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203300009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7.65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资源描述: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4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主流思想的的演变演变u主流思想是什么?主流思想是什么?u它是怎样出现和形成的?它是怎样出现和形成的?u它怎样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它怎样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u成为主流思想后,它是如何演变的?成为主流思想后,它是如何演变的?第第 1 1 课课 第第 2 2 课课 第第 3 3、4 4 课课 单单元元解解读读第第1 1课课 “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成 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及意义;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及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了解孔子,孟子

2、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 1、“百家争鸣百家争鸣”的含义:的含义: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所谓所谓“百家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分为: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等十家。所谓所谓“争鸣争鸣”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的利治力量的学者或思

3、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益和要求,对宇宙、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争相发表自己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相互诘难批驳、彼此吸收融合。的见解,相互诘难批驳、彼此吸收融合。一、一、“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局面的形成2 2、“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形成的原因形成的原因(试从政治、经济、阶(试从政治、经济、阶级关系、思想等几个方级关系、思想等几个方面分析)?面分析)?社社会会原原因因经济经济政治政治阶级关系阶级关系思想文化思想文化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

4、起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士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从从“学在官府学在官府”到到“学在民间学在民间”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大变革)社会大变革)根本原因根本原因主要流派主要流派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性质性质);是中国学术、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是中国学术、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历史地位历史地位儒家:儒家:孔子、孟子、荀子孔子、孟子、荀子道家:道家:老子、庄子老子、庄子墨家:墨家:墨子墨子法家:法家:商鞅、韩非

5、子商鞅、韩非子阴阳家阴阳家(阴阳五行,解释天地运行)(阴阳五行,解释天地运行)齐齐国的邹衍国的邹衍 名家名家:代表人物公孙龙(白马非马):代表人物公孙龙(白马非马)纵横家:纵横家:著名的有苏秦(主张著名的有苏秦(主张“合纵合纵”,即六国团结抗秦)、张仪(主张,即六国团结抗秦)、张仪(主张“连连横横”,即瓦解六国的团结,使之分别奉,即瓦解六国的团结,使之分别奉事秦国)。这两类策士统称事秦国)。这两类策士统称“纵横家纵横家”。杂家杂家:战国至秦汉间杂揉各学派思想的:战国至秦汉间杂揉各学派思想的一部分学者,代表著作为一部分学者,代表著作为吕氏春秋吕氏春秋、淮南子淮南子农家农家:战国时反映农业生产和农

6、民思想:战国时反映农业生产和农民思想的学术流派。的学术流派。补充资料补充资料 20052005年年9 9月月2828日上午,来自全球日上午,来自全球2424个国家和地个国家和地区的区的25562556名儒家思想推崇者冒着绵绵秋雨在全球联合名儒家思想推崇者冒着绵绵秋雨在全球联合祭孔主会场祭孔主会场孔子故里山东曲阜万仞宫墙前,隆重孔子故里山东曲阜万仞宫墙前,隆重举行举行20052005年全球联合祭孔曲阜孔庙祭孔大典,揭开了年全球联合祭孔曲阜孔庙祭孔大典,揭开了全球首次联合祭孔活动的序幕。全球首次联合祭孔活动的序幕。二二.孔子和早期儒学孔子和早期儒学 春秋晚期鲁国人,春秋晚期鲁国人,名丘,字仲尼,尊

7、称名丘,字仲尼,尊称“万世师表万世师表”“至圣至圣”。孔子孔子孔子思想孔子思想1 1、“仁仁”(思想核心思想核心)“仁仁”的含义:的含义:“仁仁者爱人者爱人”;如何实现如何实现“仁仁”:“己所不欲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施于人”2 2、“德治德治”:“以德治民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意刑杀3 3、“礼礼”:“克己复礼克己复礼”4 4、教育:、教育:首创私人教学,首创私人教学,“有教无类有教无类”;整;整理古籍理古籍合作探究:合作探究:在春秋时期,孔子为安定社在春秋时期,孔子为安定社会秩序,开出了会秩序,开出了“仁仁”的处方,但他的处方,但他周游列国十四载,积极推销他的政治方周游列

8、国十四载,积极推销他的政治方案,为什么未被诸侯们采纳?案,为什么未被诸侯们采纳?社会背景:春秋时期分封制崩溃,诸侯割据,社会秩序相当混乱,统治者为在兼并战争中取胜,热衷于强化中央集权和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儒家自身:虽然儒家思想符合人民的利益,但在当时未能适应形势,满足统治者兼并战争的需要。孔子名言警句赏析孔子名言警句赏析君子食无求饱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敏于事而慎于言言,就有道而正焉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可谓好学也已.不患人之不己知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患不知人也.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

9、耳顺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七十而从心所欲所欲,不逾矩不逾矩.温故而知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而不学则殆.知之为知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是知也.名轲,名轲,战国时期邹战国时期邹国人,尊为国人,尊为“亚圣亚圣”孟子孟子孟子思想孟子思想1 1、发展孔子发展孔子“仁仁”的学说,主张实行的学说,主张实行“仁政仁政”;2 2、发挥发挥“民本民本”思想,提出思想,提出“民民贵君轻贵君轻”3 3、伦理观上,伦理观上,“人性本善人性本善”不以规矩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无以成方园。得道者多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失道者寡助。富贵不能淫富贵不

10、能淫,贫贱不能移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威武不能屈。穷则独善其身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达则兼善天下。天时不如地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地利不如人和。一日暴之一日暴之,十日寒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未有能生者也。孟子曰: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幼,以及人之幼。”仁者无敌仁者无敌孟子名言警句赏析孟子名言警句赏析荀子荀子 荀子,名况,荀子,名况,战国晚期赵国人。战国晚期赵国人。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有两个成者。荀子有两个学生,一位是杰出学生,一位是杰出的学者韩非子,一的学者韩非子,一位是秦始皇的丞相位是秦始皇的丞相李

11、斯。李斯。荀子思想荀子思想1 1、主张主张“仁义仁义”和和“王王道道”;2 2、提出提出“君舟民水君舟民水”的观点的观点3 3、伦理观上,主张伦理观上,主张“性恶论性恶论”;(所以;(所以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已隐含法的作用。为,已隐含法的作用。)荀子名言警句赏析荀子名言警句赏析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谄谀我者,吾贼也。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

12、不为不成。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成江海。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于蓝。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三、道家和法家三、道家和法家 老子又名老聃,老子又名老聃,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著有的创始人,著有老子老子。老子老子1 1、认为认为“道道”是世界万物是世界万

13、物的本源的本源2 2、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在不停地运动,有无、贵在不停地运动,有无、贵贱、福祸都是相互依存,贱、福祸都是相互依存,不断转化的。(不断转化的。(有朴素的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老子思想辩证法思想,是老子思想的精华的精华)3 3、政治上主张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无为而治”,政治理想,政治理想“小国寡民小国寡民”老子思想老子思想老子名言警句赏析老子名言警句赏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有名万物之母。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

14、已。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和,前后相随。恒也。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无私邪?故能成其私。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

15、政善治,事善能,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庄子庄子战国时期宋国人战国时期宋国人庄子思想庄子思想1 1、一切事物都是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相对的2 2、主张放弃一切主张放弃一切欲念,获取精神自欲念,获取精神自由由法家学派法家学派1 1、集权观(集权观(主张中主张中央集权央集权)2 2、法治观(法治观(以法治以法治国,提出了系统的法国,提出了系统的法治理论治理论)3 3、改革观(改革观(“不期不期修古修古,不法常可不法常可”)韩非子思想韩非子思想韩非

16、子韩非子1 1、“兼相爱、交相兼相爱、交相利利”(兼爱兼爱)2 2、非攻非攻 尚贤尚贤 节节俭俭墨子思想墨子思想墨子墨子道家:道家:这是无意识的,这是无意识的,主张顺应自然,等学主张顺应自然,等学生自我觉悟。生自我觉悟。法家:法家:这是违纪行为,这是违纪行为,扣分!扣分!儒家:儒家:这是品德问题,主张思想教这是品德问题,主张思想教育育1.1.下列对孟子与荀子的分析正确的下列对孟子与荀子的分析正确的是:是:A.A.都主张性善论都主张性善论B.B.都强调礼法都强调礼法C.C.都主张都主张“仁仁”,“德德”治天下治天下D.D.都取百家之长都取百家之长课堂演练2.2.下列关于百家争鸣的论述正确的是下列

17、关于百家争鸣的论述正确的是百家是指一百个思想流派百家是指一百个思想流派其经济原因是井田制的瓦解其经济原因是井田制的瓦解他们彼此对立攻击互不相融他们彼此对立攻击互不相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流A.B.A.B.C.D.C.D.3.3.下列关于孔子叙述不正确的是:下列关于孔子叙述不正确的是:A.A.是春秋末期齐国人是春秋末期齐国人B.B.其弟子有其弟子有“七十二贤人七十二贤人”C.C.孔子整理过孔子整理过诗诗书书礼礼易易春秋春秋D.D.其思想核心是其思想核心是“仁仁”4.4.认为认为“恻隐之心恻隐之心”“”“是非之心是非之心”人人皆有之,这反映了孟子皆有之,这反映

18、了孟子A.A.“仁政仁政”的思想的思想B.B.“民本民本”的思想的思想C.C.“性本善性本善”的思想的思想D.D.“致良知致良知”的思想的思想5.5.(20092009高考山东基本能力测试)高考山东基本能力测试)书博会开幕式的背景墙上有孔子泰书博会开幕式的背景墙上有孔子泰山等形象,若为背景墙选配孔子的山等形象,若为背景墙选配孔子的两句名言,下列最合适的是两句名言,下列最合适的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学而时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之,不亦说乎己所不欲,勿施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A B C DA B C DD D6 6、(20092009高考

19、山东基本能力测试)高考山东基本能力测试)儒、儒、道、墨、法四家是先秦诸子学说的重道、墨、法四家是先秦诸子学说的重要流派。下列语句中最符合道家思想要流派。下列语句中最符合道家思想的是的是()()A A、兼相爱,交相利、兼相爱,交相利B B、仁者爱人、仁者爱人C C、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D D、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D D7 7(20092009高考海南单科)高考海南单科)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与法主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与法家共通的是家共通的是A.A.天行有常天行有常B.B.人

20、性本恶人性本恶C.C.礼法并用礼法并用D.D.民水君舟民水君舟B8、(、(08重庆文综)重庆文综)“贤者举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以为徒役”这句话主要反映了这句话主要反映了战国时期的(战国时期的()A墨家思想墨家思想 B儒家思想儒家思想 C道家思想道家思想 D法家思想法家思想A9、(08海南海南)韩非在批评韩非在批评某家学说时说:某家学说时说:“举先举先王,言仁义者盈廷,而王,言仁义者盈廷,而政不免于乱。政不免于乱。”他批评他批评的是(的是()A法家学说法家学说B道家学说道家学说C儒家学说儒家学说

21、D墨家学说墨家学说C1010、诸子百家的思想,奠定了中国传统、诸子百家的思想,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对当时和后来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基础对当时和后来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从孔子到孟子、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从孔子到孟子、荀子的思想,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荀子的思想,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A.A.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德B.B.人不分贫富贵贱都有受教育的资格人不分贫富贵贱都有受教育的资格C.C.从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从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理想社会文明的理想社会D.D.通过实行法治,可以使小人变君子通过实行法治,可以使

22、小人变君子普通人变圣人普通人变圣人C11、“气备四时,与天地明鬼神气备四时,与天地明鬼神合其德,教重万世,继尧舜禹汤合其德,教重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人之师。文武人之师。”下列各项中与对下列各项中与对联所写的历史人物主张无关的是联所写的历史人物主张无关的是()A“有教无类有教无类”B“因材施教因材施教”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法不阿贵法不阿贵”D12、唐太宗曾说:、唐太宗曾说:“君,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载舟,亦能覆舟。”这这种统治思想源于(种统治思想源于()A、孔子的无为思想、孔子的无为思想 B、孟子的仁政思想、孟子的仁政思想C、荀子

23、的中庸思想、荀子的中庸思想 D、韩非的法治思想、韩非的法治思想C13、苏格拉底是古代、苏格拉底是古代希腊最伟大的思想家希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但他并没有著之一,但他并没有著作传世,他的思想言作传世,他的思想言行散见于学生的著述行散见于学生的著述中,是他的学生使他中,是他的学生使他名垂青史。中国古代名垂青史。中国古代和苏格拉底相类似的和苏格拉底相类似的思想家是(思想家是()A.孔子孔子 B.荀子荀子 C.韩非子韩非子 D.朱熹朱熹A1414、(、(20082008上海)上海)“父前行,子踵父前行,子踵后。路遇长者,敛足拱手。尊长在后。路遇长者,敛足拱手。尊长在前,不可口唾。前,不可口唾。”这是在

24、敦煌发现这是在敦煌发现的唐宋时期少儿启蒙读物中的句子,的唐宋时期少儿启蒙读物中的句子,它反映当时的教育(它反映当时的教育()A.A.鼓励儿童活泼机智鼓励儿童活泼机智 B.B.突出地方教育特色突出地方教育特色C.C.提倡父子教学相长提倡父子教学相长 D.D.注重儒家伦理道德注重儒家伦理道德D15、(、(2007全国文综二)古人全国文综二)古人所谓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强调的是祭祀祖先、悼念死强调的是祭祀祖先、悼念死者的教化作用。这一主张属于者的教化作用。这一主张属于()A儒家思想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法家思想A1616、(2008(

25、2008 上海历史卷上海历史卷)战国时期战国时期有人提出:有人提出:“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为师。”这句话反映的是(这句话反映的是()A.A.儒家的思想儒家的思想 B.B.道家的思想道家的思想 C.C.墨家的思想墨家的思想 D.D.法家的思想法家的思想D1717、(、(20092009高考上海单科)高考上海单科)春秋时期,春秋时期,郑国发生了火灾,掌管祭祀的官员建议郑国发生了火灾,掌管祭祀的官员建议子产焚烧玉石向上天祈祷,子产焚烧玉石向上天祈祷,子产说:子产说:“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

26、”于于是积极组织灭火。是积极组织灭火。这说明当时以祭祀这说明当时以祭祀为核心的宗教意识日益淡薄,而世俗理为核心的宗教意识日益淡薄,而世俗理性逐渐占据上风。上述材料中属于历史性逐渐占据上风。上述材料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评价的是()A A B B C C D DB18、(、(08海南单科)海南单科)“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者弱,则国弱。”持这一持这一观点的人应是(观点的人应是()A.墨翟墨翟 B.孟轲孟轲 C.荀况荀况 D.韩非韩非D “宋人有耕者,田中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27、。兔不可复得,而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株之类也。”守株待兔请思考:韩非子请思考:韩非子守株待免守株待免的故事反映了法的故事反映了法家什么样的政治观点?家什么样的政治观点?认为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认为事物是发展变化的 治理国家的政策、措施必须与时俱进。治理国家的政策、措施必须与时俱进。知识点拔知识点拔 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异彩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异彩儒家的儒家的“仁政仁政”“以德以德治国治国”法家的法治思想法家的法治思想“依法依法治国治国”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的教育思想全民教全民教育、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等育、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等墨家的兼爱、非攻墨家的兼爱、非攻平等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