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版初中数学教案全)-有理数
《(华师版初中数学教案全)-有理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师版初中数学教案全)-有理数(7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2章有理数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体会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并能用有理数表达。 能在数轴上表达有理数,并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 3.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 4.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5.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法和乘方的运算法则,能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法、乘方运算和简朴的混合运算。6.会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简朴运算。 7.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8.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朴的问题。9.理解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有关概念,能对较大的数字信息作合理的解释和推断。二、教材的特点: 1.本章教材注意突出学生的自主摸索,
2、通过某些熟悉的、具体的事物,让学生在观测、思考、摸索中体会有理数的意义,摸索数量关系,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教学中要注重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来获取、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2.与老式的教材相比,本章教材注意减少了对运算的规定,特别是删去了繁难的运算。本章教材注重使学生理解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基本的运算技能。同步引进了计算器来完毕某些有理数的运算。教学中要注意对的地把握。.数轴是理解有理数的概念与运算的重要工具,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好这个工具,特别要使学生善于借助数轴学习、理解。4.本章的导图是天气预报图,是引入负数的实际情景。应当结合教材内容,充足运用导图与导入语,使学生对相反意义的量,对负数有直观的
3、结识。三、学时安排:本章的教学时间大概需要2学时,建议分派如下:2.正数和负数-2学时 2.2 数轴-2学时2 相反数-1学时 4绝对值-1学时2.5有理数的大小比较-学时 2. 有理数的加法-2学时27有理数的减法-1学时 2.8 有理数的加减法混合运算-学时2.9 有理数的乘法-2学时 .1有理数的除法-学时2.1有理数的乘方-1学时 22科学记数法-1学时13有理数的混合运算-2学时 .14近似数和有效数字-1学时215用计算器进行数的简朴运算-1学时 复习-2学时四、教学建议整体把握基本概念和运算法则的引入;整体把握基本运算能力的培养;解决好笔算与使用计算器的尺度,避免繁、难的笔算。第
4、1学时:正数和负数(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67页,2.1正数和负数教学目的和规定:1.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是从实际需要产生的。2会判断一种数是正数还是负数。3.会用正负数表达生活中常用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4.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渗入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正数与负数是由实际需要产生的及会用正负数表达生活中常用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难点:学习负数的必要性,能精确地举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典型例子。教学工具和措施:工具:应用投影仪,投影片。 措施:分层次教学,讲授、练习相结合。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你看过电视或听过广播中的天气预报吗?中国地形图上的温度阅读。(可让学生模拟
5、预报)请人们来当小小气象员,记录温度计所示的气温2C,10,零下0C,零下C。为书写以便,将测量气温写成25,1,10,3。2让学生回忆我们已经学了哪些数?它们是如何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在生活中为了表达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产生了数1,3,;为了表达“没有”,引入了数0;有时分派、测量的成果不是整数,需要用分数(小数)表达。总之,数是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产生、发展起来的。二、讲授新课:1相反意义的量:在平常生活中,常会遇到这样某些量(事情):例1:汽车向东行驶3千米和向西行驶2千米。例2:温度是零上10和零下5。例3:收入00元和支出7元。例:水位升高1.2米和下降0.7米。例5:买进1
6、00辆自行车和买出0辆自行车。试着让学生考虑这些例子中浮现的每一对量,有什么共同特点?(具有相反意义。向东和向西、零上和零下、收入和支出、升高和下降、买进和卖出都具有相反意义)你能举出几对平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吗?2正数和负数:能用我们已经学的来较好的表达这些相反意义的量吗?例如,零上5用5来表达,零下5呢?也用5来表达,行吗?阐明:在天气预报图中,零下5是用来表达的。一般地,对于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们可把其中一种意义的量规定为正的,用过去学过的数来表达;把与它意义相反的量规定为负的,用过去学过的数(零除外)前面放一种“”(读作“负”)号来表达。拿温度为例,一般规定零上为正,于是零下为负,
7、零上1就用1表达,零下5则用5来表达。如何表达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呢?能否从天气预报浮现的标记中,得到某些启发呢?在例中,我们如果规定向东为正,那么向西为负。汽车向东行驶3千米记作千米,向西千米应记作2千米。背面的例子让学生来说(注意词的体现)。在以上的讨论中,浮现了哪些新数?为了表达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上面我们引进了5,2,23,07等数。像这样的某些新数,叫做负数(ngative number)。过去学过的那些数(零除外),如0,3,500,12等,叫做正数(ostiveum)。正数前面有时也可放一种“”(读作“正”),如5可以写成+。注意: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3.课堂练习课本p8:14。
8、4小资料:世界各国对负数的结识和接受也有一种过程。如18年法国数学家曾得到二次方程的一种负根,但她不承认它,说负数是荒唐的数。1545年卡尔丹承认方程中可以有负根,但觉得它是“假数”。直到831年尚有数学家觉得负数是“虚构”的,她还特意举了一种“特例”来阐明她的观点:“爸爸56岁,她儿子岁,问什么时候爸爸的岁数将是儿子的两倍?”,通过列方程解得x=2,她觉得这个成果是荒唐的,她不懂得x=2正是阐明两年前爸爸的岁数将是儿子的两倍。5.例题:例1:规定向前走为正,两个学生一组做游戏,如甲:向前走2步 乙:2甲:向后走3步 乙:甲: 乙:向后走4步 甲:0 乙:原地不动注:通过设计类似的游戏活动使学
9、生加深对负数的结识。6巩固练习:0表达支出0元,那么+0表达 ;如果零上度记作C,那么零下2度记作 ;如果上升10记作10m,那么3m表达 ;太平洋中的马里亚纳海沟深达13米,可记作海拔 米(即低于海平面11034米)。比海平面高50m的地方,它的高度记作海拨 ;比海平面低30m的地方,它的高度记作海拨 ;下面说法对的的是( ) 正数都带有“+”号 B.不带“+”号的数都是负数小学数学中学过的数都可以看作是正数 D.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数学测验班平均分8分,小华5分,高出平均分5分记作5,小松8分,记作 。某物体向右运动为正,那么2表达 ,表达 。一种零件的内径尺寸在图纸上是1000(单位mm
10、),表达这种零件的原则尺寸是10mm加工规定最大不超过原则尺寸 ,最小不超过原则尺寸 。三、课堂小结:正数和负数表达的是一对相反意义的量,哪种意义为正是可以任意规定的。如果把一种意义规定为正,则相反意义的量规定为负。常将“迈进、上升、收入、零上温度”等规定为正,而把“后退、下降、支出、零下温度”等规定为负。教学后记:本节是小学所学算术数之后数的范畴的第一次扩大,是算术数到有理数的衔接与过渡,并且是后来学习数轴、相反数、绝对值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本。本节的重点是通过熟悉的实例引入负数的概念,使学生明确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能对的辨认负数、用正负数表达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是本节的难点。教学中要
11、特别强调“0”的特殊身份,明确“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负数的分界点。教学中应多结合实例加深对负数的结识。第学时:正数和负数()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21页,2.1正数和负数教学目的和规定:理解有理数的意义。2.会根据规定把给出的有理数分类。.理解“0”在有理数分类中的作用。4.培养学生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及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有理数涉及哪些数。难点:要明确有理数分类的原则,分类原则不同,分类成果也不同,分类成果应是不重不漏,即每一种数必须属于某一类,又不能同步属于不同的两类。教学工具和措施:工具:应用投影仪,投影片。 措施:分层次教学,讲授、练习
12、相结合。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填空:正常水位为m,水位高于正常水位.2m 记作 ,低于正常水位.记作 。乒乓球比原则重量重.39g记作 ,比原则重量轻0019g记作 ,原则重量记作 。一种物体沿东西两个相反的方向运动时可以用正负数表达它们的运动,如果向东运动m记作4m,向西运动记作 ;如果7m表达物体向西运动7m,那么6m表白物体如何运动?答案:1+02;0.3;+0.;0.019;28m;向东运动6m。二、讲授新课:数的扩大:数,2,3,4,叫做正整数;1,2,3,4,叫做负整数;正整数、负整数和零统称为整数;数,8,+56,叫做正分数;,,3.5,叫做负分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
13、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2.思考并回答问题:“0”是整数吗?是正数吗?是有理数吗?“2”是整数吗?是正数吗?是有理数吗?自然数就是整数吗?是正数吗?是有理数吗?规定学生辨别“正”与“整”;小数可化为分数。.有理数的分类不同的分类原则可以将有理数进行不同的分类:先将有理数按“整”和“分”的属性分,再按每类数的“正”、“负”分,即得如下分类表:先将有理数按“正”和“负”的属性分,再按每类数的“整”、“分”分,即得如下分类表:注:“0”也是自然数。“0”的特殊性。4把某些数放在一起,就构成一种数的集合,简称数集(st of nuber)。所有正数构成的集合,叫做正数集合;所有负数构成的集合叫做负数集
14、合;所有整数构成的集合叫整数集合;所有分数构成的集合叫分数集合;所有有理数构成的集合叫有理数集合;所有正整数和零构成的集合叫做自然数集。5.例题;例1:把下列各数填入表达它所在的数集的圈里:18,,.146,,,01457,95. 正数集 负数集整数集 有理数集解: ,3.141, 5. 18, ,0.1257正数集 负数集 18,3.116,0,8,, ,0.1257,95 整数集 有理数集例2: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集合的括号内:9,55,1,90,3.4,2,0.1,()整数集合:29,,1,0,1(2)分数集合: 5.5,90%,314,2,00,(3)正数集合:,0%,3.1,1,()负
15、数集合:5.,1,2,0,,(5)正整数集合:29,,1,(6)负整数集合:1,2,()正分数集合:,0,3.14,(8)负分数集合:5.5,2,.01,(9)正有理数集合:29,,,0%,3.14,1,(0)负有理数集合:5.5,1,2,0.01,,注:要对的判断一种数属于哪一类,一方面要弄清分类的原则。要特别注意“0”不是正数,但是整数。在数学里,“正”和“整”不能通用,是有区别的,“正”是相对于“负”来说的,“整”是相对于分数而言的。6.课堂练习:(1)下列说法对的的是( )零是整数;零是有理数;零是自然数;零是正数;零是负数;零是非负数。A: : : D:(2)下列说法对的的是( )A
16、:在有理数中,零的意义表达没有 B:正有理数和负有理数构成全体有理数C:0.既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因而它不是有理数D:零是最小的非负整数,它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3)10不是( ):有理数 :自然数 C:整数 D:负有理数(4)判断:(1)是正数( ) (2)0是负数( )(3)0是自然数( ) ()0是非负数 ( )(5)0是非正数( ) (6)0是整数 ( )()0是有理数( ) ()在有理数中,0仅表达没有。( )(9)除以任何数,其商为 ( ) (10)正数和负数统称有理数。 ( )(11).5是负分数( ) (1)负整数和负分数统称负数 ( )(13).既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因此
17、它不是有理数 ( )()正有理数和负有理数构成全体有理数。( )答案:1.A;2D;3.B;4.;;;;;;;;。三、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如下问题: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基本内容?学习了什么数学思想措施?应注意什么问题?由学生小结有理数的定义和两种分类措施。四、课堂作业:课本:P:板书设计: 正数和负数(2)1数的分类及数集: 例1 例2: 学生练习: 教学后记:本节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明确有理数的概念,难点是根据不同的分类原则对有理数进行分类。通过具体的数的分类练习培养学生的对的分类能力,在拟定分类原则时应避免浮现“重”、“漏”的错误,即规定每一种数必须属于某一类,又不能同步属于不同的两类。第
18、3学时:数轴()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页,1.数轴教学目的和规定:1使学生懂得数轴上有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能将已知数在数轴上表达出来,能说出数轴上的已知点所示的数,懂得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达。2.向学生渗入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及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初步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措施,对的掌握数轴画法和用数轴上的点表达有理数。难点:对的理解有理数与数轴上点的相应关系。教学工具和措施:工具:应用投影仪,投影片。 措施:分层次教学,讲授、练习相结合。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有理数涉及哪些数?0是正数还是负数?温度计的用途是什么?类似于这种用带有刻度的物体表达数的东西
19、尚有哪些(直尺、弹簧秤等)?数学中,在一条直线上画出刻度,标上读数,用直线上的点表达正数、负数和零。演示从温度计抽象成数轴,激发学生学习爱好,使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同步把类比的思想措施贯穿于概念的形成过程。二、讲授新课:1.请学生阅读新课第223页,思考并讨论:零上用正数_表达。0用数_表达;零下0用负数_表达。数轴要具有哪三个要素?原点表达什么数?原点右方表达什么数?原点左方表达什么数?表达2的点在什么位置?表达3的点在什么位置?原点向右0个单位长度的A点表达什么数?原点向左个单位长度的B点表达什么数?2数轴的画法:师生共同总结数轴的画法环节:第一步:画一条直线(一般是水
20、平的直线),在这条直线上任取一点O,叫做原点,用这点表达数0;(相称于温度计上的。)第二步:规定这条直线的一种方向为正方向(一般取从左到右的方向,用箭头表达出来)。相反的方向就是负方向;(相称于温度计0以上为正,0如下为负。)第三步:合适地选用一条线段的长度作为单位长度,也就是在0的右面取一点表达1,与1之间的长就是单位长度。(相称于温度计上占1小格的长度。)在数轴上从原点向右,每隔一种单位长度取一点,这些点依次表达,2,3,从原点向左,每隔一种单位长度取一点,它们依次表达1,2,3,。3.数轴的定义: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是数轴的三要素,原点位置的
21、选定、正方向的取向、单位长度大小的拟定,都是根据需要觉得规定的。直线也不一定是水平的。动态演示多种类型的数轴。结识和掌握判断一条直线是不是数轴的根据。例题;例:判断下图中所画的数轴与否对的?如不对的,指出错在哪里?分析: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这数轴的三要素缺一不可。解答:都不对的,()缺少单位长度;(2)缺少正方向;(3)缺少原点;(4)单位长度不一致。例:把下面各小题的数分别表达在三条数轴上: (1)2,-1,0,,+3. (2)5,0,+,1,0; (3)150,500,0,50,00。分析:要在数轴上表达数,一方面要对的画出数轴,标明原点、正方向(一般从左到右为正方向)和单位长度这三要素
22、,然后再表达数,第(1)题,数不大,单位长度取1cm代表1,第(2)、(3)题数轴较大,可取1cm分别代表5和500。数轴上原点的位置要根据需要来定,不一定要居中,如第(1)题的原点可居中,(2)的原点可偏左,(3)的原点可偏右,单位长度也应根据需要来拟定,但在同一条数轴上,单位长度不能变。表达某个数的点,在图形上一定要用较大的“”突出来,并且在数轴上写出该点表达的数。这样画出的图形较合理、美观。例3:借助数轴回答问题 (1)有无最小的正整数?有无最大的正整数?如果有,把它指出来; ()有无最小的负整数?有无最大的负整数?如果有,把它标出来。解答:观测数轴易知: ()有最小的正整数,它是1,没
23、有最大的正整数;(2)没有最小的负整数,有最大的负整数,它是-1。5.课堂练习: 课本:P23:1,2,3。三、课堂小结:.数轴是非常重要的数学工具,它使数和直线上的点建立了相应关系,它揭示了数与形之间的内在联系;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达,但反过来并不是数轴上的所有点都表达有理数;画数轴时,原点的位置以及单位长度的大小可根据实际状况合适选用,注意不要漏画正方向、不要漏画原点,单位长度一定要统一,数轴上数的排列顺序(特别是负数)要对的。四、课堂作业:课本:P25:,2,3,4。板书设计: 数轴(1)1数轴: 例1 例2 例3: 学生练习: 教学后记: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研究新问题,
24、是我们组织教学的一种重要原则。小学里曾学过运用直线上的点来表达自然数,为此我们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做些改善就可以用来表达有理数?伴以温度计为模型,引出数轴的概念。教学中,数轴的三要素中的每一要素都要认真分析它的作用,使学生从直观结识上升到理性结识。直线、数轴都是非常抽象的数学概念,固然对初学者不适宜讲的过多,但合适引导学生进行抽象的思维活动还是可行的。例如,向学生提问:在数轴上相应一亿万分之一的点,你能画出来吗?它是不是存在等。第4学时:数轴()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425页,2.在数轴上比较数的大小。教学目的和规定: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的相应关系。2巩固在数轴上由数找点、由点读
25、数的措施。3.会借用数轴直观的进行有理数的大小比较,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难点:如何比较两个负数(特别是两个负分数)的大小。教学工具和措施:工具:应用投影仪,投影片。 措施:分层次教学,讲授、练习相结合。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将 、2.5、4、3.5、1各数用数轴上的点表达出来。2.下面数轴上的点A、B、C、E分别表达什么数?用“”或“”填空:(简朴复习小学有关比较正整数、正分数、正小数的大小的知识)25 17;0.9 0.5;3.7 2.9; ; 。二、讲授新课:.发现、总结:观测温度计的刻度,发现上边的温度总比下边的高。类似地,在数轴上表达
26、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进一步观测数轴,发现所有的负数都在“”的左边,所有的正数都在“0”的右边,这阐明什么?由学生归纳出:正数都不小于0;负数都不不小于0;正数不小于一切负数。2例题;例1:比较3,0,2的大小。分析一:先在数轴上分别找到表达、0、的点,由“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得到3;分析二:直接由“正数都不小于0;负数都不不小于0;正数不小于一切负数”的规律得出302。例2:把下列各组数用“”号连接起来.()10, 2,4; (2)100,0,0.01;(3),475,375。解:(1)110; (2)100001; (3)475.75。阐明:按题意用“”号连接,解题中不能用
27、“”号连接,否则与题意不符,更不能把“14”或者写成“211”的形式。例3: 将有理数,0,4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用“”号连接起来。解:正数3,由正、负数大小比较法则,得403。例4:比较下列各数的大小: 1.3,.,3,5 .解:将这些数分别在数轴上表达出来:因此 5.3.35课堂练习: 课本:P2:1,2。三、课堂小结:比较有理数大小法则是:在数轴上表达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根据法则先在同一种数轴上表达出同一组数的位置,然后用“”号连接,这种措施比较直观,但画图表达数较麻烦。另一种措施是运用数轴上数的位置得出比较大小规律,即正数都不小于,负数都不不小于0,正数不小于一切负数,则
28、比较更以便些。四、课堂作业:课本:P:5,6,7。板书设计: 数轴(2)1在数轴上比较数的大小 例1 例2 例3: 学生练习: 教学后记:本节内容是数轴的一种简朴应用,运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小学有关比较正整数、正分数、正小数的大小的知识是本节学习比较有理数大小的基本。从温度计的刻度表达温度高下来类比数轴上的点所示的有理数的大小的措施是很自然的,要注意联系。将多种有理数按规定用不等号连接是本节的难点,要注意加强训练和强调。第5学时:相反数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628页,2.相反数。教学目的和规定:1.使学生理解互为相反数的几何意义。.会求一种已知数的相反数;会对具有多重符号的数进行化简。3.培
29、养学生的观测、归纳与概括的能力;渗入数形结合思想。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相反数的代数定义与几何定义,纯熟地求出一种已知数的相反数。难点:多重符号的数的化简问题的理解。教学工具和措施:工具:应用投影仪,投影片。 措施:分层次教学,讲授、练习相结合。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在数轴上分别找出表达各数的点。与6,与,15与1.5想一想:在数轴上,表达每对数的点有什么相似?有什么不同?2.观测数6与6,与,15与1有何特点?,观测每组数所相应的两个点的位置关系有什么规律?学生归纳:每组中的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她们所相应的两点分别在原点的两侧,到原点的距离相等。二、讲授新课:.发现、总结相反数的定
30、义:象这样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称互为相反数 (opposite be)。理解:代数定义: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几何定义:在数轴上原点两旁,离开原点距离相等的两个点所示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阐明:“互为相反数”的含义是相反数,是成对浮现的,因而不能说“6是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是相反数定义的一部分。这是由于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到原点的距离就是0,这是相反数等于它自身的唯一的数。.例题;例:判断下列说法与否对的:5是5的相反数; ( ) 5是5的相反数; ( )与5互为相反数; ( ) 是相反数; ( )正数的相反数是负数,负数的相反数是正数。
31、( )解答:;;。例2:(1)分别写出、3、+11.2的相反数;(2)指出2.各是什么数的相反数。解:()5的相反数是5。 7的相反数是。 的相反数是。 +.的相反数是11.2。我们一般把在一种数前面添上“”号,表达这个数的相反数。例如(4), (+5.5)5,同样,在一种数前面添上“+”号,表达这个数自身。例如+(4)=,+(+12)=1。 例3:化简下列各数:(1)();()+(0.5); (3)(+3);()(2)。解:(1)(+0)=10。(2)+(0.5)0.5。 ()(+3)=+3 = 3。 (4)(2)=20。3.课堂练习: 课本::,2,。三、课堂小结: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
32、为相反数,其中一种是另一种的相反数,的相反数是0,从数轴上看,求一种数的相反数就是找一种点有关原点的对称点;2.相反数是表达具有特定关系(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单独一种数不能被称为相反数,相反数是成对浮现的;3正号“”的功能是对一种数的符号予以确认;而负号“”的功能是对一种数的符号予以变化。四、课堂作业:课本:P28:1,2,3。相反数1相反数的定义 例1 例2 例3: 学生练习: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本节内容较为简朴,通过教师合适引导,便可使学生充足参与认知过程。由于“新”知识与有关的“旧”知识的联系较为直接,在教学中应着力引导观测、归纳和概括的过程。第6学时:绝对值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
33、93页,2.4绝对值。教学目的和规定:1.使学生初步理解绝对值的概念。明确绝对值的代数定义和几何意义;会求一种已知数的绝对值;会在已知一种数的绝对值条件下求这个数。3培养学生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渗入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让学生掌握求一种已知数的绝对值及对的理解绝对值的概念。难点:对绝对值的几何意义、代数定义的导出、对“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的理解。教学工具和措施:工具:应用投影仪,投影片。 措施:分层次教学,讲授、练习相结合。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在数轴上分别标出5,35,0及它们的相反数所相应的点。2在数轴上找出与原点距离等于6的点。.相反数是如何定义
34、的?引导学生从代数与几何两方面的特点出发回答相反数的定义。从几何方面可以说在数轴上原点两旁,离开原点距离相等的两个点所示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从代数方面说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那么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有什么特性相似呢?由此引入新课,归纳出绝对值的定义。二、讲授新课:.发现、总结绝对值的定义:我们把在数轴上表达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absolute valu )。记作|。例如,在数轴上表达数与表达数6的点与原点的距离都是6,因此6和6的绝对值都是6,记作|6=|6|=。同样可知|4,|+1.7|=.7。2试一试: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 由绝对值的意义,我们可以懂得:(1)|
35、 ,= ,|8.2|= ; ()|0= ;(3)|= ,|0.2|= ,|8.2= 。概括:通过对具体数的绝对值的讨论,并注意观测在原点右边的点表达的数(正数)的绝对值有什么特点?在原点左边的点表达的数(负数)的绝对值又有什么特点?由学生分类讨论,归纳出数a的绝对值的一般规律: 1. 一种正数的绝对值是它自身;2. 0的绝对值是0;3.一种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即:若0,则|a|=a; 若a001, 0.0。() 化简:|2|2,由于负数不不小于0,因此|2 0。 (3)这是两个负数比较大小,|0.3=3,且 .3”连接下列个数:6,4.5,,0,2分析:多种有理数比较大小时,应根据“正数
36、不小于一切负数和,负数不不小于一切正数和0,0不小于一切负数而不不小于一切正数”进行分组比较,即只需正数和正数比,负数和负数比。解答:26024.。5.课堂练习: 课本:P34:1,3,4。三、课堂小结:先由学生论述比较有理数大小的两种措施运用数轴比较大小;运用绝对值比较大小,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得出: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事实上是由符号与绝对值两方面来拟定。学习了绝对值后来,就可以不必运用数轴来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了。规定学生严格按格式书写,训练学生逻辑推理能力;注意符号“”、“”的写法、读法和用法。四、课堂作业: 课本:P34:1,2,3。有理数的大小比较1有理数大小比较 例1 例2 规律:
37、学生练习: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在传授知识的同步,要注重学科基本思想措施的教学。为了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思想和措施,需要在教学中结合内容逐渐渗入,而不能脱离内容形式地传授。本课中,我们故意识地突出“分类讨论”、“,”这些数学思想措施,以期使学生对此有一种初步的结识与理解。第学时:有理数的加法(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38页,26有理数的加法。教学目的和规定:1使学生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使学生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法则,能纯熟地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观测、比较、归纳及运算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有理数加法法则。难点:
38、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教学工具和措施:工具:应用投影仪,投影片。 措施:分层次教学,讲授、练习相结合。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在小学里,已经学过了正整数、正分数(涉及正小数)及数的四则运算。目前引入了负数,数的范畴扩大到了有理数。那么,如何进行有理数的运算呢?2问题:一位同窗沿着一条东西向的跑道,先走了20米,又走了米,能否拟定她目前位于本来位置的哪个方向,相距多少米?我们懂得,求两次运动的总成果,可以用加法来解答。可是上述问题不能得到拟定答案,由于问题中并未指出行走方向。二、讲授新课:1.发现、总结:我们必须把问题说得明确些,并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 (1)若两次都是向东走,很明显,一共向东
39、走 了5米,写成算式就是: (+0)+(3)0,即这位同窗位于本来位置的东方50米处。这一运算在数轴上表达如图: 思考:尚有哪些也许情形?你能把问题补充完整吗? (2)若两次都是向西走,则她目前位于本来位置的西方50米处,写成算式就是: (20)+(0)=50。()若第一次向东走米,第二次向西走30米,我们先在数轴上表达如图:写成算式是(20)(30)10,即这位同窗位于本来位置的西方0米处。()若第一次向西走2米,第二次向东走30米,写成算式是:(20)+(+30)=( )。即这位同窗位于本来位置的( )方( )米处。后两种情形中两个加数符号不同(一般可称异号),所得和的符号似乎不能拟定,让
40、我们再试几次(下式中的加数不仿仍可看作运动的方向和路程):很重要!你能发现和与两个加数的符号和绝对值之间有什么关系吗?(4)+(3)=( ); (+3)+(1)=( ); (5)(+)=( ); (6)+ = ( )。再看两种特殊情形:(5)第一次向西走了3米,第二次向东走了30米.写成算式是:(30)+(0)=( )。(6)第一次向西走了30米,第二次没走.写成算式是:(0) 0 =( )。我们不难得出它们的成果。2.概括:综合以上情形,我们得到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同号两数相加,取相似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 绝对值不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
41、值;3.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4. 一种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注意:一种有理数由符号和绝对值两部分构成,因此进行加法运算时,必须分别拟定和的符号和绝对值.这与小学阶段学习加法运算不同。3例题:例1:计算:(+2)+(11); (0)(12); ; (3.4)+.3。解:解原式(112)=9; 解原式=+(0+12)=+32=2;解原式=;解原式= +(4.33.4)=0.9。4.课堂练习: 课本:P37:1,,3,4。三、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从实例出发,通过比较、归纳,得出了有理数加法的法则此后我们常常要用类似的思想措施研究其她问题.应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计算时,要同步注意拟定“和”的符号,计算“和”的绝对值两件事。四、课堂作业: 课本:P40、41:1,。有理数的加法(1)1有理数加法法则: 例1 学生练习: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教学,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设计方案。如本教学设计合适加强法则的形成过程,从而在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