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体诗与近体诗的区别

上传人:时间****91 文档编号:203167261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古体诗与近体诗的区别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古体诗与近体诗的区别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古体诗与近体诗的区别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古体诗与近体诗的区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体诗与近体诗的区别(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古体诗与近体诗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1、区别: 近体诗就是格律诗,涉及绝句和律诗。也称为今体诗。在唐此前的诗称为古体诗(不涉及所谓的“齐梁体”),尚有唐后来不合近体的诗也称为古体诗。那么古体诗与近体诗有什么区别呢?总的来说可以从句法、用韵、平仄上来区别。在句法上,古体诗每句的字数不一,每首诗的句数也可以不同样。而近体诗只有五言和七言两种(绝句为四句,律诗为八句。超过八句的为排律或称为长律。) 在用韵上;古体诗每首可用一种韵,也可以用二个或二个以上的韵,也就是说可以在一首中换韵。而近体诗每首只可以用一种韵,再长的排律也不可以换韵。古体诗可以在偶数句押韵,也可以在奇数句偶数句都押韵。近体诗只在偶数句

2、上押韵(除第一句可押可不押。)古体诗可用平声韵也可用仄声韵。而近体诗一般只可用平声韵。 在平仄方面,古体诗不讲究。而近体诗是十分讲究的。 在律诗中,第一、二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颔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是尾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句形同样,词性相对,平仄相反。十分工整。事实上三、四、五、六就是二副绝好的对联。 古体诗是与“近体”相对而言的诗体。 近体诗形成此前,除楚辞体外的多种诗歌体裁,也称古诗、古风。古体诗格律比较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宽,除七言的柏梁体句句押韵外,一般都是隔句押韵,韵脚可平可仄,亦可换韵。篇幅长短不限。句子可以整洁划一为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也可杂用长短句,随意变化,

3、为杂言体。 五言和七言古体诗作较多,简称“五古”、“七古”。杂言有一字至十字以上,一般为三、四、五、七言相杂,而以七言为主,故习惯上归入七古一类。汉魏以来乐府诗原是配合音乐的,有歌、行、曲、辞等。唐人摹仿前代乐府而作,有沿用乐府古题的如李白蜀道难,有即事名篇另立新题的如杜甫“三吏”、“三别”、白居易新乐府,都已不合乐,实属古体诗范畴。此外,唐此前即有以四句为单位的绝句,或称“古绝句”,唐时也有作者,与讲究平仄的近体绝句不同,也属古体诗一种。 、联系: 古体诗在发展过程中与近体诗有交互关系。 南北朝后期有一部分诗作开始讲求声律、对偶,但尚未形成完整的格律,是古体到近体间的过渡形式,或称“新体诗”

4、。唐代一部分古诗有律化倾向,如王勃滕王阁为古体诗,但它平仄合律,全篇八句,在声律上近似分押仄、平两韵的两首七言绝句。唐代律诗格律定型之后,诗人们的古体作品中更常溶入近体句式。如王维、李颀、王昌龄、孟浩然等人的五古中颇有律句、律联。歌行体如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等名篇中,也有不少句子是入律的。而有的诗作者则故意识与近体相区别,多用拗句,间或散文化,李白、杜甫、韩愈等均有所发明。后来明、清学者自觉注意到古诗溶入律句和用拗句避律的现象。清代王士更觉得古诗有平仄,于是赵执信、翁方纲等人专门研究古诗声调。她们的研究,对于诗歌创作时自觉区别古体、近体声律不无奉献,但由于忽视古诗实以自然音节为主,因此颇有牵强

5、,以至被讥为“不见觉得秘诀,见之则无用”(崔旭念堂诗话) 古体诗和近体诗! 什么是古体诗?简朴地说是指根据古代的诗体写的诗。看到这里人们就也许会问到“古代的诗体”的问题。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古体诗就是唐代后来指和近体诗(律诗、绝句)不同的一种诗体,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等形式,句数没有限制,每句的字数也可以不相等,平仄和用韵都比较自由。也叫“古诗”或“古风”。在唐人看来。从诗经到南北朝的庾信,(这里有必要阐明一下“庾信”,精确来说庾信是出名的诗人,她与徐陵发明了“徐庾体”是一种诗歌形式。徐庾体指南北朝时期徐摛、徐陵父子和庾肩吾、庾信父子的诗文风格。徐摛和庾肩吾都是南朝梁后期诗人,为简文帝

6、萧纲所器重,并以写艳体诗闻名。徐陵和庾信早年仕梁,诗风亦继承父辈,比较靡丽,并且多用典。徐陵后来仕陈,继续写作艳体诗。庾信则因出使被留在北周,后期诗风有所变化,显得苍凉刚健,非徐陵所及;但重辞藻、用典多的特点,仍与徐有相似之处。唐代元稹为杜甫作墓志铭,曾概括“徐庾”的特色为“流丽”,这是就诗来说的。就骈文而论,则专指徐陵和庾信两人。她们比前辈沈约、任昉等,更讲究用典,写得更丽逸,但由于过份拘泥于典故,有时个别文句欠通顺,影响了文章的流畅.) 都属于古风的范畴;唐代后来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统称,跟“古体诗”相区别,句数、字数和用韵等均有比较严格的规定,就叫近体诗。虽然是近代,甚至现代诗人们所写的古

7、体诗,也不受近体诗的格律的束缚。 近体诗以律诗为代表。律诗在押韵、平仄、对仗等方面,均有许多讲究。由于格律很严,因此称之为律诗。律诗有如下四个特点:(1)每首限定八句,五律共四十字,七律共五十六字;(2)一般只押平声韵; (3)每句的平仄均有规定;(4)每篇必须有对仗,对仗的位置也有规定。 有一种超过八句的律诗,叫做长律。长律自然也是近体诗。长律一般是五言的,往往在题目上标明韵数,如杜甫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就是三百六十字;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就是一千字。七言长律也有某些,如杜甫的清明而首等,但是数量很少。这种长律除了尾联(或除了首尾联两联)以外,一律用对仗,因此又叫排律。 此外尚有

8、一种一首四句的诗,叫做绝句。绝句比律诗的字数少一半。五言绝句只有二十字,七言绝句只有二十八字。绝句实际可以分为古绝和律绝两类。古绝可以用仄声韵,虽然是押平声韵的,也与近体诗平仄规则不同。这可以归入古体诗一类。律绝不仅押平声韵,并且要根据近体诗的平仄规则,在形式上就等于半首律诗。这可以归入近体诗。 总括起来说,一般所谓古风属于古体诗,而律诗(涉及长律)则属于近体诗。绝句有的属于古体,有的属于近体。五言就是五个字一句,七言就是七个字一句。五言古诗简称五古,七言古诗简称七古;五言律诗简称五律,七言律诗简称七律;五言绝句简称五绝,七言绝句简称七绝。古风分为五古、七古,这只是大体的分法。其实除了五言、七

9、言之外,尚有所谓杂言。杂言指的是长短句杂在一起,重要是三字句、五字句、七字句,其中偶尔也有四字句、六字句,以及七字以上的句子。杂言诗一般不另立一类,而只归入七古。甚至篇中完全没有七字句,只要是长短句,也就归入七古。这是习惯上的分法,没有什么理论上的根据,人们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体会。古体诗与近体诗的联系与区别(新浪爱问)05-14 20:3:25古体诗与近体诗有什么区别和联系?1、区别: 近体诗就是格律诗,涉及绝句和律诗。也称为今体诗。在唐此前的诗称为古体诗(不涉及所谓的“齐梁体”),尚有唐后来不合近体的诗也称为古体诗。那么古体诗与近体诗有什么区别呢?总的来说可以从句法、用韵、平仄上来区别。

10、 在句法上,古体诗每句的字数不一,每首诗的句数也可以不同样。而近体诗只有五言和七言两种(绝句为四句,律诗为八句。超过八句的为排律或称为长律。) 在用韵上;古体诗每首可用一种韵,也可以用二个或二个以上的韵,也就是说可以在一首中换韵。而近体诗每首只可以用一种韵,再长的排律也不可以换韵。古体诗可以在偶数句押韵,也可以在奇数句偶数句都押韵。近体诗只在偶数句上押韵(除第一句可押可不押。)古体诗可用平声韵也可用仄声韵。而近体诗一般只可用平声韵。 在平仄方面,古体诗不讲究。而近体诗是十分讲究的。在律诗中,第一、二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颔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是尾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句形同样,词性相对,平仄

11、相反。十分工整。事实上三、四、五、六就是二副绝好的对联。古体诗是与“近体”相对而言的诗体。近体诗形成此前,除楚辞体外的多种诗歌体裁,也称古诗、古风。古体诗格律比较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宽,除七言的柏梁体句句押韵外,一般都是隔句押韵,韵脚可平可仄,亦可换韵。篇幅长短不限。句子可以整洁划一为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也可杂用长短句,随意变化,为杂言体。 五言和七言古体诗作较多,简称“五古”、“七古”。杂言有一字至十字以上,一般为三、四、五、七言相杂,而以七言为主,故习惯上归入七古一类。汉魏以来乐府诗原是配合音乐的,有歌、行、曲、辞等。唐人摹仿前代乐府而作,有沿用乐府古题的如李白蜀道难,有即事名

12、篇另立新题的如杜甫“三吏”、“三别”、白居易新乐府,都已不合乐,实属古体诗范畴。此外,唐此前即有以四句为单位的绝句,或称“古绝句”,唐时也有作者,与讲究平仄的近体绝句不同,也属古体诗一种。 、联系:古体诗在发展过程中与近体诗有交互关系。 南北朝后期有一部分诗作开始讲求声律、对偶,但尚未形成完整的格律,是古体到近体间的过渡形式,或称“新体诗”。唐代一部分古诗有律化倾向,如王勃滕王阁为古体诗,但它平仄合律,全篇八句,在声律上近似分押仄、平两韵的两首七言绝句。唐代律诗格律定型之后,诗人们的古体作品中更常溶入近体句式。如王维、李颀、王昌龄、孟浩然等人的五古中颇有律句、律联。歌行体如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

13、等名篇中,也有不少句子是入律的。而有的诗作者则故意识与近体相区别,多用拗句,间或散文化,李白、杜甫、韩愈等均有所发明。后来明、清学者自觉注意到古诗溶入律句和用拗句避律的现象。清代王士更觉得古诗有平仄,于是赵执信、翁方纲等人专门研究古诗声调。她们的研究,对于诗歌创作时自觉区别古体、近体声律不无奉献,但由于忽视古诗实以自然音节为主,因此颇有牵强,以至被讥为“不见觉得秘诀,见之则无用”(崔旭念堂诗话)什么是近体诗?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句数、字数和平仄、用韵等均有比较严格的规定。近体诗从句式上说有五言、七言之分;从篇幅上说有律诗、绝句两种。律诗分五律、七律两种。全诗共四联,头两句叫首联,三、四

14、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句叫尾联。中间两联规定对仗。二、四、六、八句尾要押韵,一般押平声韵。近体诗和古体诗的区别 一 古体诗每首的句数可多可少;近体诗每首有定句,规定绝句只有四句,律诗只有八句。排律师句以上,另作别论。 二 古体诗的字数不定,有四言的、有五言的、有六言的、有七言的、也有杂言的;近体诗句有定字,流行的只有五言的和七言的两种,不得任意增减。 三 古体诗用韵不严,它的韵脚可平可仄,中间可换韵;近体诗有严格的韵律,一般要押平声韵,一韵究竟,不得换韵。 四 古体诗对韵的平仄,规定极宽;近体诗对字的平仄,大多数有严格的规定。 五 古体诗不规定对仗;近体诗除绝句外,则规定按规定的位置对仗。 注 近体诗用韵甚严,无论绝句、律诗、排律,必须一韵究竟。出韵(又称“落韵”)是近体诗的大忌。 2近体诗以平韵为正例,用仄韵的绝句与律诗非常罕见。仄云律诗很象古风,往往也可觉得“入律的古风”,由于近体诗毕竟是以平韵为主的。 3 五律和七律之外,偶尔又有些六言律诗,同五七言三韵小律同样,都是很罕见的形式。 简朴的说,近体诗即律诗绝句,对格律的规定严格。古体诗格律自由。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