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脑瘫家庭运动康复训练

上传人:lis****210 文档编号:202951082 上传时间:2023-04-2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1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儿童脑瘫家庭运动康复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儿童脑瘫家庭运动康复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儿童脑瘫家庭运动康复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儿童脑瘫家庭运动康复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脑瘫家庭运动康复训练(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儿童脑瘫家庭运动康复训练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委员会于1981年提出对残疾人员实行社区康复,即在社区的层次上 采取的康复措施,这些措施是利用和依靠社区的能力资源进行的。包括依靠残疾和残障人 员本身及他们的家庭和社会。在中国目前,脑瘫儿童的社区康复除社区机构康复外,家庭 康复已是社区康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脑瘫的综合康复方法很多,其中Bobath法(神经发育学疗法)是应用广泛,而行之有效的 的一种方法,Bobath认为,脑瘫主要是脑受损后,原始反射持续存在,和肌张力的改变造 成许多异常、复杂的姿势和运动,其治疗理论基础是通过抑制异常姿势运动和运动模式, 促通正常姿势运动和运动模式的建立。Bobath同时

2、强调治疗脑瘫必须从多方面着手,要从 全人发育障碍的角度出发,按照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进行广泛长期治疗,包括语言训练、 作业疗法及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而家庭运动康复法,是以Bobath法为理论基础,以小儿正 常运动发育的顺序进行操作,早期对脑瘫儿童给予干预、治疗,并具有简单性、长期性、 连续性、实用性等优点。家庭康复在整个康复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医院内康复 的延续和巩固过程,而且是脑瘫最长期康复场所和进入社会的基础,其中孩子的家长是最 重要的康复治疗执行者,因此,除了要教给家长必要的康复知识和技术外,还要增强家长 对康复治疗的信心,本文主要介绍婴幼儿的家庭运动康复法的要领及手技。一、家庭护理

3、1、正确抱姿:脑瘫孩子多数时间由家长抱着,对其应该根据病情,采取正确的抱法,以促进头部、躯干的控制能力,纠正孩子的不正常姿势。痉挛性脑瘫:让孩子坐或卧于床上,双腿分开,先把孩子蜷起来。成曲髋、屈膝状态,然 后把他抱起来,与母亲面对面的放在胸腹前,孩子的双腿分放于母亲身体两侧,双手报住 母亲劲或肩,头可以枕在母亲肩上,也可以与母亲面对面,这样抱法的关键在于把孩子的 双腿分开,髋、膝关节屈曲,这样可纠正痉挛性脑瘫孩子的双下肢硬性伸展、交叉及尖足 等异常姿势。手足徐动性脑瘫:让孩子俯卧于床上,母亲左手伸在孩子的腹下将其从床上抱起,同时右 手从孩子的胭窝处把孩子的双腿压向其腹部,使孩子成屈髋屈膝状态,

4、然后将其抱向母亲 胸前,使孩子的头、背靠在母亲胸前,双手放在身体前方中线处。母亲利用下颌、上臂或 肩部来控制孩子的头部,使头部处于中间位置,并且略向前倾。此抱法的关键在于孩子的 双手、双腿尽量并拢、曲髋屈膝。双腿尽量压向腹部,头颈、躯干略向前倾。这样可以抑 制手足徐动孩子的角弓反张、非对称姿势、并促进头颈的稳定性。2、睡姿:脑瘫儿在仰卧位时,头很难置于中央,且常倾向一侧,可使头变形,脊柱弯曲, 故不宜长期仰卧位睡觉,而以侧卧位睡姿最好,对于头背屈、四肢强直的孩子,可仰卧于吊床上。3、喂养方式:对于吞咽困难、口腔闭合困难、头颈前后、左右摆动、张口不闭的孩子可 出现吸吮和进食困难,影响体格发育、语

5、言发育。正确喂养方式:摆好体位,常采取半坐 位,髋、膝屈曲,上身斜靠在母亲胸前和前臂上,头微微前屈,两足放在父母其大腿上。不能吸吮的用小匙喂养,较大小孩可坐在墙角、椅子(角椅)或床角处。4、衣着:衣着宽松、不能过紧,过紧限制手脚活动,不利于降低肌张力;衣袖、裤管不能过小,冬季尽量减少衣着。5、语言训练:3个月内,经常与孩子面对面讲话、逗引,引起孩子注视、发音、发笑,3个月后,经常与孩子讲话、唱儿歌,发单音,增加孩子的理解能力。二、基本康复训练1、婴儿抚触:一种有效的皮肤触觉训练,对于大脑的发育、缓解肌肉痉挛都有作用。每日 2次。每次1520分钟。方法:头面部、胸部、双侧上肢。双侧下肢、背腰臀部

6、。2、肌体运动训练(被动操):前臂屈伸运动、上臂交叉运动、下肢屈伸运动。3、视听训练:发声的红球或彩铃,距离2030cm,摇动摆动。训练其注视追视,追听及转头,也可与孩子面对面讲话,逗引小儿注视、追视。三、粗大运动康复训练原则:按照运动的发育正常顺序循序操作。发育的正常顺序:抬头、手支撑、翻身、腹爬、坐、四位爬、扶站、扶走、独站、跪立、独走。1、抬头训练:仰卧位抬头:双手握住小儿双肩,缓慢拉起至450,停留片刻,前后左右调节,再放平。俯卧位抬头(肘支撑):响铃逗引,言语逗引,使其肘支撑,家长可扶住小儿头两侧,锻炼小儿抬头及手支撑能力;也可用Bobath球训练(两肘与肩同宽,肩关节、肘关节屈曲9

7、00)。抱球姿势训练:家长将小儿双下肢屈曲、双手交叉呈抱球姿势,适用于头背屈四肢肌张力增高的小儿。2、手支撑训练:家长跪在小儿后侧,双手握住小儿肘关节,尽可能使其上肢与地面垂直,保持35分钟,也可俯卧于母亲胸前,或利用斜面板,并可左右摇动,训练其平衡能力。3、翻身的训练:抑制非对称姿势:躯干回旋运动:俯卧位时,以小儿下肢促进躯干回旋,仰卧位时,以一侧上肢促进躯干回旋。手口眼协调训练:45月时,使小儿两手抓足入口,可促进四肢对称屈曲及仰卧位平衡反应,促进翻身能力。单臂支撑训练:翻身的最后完成动作,必须经过单臂支撑体重再到双臂支撑。方法:将一侧上肢固定于与躯干成450的位置,握住另一侧上肢沿450

8、的方向,将孩子拉起,先以肘支撑体重,再拉至以手支撑体重的姿势,然后推回至肘支撑及仰卧位。抑制头低臀高位姿势训练:以全身伸展模式训练。搭桥、划船训练:搭桥:孩子仰卧位,两腿屈曲,双足平放在床上,家长托起髋部使臀部抬高离开床面,使髋部充分伸展。划船:俯卧位,能四点支撑位,家长握住髋部使前后移动,增加手支撑及平衡能力。4、坐的训练:坐的发育顺序:扶坐,前倾位坐(拱背坐)直背坐 直腰、盘腿坐,分腿坐(缓解下肢肌痉挛)侧座位训练:分别从仰卧位、俯卧位到侧坐位进行转换训练。扶坐训练:孩子双腿分开,家长扶住孩子肩背部,一手按住下肢,使孩子成直坐位,双髋关节屈曲、外展、外旋、足不交叉、腿背伸直,一般膝关节伸直

9、呈伸腿座位。坐位叩击训练:孩子前倾坐,双臂支撑,家长一手扶肩,另一手五指轻轻叩击孩子腰背部, 让孩子渐呈直背坐位,慢慢松开扶肩的双手,继续叩击,训练直背坐位姿势。独坐训练:让孩子坐在角椅上,或靠坐在椅背上,减少扶坐,慢慢成独坐。坐位平衡训练:取伸腿坐位,家长位于孩子前侧,双手握住孩子的踝关节,上抬、下放下肢,使孩子重心前后、左右移动,诱发出孩子上肢的方向伸出动作。也可坐在滚筒上,左右轻微滚动,使其体验重心移动的感觉并保持身体平衡。5、爬的训练:手支撑训练:同抬头训练节。四爬位脊柱、骨盆分离训练:滑船运动。侧卧位单手支撑训练:使孩子侧卧以下肢臀部下侧,上肢肘关节两点支撑体重,上侧下肢屈曲,上侧下

10、肢伸展。下肢交互运动训练:三点、两点支撑:摆好四爬位,使一侧上肢抬起变成三点支撑、持重,交叉两点持重。侧坐位一四爬位一侧坐位训练:姿势变换调节训练。侧向体重移动训练:孩子俯卧位,两臂前伸,家长在孩子侧面,一手扶肩。一手扶住腿部,将孩子分别左右推动,使其重心左右移动,负重侧上肢外旋内收,下肢内收内旋,头部轻度背曲,左右交替进行。扶助爬行训练:让孩子爬着,家长将孩子的一侧膝关节弯曲,并抵到腹部,另一下肢伸直,轻轻按压膝关节弯曲侧的臀部,让他的臀部碰到足跟,先一侧,再练另一侧下肢,再同时进行。然后四肢交互运动模式完成,标准的爬行运动必须是一侧上肢和对侧下肢同时伸、屈,两侧交替进行。6、立位及步行训练

11、:爬行不完善时需爬行训练:爬行是立位的必要前提阶段。坐位到站立训练:从坐位到站立训练立位平衡训练:扶住骨盆,促进正确站立,然后前后左右移动重心,诱发孩子主动保持平衡。跪位平衡训练:双膝持重,跪稳后,突然放手,要倒时,再扶助,反复进行。(直跪、单腿跪立、跪位前行训练)扶站、独站及扶走训练:使孩子双手扶住床栏,椅背等物体站立,双手扶10秒钟上后,单 手扶物站立,然后进行独站训练,在进行扶走训练,再独走训练,再跨越障碍物训练。四、精细动作训练1、伸手训练:视物伸手训练,用鲜艳的玩具逗引,在小儿眼前1520cm处摇动,可引小儿注视,然后用玩具轻触小儿手背,诱其伸手,如无伸手动作,家长可用手扶着其肘部帮

12、助将手向玩具伸出,反复多次进行。(34个月时进行)2、手指抓物训练:拉头巾训练:小儿清醒时,用头巾轻轻盖在脸上,让小儿用手将头巾拉下,引起孩子大笑, 反复多次进行。细柄玩具让小儿抓握训练:用细柄玩具接触其手部或腕部,让小儿抓握。抓小丸进瓶训练:6个月时。抓物进口训练:6个月时。搭积木训练:1岁左右。插木棍训练:1岁左右。五、家庭康复评估的建议近年来,脑瘫患儿的家庭康复已成为脑性瘫痪患儿全面康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患儿家长经过康复中心的培训,不但要熟练掌握家庭康复训练的方法、技 能,而且鼓励家长掌握或熟悉家庭评估的方法,以便及时对照患儿存在的缺陷 和不足,按照生长发育的规律和顺序修订康复程序,强化康复训练内容,从而 较好地开发患儿的潜能与发展,减轻患儿残障的程度。然而,由于脑瘫患儿随 着年龄的增长,在运动、认知、语言、社交等方面的功能会有所发展,如果仅 仅按前后对比的静态评估方法,显然忽视了患儿生长发育这个重要因素,这是 家庭康复中,家长参与评估所存在的普遍问题。我们建议患儿家长坚持择期到 康复中心系统评估,并接受阶段性培训与修正康复计划的指导。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辑,期 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