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背景下谣言传播问题

上传人:回**** 文档编号:202905269 上传时间:2023-04-2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7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网络背景下谣言传播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网络背景下谣言传播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网络背景下谣言传播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网络背景下谣言传播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背景下谣言传播问题(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课程名称: 数学模型 院 系: 数学与记录学学院 专 业: 信息与计算科学 年 级: 级 组 员: 胡霄宸 学 号: 15105 指引教师: 杨薇娜 实验成绩: 网络背景下的谣言传播问题摘要:对谣言比较系统科学的研究始于二战时期,作为一种典型的社会现象,谣言在现 代社会中不仅没有消失,并且其传播手段、传播途径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在目前网络发展的黄金期,谣言的传播过程变得复杂,对于网络谣言的辨认与控制成为公安舆情部门关注的问题。 针对问题一,近年来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兴起和迅猛发展,谣言的传播不再局限于口口相传,而是更多的借助网络这一媒介进行传播。与老式谣言相比,网络谣言不管是传播速度还是

2、传播范畴都得到了极大的扩展,特别是在某些突发事件和重大事件中均有其身影的存在,网络谣言的泛滥已严重影响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针对问题二,由lpot &otma给出的决定谣言的公式:谣言=事件重要性事件模糊性,也就是说,谣言产生和事件的重要性和模糊性成正比,事件越重要并且越模糊,谣言的产生几率和作用效应越大,重要性和模糊性其中一种要素趋向零,谣言不会产生,因此披露真相,破除模糊性,才也许消解谣言,现用可信度替代模糊性、用谣言的受众人群替代事件的重要信,简化问题,据此来建立谣言评价的数学模型。核心词:谣言传播 受众人群 事件可信度 谣言危害一、 问题重述在突发事件、乃至多种危机中,谣言的作用不可低

3、估。现代环境下,运用灵活无序的网络传播,谣言传播变的速度更快、作用力更强。如果对一种一般谣言大动干戈,显然得不偿失;而对于一种也许导致严重后果的谣言处置失当,就有也许导致严重后果。因此,对谣言传播机理、鉴别进行研究非常重要。问题一:网络背景下的谣言传播与老式的谣言传播有什么异同?问题二:通过合适的假设,建立网络背景下的谣言传播模型并对成果进行分析,同步请考虑,为了控制谣言或者出于某种目的需要扩散谣言,应当采用什么样的措施。二、 问题分析对于问题一,网络谣言作为谣言的一种,并未脱离谣言的基本特点。之因此称之网络谣言只但是由于其发布及重要传播过程是通过网络进行的。比起网络时代之前的谣言来,它的传播

4、范畴更为广泛,浮现了跨国、跨洲、跨语言和种族的超大规模传播现象;它的传播速度更为迅速,可以一夜之间达到全球英特网顾客;它的产生因素更为多样,浮现了国与国之间运用网络谣言进行政治斗争的现象,浮现了运用谣言影响股市谋取经济利益的现象;它的传播途径更为复杂,浮现了网络谣言与口头传播和老式媒体传播交错互动的现象。而由于网络信息的丰富性,网络谣言从高潮期发展到衰退期的时间往往也很短。从传播速度来看网络谣言呈现一种加速度传播的状态。在这种速度下,网络谣言往往极为短命,上午的谣言下午即消解并不罕见,网络谣言常常处在昙花一现的状态。在网络上,还常常浮现谣言与真相并行传播的状态。在过去,谣言与真相往往是互相独立

5、进行传播。谣言在过去是经由人际口头传播进行,而真相往往通过大众传播和老式媒介进行。谣言经由的是私人关系网传播,真相则往往是通过公开渠道发布。到了网络时代,浮现了谣言与真相并行公开传播,在同一种舞台竞争的现象。并且由于谣言传播的非理性因素,谣言还常常压倒真相。此外,与口传谣言相比,网络谣言的变种也更为丰富。人们造谣与解释谣言的想象力和天赋在网络上得到了充足的发展和演示。一种谣言从漏洞百出到自圆其说、无懈可击往往不用多久。在网络上上了别人谣言当的人往往会受?qo;启发,炮制出新的谣言并一方面选择在网上进行谣言的传播实验,并从谣言的传播中得到某种畸形成就感的满足。谣言既是一种信息的扩散过程,同步又是

6、一种解释和评论的过程。有时虽然信息没变,人们对信息赋予的不同解释和评论也能形成谣言的丰富变种。对于问题二,根据谣言=事件重要性事件模糊性,若直接定量的分析谣言所相应的事件的重要性和模糊性,其中要考虑的因素比较多,若将决定事件的重要性和事件模糊性的重要因素抽象出来,将事件重要性与受众人群挂钩(对问题一的解决成果),用事件的可信度(建立网络谣言相应事件的发生的可信度级别的评价指标指数)衡量事件的模糊性,从而简化问题,建立一种新模型:谣言=网络谣言级别的评价指标指数事件不可信度指数,以此来解答问题二。三、 模型假设针对问题二:1受众人群分为听过谣言(i)和未听过谣言(s)两类,时刻t这两类人在总人数

7、中所占的比例分别记为 s(t) 和(t)。 2在谣言传播期内所考察地区的总人数为不变。i03 不考虑短时间内听过谣言的人对谣言的遗忘。 4 每个听过谣言的人每小时有效接触的平均人数是常数a,称为日接触率。当听过谣言的人有效传播之后,使未听过谣言的人成为听过谣言的人。5 每个发布谣言的网络信息发布平台每小时有效浏览的平均人数是常数,称为日浏览率。当谣言通过有效浏览之后,使未听过谣言的人成为听过谣言的人。四、 符号及变量阐明 问题一符号阐明i(t)听过谣言人数在总人数中所占的比例i0听过谣言人数的初始比例()未听过谣言人数在总人数中所占的比例N在谣言传播期内所考察地区的总人数a每个听过谣言的人每小

8、时有效接触的平均人数b每个发布谣言的网络信息发布平台每小时有效浏览的平均人数A通过网络人际关系传播的新增的听过谣言的人数B通过网络信息平台传播新增的听过谣言的人数M传播谣言的信息平台总数I网络谣言级别的评价指标指数t谣言传播过程中的时刻X谣言所相应事件发生的可信度指数谣言危害估计指数K信息平台发布信息的总次数x信息平台每次发布信息的可信度m信息平台每次发布的信息总数n信息平台每次发布的信息为虚假事件的数量五、 问题一求解相似点:谣言既有针对公民个人的诽谤,也有针对公共事件的捏造。小而言之,谣言败坏个人名誉,给受害人导致极大的精神困扰;大而言之,谣言影响社会稳定,给正常的社会秩序带来现实或潜在的

9、威胁,甚至损害国家形象。不同点:网络谣言作为谣言的一种,并未脱离谣言的基本特点。之因此称之网络谣言只但是由于其发布及重要传播过程是通过网络进行的。比起网络时代之前的谣言来,它的传播范畴更为广泛,浮现了跨国、跨洲、跨语言和种族的超大规模传播现象;它的传播速度更为迅速,可以一夜之间达到全球英特网顾客;它的产生因素更为多样,浮现了国与国之间运用网络谣言进行政治斗争的现象,浮现了运用谣言影响股市谋取经济利益的现象;它的传播途径更为复杂,浮现了网络谣言与口头传播和老式媒体传播交错互动的现象。而由于网络信息的丰富性,网络谣言从高潮期发展到衰退期的时间往往也很短。从传播速度来看网络谣言呈现一种加速度传播的状

10、态。在这种速度下,网络谣言往往极为短命,上午的谣言下午即消解并不罕见,网络谣言常常处在昙花一现的状态。六、 问题二的模型建立与成果分析对网络谣言真假的判断,需要建立一种建立谣言可信度指标指数来对谣言的真实性进行评判,给出一种梯度判断根据会使对谣言真假的判断更符合实际,但对谣言危害的估计,需要结合其受众人群来判断。 i 通过网络人际关系传播的新增的听过谣言的人数A,每个听过谣言的人每天可使a s()个未听过谣言的人变为听过谣言的人。由于听过谣言人数为i(t),因此每过一段时间共有aNs(t)()个听过谣言的人产生,即=aNs(t)i(t)(其中a为每个听过谣言的人每小时有效接触的平均人数,为在谣

11、言传播期内所考察地区的总人数,i(t)为听过谣言人在总人数中所占的比例,s(t)为未听过谣言人在总人数中所占的比例)。ii 通过网络信息平台传播新增的听过谣言的人数B, 每个传播谣言的信息平台在时间t内可以使宝石bs()个未听过谣言的人变为听过谣言的人。由于传播谣言的信息平台总数为M,因此每过一段时间共有bMs()个听过谣言的人产生,即= s(t)(其中b为每个发布谣言的网络信息发布平台每小时有效浏览的平均人数,M为传播谣言的信息平台总数)。6.11模型建立由5.可得:其中:而因此61.2模型求解由上可得:查积分表并化简得: 6.1.3在理论上对模型求解成果进行分析在中易得MN,在极端状况下有

12、:当在谣言传播期内所考察地区的总人数中听过谣言人数在总人数中所占的比例为0时,即 时,;当在谣言传播期内所考察地区的总人数中听过谣言人数在总人数中所占的比例为时,即时,;由、的成果并结合实际状况可得,此模型的求解成果有一定的可取性。.2建立评价网络谣言级别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于谣言自身的性质,是难以直接根据数据判断,但可由谣言在人群中的受众范畴来从侧面判断其影响力,即由的大小来划分其评价指标体系 ,由于谣言的受众范畴有大有小,有时差别很大。一种谣言产生了,其受众范畴不也许不存在,也不也许是所有人群,即或的状况不也许发生,为了使评价指标有辨别度因此人为地将受众人群极小的I值定位1,极大时定为I定为7

13、,介于两者之间的状况定为若干中间值(其中网络谣言级别的评价指标指数)。如下表所示:评价指标区间I值受众范畴极小00.受众范畴较小0.0.262受众范畴小260.423受众范畴一般0.420.58受众范畴大0.580.5受众范畴较大0.74 09受众范畴极大0.91 7.3建立谣言可信度指标指数.1可信度的拟定 建立此指标体系的核心是考察各大信息发布平台所发布的信息中虚假信息所占的比例,若记x为信息平台发布信息的可信度,n为每次信息平台发布信息为虚假信息的数量,m为每次信息平台发布信息的总量,K为信息平台发布信息的总次数,则: 6.3.谣言可信度指标指数的建立由上可得每个信息发布平台都存在一种可

14、信度x,必然存在最值、,即x(,),将此区间等分为若干区间,再对每个区间标定可信度指标指数(对谣言真假的判断真假梯度判断根据)x所在区间(从小到大)X值梯度描素第一区间1一定属于谣言第二区间2也许属于谣言第三区间3一定不属于谣言随着谣言所相应事件发生的可信度指数X的增大,信息就越真实,越偏离谣言的范畴。.4建立谣言=网络谣言级别的评价指标指数事件不可信度指数体系若记事件不可信度指数体系为可信的指标指数的倒数,即为,结合问题一的成果建立:谣言网络谣言级别的评价指标指数事件不可信度指数体系,并给出一种判断梯度予以参照(记为谣言危害估计指数):谣言危害估计指数Y谣言=网络谣言级别的评价指标指数事件不

15、可信度指数体系描述02.3危害较小或没有.33.危害一般3.5危害较大47危害严重七、 建议如果要控制谣言传播,就要减少事件模糊性,官方迅速发布精确信息。如果要扩散谣言传播,就要加大事件模糊性,官方不发布精确信息。对于公众而言,在网络上浏览信息时,要对信息发布的信息平台要有选择,尽量选择可信度高的信息平台,减少获取谣言信息的也许性;另一方面,对谣言或疑似谣言的信息尽量不传播,减慢谣言的传播速度,从而减少谣言的危害。八 模型的优缺陷分析模型长处:简化问题,运用到的数学解决措施比较少,整体比较简化;模型的建立比较直观;规定了各项指标,易于评判;每个问题的解决是有联系的,各个模块不是孤立的。模型缺陷:模型波及到的参数比较多,需要进行多次进行以问卷调查的方式予以解决;再对问题一的解决中没有考虑反复性,需要进一步深化;忽视掉的因素比较多,需要改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