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范文23742779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203056722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开题报告范文23742779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开题报告范文23742779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开题报告范文23742779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开题报告范文2374277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题报告范文23742779(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论文开题报告论文题目: GIS环境下大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排放数值模拟一、 立论依据(论文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附主要参考文献)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全球机动车数量持续增加,机动车尾气造成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在国内外许多大城市中,机动车尾气污染排放分担率相当高。以CO为例,1983年英国汽车尾气CO排放率占85%,1967年芝加哥为94%,1970年洛杉矶为98%,1965年纽约占96%1,美国1995年汽车尾气污染排放率占总排放的66%,上海市在1998年机动车排放的CO就占到了总排放的64%2,广州市1994年CO占88.8%,北京市1992年占62%2。机动车尾气中另外两种

2、主要污染物NOx、HC的排放在总排放量中的分担率也非常高,如NOx,东京市在1975年汽车尾气排放分担率占到了80%1。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机动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机动车排放所造成的污染也日益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39。自九十年代以来本市加强了在用车尾气排放检测、普及使用无铅汽油、提前执行轻型车新车排放标准等一系列机动车污染控制措施,较为有效地控制了中心城区的环境空气质量继续恶化的势头,但郊区环境空气质量受机动车污染排放影响日益突出。2000年全市NOx年均浓度0.056毫克/立方米,比1995年上升了10%;城区和郊县NOx年均浓度为0.090毫克/立方米和0.032毫克/立方米,分

3、别比1995年上升了23%和39%,见表110。表1.19952000年上海市NOx年日平均浓度变化年份全市城区郊县浓度(微克/立方米)相对浓度(%)浓度(微克/立方米)相对浓度(%)浓度(微克/立方米)相对浓度(%)1995511007310023100199759116105144281222000561109012332139根据国外机动车发展经验可知,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以上时,轿车将成为机动车保有量增长的主要方向。作为国际大都市的上海,汽车工业的发展不仅预示和带动本市经济的腾飞,同时,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急切期待现代化便捷交通方式的到来和家庭汽车的普及,机动车在今后相当

4、长时间内将保持快速增长的速度。根据市交通所预测,到2020年本市机动车保有量将达到200350万辆,是2000年的35倍,可以预见如果不采取措施加以控制,本市大气环境势必进一步恶化。目前,国内外对于机动车污染控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机动车排放因子的研究;二是机动车污染治理和控制对策的探讨。排放因子是反映机动车排放状况的最基本的参数,也是确定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总量及其环境影响的重要依据。目前用来计算机动车排放因子的模式主要有美国加州空气资源局的EMFAC模式,欧洲共同体的COPERT模式,美国EPA的MOBILE系列模式。其中,MOBILE汽车源排放因子系列模型是美国环保局开发的计算车

5、队排放水平的程序11。在该模型中,综合考虑了汽车的使用年限、行驶里程、新车排放因子、劣化系数、行驶速度、气温、I/M(检查/维护)制度以及车用油料特性等因素对排放的影响12。国内外对于该模式已有广泛的应用。墨西哥采用美国EPA的Mobile5a 基本结构模式,用来计算5个特定区域中8种车型的排放因子。根据气温、平均车速、汽车操作模式,燃料挥发和里程自然增长率条件估计1960年到2020年的排放因子13。此模型在加拿大的多伦多地区14、泰国曼谷等也有所应用。MOBILE模式在国内的小范围内也得到了一定的应用。北京清华大学郝吉明、傅立新等于1997年曾结合北京市实际情况对MOBILE5进行修正,并

6、将之应用于北京市机动车尾气排放的研究中;祝昌健等应用MOBILE5模式对广州市机动车尾气排放系数及污染趋势进行了探讨15;李修刚等将MOBILE5模式用于南京市,将给出的南京市现状排放因子直接应用于南京市及附近城市的环境影响评价16。将MOBILE5模式结合上海实际情况进行本土化已经有人做过尝试,但是由于基础数据严重不足,因此对于此模式的修正尚不能进行检验。主要的方法仍是采用美国FTP的测试数据,将上海市机动车目前的排放水平类比于美国70年代,计算得到不同车型的排放因子。在污染物的扩散方面,目前一般沿用有限源高斯扩散模型,即根据线源的长度、高度、强度、距离、风速、风向和相应扩散参数计算空间任一

7、点的污染物浓度17。但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较少考虑城市空间的特殊性,即对城市各类人为设施,包括绿化、建筑等对扩散的影响考虑较少。对于线源排放污染物的扩散研究,国外主要的模式有CALINE、BLP(Bouyant Line and Point Source Model)、CDM2 (Climatological Dispersion Model)、ISC3 (Industrial Source Complex Model)、RAM (Gaussian-Plume Multiple Source Air Quality Algorithm)。以上模型均由美国环保局(USEPA)开发。其中,CALINE

8、为稳态高斯扩散模型,用于确定高速公路下风向的空气污染浓度,要求地形相对不太复杂。BLP为高斯烟流扩散模型,用于处理炼铝工厂以及其它的工业污染源的单一建模问题,要求其烟流上升和下降是主要由固定线源所影响的。CDM2为气候稳态高斯烟流模型,用于确定城市区域平地下风向的长期(每季或每年)的污染物的算术平均浓度。ISC3是一个稳态高斯烟流模型,可用于评价来自与工业带相关的许多污染源的污染物的浓度。这个模型涉及到了下列因素:粒子的下沉和干沉降、风向、点面线及立体污染源、烟流的上升为距离的函数、点源的分离以及有限的地形调整功能。ISC3可以有长期和短期两种模式可供选取。RAM是高斯烟流多源空气质量算法,是

9、一个稳态高斯烟流模型,用于估算相对稳定的污染物浓度,平均从一小时到一天、从点源到面源、在乡村或者城市的沉降,其地形条件可以假设。我国目前汽车污染仅相当于国外70年代中期水平,现有汽车90%以上是国产车,由于排放控制技术落后,在同样运行工况下,国产车较发达国家同类产品排放量高几倍甚至几十倍,加上交通管理手段落后,在用车检查维修制度不完善,城市交通道路拥挤和市内居民集中,大量车况恶劣的车辆继续行驶,更加剧了污染物的排放。国产车平均日排污量为0.60.9kg18。本论文旨在借助GIS环境,根据城市路网、交通流量、车型比例等信息,采用经过修正的MOBILE模型,计算不同车型机动车的排放因子,从而确定每

10、条路段不同污染物的排放量。由于机动车流量和排放因子是计算道路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源强的关键参数1921,本论文将通过抽样调查和MOBILE模型修正得到了这两个量。在确定道路线源排放源强的基础上,利用CALINE3有限长线源扩散模式,建立上海市城区多线源污染扩散模式,以此来分析道路污染物扩散状况,并在GIS图形上进行显示,最终完成上海市交通线源污染管理信息系统。此系统可为政府有关部门制定道路交通污染管理制度、合理制定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参考文献1 上海市大气污染防治对策研究 P12 上海市环境科学院 世界银行上海城市交通项目:减少上海城市车辆排污危害的战略1997. 93 陈长虹等,

11、上海市机动车排污状况与污染控制战略,1997,16(1):284 赫崇衡等,汽车排气污染及治理现状和动向,上海环境科学,1996,15(8):11135 彭宝成等,汽车尾气对动物的生物效应研究,上海环境科学,1995,14(2):14176 王培洁, 上海市汽车排气污染管理的现状与对策, 上海环境科学,1994,13(7):787 陈长虹等,城郊道路污染个例分析,上海环境科学,1993,12(9):13178 陈长虹等,城郊道路交通带状多线源污染扩散模式研究,上海环境科学,1993,12(11):7109 王素云等,上海市汽车排气污染在大气中的分担率,上海环境科学,1990,9(11):272

12、910 上海市机车污染综合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海市机动车污染综合防治规划及规划纲要,2000,311 傅立新等,MOBILE汽车源排放因子计算模式研究,环境科学学报,1997 17(4):47412 傅立新等,北京市机动车污染物排放特征,环境科学,2000 21(3):6813 Western Governors Association Denver, Colorado and Binational Advisory Committee. Mobiel5-Mexico Documentation and Users Guide. Nov.20,200014 R.Mclaren and D.L

13、.Singleton. Analysis of Motor Vehicle Sources and Their Contribution to Ambient Hydrocarbon Distributions at Urban Sites in TORONTO During the Southern Ontario Oxidants Study. Atmosphere Environment, 30(12),199615 祝昌健,广州市机动车尾气排放系数及污染趋势探讨,中国环境科学,1997 17(3):21616 李修刚等,用于城市交通规划的机动车污染物现状排放因子研究,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14、2002 1(4):8717 A.K.Luhar and R.S.Patil.1989.A general finite line source model for vehicular pollution prediction.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23: 555-56218 贾艳杰,我国大城市汽车废气污染问题及其治理对策 人文地理 1997 12(3):4819 EPA, Users Guide to MOBILE5 (Mobile Source Emission Factory Model),May 199420 Eggleston H S, Gori en

15、N. Jourmard R, et al. CORINAIR working group on emission factors for calculating emissions from road traffic R. Methodology and emission factors. Report Vol.1, No. EVR 12260EN, Luxembourg, 1989.21 EPA. Compilation of air pollutant emission factors R. US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gency. AP-42, NC, USA.

16、 1985.50-83二、 研究方案1、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研究目标:研究上海市机动车尾气排放造成的道路线源源强,以及机动车污染物在中心城区街道峡谷中的扩散效应,并在GIS系统上进行显示,完成自主开发的上海市交通线源污染管理信息系统。研究内容:1)上海市主要道路机动车尾气排放源强; 2)机动车尾气在街道峡谷中的扩散效应; 3)交通污染在GIS平台上的实现。关键问题:1)机动车大气污染排放源强计算模型;2)上海市道路机动车尾气在峡谷中的扩散模拟; 3)地理信息系统与交通大气污染模型整体集成的方法和途径。2、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研究方法:基础数据调研

17、、模型修正、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和影响预测可视化界面设计、系统整合。技术路线:如图1所示。 实验方案与可行性分析:1) 建立机动车排放源强计算模型、污染物扩散模型,以及基于GIS技术应用模型,其工作量较大,其中基础数据(包括车流量、车速)的调研尤其困难。但是通过参与上海市环境保护局2002年科技攻关项目上海市机动车发展和大气环境保护研究,并搜集大量的国内外相关文献,可获得系统开发所需要的相关数据,因此本研究已经有较好基础。2) 参与影响上海大气能见度的主要因素与控制管理对策研究课题的研究工作,对于本市机动车污染现状和历史沿革已有所了解。3) 参与了“上海市数字城市大气环境模块”的工作,初步掌握了G

18、IS系统开发和实现方法。据此我认为,按期完成论文是可行的。基础数据调研车流量区域车型比例排放因子计算MOBILE6模型道路平均车速主要道路线源源强非主干道网格源强排放清单的建立扩散模式的建立街道峡谷污染物浓度计算上海市交通污染数据库的建立上海市交通污染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图1. 研究技术路线3、 本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建立适合上海市情景的主要道路机动车尾气中污染物源强排放模式。建立线源扩散模式,使其适用于大城市中街道峡谷中机动车尾气污染物的扩散状况。给出上海市上空污染物扩散状况。目前国内将交通污染模拟与地理信息系统结合的研究还不多见,因此本论文在该方面的研究将是一个新的尝试。4、 预期的论文进展和

19、成果预期进展:2003.072003.09 收集中外文文献2003.092003.10 基础数据的收集和处理2003.102003.12 模型的修正2004.012003.03 GIS系统的编程实现2004.032004.05 论文的撰写与修改预期成果:研究上海市机动车尾气排放状况,建立源强计算模型;综合城市气象条件、交通污染物排放强度、建立污染物扩散模式,确定机动车污染物影响的时间变化、空间分布,;完成交通污染管理信息系统;除完成毕业论文之外,在国内外有关刊物上发表论文2篇。三、 论文大纲摘要前言第一章 大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排放数值模拟的研究背景及意义一、 研究背景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章

20、 机动车排放因子计算模型一、 MOBILE6模型介绍二、 利用修正的MOBILE6计算机动车排放因子第二章 道路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源强一、 线源源强计算模式二、 上海市道路机动车尾气污染排放源强的计算第三章 城市上空污染物扩散模式第四章 街道峡谷污染物扩散模式一、 CALINE4模型介绍二、 模式修正三、 上海市街道峡谷污染物扩散模式的建立及应用第五章 上海市交通污染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一、 排放清单数据库的建立二、 系统的开发第六章 结论参考文献四、 研究基础1、 已参加过的有关研究工作和已取得的研究工作成绩(1)参加中国气象百科全书建筑气象、城市气象等内容的编写。(2)参与上海市普陀区建设

21、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3)参加“扬尘污染来源与控制管理研究”课题的研究工作。(4)承担了“崇明岛综合开发项目”的大气监测和采样工作。(5)参与“影响上海大气能见度的主要因素与控制管理对策研究”课题的研究工作。(6)参与“机动车发展与大气环境保护研究”项目。(7)参与“上海市能见度影响因子研究”研究生科研基金项目。(8)参与上海市数字城市课题交通环境模块的模拟研究。2、已具备的实验条件,尚缺少的实验条件和拟解决的途径拥有以下主要设备:桌面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View 3.2及其主要扩展模块交通大气污染预测软件MOBILE6、CLINE4和CAL3QHC编程软件Visual Basic 6.0 及功能模块开发软件Mapobjects2.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