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试题及答案解析

上传人:ba****u 文档编号:202976092 上传时间:2023-04-23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26.8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医执业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中医执业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中医执业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资源描述:

《中医执业试题及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执业试题及答案解析(3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17年中医执业试题及答案解析2017年中医执业/中医助理医师考试复习期已经拉开帷幕,中医执业医师 考试是比较重要的,新的复习期里医学教育网陪伴大家一起度过!医学 教育网小编整理了中医执业医师模拟试题,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A.型题1. “能毒者以厚药,不胜毒者以薄药”说明:(D )A.审因论治B.辨证求因C.因地制宜D.因人制宜E.因时制宜2. 必先岁气,无伐天和”是说明:(A )A.因时制宜B.因地制宜C.因人制宜D.审因论治E.以上都不是3. 见肝之病,先实其脾气,这种治疗属于:(D )A.早期治疗B.治病求本C.扶正祛邪D.先安未受邪之地E.急则治其标4. “塞因塞用”的治疗法则,适用

2、于治疗:(C )A.虚实夹杂证B.真实假虚证C.真虚假实证D.表实里虚证E.以上都不是5. “用寒远寒,用热远热”是属于:(D )A.因病制宜B.因地制宜C.因人制宜D.因时制宜E.以上都不是:6. 属于治则的为:(E )A.发汗B.催吐C.攻下D.益气E.以上都不是7. “寒因寒用”的治疗法则是:(D )A.虚寒证用寒药B.实寒证用寒药C.假热证用寒药D.假寒证用寒药E虚热证用寒药8. 中医治疗疾病的根本原则是:(B )A.调整阴阳B.治病求本C.扶正祛邪D.标本缓急E.因人因地制宜9. 中医学“治未病”的预防思想,最早见于:(A )A.内经B.难经C.中藏经D.伤寒杂病论E.诸病源候论10

3、. 疾病的标本,实质上反映了疾病的:(E )A.轻与重B.危与安C.虚与实D.表与里E.本质与现象11. 是谁提出“先安未受邪之地”为防治原则的:(B )A.王孟英B.叶天士C.张仲景D.张景岳E.张从正12. 以下哪一项不是“治未病”的内容:(D )A. “避其毒气” B.调摄精神C.加强锻炼D.审因论治E.药物预防及人工免疫13. “通因通用”适用于下列哪种病证:(C )A.脾虚泄泻B.肾虚泄泻C.食积泄泻D.寒湿泄泻E.肠虚滑脱14. “塞因塞用”不适用于下列哪种病证:(C )A.脾虚腹胀B.血枯经闭C.气郁胀满D.肾虚癃闭E.阴虚便秘15.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属于:(E )A.阴中

4、求阳B.反治C.阳中求阴D.因地制宜E.以上都不是16. 用苦寒泻火药治疗某些热病,热象反而加重,应进一步采用:(A )A.滋养阴液B加重苦寒药量C.清利湿热D.改用热性药E.寒热并用17. “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属于:(E )A.反治法B.从治法C.治标法D.标本兼顾法E.以上都不是18. “寒因寒用,热因热用”属于:(E )A.阳病治阴,阴病治阳B.逆治法C.阳中求阴,阴中求阳D.正治法E.以上都不是19. 下面哪种治法为从治法:(A )A.通因通用B.寒者热之C.用热远热D.补泻兼施E.以上都不是20. 以下哪种治法符合“用热远热”的观点:(E )A.阴虚慎用热药B.阳盛慎用热药C.火旺

5、慎用热药D.假热慎用热药E.以上都不是21. 以下哪种治法符合“用寒远寒”的观点:(C )A.虚寒证慎用寒药B.实寒证慎用寒药C.冬季慎用寒药D.寒热错杂证慎用寒药E.以上都不是22. 正虚邪实而不耐攻伐的病人,一般采用:(D )A.扶正为主B.祛邪为主C.扶正与祛邪D.先扶正后祛邪E.先祛邪后扶正23. 下列哪种治法属于反治法:(B )A.热者寒之B.热因热用C.阴病治阳D.上病治下E.阴中求阳24. 气虚患者,复感外邪,应米用的治疗法则是:(C )A.治其标B.治其本C.标本同治D.先治标后治本E.先治本后治标25. 寒因寒用的治法,适用于:(C )A.寒热错杂B.真寒假热C.真热假寒D.

6、阴盛阳虚E,阴盛则寒26. 下面哪种治疗方法为反治法:(B)A.寒者热之B.寒因寒用C.阳病治阴D.阳中求阴E.损其有余27. 下列哪项不属于正治法:(C )A.寒者热之B.热者寒之C.用热远热D.虚者补之E.实者泻之28. 用“扶正祛邪并用法”所治疗的病证有:(D )A.邪气盛,正气未衰B.正气虚,邪气未盛C.邪正俱盛D.邪气盛,正气已衰E.邪祛正虚29. 下列除哪一项外都属于“治病求本”的治法:(E )A.热因热用B.寒者热之C.寒因寒用D.通因通用E.用寒远寒30. 下面哪个病证应采取“急则治其标”的方法:(A )A.蛔厥证B.脾虚腹泻C.阳虚外寒D.阴虚内热E.正气血双虚31. 热深厥

7、深的证候,投以清热药治疗属于哪种治法:(B )A.正治B.反治C.治标D.扶正E.和解32. 疾病的标与本的概念下列哪项是不确切的:(B )A.本质与现象B.外感与内伤C.原因与结果D.原发病与继发病E.先病与后病33. 素体阳虚感受寒邪用助阳解表法治疗属:(D )A.急则治其标B.缓则治其本C.因时制宜D.标本兼治E.以上都不是34.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出的中满者,应用下列种治法:(C )A.因而越之B.引而竭之C.泻之于内D.按而收之E.散而泻之35. 中医养生学认为,探索衰老机制的中心环节是:(E )A.肾中精气的盛衰B-心肺的功能状态C.脾胃运化功能有强弱D.肝肾精血互化E.肾中精气的

8、盛衰和脾胃的功能状态36. 下列何项不是中医饮食养生所提倡的:(E)A.药膳保健B.注意饮食卫生C.提倡饮食有节D.克服饮食偏嗜E.强调高营养饮食37. 对疾病力求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目的:(D )A.提高治愈率B.尽早确立治疗方法C. 提高诊断的准确率D.中止其病情的发展变化E.以上均不是38. 以下不属于治则的是:(D )A.治病求本B.扶正祛邪C.调理气血D.活血化瘀E.调治脏腑39. “见肝之病,当先实脾”的治疗原则当属:(A )A.既病防变B.治病求本C.调理脏腑D.调理气血E.三因制宜40. 下列哪项属于正治法则:(C )A.标本兼治B.塞因塞用C.寒者热之D.因人制宜E.寒因寒用

9、B型题A、B.肺C.脾D.肝E.肾1. “气之主”是:2. “气之根”是:A.心B.肺C.脾D.肝E.肾3. 称“后天之本”的是:4. 称“封藏之本”的是:5. 称“罢极之本”的是:A.肝B.胆C.三焦D.心E.膻中6. “谋虑出焉”是指:7. “喜乐出焉”是指:8. “决断出焉”是指:A.肺B.脾C.三焦D.肾E.膀胱9. 通调水道的是:10. 主宰水液代谢的是:北心B.命门C.肾D.脑E.膻中11. 称为“生之本”的是:12. 称为生命之门户”的是:13. “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指的是:A.胆B.脑C.脉D.头E.骨14. “精明之府”指的是:15. “兀神之府”指的是:16. “血之

10、府”指的是:A.水脏B.娇脏C.刚脏D.孤府E.子脏17. 肝为:18. 肺为:19. 肾为:A、B.肺C.脾D.肝E.肾20. 称“胃之关”的是:21. 称“作强之官”的是:A.元神之府B.玄府C.血之府D.孤府E.传导之府22. 脉为:23. 汗孔乂称:24. 三焦为:A.阑门B.贲门C.魄门D.幽门E.吸门25. 大肠与小肠交接处是:26. 小肠与胃交接处是:27. 会厌是:X型题1. 肾的主要生理功能有:A.主宰水液代谢B.闭藏先天之精C.贮藏尿液D.受五脏之精而藏之E.主纳气2. 肾中精气的生理功能是:A.促进机体的生长B.促进机体的发育C.促进肌肉的丰满壮实D. 促进机体的生殖机能

11、E.促进筋膜的收缩弛张3. 肾中精气不足可出现:A.小儿囟门迟闭B.小儿骨软无力C.牙齿松动脱落老年人骨质脆弱E.脑转耳鸣4. 内经是以 的生长状态,作为观察肾中精气盛衰的标志:A.齿B.舌C.骨D.爪E.发5. 肾的闭藏作用主要体现在:A.藏精B.主骨C.纳气D.生髓E.通脑6. 下列不属于脾的主要生理功能的是:A.在体合肉B.运化水谷C.运化水液D.统摄血液E.在液为涎7. 脾气主升,主要表现在:A.配合胃腐熟水谷B.上输水谷精气于心肺、头目C. 在体合肌肉,主四肢D.维系脏器位置的恒定E.运化水液8. “中气下陷”可表现出:A.皮下出血B.腹部胀满C.久泻脱肛。.恶心呕吐E.内脏下垂9.

12、 脾运化水液的功能失调可产生的病理产物有:A.痰B.饮C.湿D.气喘E.水肿10. 中医学称肺为:A.娇脏B.生之本C.水之上源D.华盖E.气之海11. 肺主肃降,能将什么向下布散:A.清气B.浊气C.津液D.卫气E.水谷精微12. 肺的宣降对体内津液的哪些功能起着疏通和调节作用:A.生成B.输布C.吸收D.运行E.排泄13. 影响肺呼吸运动的因素有:A.宗气不足B.水液停聚C.气机失调D.肾气亏损E.大肠实热14. 肺主一身之气主要体现于:A.宗气的生成B.宣发津液C.通调水道D.朝白脉E.调节全身气机15. 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是:A.主疏泄B.开窍于目C.主藏血D.主筋E.其华在爪16. 肝

13、主疏泄的功能可体现于下列哪些方面:A.促进脾胃运化功能B.促进男子排精C.调畅气机D.调畅情志E.促进 女子排卵17. 人体各部分的血量多少随着以下那些因素而改变:A.情绪的变化B.月经的来潮C.气候的变化D.机体活动量的增减E.劳 逸时间的长短18. 肝藏血的生理意义包括:A.贮藏血液于肝内B.调节人体各部分血量分配C.调节水液代谢的平衡D. 防止出血E.魂神有所依舍19. 心为:A.神之居B.脉之宗C.精之藏D.气之主E.血之主20. 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A.宣散卫气B.推动血行C.总司气化D.主藏神E.开泄汗液21. 心主血脉的功能状态可显现于:A.脉象B.L、胸部的感觉C.面色D.左肩

14、背的感觉E.舌色22. 胃乂称:A.胃脘B.太仓C.水谷之海D.受盛之官E.水谷气血之海23. 影响大肠传导变化作用的因素有:A.肺的肃降B.胃的降浊C.肝的疏泄D.肾的气化E.小肠的泌别清浊24. 胆为六腑的依据是:A.形态中空B.胆藏胆汁C.胆汁助消化D.胆与肝有表里关系E.胆不直接传化饮食物25. 胃失和降可出现:A. 口臭B.腹胀C.便秘D.腹泻E.呃逆26. 胃气是指:A.受盛化物B.胃的通降C.胃的生理功能脾胃功能在脉象上的反映E. 泛指脾胃对饮食物的运化功能27. 下列属于奇恒之府的是:A.三焦B.女子胞C.命门D.脉E.胆28. 髓海不足可导致:A.脑转耳鸣B.目无所见C.轻劲

15、多力D.懈怠安卧E.胫酸眩冒29. 和女子胞功能密切相关的内脏有:A、B.肺C.脾D.肝E.肾30. 以下那些说法是对的:A.发为血之余B.爪为筋之余C.齿为骨之余D.发为肾之外候E.发的生 机根源于肾31. 下列那些说法是对的:A.肺为气之主B.肾为气之根C.肾为封藏之本D.肾为水脏E.肾者,胃 之关32. 以下那些说法正确:A.肾者胃之关也B.脾阳根于肾阳C.肾为气之根D.其本在肾,其末在 肺,皆积水也E. 脾为生痰之源,肾为贮痰之器33. 心和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A.血液的运行B.津液的输布C.津液的代谢D.气机的调畅E.血液的生 成34. 肺和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A.血的生成B.津液的

16、输布C.气的生成D.津液的代谢E.血的贮藏35. 脏与脏之间在血的关系上密切联系的是:北心与脾B.L与肾C.L与肝D.肝与脾E.肺与肾36. 肾与封藏与肝主疏泻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于:A.人体的生长发育B.女子的月经来潮C.精血间的相互化生D.女子的排 卵E.男子的排精37. 肝与肾之间的关系为:A.水能涵木B.精血同源C.同具相火D.藏泄互用.先后天相互资生38. 与血的运行有关的脏器组织有:A、B.肝C.脾D.骨E.脉B型题X型题(一)A型题1. 古代哲学认为,宇宙的构成本原是:A.水B.天C.地D.风E.气2. 气的根本属性是:A.上升B.下降C.外出D.运动E.静止3. 精气生万物的机理

17、是天地阴阳二气的:A.互根互用B.对立制约C.交感合和D.消长平衡E.相互转化4. 精气神学说中所谓的“精”主要指:A.生殖之精8.后天之精C.自然界之清气D.肾中所藏之精E.水谷精微5. 天、地、万物之间相互作用的中介是:A.气B.气机C.气化D.彼此感应E.神6. 精气神学说中的“神”主要指:A.自然界物质运动变化的表现及其内在规律B.人体内一切生命活动的主 宰C. 一切生物生命力的外在表现D.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E.以上均是7. 精气神学说中特别重视:A.精的作用B.气的作用C.神的作用D.精气互化的作用E.精气生养神 的作用8. 阴阳属性的征兆是:A.动静B.水火C.上下D.晦明E.寒

18、热9. 阴阳比较完整而简要的概念是:A.事物的对立B.事物的对立统一 C.事物的一分为二D.事物内部的一分 为二E.事物特定属性的一分为二10. 阴阳交感是指:A.阴阳二气的和谐状况B.阴阳二气是运动的C.阴阳二气的相互运动D.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E.阴阳二气的对峙11. 天地阴阳二气交感是万物发生和变化的:A.结果B.根由C.形式D.物质E.现象12. “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说明阴阳的:A.交互感应B.对立制约C.互根互用D.消长平衡E.相互转化13. “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说明阴阳的:A.制约B.交感C.消长D.互根E.互用14. “无阳则阴

19、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说明阴阳的:A.交互感应B.对立制约C.互根互用D.消长平衡E.相互转化15. 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五脏中属于阴中之阳的脏是:A、B.肺C.肝D.脾E.肾16. 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五脏中属于阳中之阴的脏是:A.心B.脾C.肝D.肺E.肾17. 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五脏中属于阳中之阳的脏是:A、B.肺C.肝D.脾E.肾18. 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五脏中属于阴中之至阴的脏是:A.心B.肺C.肝D.脾E.肾19. 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五脏中属于阴中之阴的脏是:A.心B.肺C.肝D.脾E.肾20. 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一日之中属于阴中之阴的是:A.上午B.下午C.

20、前半夜D.后半夜E.以上均非21. 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一日之中属于阳中之阴的是:A.上午B.下午C.前半夜D.后半夜E.以上均非22. 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一日之中属于阴中之阳的是:A.前半夜B.后半夜C.上午D.下午E.以上均非23. 可用阴阳互根互用来解释的是:A.阳胜则阴病B.阳病治阴C.阴损及阳D.重阴必阳E.阴虚则阳亢24. “阳病治阴”的方法适用于下列何证:A.阳损及阴B.阳盛伤阴C.阴虚阳亢D.阳气暴脱E.阳虚阴盛25. “阴病治阳”的方法适用于下列何证:A.阴胜阳虚B.阳胜阴虚C.阴虚阳亢D.阳虚阴盛E.阴阳两虚26. 以补阴药为主,适当配伍补阳药的治疗方法属于:A.阴中

21、求阳B.阳中求阴C.阴病治阳D.,阳病治阴E.以上均不是27. 把“脾”归属土,主要采用的是何归类法:A.取象比类法B.推演络绎法C.以表知里法D.试探法E.反证法28. “亢则害,承乃制”说明五行间的:A.相生B.相克C.相乘D.相侮E.制化29.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从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看,其所指内容是:A.木疏土 B.木克土 C.木乘土 D.木侮土 E. 土侮木30. 脾病传肾属于:A.相生B.相克C.相乘D.相侮E.母病及子31. 属于“子病犯母”的是:A.脾病及肺B.脾病及肾C.肝病及肾D.肝病及心E.肺病及肾32. 据五行相生规律确立的治法是:A.培土生金B.佐金平木C.泻南补

22、北D.抑木扶土 E.培土制水33. “泻南补北”法适用于:A.肾阴虚而相火妄动B.L阴虚而心阳亢C.肾阴虚而心火旺D.肾阴虚而 肝阳E.肾阳虚而心火越34. 属中医学一般思维方法的是:A.整体观念B.阴阳学说C.五行学说D.精气学说E.比较、演绎、类比35. 五官中的“舌”属火,主要采用的是何种归类方法:A.比较B.演绎C.类比D.以表知里E.反证36. 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属于:A.比较B.类比C.演绎D.以表知里E.试探37. 考查对象之间的不同与相同之处在方法学上属于:A.比较B.演绎C.类比D.反证E.试探(二) B型题A.精气学说B.比较、演绎、类比C.诊断方法D.治疗方法E.预防

23、方法1. 属中医学一般思维方法的是:2. 属中医学哲学方法的是:A.寒者热之B.热者寒之C.阳病治阴D.阴病治阳E.滋阴扶阳3.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指的是:4.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指的是:A.阴阳的运动B.阴阳的交感C.阴阳的制约D.阴阳的互根E.阴阳的平 衡5. 万物发生和变化的根源是:6. 实现阴阳交感的基础是:A.母病及子B.子病犯母C.相乘D.相侮E.相克7. 肝火犯肺属于:8. 肝气犯脾属于:A.益火补土 B.滋水涵木C.培土生金D.抑木扶土 E.金水相生9. 以泄肝健脾法治疗肝旺脾虚证的治法称:10. 以温肾阳的方法而补脾阳的治法是:11. 滋养肺肾法称:A.比较法B.类比

24、法C.演绎法D.以表知里E.反证法12. 患者四肢震颤、抽搐,诊断为风邪为患,此采用的是:13. 患者唇、舌青紫,诊断为血瘀,此采用的是:A.反证法B.试探法C.司外揣内D.比较E.类比14. 中医古代医籍中的“消息法”属于:15. 诊断性治疗属于:(三以型题1. 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最有影响的古代哲学思想是:A.水地说B.道家思想C.精气学说D.阴阳学说E.五行学说2. 广义之“精”,泛指人体中的:A.气B.血C.津液D.先天之精E.水谷之精3. 精气神学说中的“气”主要组成是:A.肾精所化之气B.水谷精气C.自然界清气D.肾中所藏之精气E.脏腑之气4. 阴阳消长是:A.绝对的B.相

25、对的C.稳定的D.五条件的E.有条件的5. 属于阳的属性有:A.温煦B.兴奋C.明亮D.潜藏E.滋润6. 用阴阳互根互用原理来解释的有:A.阳中求阴B.阴损及阳C.阳病治阴D.阳胜则阴病E.气虚导致血虚7. 属阴阳制约原理的治法是:A.阴阳双补B.阳病治阴C.阳中求阴D.阴中求阳E.寒者热之8. 阴阳的相对性表现在:A.阳制约阴B.阴根于阳C.阴消则阳长D.阴阳中复有阴阳E.阴阳双方是通过比较而分阴阳的9.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A.五行的特性B.事物按五行属性进行归类C.五行的生克制化D.五行的相乘相侮和母子相及E.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0. “水曰润下”比象地说明了肾的哪些功能:A.

26、肾主水B.肾开窍于耳C.肾主骨生髓D.肾藏精E.肾在液为唾11. 下列属于土行的是:A.爪、筋、皮、肉、口 B.唇、口、黄、化、肉C.皮、鼻、口、胃、长D.宫、脾、黄、思、甘E.长夏、湿、中、歌、啰12. 下列属于金行的是:A.爪、筋、皮、肉、口 B.鼻、皮、毛、收、悲C.皮、鼻、口、胃、长D.商、辛、白、哭、悲E.秋、西、咳、燥、收13. 下列属于火行的是:A.爪、筋、皮、肉、苦B.舌、脉、喜、夏、长C.喜、鼻、口、胃、长D.苦、赤、长、暑、南E.夏、小肠、舌、笑、忧14. 下列属于木行的是:A.爪、筋、皮、肉、口 B.目、筋、怒、呼、握C.皮、筋、口、胃、长D.春、东、风、青、生E.角、酸

27、、东、胆、目15. 下列属于水行的是:A.爪、筋、皮、肉、口 B.冬、膀胱、耳、骨、恐C.冬、鼻、口、胃、 长D.恐、呻、栗、耳、冬E.北、寒、藏、黑、咸16. 根据“虚则补其母”确立的治法是:A.培土制水法B.益火补土法C.滋水涵木法D.佐金平木法E.培土生金 法17. “补母泻子”的治疗原则适用于:A.子病犯母B.母病及子C.肺病及肝D.肾病及脾E.单纯一脏有病18. 根据五行生克乘侮规律来推断病情,病情较深重的有:A.肝病及脾B.脾病及肾C.L病及肾D.肝病及肺E.肺病及肝19. 根据五行生克乘侮规律来推断病情,病情较轻浅的有:A.肾病及肝B.脾病及肺C.肺病及脾D.脾病及肝E.肝病及心20. 根据五行生克乘侮规律来推断疾病的转归,下列为“顺”的有:A.肝病色青见浮脉B.L病面赤见沉脉C.肝病色青见沉脉D.肺病色白见洪脉E.肾病色黑见沉脉21. 下列哪些属五行理论在情志病治疗中的具体应用:A.思胜恐B.惊胜思C.悲胜怒D.怒胜忧E.恐胜喜22. 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是:A.注重整体上的研究B.比较C.擅长哲学思维D.强调功能联系E.从宏观的角度观察事物23. 在中医学中运用较多的思维方法有:A.视外揣内B.类比C.比较D.演绎E.试探与反证24. 事物按五行属性归类的方法有:A.以表知里法B.试探法C.取象比类法D.推演络绎法E.比较法(一)A型题(二) B型题(三以型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