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泥塑教案

上传人:时间****91 文档编号:203226179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32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人物泥塑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物泥塑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物泥塑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人物泥塑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物泥塑教案(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生动的泥塑人物教学设计高桥小学 张淑云 一、教学目的 .本课重要通过观测人物的躯干、四肢、头部的动态变化,来感受结识、学习人物动态变化的某些规律和特性。 2通过观测人物动态,用捏、摆泥及欣赏人物泥塑作品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分析人物的哪些动态适合用泥条、泥片、泥块等捏塑措施;引导学生善于抓住人物动态的美好瞬间,来合适夸张体现人物动态,学习人物动态的泥塑造型措施;培养和提高学生对人物动态的观测能力、立体造型能力。 .培养学生对泥塑人物的爱好,提高对人物动态的审美能力,用动作、动态体现情感。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习用泥塑的措施体现人物动态,提高对人物动态的观测力、立体造型体现力

2、。 2、难点:用泥塑的措施,稳定体现人物动态。 三、学时安排:一学时 四、课前准备 1、(学生)泥塑基本工具一套,水桶每小组一只,工作服或围裙袖套。 、(教师)泥塑基本工具一套,作品展示台,实物投影仪等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 1设问式趣味导课,激发学习爱好。出示一件老鼠偷油或其她主题的糖塑作品图片,通过多媒体让学生观测,猜猜是什么?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引出吹糖人。 2.赏析民间老式泥塑作品的动态,体会泥塑具象写实体现人物动态的形式。()用动作模仿表演,感受观测,体味人物运动特点、动态特性。 让学生想象、模仿表演吹糖人吹糖时的动作,并进行观测,吹糖人的五官及身体动态特性,探讨归纳出:五官特

3、性为鼓出的腮帮子,全神贯注的眼神等;饱满的身体,紧张用力的四肢等等。 (2)欣赏艺术家的泥塑作品造型特性,初步学习艺术家泥塑体现人物动态的造型措施。 多媒体先出示泥人张第二代传人张兆荣吹糖人作品,对比学生的动作模仿表演,对比观测动态特性成果,进一步赏析、观测半蹲吹糖人的动态造型特性:整体如一布满气的圆球;重点观测艺术家对五官、身体、四肢的细部写实刻画。让学生对泥塑具象写实体现人物动态的形式有一定的结识。 继续出示刘士铭母与子、卢波好喜欢的泥塑作品,进一步让学生欣赏动态人物的生动性,学习艺术家对直立人物不同姿态的泥塑措施。对比感受直立人物的不同姿态特点,观测人物头部、身体、四肢的细微变化,从人物

4、比例、不同身体姿态、表情、衣服、五官去观测。 3.学习人物动态的泥塑基本措施。 出示制作过程图例,让学生观测制作措施。教师可演示制作过程,让学生看清头部捏塑成球体并进行五官头发的刻画;身体四肢用泥片卷成衣服外套包裹而成,并注意让学生观测头部和身体的衔接措施。在衔接部位用竹刀或牙签刮一刮粗糙,再蘸用泥浆水衔接。也可大胆启发学生用自己实践的措施进行捏塑。 4.探究学习泥塑人物动态稳定性的措施。 教师出示不易稳定的泥塑人物进行观测分析,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过表演体验、实践尝试、小组合伙等措施探究学习。(1)想一想, 人物的哪些动态适合用泥塑形式体现? 学生探究一:稳定的动态自身就很容易用泥塑体现。让学

5、生寻找哪些动态是很稳定的,如坐、蹲、直立、倒立、睡、躺、趴等身体呈垂直或水平线时较稳定。 如身体倾斜时,手脚的张开或支撑地面时会较稳定。 ()注意泥塑时人物身体的稳定性。 学生探究二:实践演示泥巴上下用量的多少与稳定有关。如泥塑时,腿部可合适夸张,加粗腿部,下大上小些,泥塑人物容易站稳。 学生探究三:演示不稳定泥塑人物,让学生探究如何放稳。也可用添加辅助物支撑的措施,使人物动态稳定。 5.欣赏小朋友泥塑人物作品,启发学生进行主题创作。 (1)多媒体欣赏小朋友泥塑人物作品图片,让学生感受小朋友多种有趣的或天真活泼或夸张的动态,体味小朋友泥塑的稚拙美,激发创作。(2)启发学生回忆自己印象最深的动作

6、瞬间,进行创作构思,可选几位构思好的同窗演示自己想体现的主题动作。 (3)教师对泥塑创作措施作进一步进一步指引:创作工具的对的使用措施和规定。 6.学生给自己的泥塑作品定好主题,稳定的体现动态,尝试五官、手脚、服饰细部的修饰,作品表面不必光滑,宜尽量保存手捏的率真质感,可独立完毕一件作品,也可几人合伙完毕一组人物群像。 7.写上作品主题标签,展示作品,集体观摩,教师评价鼓励,学生自评。评价建议: ()能否抓住动态特性体现主题。 ()能否将动态稳定地体现出来。 ()能否将身体与头部、四肢粘接固定。 (4)能否尝试五官、手脚、服饰细部的修饰,保存手捏质感。 (5)与否对捏塑人物感到爱好。 8.收拾

7、整顿:将剩余的土回收至桶,桌面擦干净。注意抹布、竹刀及碎土不要直接在水池清洗,可先在水桶内洗,最后在水池冲洗,以免泥浆、泥块堵住水管。作品每个部位结合处要特别粘紧,在专用教室通风处风干,注意不要碰坏。泥造型种类及基本塑造高桥小学 张淑云授课题目第五章 泥造型 第三节 泥造型种类及基本塑造授课类型技能课授学时数学时授课措施分析概念、引导、举例、练习教学目的A、知识目的:通过解说,理解泥塑的种类及形式。、技能目的:理解泥塑的基本造型,及制作措施和环节。 C、感情目的:通过学习,掌握一般泥塑的技法,增强对小朋友的感情。 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泥塑的种类和基本造型规律。难点:掌握多种泥塑作品的制作措施和

8、环节。教学准备预习本课内容,准备课堂练习用的材料和工作。作业布置自己动手制作一种泥塑作品板书设计第五章 泥造型 第三节 泥造型种类及基本塑造一、 种类二、 工具材料三、 基本造型:。浮雕。2圆雕。教学反思泥造型是人们都比较熟悉的一种艺术形式,本课的实物展示吸引了学生的目光,增长了动手的热情,加上教学图片的丰富,增进了学生的模仿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步也丰富了学生的视野。 教学过程 第三节 泥造型种类及基本塑造一、 种类 在体现形式上泥工与雕塑同样,可分为浮雕和圆雕两种类型。圆雕有三度空间是泥体的,也是雕塑的在合乎要形式。这种形式的作品可从四周八方欣赏。浮雕:是在平面的底板上塑造出浮凸的形象,它可以

9、按照一般画理进行造型,有高浮雕和低浮雕之分,其欣赏角度会受一定的限制,即浮雕要从正面观看。 圆雕 浮雕二、 工具材料: 重要工具和辅助材料:泥、泥刀、石膏粉、泥工刀、毛笔、颜料、湿布、剪刀、垫板以及其她辅助材料,如小木棍、牙签、弹簧、花布头、纽扣、毛线等。三、基本造型:(一)浮雕 浮雕重要有平板式、起伏式、透雕、线雕等体现形式 平板式 起伏式 透雕式起伏式是浮雕的体现形式,从泥工角度其制作可以分为两大部份既主体部份和烘托部份。主体部份是浮雕的形象体现部份,也是造型重点;烘托部份的重要作用是主题形象的承托和支撑,也起装饰作用。须注意的是,在设计构思时两部份须一并考虑,两者是一种不可分割的整体,烘

10、托部份解决得好会为主题部份增色添彩。制作浮雕的基本环节:1 制泥板。将泥块泥工板上摔打并擀成薄厚一致的平整泥板,依设计稿大小用泥工刀将泥块板切成所需要的形状。待、8成干时用。2 制稿。将设计或选好的稿子覆盖在泥板上,沿轮廓线扎洞。3 雕制。依扎洞线雕刻。背景可刻成点或线。4 整修解决。在泥板未干时对造型进行修整,泥板干透后将表面砂光。5 上色修饰。或上架或吊挂均可。(二)圆雕圆雕的成型措施有分解成型、整体成型、泥条成型、泥板成型和拉坯成型等1 整体成型 即手捏成型,这是最早一中用泥塑来体现作者创作感情的方式。也是能被最初学者所接受。 整体成型即手捏式2 分解成型分解成型是根据造型的外型特点和构

11、造,将泥分解为若干大小不等的泥块,并将泥制作成不同的形体加以组合。四、 学会欣赏手工作品学生们同过学习了浮雕和圆雕作品的种类和基本制作方式,对泥塑也有了一定的理解同窗们可以根据所学的知识对一种泥塑作品进行较为专业的欣赏分析。泥塑课教学设计高桥小学 张淑云教学目的:1、学习泥塑的基本常和历史,学习泥塑造型措施,感受泥塑的艺术的独特魅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观测和发明能力,产生对形态的敏感性。2、培养学生对本土民间工艺美术的爱好,树立艺术的民族自豪感,弘扬老式文化。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团队合伙精神。教学重点、难点:1、泥塑的造型手法,如搓、捏、刻等。2、材料的选用和应用,以及干燥作品的场合选择。教学

12、准备:有关泥塑的图片、资料片(可以整体放入多媒体中)、黏性好的泥土、牙签、竹片、抹布等。教学过程:一、泥塑的简介、民间泥塑工艺的历史和意义2、简介泥塑的内容、特点和常用艺术风格3、绘制出自己喜欢的泥塑造型素描稿件。规定动态、形象鲜明,具有特色。二、泥塑的制作泥塑制作相对来说比较简朴,但需要技巧,否则制作出来的泥塑作品易裂,无色泽,艺术效果相对较差。 1、泥土材料的选择。在选择泥土上一定要用上好的泥土,黏性好的为佳。捣碎加入合适的水,并揉匀 2、制作支架和胚胎 。根据草稿或自己的创作构思,用铁丝、稻草制作支架,并在支架的基本上捏制胚胎。在捏制的过程中要仔细,注意所要发明物体的特性,先制作一种相对

13、概括的形体,再慢慢进行加工和雕琢。3、作品的干燥。 为了避免作品干裂,要将捏制好的胚胎放在大厅阴凉处阴干,不能直接暴晒在阳光下。并注意保持通风。 4、用纹路和肌理效果、搭配形体,并施以色彩装饰。作品需用纹理和肌理效果搭配形体,从而使得作品不再单调无味,用秩序美或者无序美的造型手法添加某些装饰性元素进去。再根据所捏物体的本质特性上色,需要上色的作品一方面要图好底色。注意颜色的搭配,如果追求作品光新亮丽,还可待颜料完全干透了之后上一层清漆。三、作品的集中展示选用优秀作品,进行展览和评奖活动。获奖优秀,可制作框架、展示柜进行保存。可用来丰富校园文化建设。教学反思:一方面对于泥塑造型,我本人不慎专业。对造型的某些观念实属自己想想出来的,还需要继续加强专业能力。另一方面,由于材料比较容易准备合选择,学生情趣浓厚,便于分组教学。但是,对于造型的审美能力还需要学生通过理解某些优秀作品和内在乎义进行进一步的学习,目前只能通过大量的作品图片进行教学,如果有机会还是需要外出参观某些雕塑展览。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