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80801new

上传人:ca****in 文档编号:203014842 上传时间:2023-04-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0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80801new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80801new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80801new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80801new》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80801new(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实验指导书江 毅 刘建成编目 录【实验一】冲压模具拆装【实验二】杯突实验【实验三】弯曲件的回弹及其数值测定实验一 冲压模具拆装一、实验目的1结合所学的专业知识,了解典型模具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认识模具上各零件的名称,了解其作用;3熟悉冲压模具安装和调试过程;4了解模具总装图的画法,零件图的设计及模具材料、热处理工艺的确定;5应用计算机应用软件,绘各副制模具零件图,并进行总装图装配。二、实验用材料、工具、设备1典型冲压模具:简单模、复合模、连续模若干副;2测量工具:、游标卡尺、钢皮尺、角尺等;3实验工具:活络扳手、内六角扳手、手锤、螺丝刀、铜棒等;4计算机若干台。三、实验内容1

2、首先了解各冲模的总体结构,仔细观察各零件的位置和相互关系;2将模具上、下模分离,观察各部分的结构组成及凸、凹模固定方法;3分别拆开模具的上、下两部分,弄清楚模具六大部件的零件组成,测绘各零件图,并画出各零件图草图。在拆装过程中,要记清楚各零件在模具中的位置,以便重新装配。4按拆开顺序还原,重装模具;5画出模具总装图草图,并标明各零件名称;6查找各零件的技术要求,完整标示零件图;7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在计算机上绘制模具零件图,并组装出模具总装图。注意:实验中,留心不要损坏模具零件,尤其是凸、凹模刃口要注意保护。在重新装配前,各零件要擦拭干净。四、实验报告1在计算机上绘制出所测绘的各副模具的零件图

3、,要求按标准标注尺寸及形位公差、模具材料、表面粗糙度、热处理工艺;2在计算机上组装出各副冲模的总装图,并标出模具全部零件的名称;3说明所绘制的模具的工作原理及实验体会。五、参考文献1 王孝培. 冲压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北京:1990李天佑. 冲模图册. 机械工业出版社.北京:1990模具总装配图实验二 杯突实验一、实验目的1学习了解确定板料胀形性能的实验方法;2了解杯突实验机的构造及操作过程。二、实验材料、工具及仪器设备1材料:08、H62、AL板材规格:80*80*1 2工具:杯突实验模具、SR10冲头、直径为27mm的凹模、孔径为33mm的凹模垫板3设备:BT-6型杯突实验机一台。三、实

4、验内容在杯突实验机上用SR10冲头向夹紧于环形凹模内的试样施加压力,直至产生微裂纹为止。读出此时冲头的压入深度,该深度值反映了板材在胀形成形时的冲压性能。四、实验步骤1首先将手柄转到“反”和“慢”的位置上;2在试样和冲头接触的一面和冲头球面上涂一层润滑油;3夹紧试样,压边力控制在2KN左右;4将手柄转到“正”,并逐步转动调速手柄向“快”移,速度在10mm/min,在接近破裂时降速,见裂纹即停机,读出仪表盘读数值,并记录杯突深度、最大冲压力和压边力;5手柄转到“反”,启动按钮,取出试样。五、实验报告1简述杯突深度值与板料冲压成形性能的关系;2实验体会。材料08H62纯AL杯第一次突第二次深第三次

5、度第四次平均最第一次大第二次冲第三次压第四次力平均第一次压第二次边第三次力第四次平均实验三 弯曲件的回弹及其数值测定一、实验目的1观察试件在V形弯曲时的回弹现象,并掌握测定弯曲回弹角的方法;2研究弯曲件材质和弯曲变形程度对回弹值的影响;3.分析控制弯曲回弹量的方法二、实验材料、工具及仪器设备1试样:Q235钢板、08钢板、H62黄铜板各10个,厚度分别为0.5、1.5、2.5mm;2模具:实验用弯曲模一副(见图)、不同直径的冲头、r为0.1、0.4、0.8、1.2、1.5、2.0、3.0、4.0mm的九个90凸模和一个局部凸起的90凸模;3工具:螺丝刀一把,测量用角度尺一副。4设备:160KN

6、开式压力机一台,500KN手动螺旋压力机一台。三、实验内容弯曲工艺中的回弹,直接影响了弯曲件的尺寸精度,因此,研究影响弯曲回弹的因素对保证弯曲质量有着重要意义。自由弯曲时的回弹角计算公式为:=2msr/Et,即影响回弹的因素有以下几点:1. 材料的机械性能:弯曲件回弹角的大小与材料的屈服强度s成正比,与弹性模量E成反比。材料屈服强度和硬度模数m愈大,回弹角愈大;材料的弹性模量愈大,回弹角愈小。2. 相对弯曲半径r/t:在工艺上,弯曲件的变形程度与相对弯曲半径r/t来表示,r/t愈小,弯曲变形程度愈大,回弹角愈小;即回弹角的大小与r/t值成正比;3. 弯曲中心角:表达了弯曲变形区的大小,弯曲中心

7、角愈大,所代表的变形区也愈大,积累的回弹量也愈多,回弹角愈大。采用一套凸模易于更换的弯曲模。配有一系列具有不同凸模圆角半径的凸模,其中包括一个制成局部凸起的凸模,其圆角半径与诸凸模中的一个相同。制备一批具有不同材料、相同厚度和相同材料、不同厚度的弯曲件毛坯。用这些毛坯在冲模上依次等换凸模进行弯曲实验,就可以测算出以下几组数据:相同材料、不同变形程度时的弯曲回弹角(包括相同厚度、不同凸模圆角半径和相同圆角半径、不同厚度两种情况)。不同材料在同一变形程度时的弯曲回弹角。局部凸起的凸模与相应的普通凸模所形成的不同的回弹角。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机械性能s/E和弯曲变形程度r/t对弯曲回弹的影

8、响情况,并可以找出各种材料的弯曲回弹值最小时的最佳变形程度,以及使用局部凸起的凸模减小回弹的良好效果。如果材料的厚度选择合适,还可观察到当弯曲变形程度超过材料的极限变形程度,即r/trmin/t时,所产生的变形区破裂情况。四、实验步骤1检查试验设备和模具能否进行正常工作。2调整压力机连杆长度,使凸模和凹模间的间隙为0.5mm。3依次更换不同r的凸模进行实。每更换一个凸模,对厚度为0.5mm的Q235钢板、Q8钢板和黄铜板各冲一个试样,用角度尺测量每个弯曲件的弯曲角,算出回弹角的值,记入实验数据表的相应位置。4重新调整压力机连杆,使凸模和凹模之间的间隙为1.5mm。依次更换不同r的凸模进行实验,

9、每更换一个凸模,对厚度为1.5mm的Q235钢板冲一试样,测算出回弹角的大小,记入表的相应位置。5调整凸模与凹模的间隙为2.5mm对厚度为2.5mm的Q235钢板重复上述实验,记录测算结果,填入表1-1表中表1-1实验数据表五、实验报告要求1分析产生弯曲回弹的机理,阐明正负回弹产生的原因。2根据实验所得数据,做出不同材料的r/t-曲线。3. 分析实验中所反映出的材质和变形程度对回弹的影响情况,指出实验所用各材料的最佳变形程度,比较局部凸起与具有不同r的普通凸模,对不同试件冲压所得出的回弹值的差别。4. 根据影响回弹值的诸因素,简述减少回弹的措施。图1-1实验用弯曲模 1-紧定螺钉;2-可更换凸模;3-凹模;4-定位块 图1-2 可更换的凸模 图1-3带有局部凸起的凸模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