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上传人:时间****91 文档编号:202993626 上传时间:2023-04-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64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考纲点击思维导图1.理解人地关系状况及环境问题产生的因素;2.理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概念、内涵、原则及协调人地关系的重要途径;.学会分析环境问题的重要体现、地辨别布和产生的因素。理念解决协调途径本质措施行为控制、全球合伙循环经济、生态农业、适度消费概念、内涵、原则可持续发展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环境问题考点一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基本梳理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忆历史阶段人地关系人地关系的体现采集渔猎时代原始的平衡关系依赖与崇拜自然农业文明时期对抗性明显增强不能对的结识人地关系的不协调,但已有了科学的萌芽工业革命以来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征服自然,试图

2、成为自然的主宰二、直面环境问题 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人类占据一定环境空间,从环境中获取 物质和能量; ()人类活动的废弃物要排放到环境中。 2.环境问题产生的因素(1)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自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2)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环境问题的体现及地区差别问题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体现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和生物资源等短缺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0生物多样性减少等3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海洋污染等地区差别发达国家更突出1乡村地区、发展中国家严重4都市地区、发达国家严重形成成因.过度消耗资源运用2资源的

3、方式不当或过度开采交通、工业活动和人类居住地过度密集,导致5污染物集中特别提示 环境问题类型的判断措施根据各类型的含义度互相间的关系进行判断: 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 生态破坏是指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退化,从而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 资源短缺是指资源数量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 环境污染往往引起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往往引起资源短缺,资源短缺也会引起生态破坏。 三、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概念: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裔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2.内涵:6生态持续发展是基本,7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8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 3.基

4、本原则:9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基本冲关读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回答(1)(2)题;(1)图中字母、G、的含义分别是A.资源开发、产品消费、废物排放B.产业活动、产品消费、废物排放.产品消费、废物排放、产业活动D.资源开发、产业活动、产品消费(2)过程也许浮现的问题是 过度开发导致可再生资源遭到破坏过度排放污染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生产过程导致工农业污染物排放资源开采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A. B. C. D 解析第()题,重要考察人类社会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其中E表达环境为人类社会提供资源,F表达生产活动,表达人类消费多种产品,H表达人类产生的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去。第(2

5、)题,E表达从环境中获取资源,如果获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的再生速度就会产生环境问题,其中环境问题涉及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答案(1)B(2)C 考点精析一、环境问题(一)环境问题的产生和体现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是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不协调而导致的。名师点拨 精确把握环境问题产生的机理与体现环境问题产生于三个因素:人口压力、资源的不合理运用和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二)重要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因素典型事例资源短缺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能源短缺人类对资源的过度索取华北平原用水紧张,非可再生资源面临枯竭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加剧自然植被遭破坏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中国荒漠化趋势与沙尘暴,古巴比

6、伦王国消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生物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或过度捕猎等因素大熊猫、华南虎、藏羚羊等数量日益减少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工业“三废”和有害人体健康的农药任意堆放泰晤士河的悲剧固体废弃物污染生产和生活中大量垃圾任意堆放街道垃圾的任意堆放噪声污染交通、工厂等建筑工地放射性污染放射性物质泄漏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海洋污染各类污染物排人海洋渤海湾大赤潮、日本水俣湾事件、海上石油泄漏名师点拨 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区别(1)发生因素:环境污染都是人为因素导致的;生态破坏也许是自然因素引起的,如地震、滑坡、台风、洪水、泥石流、 雪灾等,也也许是人为因素诱发的,如过度开垦破坏植被引起土地荒漠化

7、等。 ()外在体现:环境污染均有明确的污染源、污染物等, 但生态破坏也许其发生源头不尽明显。(3)影响:环境污染的治理和环境自净或快或慢;生态破坏后的环境恢复困难、影响深远。 (三)环境问题的地区差别及其成因都市地区和乡村地区环境问题的差别地区环境问题形成因素都市地区重要体现为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等由于交通、工业活动和人类居住地的过度密集,导致污染物的集中乡村地区重要体现为生态破坏,如水土流失、荒漠化、土壤盐碱化、森林减少、水资源枯竭、物种减少运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环境问题的差别环境问题形成因素发展中国家较发达国家严重,以生态破坏为主一般处在经济发

8、展的初级阶段,人口增长不久,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以环境污染为主过度消耗资源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基本原则(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原则内容规定公平性原则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类与其她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平人类的发展不应危及其她物种的生存;各国有权根据需要开发本国资濂,并保证不对其她国家的环境导致损害;人类需要和子孙后裔共享资源和环境持续性原则地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之内人类应做到合理开发和运用自然资源,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解决好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共

9、同性原则各国共同参与经济发展和环保,地方决策和行动应当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必须进行国际合伙;对于全球共有的资源,需要在尊重各国主权和利益的基本上,制定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的和政策名师点拨 1.可持续发展三大原则中,“公平性”侧重的是“权利”,“共同性”侧重的是“义务”,“持续性”侧重的是“发展”。.理解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原则时,重点理解公平性原则,不要把公平性原则、共同性原则混为一谈。前者强调全球不同地区之间的公平,而后者强调全球是一种整体。演习(天津文综)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题。上图所示的大型商城,以汇集国际品牌商品、价格优惠为经营模式。某地理小组学生实地考察了该商

10、城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同窗们针对如何新建此类大型商城各抒己见,其中符合生态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是 ( )A.增长商城数量,提供更多就业岗位B.扩大商城规模,带动周边城乡发展.立体建设商城,集约开发运用土地D.商城接近景点,吸引游客休闲购物解析本题考察了区域可持续发展。大型商城建设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既要考虑经济效益又要保护生态环境。因此,增长建设数量、扩大商城规模均不利于节省土地资源,选项A、B错误;商城的重要市场是本地,因此接近景点,吸引游客休闲购物是不可取的, 选项错误;立体建设商城,既有助于节省土地资源,又能扩大商城规模,因此有助于生态可持续发展,选项C对的。答案 名师点拨 如何辨别老式发展模式

11、和可持续发展模式发展模式老式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模式发展目的以经济发展为目的, 经济的增长就意味着发展 以社会全面发展为原则, 其终极目的是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发展增长方式高投入、高消费、低产出低投入、低污染、高产出消费模式倡导高消费倡导适度消费文明原则建立的是物质文明重要考虑经济利益建立物质文明曲同步,还考虑社会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时问尺度现代人的最大需求强调代际公平空间尺度从区域利益出发,采用封封闭式、掠夺武和转嫁的方式从全球利益出发,是一种互补式的发展方式调控手段依托市场经济手段强调政府的宏观调控演习 重庆文综,3(2),6分广东省地下水资源丰富。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毕下列规

12、定。()某公司拟在图示乙地运用地下水设立饮用水生产厂。与甲地相比,请指出在乙地设厂的优势。(6分)()分析乙地大量发展种植业也许对地下水资源的负面影响,并就不同负面影响提出一条防治措施。解析 本题以地下水资源的开发运用为背景,考察人类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第(1)题,本题考察工业区位因素。相对于甲地,乙地远离经济发达区,位于东北部山区,污染少,水质好,地价和劳动力便宜,生产成本低,生产效益高。第()题,种植业生产过程中,一方面会破坏地表土层, 从而减少地下水补给量;另一方面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会污染水源,防治措施注意针对影响提出。 答案 第(1)题,种植业生产过程中,一方面会破坏地表土层,

13、 从而减少地下水补给量;另一方面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会污染水源,防治措施注意针对影响提出。 土地价格较低;(2分)有助于水源地的保护(或远离都市密集区,环境污染小);(2分)劳动力成本低。(分)第()题,负面影响:削弱了土层的修养水源能力,对地下水水源补给能力减少。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对地下水导致污染。 措施;避免水土流失(或增长森林覆盖率);减少农药化肥使用(或使用高效低毒农药,使用有机肥、生物防治病虫害技术)。考点二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基本梳理基本梳理答案 社会生产力 #综合国力 生活水平 巨大的人口压力 低素质的人口 自然资源 低 都市 乡村+扩大 ,加剧 -安全 .繁华 /美好 0无害

14、化技术1生态效益 2环境和谐 3生态 4清洁生产 5生态农业 6生态 7经济 基本冲关 (安徽文综卷)下图表达辽宁西北部某地土地运用的变化。将该区域分为2个方格,每个方格中的两个数字按左右顺序分别代表19年和土地运用类型。完毕(1)(2)题。1-耕地-居民地3湖泊(1)图示区域土地运用变化会导致 ( ) .土地次生盐渍化加剧 B.空气湿度明显增长C干旱、洪涝频率减小 D.水生生物物种增长(2)目前有助于增进图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举措是( ) .推广蔗基鱼塘 .推广水稻种植C.发展节水灌溉农业 发展大牧场放牧业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辽宁西北部区域25个方格中,有8个方格土地由3变为l,即由

15、湖泊变为了耕地1 ,个方格由变为,即由耕地变为居民地,阐明该地区湿地减少明显,耕地增长明显,其影响是土地出生盐渍化加剧,湿地调节气候功能下降,修养水源功能下降,早涝频发,生物物种减少等。 第(2)题,此地位于北方地区,水资源比较短缺,应发展节水农业,这里不适合种甘蔗、水稻,由图可知这里以种植业为主,不适合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答案 ()A (2)C考点精析一、国内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演习 (新课标卷)地膜覆盖具有保温、保湿、保土等作用,可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农产品质量。国内目前使用的地膜多是超薄型地膜,易破,难回收,难以自然降解,易导致严重的“白色污染”。据此完毕(1)(3)题。(1)国内大

16、部分地区使用地膜覆盖重要在 ( ) A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2)下列地区相比较,地膜覆盖的保温、保湿、保土作用最明显的是 ( ) A东南沿海地区 B西南地区 C.东北地区D.西北地区(3)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会( )危害作物根系发育 阻碍土壤温度提高阻碍土壤水肥运移加快表土流失速度A. B. C. D 解析本题考察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问题。第(1)题,国内气候大陆性比较强,大部分地区春季干旱少雨、多大风,春季播种需要“地膜覆盖保温、保湿、保土”。第(2)题,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春季多大风,地膜覆盖的保温、保湿、保土作用最明显。第(3)题,国内目前使用的地膜难以自然降解,会导致白色污染,

17、危害作物根系;具有“保温、保湿、保土”作用,会阻碍土壤水分运移;但有助于土壤温度提高、水分保持。答案 (1)A ()D (3)C二、实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循环经济、低碳经济1.比较老式经济与循环经济的差别老式经济循环经济资源运用方式粗放运用资源输入减量化,集约运用资源运用率一次性运用,运用率低资源再运用,运用率高废弃物解决污染物和废弃物的大量排放废弃物再生资源化物质流动物质单向流动物质反复循环流动成果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步带来环境问题经济和生态效益相结合.实现循环经济的途径工业清洁生产在产品生产过程和预期消费中,既能合理运用自然资源,把对人类环境的危害减至最小,又能充足满足人类的需要, 使社会经

18、济效益最大的一种模式。它的含义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清洁的能源,二是清洁的生产过程,三是清洁的产品农业生态农业用生态系统的观点;待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纳入协调一致的轨道,充足发挥生态经济效益以增进持续增产的农业经营方式3.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比较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不同点提出背景应对因经济高速发展而引起的全球资源环境问题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全球气候关注重点资源的循环运用和高效运用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定位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强调资源的综合循环运用提高能源效率、开发运用清洁能源共同点主线目的增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展规定都应贯穿于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基本保障都以技术创新为支撑,以

19、制度创新为保障演习 (江苏地理)下图为国内某地区农业科技园区循环经济模式图。读图回答(1)()题。 (1)的含义符合该循环系统的是( )A.种苗哺育、饲料加工、排放、废弃物、肥料水窖集雨、饲料加工、供暖、废弃物、肥料.种苗哺育、水窖集雨、净化、废气、肥料D.水窖集雨、饲料加工、供暖、肥料、废弃物()该园区农业生产的特点是( ) 小农经营 B.集约化限度低C.商品率高 D科技水平低解析 本题组考察了循环经济模式中的生态农业系统的构成及生态农业的特点,要注意精确判读地理关联图,弄清循环经济的重要特点。(1)读图结合信息可知,表达农业发展竹水源之一 水窖集雨,表达运用秸秆进行饲料加工,表达沼气为农业

20、和养殖业提供能源,表达沼渣为种植业提供肥料, 表达作物种植和加工业的废弃物作为沼气池的原料。故D项对的。(2)通过循环经济模式图可以看出,该地的种植业和养殖业生产的产品最后是到市场上销售,因此其商品率较高。C项对的。 答案 ()D ()C 三、协调人地关系的重要途径筹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适度消费转变消费方式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与途径清洁生产循环经济转变发展方式生态农业京都议定书国际合伙公众参与演习(安徽文综)下图为陕西省重要苹果基地分布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毕下列各题。 陕北高原南部过去以种粮为主,产量低。20世纪9年代成功引种优质苹果。目前该地区苹果产量、浓缩果汁出口量住居全国前列。然而在果业发展中

21、,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影响果品品质,果渣露天堆放污染环境,农村薪材缺少等问题突出。 (1)指出该地区过去种粮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 (10分)(2)简述该地区种植苹果的优势自然条件及其效益。(14分)()针对果业发展中的问题,试从循环经济的角度设计解决方案。(提示;可用示意图体现)(11分)提取信息审全体明考向,本题以农业可持续发展为背景,借助区域地理事物分布图,考察地理信息提取,以及调用地理知识原理分析问题的综合能力,综合性较强。题干给出陕西省重要苹果基地分布图,地图显示这里黄河纵观陕北高原,是黄土高原的主体部分,处在国内农牧过渡地带,生态环境脆弱。第()题信息,“陕北高原南部过去以种粮为主”,加

22、剧水土流失,破坏了生态环境,土地生产力下降,“产量低”。第()题信息,种植苹果恢复植被,有利与水土保持,改善生态环境;这里温带季风气候大陆性强,夏季高温,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出产优质苹果,经济效益好;农民脱贫致富,社会效益明显。第(3)题信息,“在果业发展中,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影响果品品质,果渣露天堆放污染环境,农村薪材缺少等问题突出。”,应当调节产业构造,发展生态农业,把果渣变饲料、肥料、变沼气,发展经济,保护环境,提供能源,幸福生活。解析(1)图中陕西高原地区位于黄土高原的边沿地带,过去种粮引起的生态问题重要体现为陡坡开垦带来水土流失、植被破坏等不良后果导致的土地退化、肥力下降以及生态

23、恶化现象;此外这里生产力低,种植作物单一引起病虫害、生态失衡等问题。(2)农业生产优势自然条件可从气候、光、热、水、水热组合、昼夜温差、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分析;效益要兼顾生态环境、经济、社会效益等方面综合分析。()从循环经济角度设计方案,即要遵循尽量减少生产过程中废弃物排放、变废为宝原则,有助于增进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答案】(1)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退化,土地生产力下降,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2)自然条件:塬面宽阔,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海拔较高,大陆性季风气候明显,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降水适中。效益:有助于恢复植被,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有助于调节农业产业构造,增进果品

24、加工业的发展,增长农业附加值,有助于增长农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实现脱贫致富。(3)方案一 文字表述方式:果树下种草,草和果渣等做饲料发展畜牧业,解决果渣污染问题;果渣、粪便等放入沼气池发酵可解决农民平常所需的能源问题;沼渣、沼液肥果园,解决过量施用化肥问题方案二 方案设计可用示意图、文字等方式体现,只要能针对实际问题,体现循环经济思想,具有可行性均可。畜牧业 畜产品沼气 沼气池提高学科素养图表解读循环经济关联图的判读一、典题示例(福建文综,1-2,8分)循环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下图示意某循环农业模式,读图回答(1)(2)题。(1)最合适该模式的是 ( ) A河套平原 B.黄淮平原

25、C.辽东丘陵 D.闽浙丘陵(2)循环农业对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作用是( ) 提高经济效益 加快城乡发展 提供清洁能源 增进民居集中. . c. D. 解析审全体明考向,本题以可持续发展循环农业为背景,考察循环经济关联图的判读。第(1)题,区域种植水稻和甘蔗,因此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闽浙丘陵;而河套平原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黄淮平原、辽东丘陵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不适合该作物种植构造。因此选。第(2)题,图中循环农业模式提供清洁的沼气能源,物质循环运用,提高经济效益,农业部门增多,有助于劳动力就业,农村产业化,劳动力向城乡迁入量减少。因此选B。答案 (1)D (2) 二、读图识图循环经济关联图是指在

26、资源投入、公司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物产生的所有过程中,把老式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经济增长,转变为依托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经济的一种图示。重要呈现形式有三类:一是体现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的关联图(如图);二是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关联图(如图2);三是工业园区工业部门间关系或产业关联、生产流程关联图(如图3)。有的关联示意图会留几种空框规定学生填空或选择填空。图1中字母的含义:表达从环境中获取资源,为资源开发b表达对资源进行加工,为某种生产活动;c表达提供生产活动所获得的产品给人类消费,为消费活动;d表达废弃物排放。 图2中符合该循环系统的的含义分别是:水窖集雨、饲料加工、供暖、肥料、废弃物;该农业

27、科技园的核心是乳畜业,商品率高是其突出特点。 图3该循环系统中,a、b、c、d依次为:污水解决厂、棉纺织、创意产业、服装生产;该生态工业园实现了清洁生产、经济发展与生态可持续发展相协调。 三、技法指引读图技巧在循环经济关联图中,地理事物闻的逻辑关系较为复杂,核心环节法和代入尝试法是突破此类试题的有效措施。1.顺藤摸瓜(1)分析题目所给的条件和框图,把握关联图示意的地理事物主体是什么;(2)在头脑中回忆此类地理事物的形成或演变过程,注意找出突破口;(3)观测图中的箭头指向和已知框中提供的有效信息,理清逻辑关系;(4)将一方面拟定的地理事物填人框中,以增添更多的有效信息,加速问题的解决;(5)将已

28、初步完毕的关联图按箭头连接关系,重新理顺一遍,以弥补也许浮现的漏洞,保证答案的对的性。 2代入尝试法有些表达地理事物互相关系的选择题,可以使用直接代入法尝试求解。其判读措施总结如下表所示: 地理关联图的一般判读措施要把握关联图的中心思想,认真理解题意,从中提取有效信息环节法根据关联图的核心内容,联系教材知识,对有关环节进行对的、严密的推理、分析,判断尝试法关联图中若有填空,宜采用先易后难的方接,先把最直接、最容易的完毕,剩余的越少就越容易填,填时最佳采用试填法完毕解答后要进行验证,以保证判读的对的性四、读图专练(江苏单科,171,分)在国内广大农村地区,随着生活能源消费构造的逐渐改善,秸秆运用问题日益突出。下图是“秸秆运用方式示意图。读图回答(1)()题。(1)既能提供生活能源,又有助于提高土壤肥力的秸秆运用方式是 ( ) A . C. ()在农田里大面积焚烧秸秆的影响重要是( ) 引起大气污染 导致资源挥霍增长土壤有机质含量 阻碍农村能源构造调节 A. C. D解析本题组以秸秆运用方式为背景考察区域环境问题和循环经济。第(1)题 运用方式既能提供生活能源(沼气),又能提高土壤肥力(沼渣、沼液还田)。第()题,秸秆直接在田间燃烧不仅挥霍能源更污染环境。答案 (1) (2)A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