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日语语法索引第一册

上传人:ca****in 文档编号:203297397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 页数:53 大小:23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新编日语语法索引第一册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新编日语语法索引第一册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新编日语语法索引第一册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资源描述:

《新编日语语法索引第一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编日语语法索引第一册(5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册% V0 5 r/ H7 g; R. H第三课 , X8 L4 b+ K7 N+ s1、*/。+ a7 W, v/ i% G该句型表示“(什么东西)在*(某处)。”1 f2 J0 n1 m% r7 p2 V% s: e.g:部屋()一階()。(我的房间在一楼。) y4 Z4 ( l Y8 |/ re.g:彼()部屋。(他在房间里面。)# F5 ) G/ ! 8 U# o# Y2、*/。N8 m0 D0 u5 u; _该句型表示“*(某处)有(什么东西)。”0 k* i! i) i! u) Q% f0 % ee.g:部屋床。(房间里面有床。)0 y/ Ci8 m: R2 o+ 7 d; _

2、6 $ |4 f初看大家也许会有些和上面的混淆,但是只要注意到一点,就可以很好的区分开来了。这个关键就在于格助词,通常表示的是地点,所以前面的就一定会是*(某处)。所以这个句型只是把前面那个句型中的“*”提到了句前,而作为格助词,根据“前后”的口诀,强调的是前面的部分,所以该句型和句型一几乎可以说是描述同一个事情,但是区别就在于这个句型是在说明:这个地方有,别的东西也许也有,但是说话人不打算提其它的。4 G; c, P, e# r补充知识点:h% T# V0 j7 w3、*/。7 S( z+ v( D: x( n该句型表示的是,“*有。”$ a x7 S o- p( h0 W K该句型和上面的

3、句型二相比,只是把换成了,虽然意思可以翻译成是*有(什么东西)。但是*不仅仅只是表示地点的词,也可以是其它的。& - L, t. e2 U8 b# j( e.g:新编日语言本。(我有新编日语这书。)( n0 _0 u0 # z. p% c若是/。则相当于英语的“Here/there is 。”/ i. i U2 - n所以可以看出,该虽然依然可以翻译成“*有(什么东西)”,但更多的是在表示“拥有”的意思,强调的是动作,而不是句型一和二所表示的客观存在着“有”。3 |+ n! x7 : d& F4 e在该句型中,还要注意一点,若是要表示,“某人有兄弟姐妹”之类的意思,那么是用。这也是唯一可以表示

4、生命体的时候。7 q o* F! Z S0 7 o7 S1 i, Je.g:彼()妹()一人。(他有个妹妹。). W7 $ : a6 Z, QJ从上面这个例句我们一可以看到,要加入数词,表示有几个的时候,数词是用在/前面的。9 A( l5 u6 q9 由于句型一中强调的是地点:即该物不是在别的地方,而是在*。所以很少在这句型中用到数词来表示物品的数量。要表达的话,常常是用句型二的来表示:( 2 ?, + f de.g: 部屋床二。(房间里面有两个床。)1 I9 W% x( z4 f S7 c9 y U# V. G8 Y% x% S6 l- m( v3 l上节课我们讲了关于存在句的三个句型,不过

5、都是陈述句型,今天我们再来讲解这三个句型的否定句和疑问句型。 3 n: D2 / mm* 否定句型的转变其实很简单,就是将最后的结句词改变一下,在目前的初级日语状态下,一般都是敬体句,而敬体句在现在时态中的结句一般是或者(动词结尾是,其他是)。在第二课中我们知道的否定是写,那么今天我们来看看以结句的话应该改成什么,嗯,你说对了,就是把改成即是否定时态了。! N ?5 U- F7 c1 L4 k0 n当然,这里说的都是初级中用到最多的敬体句的现在时态的否定句,至于其他时态的,简体句的变化,我将会在未来的课程进展中陆续教给大家。7 Q: |% H* Y& r q8 p那么,上次我们教的三种存在句型

6、的否定句就是:& 8 a. * i0 I! T1、*/。2 J, J% B0 p+ l该句型表示“(什么)不在*(某处)。”; P- O( Q8 B# & 2、*/。6 c( E4 z) h+ Y$ D& 该句型表示“*(某处)没有(什么)。”* H+ F! J! 1 ?& N3、*/。- h& i : Q$ ?; . _c该句型表示的是,“*没有。”! O, Z8 Z6 S; 4 M# W7 z& G例句:: G* x: 9 W% n! : w/ re.g:彼()部屋。(他不在房间里面。) G: t+ w, N* Q6 s+ M* * t- Ie.g:部屋。(房间里面没有床。)6 X5 n,

7、 h; 8 H) X# Ne.g:新编日语本。(我没有新编日语这书。)- r% p* J4 * G# 1 比较简单吧?那我们来看看疑问句怎么表达。 N4 n8 M# I2 B2 8 q首先,该三个句型的一般疑问句的表达形式是:2 A S: J& Y+ H9 ; b( B3 e1 D1、*/。9 ; ! e) m/ r3 v g. l$ H; o2 L该句型表示“(什么)在*(某处)吗。”9 d b+ R7 p( y/ O* w3 u |4 u2、*/。) X! % M8 U d! G/ H% W1 U该句型表示“*(某处)有(什么)吗。”( s6 K! Y/ I4 b) F2 b4 K1 3、

8、*/。/ 6 cS . ?& h该句型表示的是,“*有吗。” Z* o& b9 x$ E5 $ y( 这和直接在/(这个/那个是)后面加上个疑问助词来表示“这个/那个是吗”是一致的。D/ G - w5 t: i m$ G_5 a例句:. JE X3 r( T4 * te.g:彼()部屋。(他在房间里面吗?)+ O, 6 _- ) l! e8 Z& Ue.g:部屋。(房间里面有床吗?)3 n0 8 m9 x7 B0 1 B) % e.g:新编日语本。(我有新编日语这书吗?)& ; K& - N. c, x$ |# G! 1 f3 |! / Z7 Y! d6 F但是,我们要想对其中一个部分进行提问

9、,就需要用到疑问词了。这三个句型所涉及到的疑问词有:对地点进行提问的疑问词是,对人进行提问的疑问词是,对物品进行提问的疑问词是,对数量句型提问的疑问词就比较多了,规律是原来的数词是什么结尾的,则疑问词就是“何最后一个结尾字”,如对数量词是“一人、三人”等提问的疑问词是“何人()”,对“一匹、三匹”(一只、三只)等提问的是“何匹()”,等等,稍微例外的是对“一、二”对应的疑问词是。当我们在要对某部分进行提问的时候就可以把该部分换成相应的疑问,并在句末加疑问助词就可以了。1 c: E: g8 T: a: r& e6 ; w比如:# # F4 z5 W- w4 _, O1、陈述句:彼()部屋。(他在

10、房间里面。): d! O. ?& q5 U. # 疑问句:部屋。(谁在房间里面啊?)8 p6 F2 E; u, L5 H彼()。(他在哪里啊?)6 a# g K% D2 C z/ e! h1 2、陈述句:部屋床。(房间里面有床。)) N: M! K$ Z8 m% W疑问句:床。(哪里有床啊?)* G1 C/ 7 Z4 H) U( V N r+ % T部屋。(房间里面有什么啊?)* X4 Z A9 q1 T8 Z3、陈述句新编日语本。(我有新编日语这书。)5 g k * u6 f, 8 S; Io疑问句:新编日语本。(谁有新编日语这书啊?)! A0 Y8 n- w& J+ j。(我有什么啊?感觉

11、似乎在抱怨自己已经一无所有了,呵呵。) X; U8 g! 7 TR陈述句:彼()妹()一人。(他有个妹妹。)+ i# H% Q( + a; ?疑问句:妹()一人。(谁有个妹妹啊?)1 L$ _) k* X3 h彼()妹()何人()。(他有几个妹妹?) U+ f( Y8 h. L$ y陈述句:二階()二。(二楼有两间房间)( y7 _1 n/ ; Z( b# o% ?2 s) t疑问句:二階()。(二楼有几间房间啊?)- a# |7 |# k$ C/ Z# Uok,不知道大家理解了没有。请大家仔细看看,也许今天涉及的部分多了一些,但是都是很有规律的。应该看过几遍以后就会很容易理解了。. |5 S

12、) e0 o* m, k: 5 W. u* N本课还有一些其他的小语法,如(表示列举,意思是什么呀什么的等等),、(这里,那里,哪里);还有一些语法是在第二课我就提过了,比如(不是)。、,、(对一般疑问句的回答)。这些大家可以看看下面的课文原文,由于比较浅显,相信大家都可以理解,我在这里就不多讲了。/ z% l5 : B( K6 A/ S. Y8 z. ?5 w( e好!我们再总结下今天这课所讲的知识:2 2 p 8 S6 g% c5 H- t) N1、陈述句:*/。7 v9 U. I. S2 t/ m0 F) Q该句型表示“(什么)在*(某处)。” I2 c% # U; t1 y否定句:*/

13、。( E+ b! G$ m4 r* J# T/ T* T该句型表示“(什么)不在*(某处)。”0 I0 S& i2 i1 / ; l4 - N一般疑问句:*/。: ?0 N+ v/ j1 K/ B b% 3 & Y* i该句型表示“(什么)在*(某处)吗?”5 J. ?TG5 W! Q$ e6 Y/ Y* A% J% W! |特殊疑问句:/*/。( y0 # w6 f/ p8 d) h: y( A6 F该句型表示“(什么,谁)在*(某处)啊?”/ w. L) I4 v7 . d4 n8 ; r/。; b9 P& R8 B! B; J该句型表示“(什么,某人)在哪里啊?”7 D3 D; c! 3

14、 r6 x2、陈述句:*/。/ X! |7 Y0 H) L# I3 yU/ g该句型表示“*(某处)有(什么东西)。”! f: V0 X3 y( A5 3 $ I否定句:*/。1 J G) g) q/ I P : S Eb该句型表示“*(某处)没有(什么,某人)。”) M0 r x . i; c一般疑问句:*/。) U/ I9 v0 j0 i L3 z该句型表示“*(某处)有(什么,某人)吗。”; Y( T& e5 s1 . y2 o*/。B: R! l) G# E5 D8 X该句型表示“(什么,谁)在*(某处)吗?”# U _# S5 Q) u6 E+ F$ D(什么,某人)/。+ f/ X

15、( ) S) 0 N: U( d该句型表示“(什么,某人)在哪里?”) f5 y3 ) U/ E9 J3、陈述句:*/。2 b) 4 M( _! 该句型表示的是,“*有。”: w1 l) S, S: h7 , NH( + f否定句:*/。0 f; y, D* S# k2 Q1 V; w该句型表示的是,“*没有。”* 2 J$ D* F8 e% E# q一般疑问句:*/。: q m# I/ t9 j P, V- _该句型表示的是,“*有吗?”7 W7 / e h1 E. m. ( r% r特殊疑问句:*/。M& b/ . ! L / W! j! b6 I该句型表示的是,“*有(什么,谁)吗?”

16、x3 O0 I8 h; p5 M% T/。2 I$ N5 F3 I0 |! X6 x该句型表示的是,“哪里,谁有(什么,某人)吗?”3 HA; Z1 + w% g) g4 6 N可能这些太多了,容易混淆,不过我觉得还是列出来更方便大家对照。再明白上面所讲的变化精髓以后就很容易分开了。另外请大家放心,本课也是在我学习中觉得最容易晕的一课,以后不会再遇到这样多相似句型的课了。第四课 7 y$ I+ H: p$ UH* g$ B一形容词作谓语和定语8 7 a$ G3 F8 H# J* 8 z/ p日语形容词都以接尾。形容词的词尾可以变化,一般称这种变化为活用。形容词作谓语时的形态叫终止形。由终止形后

17、续构成敬体句。日语形容词还可以直接修饰名词作定语。形容词修饰名词时的语态叫连体形。形容词的连体形和终止形相同。0 g+ s* X4 L- r T v, d7 k5 G二形容动词作谓语和定语2 f+ X6 w* n: K/ I形容动词都以为词尾。形容动词作敬体句谓语时,要变成。形容动词作定语时,变成,这种形态叫形容动词的连体形。, M$ |; Mj- x% u& m7 h* o! # 3 z8 o) z% 2 n: Ox第四课主要的语法素嘛捏?其实,很简单,就两个,一个是形容词,一个是形容动词。形容词大家都知道,那么什么是形容动词呢?他们的区别又是什么呢?这个这个& h 9 d. i) p z6

18、 0 w0 D区别其实很简单,形容词是三个字,形容动词是四个字,三个字和四个字的差距就大了(哎呀!谁扔的铅笔头?)呵呵,不开玩笑了。我来解释一下:5 gL. O% u0 T# a( % v/ h形容词,说明事物的性质或状态,有词尾变化。如:赤()、酷()) 7 l! b; z+ k C4 |形容动词,说明事物的性质或状态,从意义上说属于形容词,但词尾变化不同。如:賑()、立派()* Y! g G, X7 A一般来说,以结尾的是形容词,其他说明事物的性质或状态的词为形容动词。(例外:綺麗()为形容动词)。|4 gV% h8 H$ a7 g$ 在接被修饰的体言的时候,形容词可以直接接体言,如:赤花

19、(红色的花);但是形容动词要接动词的话,就需要有个变化,在形容动词的后面加上再接体言,如:立派(雄伟的建筑)。: V7 V+ Q. x p& l- c注:形容词、形容动词、动词并称为用言,可以单独接助动词做谓语。其中形容词和形容动词所接的助动词为。- D: |8 X9 I( q经过以上基础知识的说明,我们就来学今天这节课的第一个句型: l) V# t0 w% O( y$ j, Q形容词/形容动词。v) v8 0 m+ Q) e2 4 R意思:什么东西怎么样。e.g:花()赤。9 I4 2 G( t+ T1 M. F这朵花是红色的。; $ Vg _3 ua; 7 o建物()。% K9 , p-

20、p这建筑物好雄伟啊!0 |. o5 $ % a: Q不过一般来说,形容词和形容动词都是用来修饰事物性质和状态的,所以在更地道的日语场合,会把形容词更多的和被修饰的体言连在一起。比如, 天气真好啊!这句话,说成天気!没有语法错误,但是真正地道的说法是:天気!! G K0 h: N: x2 |, B* e1 p, S* M. / O很简单吧。4 M( _3 J$ R( T; J+ s那么,我们来根据上两课的知识,来试着变化一下成否定句和疑问句吧。 H k/ i5 q% L7 h1 Q1 Q嘿嘿,要是你觉得否定句就是将句尾的变化成,那你就错咯!来,罚抄100遍:5 a8 R3 - s4 v形容词去词

21、尾/形容动词。v+ z/ i+ 9 J3 L ke.g:花()赤。$ A9 z8 n J% rr6 B花()赤。$ E z1 U% G9 & l* T这朵花不是红色的。/ k7 C9 i) Q; 6 z, o7 C建物()。% b5 Q# c( 3 M- s5 4 y建物()。5 s7 b, A- W g$ s6 这建筑物不雄伟。; Q( H5 * _9 _2 w- d* e S1 g5 疑问句的变化就是和以前学的一样了。 Z0 D) S4 m% L9 w一般疑问句:6 a2 Zq7 G5 g: x花()赤。2 Y( S) r K. i9 8 D6 N2 n花()赤。 Z8 ?9 m) B+

22、yK/ H e这朵花是红色的吗。5 E3 Q+ s 0 y# K r4 s建物()。 e8 2 P) , Ov# W, m- i建物()。q/ h/ k( I/ x6 f这建筑物雄伟吗? a7 E/ i* i1 Y 要是特殊疑问句的话,一般只会对修饰语部分提问,问这个东西怎么样,但是由于形容词和形容动词不会专门的修饰某个特定的东西,所以问“什么东西是红色的?”这样的问句很少,也显得很那啥。& Y/ c! G$ 8 I+ H5 b( Z不过要是对修饰语部分提问,这个疑问的词是什么呢?对,就是。4 * O& # t0 n. n* : h* J Ke.g:花()。: K6 K* Q- Sq+ n0

23、B: u% _# O花()赤。4 F9 E8 Z! Y+ o XK8 |. _9 C% E/ b这花如何?/ U% _0 t8 |2 l; 0 n这花是红色的。; X: z2 T/ D/ g(其实上面这个造句有些牵强,不过为了让大家明白这个用法,就姑且这么造个句子吧。) y& $ m) Y7 + i建物()。! q* q5 O. ?+ m建物()。9 B. 9 d7 R0 Q j) 这建筑物怎么样啊?6 w- J5 V5 J7 h* 1 I这建筑物很雄伟。! v5 Z2 g& P5 q5 m5 D1 u% _以上就是第四课最主要的语法。4 ( i# i3 Z* T2 k然后就是一个小的,但是也

24、很重要的语法:1 d& i: h/ c/ a5 1 U格助词这个平时发he音,但是在用作格助词的时候,读e,表示离开一个地方,向另外一个地方移动这个状态。$ X3 ; ! C/ m; ; X9 ce.g:学校()行。3 L9 L7 e. ? n% L) x9 ?我去学校。(表示我向学校这个地方移动。)3 T* z# s4 S第四课还有一些语法,不过都比较简单或者在前面的课程提到的,想必大家看看课文和语法说明就能明白。我在这里就不在这里说了,要是大家有不明白的欢迎提出来- v, / s R- g+ V; j2 F, |- F) , x6 b0 X: K: u0 d U5 n: m$ Qok!总结

25、一下今天所讲的句型:# N _# T8 A: uE; h; n陈述句:形容词/形容动词。- E8 r: R3 D0 # m2 R; G否定句:形容词去词尾/形容动词。/ D& + Y0 A; A4 a8 o) 2 u4 r9 E一般疑问句:形容词/形容动词。4 0 % J& t! _0 v9 O0 C( T4 E特殊疑问句:。$ I+ I& ; d9 R. j. s) e3 U格助词接在地点后,再以表示移动的动词(行、来、案内,etc)结尾,表示从一个去向某地。第六课 大学生活. P$ l) q: O% 在上一个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可以看到,所遇到的句型中基本都是以、结尾的。其中体言和形容词,形

26、容动词作谓语的时候,是以结尾,若是动词作结尾的谓语的话(即动词谓语句),则是以结尾。那么,日语的动词都是这么有规律,全部都是么?明显是不可能D. _9 - l! C: d k4 J M% r今天我就来教给大家关于动词的基本概念和变化的概念。T# |5 k! f Q, _, p* 动词,是表示主体(人或事物)的存在、行为、动作或者状态的词。日语动词可以分为词干和词尾两部分,动词的最后一个词都是以u段假名结尾的,这就是词尾,即、。而词尾常常会有一些变化(包括未然形、连用形、终止形、连体形、假定形和命令形,具体不同的变化我们将会在以后的学习中逐渐接触到),而我们就把这些变化称为“活用”。动词有六个活

27、用形,即未然形,连用形,终止形,连体形,假定形,命令形。- H7 + $ G. Z0 t5 9 u动词按照其形态和活用规律可以分为“五段动词”、“一段动词”、“变动词”、“变动词”。不同类动词的变化是不一样的。其中,一段动词的词尾是两个假名(見()例外,因为一共才俩假名),一段动词的最后一个假名都是、前面的一个词常常是段假名或者段假名,比如見()、起(),食()、寝(),不过入是五段动词。变动词只有一个:。变动词也只有一个:来()。除此以外都是五段动词。在动词中,五段动词的数量是最庞大的。- w0 p% j8 w$ g+ n动词的原形我们称为“基本形”,而动词在接时词尾发生的变化,我们称之为连

28、用形。J% f; J+ T9 n1、五段动词的连用形:$ m& S) A4 z: J0 x4 b; F9 + M将词尾假名变成该行段假名的形态即为五段动词的连用形。# u/ n1 Q4 N1 Q$ Z/ ( ke.g:書()-書2 |9 G W0 s4 ! s入()-入7 G$ M7 % j* ?) w! j G. e) V$ L2、一段动词的连用形:4 b# K4 P: K( x2 / Z. H* a( |词尾去掉就成了连用形。7 _5 P7 F# |7 - k7 Ae.g: i+ K; f2 n0 c! n% M& g, W起-起# U5 z8 # R8 o5 r/ y0 t食食9 + e

29、8 b+ t3 C变动词和变动词都只有一个动词,所以变化也就这一个,大家死记硬背就可以了。6 Je3 A5 s! u. j3 t& c3、变动词的连用形:g# Q, L+ r g9 0 Y4 f) n, _; S C( d4、变动词的连用形:4 m( Q. C) h- Z9 s来$ PA$ u% t, i% F& F, U9 + E z$ S: H6 h/ P0 Y3 t在第六课剩下的语法点中,绝大多数都是关于助词。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部分:用于时间、数量的助词。 f h: |% 6 w! O4 lj) p* X1、格助词( t c$ P , t9 b( o0 w0 L第一个用法:在

30、接在具体的时间后面,再接动词谓语,表示在某一时间进行某动作。$ o5 J+ v4 f2 x ae.g:毎日()八時()起。* p+ 0 r5 t% n我每天八点起床。* h0 b) n0 j& F- k) t毎日何時()起。 V9 p. H, x6 你每天几点起床啊。& s% XLc) W, ) ?& z补充知识点:在地道的日语里面,在表达我怎么样、你怎么样、他怎么样的时候,只要对象比较明确,对方明白自己所指的是谁的时候,是很少使用、等等人称代词的。比如,上面若说成毎日何時()起。语法是没有任何错误,但是感觉就像是中式日语,何况真正的日语都是说“你”的时候,都是直接用来代替“你”。: H1 5

31、 V! N, e5 B. r. |第二个用法:表示比例、分配基准,用于表示数量含意的词之间。4 A) g: o& 0 m% J2 s3 L# k4 e.g:一日()八時間()寝()。: | e$ d/ T6 D我每天睡8个小时。4 X- Q* W1 S, h5 & F书上的例句:林檎()一人()二()。0 Q/ K1 0 R4 Pm苹果一人两个。z1 h& m/ E. l. N. Y: r Y0 c6 & l2 & 5 n3 R* P+ 2、接尾词、) # D% R/ T3 Q2 B- r8 P, N B: n用法:接在时间的后面表示大约的时间。区别在于表示的是时刻、而后者表示的是时间段。*

32、T, 7 y! c- E. p引用书上的例句: C4 ?0 E) B1 yB. Z: g( O ye.g:毎晩()八時寝。; c; D X3 M, u- k每晚八点左右睡。 S: A/ L! R/ 6 6 0 X6 t3 R毎日八時間寝。0 x$ B) e& 2 ?/ O: Q; O/ R5 w3 9 j( J* G明天睡八个小时左右。% M6 n8 N1 N* H3 M5 n, n补充知识点:可以接的词语并非只有上面的时间段,相反可以接在一些数量词或者更为活用的词后面,以表示大约,类似,左右的意思,大家来看看下面的两个句子就会明白了:2 |5 F$ e. p% l1 2 B) V# xe.g

33、:隊()十万人()。 w$ w) B/ A4 0 A8 m- x v+ B9 游行队伍大约有10万人左右。 t7 c# p! u5 K; E/ 0 H5 f昨日()暑()日。 k% P3 E) a/ ( e/ U4 b1 没有像昨天那么热的天咯!(昨天真热!)! t1 X( I* 7 ?3、格助词、表示起点和终点。* _2 L0 O% b$ H7 c/ 8 J我们来看看他们的中文意思就能明白其用法:从到) ! L9 i6 T1 9 F不错,用法就是用在体言后面表示时间或者空间的起点和终点。两者常常用于一个句子,但是也可以分开单独使用。我们完全可以理解为英语的from和to+ M/ D& 9 P

34、/ ! e.g:家()駅()三十分()。& j8 F5 M7 V, r- i( ( 从家到车站大约要花30分钟。) x* _! y3 a9 9 W何時邉樱螭嗓筏蓼工第七课 日曜日5 F! re9 a% Q) t7 L2 . V关于这节课的语法,比较大型的有两个。一个是过去时态,一个是形容词和形容动词的否定形式。6 1 z! l: c$ ?) w由于后者我已经在新编日语第六讲中提到了,所以在这里我就不再说了。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过去时态。. Y# i1 s% i3 u3 V 一般来说,谓语句中一般结尾的是:体言,形容词,形容动词,动词。其中,后三个都是用言,不过在新编日语的教材中,只提到了体言

35、和动词的过去时态。其实形容动词的过去时态和体言的变化是一样的:& R) P5 a0 t# uP3 h# h! d: s1、体言、形容动词谓语句的过去式:) A5 w9 k1 f+ M% fI、过去肯定:$ Q3 i1 |7 D7 T. k& Q将变成。7 n* 2 y8 e.g:6 U5 q5 YX% A体言:9 c. O; S2 t1 up3 Q食堂()。这里是食堂。 j3 n& v! A: ?2 A! O+ oc1 A4 y4 D7 F_/ & 7 Y. I& T五年()前()食堂。五年前这里是食堂。- + p) q# D! d8 O1 k2 H形容动词:& d/ y- d3 : A8 S

36、) i8 e4 k K町()賑()。这条街很热闹。2 ?1 * Q: ! U3 e) E0 R* f* hy! |1 - f$ d+ J先週()日曜日()町賑。(上周日这条街很热闹。)4 F7 T! L$ v# J0 D0 ) eII、过去否定* b% y1 i( ?% V6 ) f: G(否定)(过去否定); U3 R I6 C+ E- B7 c( o3 e- C体言:2 P+ a3 P r. A& , Tr食堂()。这里不是食堂。, R9 t+ k* _/ W) v9 N# s. _6 xf( y6 m v1 j, s1 b& 0 L Q五年()前()食堂。五年前这里不是食堂。; H9 H

37、7 z; & f : i: N6 9 e9 c形容动词:% 8 g( o9 |T. X0 o w町()賑()。这条街不热闹。7 u( F) y4 d2 y) e* x) E( P) m% J/ r% , W; L$ _* T; f3 O先週()日曜日()町賑。(上周日这条街不热闹。)( |! lk0 ( e% H2、形容词谓语句的过去式:/ 3 Q( z* v5 G. z$ f. i( m这个很特殊啦!注意!大家看着我!我要变形拉!% v9 R# V7 W1 k2 G$ ?I、过去肯定:9 y. x; x* Y3 ?9 n2 L, S形容词都是以结尾的,我们需要把变成,再加。这就是形容词的过去

38、时态了。0 _) C1 k( be.g:暑()。好热啊: L; F* T ( a: a; b! f( q( z4 U5 r5 N: n暑。昨天真热啊!(这里在昨天后面有个,是表示对比的含义,我记得这在新编日语前面几课的课本上提到过,不过我没讲。偶就偷个懒,大家去翻翻课文看看吧呼呼。在这里表示对比,暗示“昨天很热(不过今天就未必了)”。)2 V0 r; S8 V. B9 f um) II、过去否定:9 C3 ZG! D( L( W! q在以前的讲座中,我们学会了形容词的否定是将变成,再加。我们在后面加上,就成了形容词的过去否定了。% v% Dd) G4 H: 8 s$ K6 ee.g:暑。(也可

39、以是暑)不太热, J s- u$ M& q! K . d9 u+ P. C! Q; c4 _, g暑。(也可以是暑。注意由于本身就是否定用意的词语,所以看上去这句话是使用了过去肯定句的变化方式,但是其实是否定句)昨天不太热。2 V y5 7 T1 n5 M(形容词的变化请大家一定要多多体会!尤其是过去否定式的相同含义的不同表达方式的变化。)! V h8 s/ h, q; m- Fz3、动词谓语句的过去式. v7 |3 o! M6 y2 S5 I、过去肯定:3 H$ P6 - f+ e3 - z: gE6 x2 o将改成。図書館()行()。我去图书馆。% T! b+ B2 v; b+ B8 n9

40、 Z0 F7 y# ) H) D8 u 図書館行。刚才我去了图书馆。4 h$ q; z3 ?; q HII、过去否定:) T4 q, I! i5 c- B4 o C, hO# f在动词的否定式:后面加3 Y- D0 U H4 f8 P+ Y1 X8 e/ U図書館()行()。我不去图书馆。 P9 SH6 U% _+ s1 d% l j0 W; R( G+ G2 k# S5 B図書館行。刚才我没去图书馆。* N3 k8 z9 f7 vIII、肯定的过去时作文句时,还可以询问某种动作,作用现在是否完了或实现。这种问句常和副词呼应使用。回答这种问句时,如果对问句的回答是肯定的,要用过去时,对问句的回

41、答是否定的,用否定现在时的形式,并可简化为意。6 $ ?$ _ 1 w# x) O% E. T( J# r2 Z* m/ R今天我们接着来讲新编日语第一册第七课剩下的用法。 : o3 o2 ta: # : 一、格助词表示范围及动作,作用的状态或者条件 x2 2 P% r I0 D; i# y. |此时,常常是跟在体言的后面。6 T( p. c# p; 5 Se.g:人一番()背()高()人。1 z8 m/ G) P2 p, C7 B. b% t9 D那个人是我们班第一高个子。1 M& _. C/ J2 y2 & 在这里表示的是比较的范围。3 a; v* s. 6 c0 v4 n可哀相()一人(

42、)泣。( 8 S- t9 S. X2 ! U好可怜呢一个人在哭。6 l, + B, XC6 y0 t+ b这里的是表示动作的状态。! jh R9 ?1 % q8 D二、格助词表示动作、作用的方向、着落点、对象 L5 P+ h8 h8 m4 S) E7 _这里的的用法有些类似于,因为都是表示动作,作用的方向。只是表示的是状态,去到那里;强调的是方向,朝着那里去。: ?, , c9 w! ?0 y e.g:先月()青岛(汗,我不知道怎么读,可能是)出張()。K. Y|! ?8 P4 x上个月我去青岛出差了。$ a$ p1 r9 d) N! s青岛行。2 c+ ! w! h+ H+ a$ * 去青岛

43、(强调的是朝着青岛的方向前进)。# I. y2 i7 a( H在这个例句中,用出張似乎不是很妥当,由于旅游这个事情是在青岛这个地方发生的,而在到青岛之前只是一个前往的过程,所以我就在这里单纯使用了行。. j, Y7 ?5 C: L1 l4 T彼女()告白()。 I5 L6 L+ c P* z我向她告白了,但是1 yc. l6 : Y* I: B1 R0 V这里的就是表示动作的对象,大家可以理解成英语的to,tell to sb中的to的用法。这样可能会方便大家记忆。4 J$ g9 p8 p+ N 上面的两个用法是考试经常会考到的。大家一定要细心体会,多看下面给出的新编日语的电子书中的例句和课文

44、。1 . M* o& n6 I; U8 R z*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另外两个较为简单的用法。1 f* Z/ |8 ; i; 三、格助词表示“和”1 h; U3 w4 A6 N! 0 r在这里用于体言的后面,表示英语and的用法,只是英语和中文一样,都是and(和)sb、sth(什么),而日语则是体言来表示。6 M$ O8 h/ c5 P5 e5 J# j7 8 C! ce.g:僕()一緒()食事()!: p9 u( o2 X* ( V X& T0 h和我一起吃饭吧4 O5 t2 u0 a& m! 7 Y9 : r9 V4 j! i1 O( p/ y+ i四、疑问词副助词表示不确定( d6 I k

45、* k- * s这里的用法就像是我们中文泛泛提到的“什么”,比如我们四川话说“你娃儿是不是跑到那堂瓜儿即耍儿拉半天回来哦看你黑的类个样子哦!”翻译成(汗居然是用翻译一词)北京话就是,“你丫是不是窜哪儿happy半天去了阿?瞧丫黑的这song(三声)样。”这里,所提到的“哪儿”并不是表示在询问对方具体是去哪里了,而是在表示不确定的指出是在某个地方玩过了这个事实。这里的疑问词副助词用法就是这个意思了。ok!我们来看看这个例句:. D# V% k/ k s2 J1 je.g:遊。第八课 年月日: z1 C# l2 ?5 V& s一、形容词的连接形式7 D Y. ( t% |1 R( E; P形容词的

46、连接形式是在该词和其它用言并列,共同说明一个事物的状况时候所用,通常由形容词连接起来的两个词或者两个句子,表示并列、因果等关系。 E: o! Ej+ L# P0 V& y: 形容词的连接形式由形容词词尾变成接续助词构成,比如暑()的接续形式是暑。例外:的接续形式不是,而是。e.g:大美味()。8 |+ Q. + D6 B) T6 U4 T4 g这个苹果又大又好吃。(表示并列)+ q: U7 J4 5 F% z! H. s8 X: 7 v忙()彼()公園()遊()行()。3 o$ R5 |0 - X+ j0 ? 由于忙,就没有和他去公园玩。(表示较弱的因果关系)2 R0 i7 q# 7 Y二、形

47、容动词的连接形式:8 . a6 y5 $ f5 v; n将词尾的变成连用形,后接用言或者句子,表示并列、因果、中顿等关系。& # t1 x, R; x9 c) U& e.g:楽()活動()。- s4 p+ Z2 y( p0 又热闹又开心的活动。(表示并列), I2 a1 e- m, ( O# : W着物()、。0 5 J, o2 U; I( x1 h: 这件和服很漂亮,谁都想要。(表示因果)注意:是形容动词噢!+ Q$ t$ % U, S% / Y三、形容词的过去时态) _1 U$ c$ s t7 G2 E2 M: f我们来回忆一下以前说过的动词的过去时变化。不错!就是把变成。其实这个就是过去

48、时态的一个标致,形容词、形容动词的过去时态里面都有它。6 9 D# s- I* G) S那么我们来看看形容词的过去时态是怎么变化的。6 v# H! m8 I% x4 x o0 Z+ XI、形容词的过去肯定时:6 r. H% * E5 J* H% y4 J由词尾的变成连用形“”后续过去助动词。所以我们可以直接记忆成将变成。; j& |( s |, g4 ee.g:暑暑- d! 8 D5 % G: o% r h2 - ! 热(过去)热- E3 t! n) v9 H0 A形容词过去式也可以表示感叹。6 ! C* f6 m/ D5 t1 le.g.。(那倒不错啊。), J7 J2 K b$ d& T-

49、 qI、形容词的过去否定时:) W# V ( s; w; p/ O将词尾的变成再加上。(其中是由和过去时态构成的,而是的否定形式,这样一拆分出来分析是为了方便大家记忆,若觉得更复杂了,那就直接记忆也可以)/ d7 X/ f% X% V+ z6 u5 _+ + re.g:暑暑5 t X 9 t# L M8 h c热(过去)不热1 q. j& I7 x: R6 A1 M四、形容动词的过去时态o6 , m9 z: U由于形容动词的结尾词是,而是的简体形式,所以形容动词的过去时态其实也就是的过去时态。6 d- |* H: C4 l! e4 tI、形容动词的过去肯定时:0 : g, S2 W ( M.

50、y/ x( A* C4 v将改成。8 d* v7 g! A0 n# c- YT9 we.g:% S& # G2 J; y* j, m热闹(过去)热闹1 B6 I% d4 e0 Z, w$ ?; * _$ e3 a1 hII、形容动词的过去否定时:# F# T: Q$ W将改成。其中,可以将口语化为,形成。(我在以前已经讲过的构成,而就只是过去时的一个表现)/ q W7 7 l/ k) E有()8 6 d/ * s8 0 d PH美丽(过去)不美丽& 0 j- b9 p* H9 P/ r9 P7 y V2 C4 ( V5 Wj/ 今天我们来学习新编日语第八课年月日的最后一些语法,下面我们就按语法

51、的重要程度来进行学习。 1 A1 ?) g+ R7 X3 M- , X一、的几个用法:& p! w3 h6 x h& F8 Y1、接续助词表示转折和接续。4 7 H+ L; x在新编日语书上的原话是:接续助词接在句末,用于连接两个相反的,不协调的事项,也可以连接没有转折意义的前后两个句子(此时没有具体的意思),只是作连接作用,前句大多是交待后句所需的前提和情况。: g T; G2 * F0 E3 h2 v我来对上面所说的这些解释一下:这里教授了的两个用法,一个是表示转折,即英语的but,自然,我们就可以将其翻译成“但是”;另外一个用法的意思是没有的,只是在表示接续,而这个接续的用意是在引出表示

52、前句一个结果的后句。不知道大家是否理解了?没有理解也没关系,我们来看看下面的例句,同时我再结合例句进行说明。+ q, H: O# A* W# Ae.g: o% q7 s( C5 Q, aI、料理()高()、美味()。/ j7 V- d4 H0 L4 S2 / R( s这道菜价格贵,但是不好吃。6 D: h/ N _2 k: h/ i$ J- H前面说菜价格高,然后通过来表示后文有所转折,果然下句就是不好吃。$ y9 X0 V$ q0 k; t0 b; ; r2 8 书上所使用的例句是“苹果便宜,但不怎么好吃”。关于这个句子,可能有些朋友会有想法,觉得便宜的东西自然不好,所以下文表示不好吃是理所

53、应当的,那么是不是就不太适合表示转折呢?其实大家想想物美价廉这个成语,也就该知道其实书上的这个例子也的确可以适用于转折句了。9 l7 |# x6 r$ m% O# _ PII、。6 n- m, R0 R/ : p$ W不好意思,这个多少钱?# H/ ?. H( s6 e4 - / G这句话就是一个表示接续的句子,我说对不起,然后我接了一个,引出了下句我要打扰你的具体事项。( ?* s: Z5 e/ y8 S其实我们可以将前面半句话作为一个固定的搭配,来表示我要打扰到某人什么事情了。比如:済、願()。(不好意思,我有件事情要拜托你。)或者接更具体的事情,比如:済、(可以直接说成。),不好意思我问个道。# + o7 C: a/ U4 e5 e( U2、格助词用于客观描述( M# S( W M) q; e9 f0 V当被描述的事物在句中成为主语的时候用来表示。9 TFh+ D6 je.g:人()多()。- z6 2 j! A: A$ x Y$ O人好多阿!4 b. V0 x( N. U0 j E; 5 C关于这个语法点,大家了解一下就可以了,其实这里把换成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