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

上传人:时间****91 文档编号:202920648 上传时间:2023-04-2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8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幼儿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幼儿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幼儿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幼儿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幼儿常用传染病防治知识一、传染病基本知识(一)、传染病的定义:由多种致病微生物所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人之间互相传染的疾病叫传染病。(二)、传染病的基本条件1.传染源体内有病源体生存、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2.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达到另一种易感者的途径(空气、飞沫、尘埃传播,经水、食物、苍蝇传播,接触传播,虫媒传播,血液传播,土壤传播)。3.易动人群对某一传染病缺少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易感者,如幼儿、老人。二、常用的几种传染病及其避免措施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组病毒引起,经飞沫或被疱疹浆液污染的物品传播。冬春季多见。婴幼儿、学龄前小朋友发病率高,病后获得终身免疫,到成人期有20%的

2、人可发生带状疱疹。常体现为发热,体温在3如下;咳嗽、流涕、食欲不振。发热1-2天浮现皮疹,皮疹以躯干、腰、头皮多见,四肢稀少,呈向心性分布;常成批浮现,在同一时期可见斑丘疹、疱疹、干痂。口腔粘膜、咽部、眼结膜也可见皮疹,破溃后形成溃疡。脱落后不留疤痕。应隔离至患儿皮疹所有干燥结痂。隔离期注意观测有无皮疹。 避免:隔离患儿至皮疹所有结痂变干后为止。对密切接触儿检疫2天;室内注意通风,可用紫外线消毒;对正在用激素、免疫制剂的患儿进行被动动免疫或接种水痘疫苗。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传染病,一般经由飞沫传播。13岁如下小朋友及青少年发病率高。临床体现,可有忽然发热(一般为39或以

3、上),干咳,肌肉疼痛,头痛,咽喉痛,极度疲劳,流鼻涕或鼻塞,恶心、呕吐和腹泻(多见于幼儿,重要是来自外部刺激等因素,天气冷暖变化时发生较多。这是由于冷空气对肠胃刺激,再加上生活习惯不正常,不良饮食等).隔离期:自发病后5天内,至流感痊愈后。6.观测内容:咳嗽、流涕等流感症状。7.避免:良好的卫生可以协助避免感冒并制止流感病毒在家庭中的蔓延。(1)咳嗽或打喷嚏时应用纸巾掩住口鼻;(2)把用过的纸巾扔进垃圾桶,然后用抑菌洗手液彻底洗手;(3)饭前便后要洗手;(4)合适运动,及时增减衣物,吃好早餐;()常常接触的家居表面要定期清洁消毒,特别是门把手、扶手和水龙头;(6)避免与感冒或流感患者近距离接触

4、;(7)着凉后,立马到暖和的房间,同步喝点姜汤或热牛奶等。流行性腮腺炎1.病因:腮腺炎病毒2.传播途径:唾液、飞沫传播。冬春季为流行高峰。3.易感者:学龄前小朋友多发,患病后可获得终身免疫。.临床体现:腮腺肿大、疼痛。可一侧或双侧同步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大肿大,边沿不清,有微热、触痛,不发红,无化脓。颊粘膜腮腺管口红肿。张口或嚼酸性物时疼痛加重。中度发热,食欲减退、全身不适。偶尔有腮腺始终不肿者。5.隔离期:患儿腮腺完全消肿后一周。(病程两周左右).观测内容:注意观测有无发热或单、双侧腮腺肿胀。7.避免:(1)隔离患儿至腮腺肿完全消失后一周,对密切接触者观测21天。传染病流行期间应加强

5、晨检、全日观测,初期发现病儿,及时隔离;观测期不能接受或转出小朋友。(2)腮腺炎流行季节,小朋友活动室、卧室勤通风换气,勤晒被褥。(3)药物避免:可板蓝根冲剂连服5天。(4)避免接种:可接种流行性腮腺炎减毒活疫苗。麻疹.病因:麻疹病毒2传播途径:空气、飞沫传播;冬春季多发。3.易感者:婴幼儿多见,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4临床体现:()前驱期:中度以上发热,结膜充血,咳嗽、流涕、喷嚏、畏光、流泪。病后23天可见口腔麻疹粘膜斑(科氏斑),为小白点周边有红晕,并有粘膜充血,最有初期诊断价值。(2)出疹期:发热后45天开始出疹,自耳后,发际向面、颊、躯干几四肢蔓延。皮疹为玫瑰色斑丘疹,大小不等,疹间皮

6、肤正常,随皮疹增多、增密,常呈暗红色。重症可浮现出血性皮疹。随着皮疹浮现,全身症状加重,体温可达4,是麻疹的极期。()恢复期:皮疹出齐后,依出疹顺序逐渐隐退,体温下降,症状减轻,疹退后留有棕色色素沉着斑。(4)接种过麻疹疫苗或注射丙种球蛋白者,症状轻,体现不典型。 5.隔离期:无合并症者,出疹后天。6.观测内容:注意疹退状况7.避免:(1)隔离患儿至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时延长至1天。密切接触者观测28天,未进行疫苗接种的小朋友观测21天。()对患儿所在班级进行消毒:紫外线照射。因麻疹病毒不易在体外生存,因此工作人员接触患儿后只需在室外流通空气中阳光照射200分钟,即可自然消毒。(3)避免接种:

7、按免疫程序给患儿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猩红热1.病因:溶血性粘球菌组.传播途径:飞沫传播,冬春季多见。也可通过玩具、毛巾、书、衣被等间接传播。3.易感者:28岁小朋友多发,因型别多,型间无交叉免疫,因此可再次感染。.临床体现:全身症状重,体温高达390,咽痛,咽及扁桃体充血,杨梅舌,颈颌下淋巴结肿大。发热半天或两天后出疹,沿耳后颈部-躯干-四肢,24小时遍及全身。出疹特点为弥漫性针尖大小猩红色密集小丘疹,全身皮肤潮红,压之退色。可见“环口苍白圈”,“帕氏线”,等体征。1周后疹退、脱皮,无色素沉着。5.隔离期:自发病起隔离2周或症状消失后一周,咽培养阴性。6.观测内容:注意皮肤变化.避免:(1)隔

8、离患儿,诊断明确者症状消失后1周解除隔离;有化脓性并发症者隔离至炎症痊愈,并持医院开具的痊愈证明方可返园。密切接触者观测12天,一旦发现咽炎或扁桃体炎,应治疗35天。(2)患儿病后3周内要注意常常查尿和心电图,及早发现和治疗肾炎、心肌炎等合并症。()对患儿的分泌物及污染物品进行消毒。(4)药物避免:大青叶、板蓝根各5克煎水服,每日1次,连服3天或复方新诺明4/kg/,分2次。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用传染病。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重要特性。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

9、生死亡。少年小朋友和成人感染后多不发病,但可以传播病毒。肠道病毒传染性强,易引起爆发或流行。1.病因: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涉及肠道病毒型和组柯萨奇病毒。2.传播途径:直接接触传染源或通过鼻咽分泌物、粪便、飞沫传播;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冬季的发病较为少见。该病流行期间,可发生幼儿园和托儿所集体感染和家庭汇集发病现象。一般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 易感者:以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4.临床体现:(1)急性起病,发热,手掌或脚掌部浮现斑丘疹和疱疹,臀部或膝盖也可浮现皮疹。皮疹周边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口腔粘膜浮现散在的疱疹,疼痛明显。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

10、和头疼等症状。重症病例:(1)有手足口病的临床体现的患者,同步伴有肌阵挛,或脑炎、急性缓慢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肿等。()手足口病流行地区的婴幼儿虽无手足口病典型体现,但有发热伴肌阵挛,或脑炎、急性缓慢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肿等。5.隔离期:0天 6.观测内容:注意观测有无皮疹。7.避免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做好幼儿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避免本病感染的核心。(1)个人避免措施 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洗手,不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小朋友;看护人接触小朋友前、替幼儿解决衣物、粪便等后均要洗手,并妥善解决污物;幼儿使用的碗筷使用前后应充足清洗消毒; 本病流行期间不适宜带幼儿到人群汇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合,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常常通风,勤晒衣被;幼儿浮既有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居家治疗的幼儿,不要接触其她幼儿,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解决;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