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心理学复习重点填充

上传人:mar****e6 文档编号:202957469 上传时间:2023-04-2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5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变态心理学复习重点填充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变态心理学复习重点填充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变态心理学复习重点填充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变态心理学复习重点填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态心理学复习重点填充(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变态心理:指人们的心理活动,包括思想、情感、 行为、态度、个性心理特征等方面产生变态或接近变态, 从而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活动异常。变态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 发生异常的科学,包括研究认知、情感、意志和智能、 人格等方面的异常表现,探讨异常心理的发生、发展和 变化的原因和规律2、神经症:是一组主要表现为精神活动能力下降、烦 恼、紧张、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疑病症状、分离 症状、转换症状或精神衰弱症状的精神障碍3、创伤后应激障碍:指经历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 性应激事件或情境后引起精神障碍的延迟出现或长期 持续存在。其特点是时过境迁后的痛苦体验仍然挥之不 去,持续回避与事件

2、有关的刺激,并长期处于警觉焦虑 状态。4、性心理障碍:两性行为的心理和行为明显偏离正常, 并以性偏离作为性兴奋、性满足的主要或唯一方式为主 要特征的一组精神障碍。主要包括性功能障碍、性偏好 障碍、性别认同障碍。5、强制性思维:不受患者意愿控制,强制性的大量涌 现在脑内,内容杂乱无章,毫无意义,与周围环境无任 何联系,这些内容往往突然出现,迅速消失。6、思维中断:患者感觉当时脑子一片空白。患者说话 时候突然停顿,所说内容不是原来的话题7、刻板动作:机械刻板的重复某一单调的动作,常与 刻板言语同时出现8、机能性幻听:在某个感觉器官处于功能活跃状态的 同时出现的幻觉9、思维鸣响:患者能幻听到自己所思

3、考的内容10、自知力:病人对其自身精神状态的认识能力。11、强迫意向:又称强迫冲动,一种强有力的内在驱使, 即将要行动起来的冲动感,但患者不会有真正的行动。 患者明知这样做是非理性的、荒谬的、甚至是不可能的, 努力控制不去做,但内心的冲动无法摆脱,这类冲动常 常是伤害性的12、癔症性漫游:分离性癔症的一种特殊形式,常在急 剧的精神刺激作用下发病,病人几乎总是从不顺心的住 所出走,到外地旅行,此时病人意识范围缩小,但日常 的基本生活能力和简单的社交接触依然保持。二、辨析1、原发性:与病因直接有关,具有诊断价值的症状, 往往突然出现继发性:与原发症状存在因果关系2、原发性获益:由于疾病本身使本我从

4、此得到满足(无 意识)继发性获益:通过疾病得到更多照顾免于承担责任 (无意识)3、器质性:由已知器官状况所引起的障碍,能够找到功能性:找不到生理解剖方面的证据,但表现为正 常功能受到影响4、真性幻觉:具有幻觉的一般特征,即缺乏相应的客 观刺激作用于感官。病人的知觉体验清晰、鲜明、生动。 知觉体验来源于外界,具有鲜明的定位。病人的知觉体 验是通过感官而感觉到的。假性幻觉:具有幻觉的一般性特征,病人知觉体验 的清晰度与真性幻觉接近,但其来源无明确的定位。病 人常诉“声音”或“映像”存在于脑中,不用感官而感 觉到。5、内感性不适:躯体内部性质不明确,部位不具体的 不舒适感,或难以忍受的异常感觉内脏性

5、幻觉:患者躯体内部性质很明确,部位很具 体的异常知觉6、焦虑恐惧焦虑无确切对象,持续时间较长,不太会被人理解。 恐惧有确切对象,持续时间短,易被人理解。7、易性癖异装癖后者并不厌恶或怀疑自己的性别,甚至还会得到性 满足,而前者在改装后并不感到色情的刺激,而确信自 己是一个真正的异性。8、疼痛障碍躯体化障碍前者主要表现为一个或多个解剖部位的慢性持续性疼 痛,病因未明,无法用躯体原因来加以解释。后者主要 特征:多种多样,反复出现,时常变化的躯体症状,有 时有模拟的神经系统症状,患者反复申诉变化不定的躯 体症状9、阳性症状 阴性症状前者(I型精分)是患者有正常人没有的体验,后 者(II型精分)是患者

6、没有正常人拥有的功能10、精神发育迟滞痴呆前者是成年后智力未达到90且不再增长,后者是成 年后超过90并保持很长时间后下降到90以下。11、思维迟缓 思维贫乏前者:联想受到抑制,思维活动显著缓慢,联想困 难,反应迟钝,语量少,语速慢,抑郁症表现之一。后 者:思想内容空虚,概念和词汇贫乏,回答非常简单但 语速并不减慢,属于精分的表现之一。12、情感低落情感淡漠前者是抑郁症的症状之一,自我感觉不安,常常自 责自罪,甚至自伤或自杀。后者只是对引起正常人情感 波动的事情以及与自己切身利益有密切关系的事情缺 乏相应的情感反应。13、意志减退意志缺乏前者是抑郁症的症状之一,意志活动减少,不愿参 加外界活动

7、,懒于料理工作学习和生活,后者是指缺乏 应有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行为被动,生活极端懒散,严 重时甚至连自卫、摄食、以及性本能都会丧失。14、强迫症患者正常人的强迫表现正常人中大多数都有某些轻微的强迫观念或强迫 行为,但在OCD中,这种想法或行为会更持久、苦恼, 而且明显不合理,对日常生活也会产生明显的干扰。研 究者认为,正常和不正常耳朵强迫观念或(行为)是一 个连续体,主要区别在于症状的频率和强度、喊着对症 状感到苦恼以及存在对抗的意念。15、强迫症强迫性人格前者是一种焦虑障碍,后者是一种人格障碍。两者 之间的联系并没有检验事实的支持,因为二者质检单额 一个重要区别在于:强迫型焦虑障碍的症状是病

8、人不希 望有的,而强迫型人格障碍的病人对其症状是接受的并 很少希望去改变。另外,前者的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更 可能受到损害。16、恐怖症惊恐障碍前者是指对于特定事物或处境具有强烈的恐惧情 绪,患者采取回避行为,并有焦虑症状和植物性神经功 能障碍的一类心理障碍;后者是指以反复出现的惊恐发 作作为原发的和主要临床特征,并伴有持续的担心再次 发作或发生严重后果的一种焦虑障碍。17、血管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病两者都是脑器质性痴呆,但前者只是部分性痴呆, 后者是全面性痴呆18、恋物癖异装癖前者指反复多次以非生物物体或异性躯体某部分 来激起性幻想、性渴求和性行为,后者是指一个异性恋 的个体反复多次以穿戴异性服装

9、来激起性幻想、性渴 求和性行为。19、社交恐怖症广场恐怖症前者是指对一种或多种人际处境存在持久的强烈 恐惧和回避行为,后者是指害怕开放的空间或害怕离 家,也包括害怕置身于人群拥挤场合以及难以逃回安全 处所的地方。两者不同之处在于,前者的患者的先占观念是害怕 别人给予不好的评价和自己感到发窘、狼狈不堪,从而 行为上表现出避免与他人接触和交谈,而不是害怕离开 某处。20、分裂型人格障碍人格分裂后者是在同一个个体身上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 的身份或人格状态。前者患者的特点是社会隔绝、行为 古怪、多疑等,病人虽然因此而痛苦,但并不能意识到 自身的问题。人格有且仅有一个。21、强制性穷思竭虑强制性思维

10、前者是患者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或自然现象,寻根 究底,反复思考,明知缺乏现实意义,没有必要,但又 不能自我控制。后者是指不受患者意愿控制,强制性的 大量涌现在脑内,内容杂乱无章,毫无意义,与周围环 境无任何联系,这些内容往往突然出现,迅速消失。 后者属于精神分裂的症状,前者是属于强迫症的症状。 后者与周围环境无任何联系,前者是对于日常生活中的 一些事情或自然现象反复思考。而且后者的内容往往是 突然出现,迅速消失。三、举例1、妄想某人认为自己是国家领导人;正在吃饭时突然觉得自己 周围的人都要害自己并且在饭里面下毒。2、语词新作:表示离婚3、病理性象征性思维:刮胡子等于受批评4、逻辑倒错性思维某

11、中学生物老师,精神失常后拒食,在劝说下可 饮水,仍拒食。医生询问时,患者答:“我是大 学生物系毕业的。生物进化是从单细胞到多细 胞,从植物到动物。植物和动物是我们的祖先。父母从小就教育我要尊敬祖先。我吃饭、吃菜就 是对祖先的不孝了。5、蜡样屈曲:躺在床上,头与枕头保持间隔一定距离, 就像枕着一个枕头6、木僵:坐在那里不言不语、不动不食,对TA说话也 不会答应四、类别1、癔症:转换性障碍、分离性障碍2、躯体形式障碍:疑病症、躯体化障碍、转换性障碍、 疼痛障碍3、人格障碍A类:偏执型、分裂型、分裂样;B类:表演型、 自恋、边缘、反社会;C类:回避、强迫、依赖4、精神分裂症:偏执型、紧张型、青春型、

12、单纯型5、心境障碍抑郁发作、躁狂发作、混合发作、轻躁狂发作、双相心 境障碍、恶劣心境障碍与环性心理障碍6、性障碍性功能障碍(性欲障碍、性唤起障碍、性高潮障碍、性 交疼痛障碍)性偏好障碍(恋物症、异装癖、恋童症、露阴症、窥阴 症、性施虐症、性受虐症、摩擦症)性别认同障碍(儿童性别认同障碍、青少年或成人的性 别认同障碍)7、强迫观念强迫思维(强迫型穷思竭虑、强迫型怀疑、强迫联想、 强迫性回忆)、强迫表象、强迫性恐惧、强迫意向8、强迫行为强迫洗涤、强迫检查、强迫询问、强迫计数、强迫整理、 强迫仪式行为、强迫性迟缓9、分离障碍人格解体障碍、分离性遗忘、分离性漫游、分离性身份 障碍10、焦虑:现实性、神

13、经症性、道德性五、问答1、精神衰弱的症状精神易兴奋却又易疲劳。表现为紧张、烦恼、易激惹等情感症状以及肌肉紧张性 疼痛和睡眠等生理功能紊乱症状2、抑郁症的临床表现抑郁心境、在平常的活动中丧失兴趣和乐趣、食欲紊乱、 睡眠紊乱、精神运动性迟缓或激越、精力减退、无价值 感和内疚感、思维困难、欲死亡或自杀想法、其他3、躁狂症的临床表现情绪高涨与易激惹、自尊的膨胀、睡眠需要减少、言语 增多、思维奔逸、注意力分散、精力充沛、行为鲁莽4、判定精神活动异常的方式(1)、纵向比较,即与其过去一贯表现相比较,精神 状态的表现是否明显。(2)、横向比较,即与大多数 正常人的精神状态相比较,差别是否明显,持续时间是 否

14、超出了一般限度。(3)、应结合当事人的心理背景 和当时的处境进行具体分析和判断。不但要观察精神症 状是否存在,而且要观察期出现的频度、持续时间和严 重程度。5、精神症状的基本特点(1)症状的出现不受患者意识的控制(2)症状一旦出现,难以通过转移令其消失(3)症状的内容与周围客观环境不相称(4)症状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痛苦和社会功能损 害6、神经症的基本特点(1)患者能意识到心理冲突(2)精神痛苦(3)持久性(4)妨碍病患的社会功能(5)没有任何器质性病变为基础7、自知力的完整程度的检查方式8、人格分裂的临床表现9、人格分裂的子人格交流方式(1)相互失忆:子人格彼此不知道相互的存在(2)相互认

15、识:子人格彼此相互熟悉(3)单向失忆:某些人格知道其他子人格,而其他子 人格不知道这些人格10、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标准(1)换证曾暴露于某一(精神)创伤性事件(2)长时间反复的再体验床上性事件的经历(3)持续的回避与创伤性事件有关的处境和事件,或 有普遍性反应迟钝或麻木(4)警觉性提高(5)病程超过一个月(6)产生了临床上明显的痛苦烦恼,或在社交、工作 或其他重要方面的功能受损11、病理性妄想的特点(1)所想内容与事实不符,但患者坚信不疑(2)妄想内容与本人的利害有关(3)妄想具有个人独特性(4)妄想内容因文化背景和个人经历而有所差异,有 浓厚的时代色彩12、解离性遗忘的特点(1)分离性遗忘

16、是逆行性,创伤性时间发生前某段时 间内的事情忘记,特别是个人信息(2)有选择性,空白的阶段倾向于人想忘记的部分(3)分离性遗忘患者通常不太关心自己的症状、漠不 关心(4)忘掉的事仅是在意识中掩蔽掉了,并没有真正遗 忘,可在催眠状态下唤起记忆六、基本知识1、克雷培林1883年出版精神病学纲要。他认为对精神病应该 采取科学的观点,因为精神病是为某种因素所决定的; 精神失常的人可能自然康复,也可能不会。1896年, 他通过对许多患者的仔细观察和症状的统计表格,提出 有两种主要的精神病-躁郁性精神病和早发性痴呆。 克雷佩林认为早发性痴呆通常源于青少年期,之后功能 开始退化,时间较同年龄的人来得早,会导致不可逆的 精神损耗-所以他提出的早发性痴呆在拉丁文中意为“个体早期精神衰退”。他进一步指出,早发型痴呆是 由大脑化学物质的失衡所引起,躁郁症则起因于代谢过 程的不规律。由此,他认为心理疾病的病因系由生物机 能上的丧失功能所致,所以,应具跨文化的普遍性现象。2、梅斯梅尔18世纪末,维也纳医生梅斯梅尔提出了 “人体磁场学 说”,并将催眠暗示作为其“磁疗”方法的核心手段。 19世纪中叶,法国医生后来保留了其催眠技术部分,并 以此治愈了一些歇斯底里患者。再后来,弗洛伊德从 师于夏可,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创立了他的“精神分析学 说”。从此,心理治疗作为一门独立的治疗手段,日益 受到了人们的确认和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