕“相得益彰”这个宗旨,先做好校园建设的计划,结合学校实际,逐步实施。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校园基础设施建设也围绕着这一根本目的,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全面发展。要协调各方面的力量,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形成“三位一体(学校、家庭、社会)”互动的,协调一致的大教育环境。严格执行农村普通中小学建设标准(建标1092008)等相关设计规范;学校建筑设计,严格执行工程

47、建设强制性标准,符合学校安全、安静、卫生要求,有利于防灾及安全疏散;新建学校校舍建筑风格既体现现代建筑风貌,又和当地民族建筑和自然环境协调; 在节约用地的同时,尽可能地扩大绿化面积,为学生提供一个安静、舒适、优美、清洁的休息环境。2)高品位原则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是一种美学建设。提高品位,形成特色,使学校成为美的环境、美的感受、美的意境、美的熏陶的学府。因此在具体布置和落实时,一是注重高标准,高品位;二是要做到三精,即内容精要,设计精心,制作精良;三是要达到“五性”,即艺术性、知识性、思想性、整体性,实用性。结合广大师生的需求,站在建设和谐校园的高度,规划和实施学校建设工作,要按照校园总体规划布局

48、的要求,营造建设成为XX州最具特色的一流学校。3)参与原则校园建设过程就是教育的过程。众生齐动手,发挥集体、个人、家长及各方面的积极性,使教师、学生、家长等都融入到优美、人文的校园环境中,学生们在此环境小学到更多、更好的知识,茁壮成长。学校是由许多个体组成的一个集体,只有每个个体对所处的集体具有认同感和归属感,才会自觉的把自己融入到这个“大家”中,形成“学校是我家,大家共建它”的氛围,每个人都把建设美好校园化作自觉的行动,为建设和谐校园而尽心尽力,这样构建和谐校园才有坚实的思想基础。6.1.3功能要求1、教学功能XX县XX小学是一所完全小学,承担着XX全县“普九”、“扫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

49、、实验教学、现代远程教育和向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生源的重要任务。因此,学校建设要有足够的教学及辅助用房,包括教室、教研室、办公室、语音室、微机室等及其与之配套的教学设备、设施、实验器材等.这些建筑物和设备、设施应该满足教学的基本需求和适度发展的需要,即要具有适当的规模。2、运动功能学校应是培养青少年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场所,因此,学校迁建后必须要有教师、学生进行体育运动、锻炼身体的地方,包括篮球场、排球场、足球场、羽毛球场、网球场、田径场等运动场地。同时,还应有与之相配套的设备和器械。3、居住功能迁建后XX县XX小学的大部分学生将来自各区乡,只能在校寄宿就读。因此,学校建设还必须

50、设置寄宿制学生的宿舍,并配备必要床铺、座椅、课桌等设备、设施。4、环保功能为了创造一个优美的教学环境,学校建设应考虑到校园的美化,要有足够的空地栽花、植树、种草,营造一个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安静舒适、清洁卫生、没有污染的教学环境。为此,学校总的绿地面积不能太少,虽然总占地面积不小,但应尽量保证绿地面积达到总占地面积的30以上。每年春季到来时,可发动教职工和学生在校园内栽花、种草、植树,美化校园,同时,在校园内设置适量的垃圾桶,专人打扫、收集,并统一送往县内的垃圾处理地。5、管理功能学校是一个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年龄结构、不同生活习惯、来自不同地方、人数众多的群体,为保证学习统一号令、统一步调,有

51、令必行、有禁必止,学校必须加强各方面的管理。为便于管理,并保证教职工和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学校建设应设置围墙、大门和门卫等,并配备适量的管理人员和安全保卫人员。6.2总平面布置6.2.1布置原则1、拆除老旧建筑,建设新的教学用房及附属用房,改善学校环境,还以优美的学习生活环境,展示全新面貌。2、配置相应的实验、办公、食堂等用房,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提高建筑质量,完善教学设施。3、新建学生和教师周转房,为学生及教职工提供完善的生活住宿条件,完善学校功能,提升学校档次。4、结合校舍建设,修缮校区道路,完善原有的环形道路结构,建设主次路口,形成合理的人流及车行路线。5、依托原有校园绿化,完善校区的入

52、口绿地广场建设,修缮校园场地,建设较高档次的运动场地及校园空间。6.2.2总平面布置1、平面布置总体要求XX县XX小学学规划净用地面积33206.7平方米,按照学校建设总体规划要求,在设计平面布置时,应进行合理布局,充分利用地面,尽量增大绿化带面积;将教学区、生活区和活动场地分开布置,合理安排绿化带,留作栽花、植树种草;基础设施建设内容包括道路、给排水、供电、通信、电视及现代远程教育管网等要合理布局,尽量缩短线路,减少曲折迂回、重复走线,做到使用方便,维护保养方便和安全可靠;各区域内的建筑应相互协调,并与整个学校的建筑风格相互辉映,协调一致。 2、学校总体平面布置分为中心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

53、三部分,功能分工明确,交通简捷流畅,管理使用方便,互不干扰。围合的教学楼形成了宽括的校前广场。教师周转房独立布置成为生活区域,方便联系。运动区由一个标准200米运动场地及配套运动器械构成。 学生宿舍与食堂构成了校园的学生生活区、方便学生生活。生活服务用房布局:生活服务用房包括学生宿舍、食堂学生宿舍分为八栋,结合地形,布置于规划区南侧。食堂修2座,分别位于运动场两边,满足学生及教职工的餐饮需求。运动场地布局:学校运动区由一个篮球场、及配套运动器械构成。3、竖向设计规划区地形比较平坦,场地竖向设计中遵循尊重现状的原则,尊重现状的建筑布局,尊重现状的空间关系,尊重与周边环境的关系。设计避免大填挖,在

54、满足各种规范的条件下尽量减少土石方工程量。以现状的北部道路和西部道路为基础,结合地块排水的排水需求,对规划区进行道路规划。6.2.4总图指标1、规划用地面积:33206.7平方米2、总建筑面积:10700平方米;其中:学生宿舍7000平方米;学生食堂3700平方米;3、绿地率:34%6.3 建筑方案6.3.1设计依据及技术标准、规范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 GBJ 99-86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 50176-9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 50189-200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2006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GB50222-95(2004年)6.3.2建筑设计1、设计说明(

55、1)建筑设计根据建筑的功能和使用要求进行设计,结合学校周边环境,方案综合考虑了使用功能、经济及环境效益,绿化面积分布均匀 。(2)各单体建筑均做到合理的防火分区并设置先进的防火设备,确保广大师生的安全以及校区公共安全;根据规范要求,合理的组织交通,各单体内的疏散楼梯数量能确保人流的及时疏散。2、建筑平面建筑平面设置布局充分考虑现场条件、结合建设单位使用要求、力求达到美观、经济、适用,达到空间的和谐与合理充分利用。3、立面造型建筑立面造型风格简洁明快,藏族元素赋予了整个设计浓郁的民族特色,并参入了现代感,显得和谐统一而富有朝气。适当部位高低错落,入口部位进行重点装饰,建筑色彩以藏红色为主,继承当

56、地建筑色彩风格,同时以条块穿插,局部以白色点缀。增加了学校的生气。XX县XX小学迁建二期工程总建筑面积为10700平方米,项目总净用地面积33206.7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学生食堂、学生宿舍。项目建设内容表序号项目名称建筑面积(m2)1学生宿舍70002食堂 37003总计107004、功能设置XX县XX小学二期迁建项目总建筑面积10700平方米(其中学生宿舍7000平方米、学生食堂3700平方米),主要功能为供学校教师和学生的生活使用。5、建筑主要特征建筑主要特征表项目名称学生宿舍食堂建筑类别二级二级耐火等级二级二级抗震设防烈度8度8度结构选型框架框架建筑层数4层3层建筑层高3.6米4.2米

57、建筑高度m14.414.1建筑面积(m2)700037006、装修说明校区在装饰设计中,对空间的划分与组织是设计的重点,各功能分区要相呼应,布局流畅。外装修应针对其校园建筑各自不同的民族特点按空间尺度、层次分布及空间的形状采用相应特色设计。在细部处理的空间基调上,配以塑造其民族院校的气围。本工程教学区重要建筑外墙面均采用灰色外墙面砖,白色线条。玻璃可采用白色为主;卫生间、浴室、厨房等采用瓷砖墙面到顶,防滑地砖;内墙一般采用中、高档乳胶漆或涂料;部分重要功能房间的装饰由二装设计确定。所有装饰设计工程均应符合国家现行装饰规范及规程。7、屋面屋面做法参照国家标准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

58、002,本工程根据建筑物的性质、重要程度、使用功能要求、防水耐用年限等级设计,防水等级为级。防水材料采用APP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防水及克水宁防水面层,上人屋面缸砖面层,不上人屋面采用膨胀珍珠岩板保温层,防水材料采用克水宁防水面层。 8、无障碍设计学校的室外通路、校园及教学用房的入口、走道等地面有高差或设有台阶时,应设符合轮椅通行的坡道,在坡道两侧和超过两级台阶的两侧应设扶手。教学用房的男女洗手间,盥洗间及淋浴间的入口及通道应方便乘轮椅者通行,残疾人的隔间厕位、浴间、盥洗位及安全抓杆应方便乘轮椅者进入和使用。男洗手间供残疾人使用的小便器和小便池应设安全抓杆。6.4 结构设计6.4.1 主要设计规范

59、、规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0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200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200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 (200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6.4.2设计说明1、基本风压荷载取值: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第7.1.2条,附表D.4及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第3.2.2条的有关规定,基本风压W0=0.45 KN/,体型系数S=1.3,根椐本工程的使用

60、性质和周边环境,地面粗糙度取为B类。2、基本雪荷载取值:0.40KN/3、抗震设防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XX县为第二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本项目属中小学学校类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重点设防类(乙类)。 4、根据建设场地地质情况分析,建筑场地类别为二类。5、地基处理采用天然地基。6、基础本项目拟采用柱下独立基础,在施工图纸设计时基础型式根据地质勘查报告确定。7、主体结构厕所采用砖混结构,其余均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8、结构材料:1)砌体结构采用实心砌块,强度等级为MU10,砂浆强度等级地面以上采用M7.5混合砂浆。2)框架结构填充墙体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墙柱相交处按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03G329,97G329设置拉接筋。9、荷载取值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确定楼面和屋面均布活荷载使用荷载标准值:(1)卫生间: 2.0kN/;(2)走道: 3.5kN/。(3)教室,办公室: 2.0kN/。(4)楼梯: 3.5kN/。(5)屋面 :2.0kN/(普通上人屋面),0.50kN/(非上人屋面)。6.5给排水设计6.5.1采用的标准、规范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3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40013-200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