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教育指向核心素养教师该如何应“变”

上传人:时间****91 文档编号:202931943 上传时间:2023-04-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当教育指向核心素养教师该如何应“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当教育指向核心素养教师该如何应“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当教育指向核心素养教师该如何应“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当教育指向核心素养教师该如何应“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教育指向核心素养教师该如何应“变”(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当教育指向核心素养教师该如何应“变” 从知识至上到以核心素养为导向 从关注“教什么”到关注“学生学会什么” 从知识和信息的获取到协助学生成为一种完整意义上的人 目前,核心素养成为教育领域当仁不让的“热词”。根据日前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本、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体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 当教育指向核心素养,“知识核心时代”将真正走向“核心素养时代”,学校的任务不再是一味灌输知识,而是给学生将来的发展提供核心能力。教师的素养将很大限度上决定核心素养能否在教育实践中真正贯彻。在

2、近日于浙江杭州召开的中国名师名校长论坛上,与会学者一致觉得,中小学要开展基于核心素养为方向的教学改革,教师的素质和能力需要有较大的提高和转变。从“学科人”升级为“教育人” 在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的课堂,这样的授课模式已是常态: 一门名为“动物的窝”的主题课上,数学、语文、英语、科学教师齐上阵,同窗们提成几种不同的小组,每一组都从生物、地理、英语、写作、艺术等角度查找资料、进一步探究、呈现成果。有的同窗是运用美术和科学的知识,在展板上绘制了团队所选择的动物巢穴的思维导图,有的团队则现场写剧本排演了一种有关主题的舞台剧,并用英语表表演来。课堂上的交叉学科知识与内容的呈现,均是基于孩子们此迈进

3、行了大量资料的收集和小组内进一步的分析讨论。 这样的课堂,很难将其定义为语文课、科技课、物理课或是其她某一门单独的课程,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除了有对于知识的掌握,更有对于查找资料、分析资料、提炼观点、解决问题、小组讨论、团结协作、合理运用时间、清晰体现观点等多种能力的锻炼。采访过程中,中关村三小的教师们对记者说,“当打通学科之间的界线、多学科联合教学逐渐成为常态,不远的一天,你的语文课是数学教师教的,数学课是体育教师教的,将不再是笑谈。” 杭州新世纪外国语学校校长滕梅芳简介,学校开设了“Hangzhu a a lan(杭州一瞥)”主题课程,这是国际理解课程板块一门拓展性课程,力求让孩子们在后

4、G0时代,掌握如何向国外的朋友简介杭州,从而成为家乡的国际旅游代言人和公共外交小使者。“该课程是一门融英语人文、历史与社会,艺术与公共体现、礼物、礼仪为一体的综合类的课程,以国际化的视角,地道的英语,西湖的诗情画意,展示一种布满魅力又不失文化气息的杭州。我们但愿孩子通过英语学习文化体现、公共体现,成为胸怀世界心系家乡的气质少年,用世界理解的语言传播中国声音。”滕梅芳简介,这门课程的改革就经历了从知识到能力再到素养的两个阶段,不是限制在英语的词汇和语法中,而是以英语为手段,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人文素养和体现能力。 “但目前,国内大部分中小学教学活动的开展,还是基于单个的学科为主,”浙江外国语学院

5、教师教育学院院长吴卫东专家分析,“我们必须看到,将来,真正对学生产生最核心影响的,是教师的综合素养,而不是被一种个学科分割开来的东西。 将来的人才应当具有如何的素质?跨越文化差别、观点差别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互相合伙,同步具有批判和创新思维均至关重要。而这些素质,无一例外,都是跨越学科的综合素养。 “对于学校教育来说,让学生具有这样的素质,就需要有超越学科教育的大教育的观念。需要教师从学科人升级为教育人。”温州森马协和国际学校中方校长张洪亮觉得。当教师不再具有“知识霸权”,“教是为了不教”就变得至关重要 论坛上,许多学者指出,时代和科技的发展对教师的能力与素养提出了巨大的挑战,知识正在以几何

6、级速度增长,获取知识的通道变得平等而开放,教师不再拥有“知识霸权”地位,教师与学生第一次以相似的“学习者”的身份浮现。 对此,人大附中联合总校校长刘彭芝觉得,在当今知识更新换代频繁、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多样快捷的时代,学生的自学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教是为了不教”是需要在中小学教师中根植的理念。 如何让学生掌握自学能力,给每一位学生装上自主发展的发动机,记者理解到,不少学校做了有益的摸索。以北京市十一学校为例,走班制打老旧有的行政班的概念,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学习状况自主制定课表,都是将学习的权利积极交还给学生的大胆尝试。“与欧美等西方国家的学生最不同样的是,我们的某些孩子像一台没有动力的机器

7、。”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说,虽然我们总是告诉学生“学习是你自己的事情”,但这个看似最私人化、最关系自己将来的事情,学生却总是觉得跟自己关系不大。而究其本源,课程不够个性化、爱好驱动局限性,自主选择的空间小,是因素所在。 记者理解到,上海和杭州的学校也做了类似的尝试。不少中小学提出了“设计思维”的理念,让学生承当学校和课堂的设计师,还可以大胆设计学校的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把校园布置成她们喜欢的模样。 “我们常说师者匠心,把学生的土雕琢成我们的玉,这就规定我们要做教学设计、课程设计、学生活动设计等。如果把主体投射到孩子身上,孩子就应当成为教育现场的设计者。”论坛上,不少校长指出。 19世纪,课程的典

8、型问题是“什么知识最有价值”;20世纪,课程的典型问题是“谁的知识最有价值”;1世纪,典型问题成为“什么知识最有力量”。而核心素养的提出,正在使得教师们重新关注课程的价值,即从关注知识点的贯彻转向素养的养成,从关注“教什么”真正转向学生“如何学”和“学到了什么”。 让教师回归真实本性,让课堂更有温度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朱小蔓曾说:“只会统一化、原则化教学的教师,不远的将来也许会被互联网取代而下岗,只有有独特魅力的教师才符合将来教师的原则。”这句话在推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重新审视,有着特别的意义。 当知识不是教学的唯一目的,当能力、素养、情感成为课堂上教师着重关注的内容,“就有了一种有情感、有态

9、度、不一定完美的教师与一群同样有情感、有态度,不一定完美的学生之间的学习交往。教师将自己置身学习之中,把学生代入共同窗习的状态,教师可以有情感体现,可以有质疑和追问,更可以坦言自己的未知,甚至求教于学生,只有这样以学习共同体的身份浮现的最本真的教师,才会真正打动学生、感染学生、发现学生。”滕梅芳谈到。论坛上,来自德国帕邵大学的布朗博士也提及,在德国,大量研究表白,学生的学习成绩只有15%0%左右与教师的知识传授有关,其他大部分都取决于非知识层面的因素。如教师的情感、格局、胸怀、视野,看待事物的角度,解决复杂问题的方式,都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因此,教师自身才是最佳的课程。也许不久的将来,学校的每一门课程内容都会与这一门课程的授课教师更紧密融合,具有这位教师鲜明个性风格的情感态度,从而真正实现教育与教学的合体。而学生也不仅仅是在选择课程的内容,更是选择一种价值认同。”张洪亮觉得。 人民日报 ( 1月2日 7 版)(人民网-人民日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