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的空间分布

上传人:时间****91 文档编号:202902647 上传时间:2023-04-23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8.88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工业的空间分布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工业的空间分布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工业的空间分布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资源描述:

《工业的空间分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的空间分布(3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工业的空间分布中国的自然环境考试内容 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国内地形、地势特点。 运用资料说出国内气候的重要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学会阅读不同地点的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懂得国内干湿地区及温度带的划分;记住国内季风气候的重要特性、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范畴以及重要的灾害性天气。 阐明国内外流河和内流河的分布特性;说出长江、黄河的重要水文特性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国内地形、地势特点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对河流流向的影响:西高东低的地势,必然导致大江大河自西向东奔流入海地势对气候的影响:国内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助于海上的湿润气流向内陆推动,为国内广大地区

2、带来了较为丰沛的降水。地势对交通的影响:一方面,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国内东西交通,以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另一方面,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东西交通障碍。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向低一级阶梯时,落差会有什么变化?有什么运用价值?河流落差大,水流急,产生水能资源。可以建水电站,发电供生产生活使用。国内气候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气候复杂多样 季风气候明显影响因素: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地形图2.2 图2.5国内季风气候的重要特性雨热同期图2.2国内季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范畴图.21国内重要的灾害性天气(1)寒潮:活动强烈的冬季风。带来寒冷、大风、霜冻等恶劣天气。(2)台风:带来狂风和特大暴雨。()水旱灾害:夏

3、季风活动不稳定,带来的降水时间分派不均。是对国内影响最大的天气灾害。长江的重要水文特性1、发源地及入海口 2、“中国第一大河” “黄金水道”“水能宝库”3、上中下游的分界点 4、重要支流及湖泊 5、上中下游河段的特性长江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1.“水能宝库”:水能资源重要集中在上游河段,水能蕴藏量占全国13,可运用水能资源约占全国1/,开发运用率比较低。2.“黄金水道”:长江水运价值巨大,是国内东西运送的大动脉。支流众多,构成纵横广阔的水运网。干流横贯东西,长年不冻,宜宾如下四季通航。干流航线和多条铁路线、京杭运河相交,既沟通内地和沿海,又联系南北广大地区。长江水患因素1长江流经地区降水丰沛,暴

4、雨时各支流往往同步涨水。2.宜昌以上的干支流,洞庭湖和鄱阳湖两大水系,北面的汉江,是中下游平原地区洪水的三个重要来源。3.上中游湖泊面积减小,森林和草地植被遭到破坏,自然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长江水患治理措施植树造林 兴修水库 退田还湖黄河的水文特性1、发源地及入海口 2、重要支流 、上中下游的分界点 4、上中下游河段的特性读下图,完毕下列问题。(1)山脉是 ,其东侧的地形区是 。(2)图中实线是国内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该线也是国内半湿润地区与 地区的分界线。 ()A点所在地形区位于国内地势第 级阶梯,属于国内温度带中的 带。(4)是国内西北地区重要的灌溉农业区,其灌溉水源重要是 。(中考)4、山

5、脉构成了国内地形的骨架,下列地形区中,位于太行山以东的是( )A、华北平原 B、黄土高原 C、青藏高原 D、四川盆地(中考初二试题)7.下列地形区重要位于省区的是A.四川盆地 B柴达木盆地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中考初三试题).黄河下游“地上河”的重要成因是.上游土地荒漠化 B中游水土流失严重c.华北平原大量引水灌溉 d下游支流众多(中考初四试题)国内是一种水旱灾害频发的国家,与此有关的重要自然因素是人们对森林乱砍滥伐 B夏季风的不稳定性 c.处在板块交界处 .煤、石油等燃料大量燃烧中国自然资源考试内容 运用资料分析国内土地资源的重要运用类型、分布特点,理解国内的土地政策。 运用资料分析

6、国内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以及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运用实例,阐明国内跨流域调水的必要性。下面是小强对同窗小明说的四句话:我的家住在淄博市张店区,这里高楼林立,到处是学校、商店、住宅。B我爷爷的家住在东北一望无际的黑土地上,那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C我爷爷带我去了东北长白山区,那里地势崎岖,森林茂密。D我的同窗去了广阔的内蒙古大草原,那里牛羊遍地,我也但愿去看看。请指出.B.C.D选项所描述的四地分别属于哪种土地运用类型?国内的土地政策:十分爱惜和合理运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国内土地资源现状优势:国土广阔,土地资源总量丰富,类型齐全,为国内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副渔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劣

7、势: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小,耕地、林地少,难运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局限性,特别是人与耕地的矛盾突出。全国土地日每年6月25日什么是水资源 水资源是指可以被人类运用的淡水资源。重要是河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仅占全球淡水资源的0.3%。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空间分布特点: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时间分布特点:夏秋季节多,冬春季节少。解决水资源局限性的措施存在问题解决措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兴修水库水挥霍 水污染节省用水 防治水污染海水淡化南北方水土资源比较初三结业试题)5.读下表,该地区最有助于发展国内某地土地类型构成表类型草地林地耕地其他比重7%17%46.%3.7%A.

8、畜牧业 林业 .渔业 .种植业(中考初四试题)9.右图为国内土地资源分布图,其中图例表达的土地资源类型为A耕地 B草地 C林地 D.沙漠居民和聚落考试内容 运用地图、资料,阐明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在地图上指出三大人种的重要分布地区。 举例阐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用实例阐明加强国际经济合伙的重要性世界人口增长特点 人口的增长速度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人口增长缓慢,发展中国家则增长快,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趋快。下图点表达某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该国最有也许位于 A. 欧洲西部 B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C. 亚洲南部D. 拉丁美洲右图是某国人口的增长图,

9、下列说法对的的是A目前该国人口数量居世界首位B50年内该国人口增长了10.1亿该国也许位于欧洲西部D.该国人口增长呈加快趋势世界人口分布特点图4.5举例阐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居民建筑本地的气候特点居民的建筑特点因纽特人的冰屋寒冷用本地易于获得的冰块构筑的小冰屋,墙体很厚,有助于保持室内的温度。黄土高原的窑洞比较干燥黄土高原有堆积很厚的黄土层,本地居民就地取材,运用黄土层挖成窑洞,冬暖夏凉。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竹楼地处热带,炎热多余,比较潮湿竹楼通风较好,楼上比较凉爽,相对也比较干爽。结识区域考试内容 运用地图阐明某一大洲、地区和国家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运用地图和有关资料归纳

10、出某一大洲、地区和国家的地形、气候、河流特点,阐明对本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国家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特点,说出该国家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中考)读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资料图,下列说法对的的是( )A. 这些国家重要出口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处在有利地位B. 多数国家大多余口工业制成品C. 这些国家形成单一商品经济D. 少数国家因大量出口商品,已跻身发达国家之列9(8分)读巴西图,完毕下列问题。(1)图中A点的经纬度是 ,该点位于 (东或西)半球。()根据图示判断,巴西大部分国土位于五带中的 带,根据是 。(3)从河流的流向看,B、C两地海拔较高的是 。(4)根据图中信息判断

11、,D地种植的重要农作物是 。()亚马孙河注入 洋,该河流域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俄罗斯图(1)A地气候类型为 气候,甲、乙两图中符合该地气候特性的是 。 (2)从图中河流的流向推断,西伯利亚地区的地势特性为 。(3)俄罗斯大部分地区冬季寒冷而漫长,重要因素是 (1)目前印度人口已经超过10亿,是世界第_人口大国。()印度是世界农业大国之一,该国的粮食作物重要有小麦、高粱和_。(3)印度大部分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图中显示该气候特点是全年气温_;降水重要集中在_月至_月4个月中,有明显的_季和_季。(1)两国中面积较大的是_,判读根据是_。(2)乙国中亚平宁山脉的走向是_。(3)根据两国的地理位置判

12、断,E、F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_。(4)甲图中国家发展工业的资源优势是_,其地辨别布特点是_,该国依托本国资源发展了_工业。天气和气候考试内容 懂得“天气”和“气候”的区别,能在生活中对的使用,能辨认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朴的天气预报图。下列天气符号所代表的天气与图中人们所进行的活动与否妥当?(中考初四试题)(P74)1.下列符号所代表的天气与人类活动组合最为合理的是户外运动 B晾晒衣服 C 播种小麦 D高空作业(中考初二试题)4读淄博市某日天气预报图,下列有关该日天气的说法对的的是.最高气温32出目前正午2时 B.气温日较差为9 C.天气多云 D.天气晴转多云 天气和气候考试内容、会阅读气温

13、曲线图阐明气温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阅读世界平均气温分布图,阐明世界气温分布特点。、会阅读降水量柱状图阐明降水随时间的变化特点;能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阐明世界降水的分布特点。、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图,阐明重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并会简朴描述气候类型的特性;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举出生活中的实例,阐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阅读气温曲线图图3.1 图.13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图3.1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特点 一般来说,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在山地,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减少,大体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14、。阅读降水量柱状图,懂得降水的季节变化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状况图321降水分布规律 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地区,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中纬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会读世界气候分布图图.3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广州的年平均气温比北京要高,其重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洋流因素 试分析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中所蕴涵的地理原理。 地势的高下影响气温的垂直分布。图中A、B、C三地的气候特性与图二气温与降水量分布图相吻合的是 地,该气候类型是

15、,气候特性是 。(3分)(3)图中、两地的降水有较大差别,导致该差别的重要因素是 。(1分)读下图,导致两种动物生活环境差别的重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 B人类活动C.海陆位置 D.地形地势从世界看中国考试内容 运用地图阐明国内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以及国内在五带中的位置;能在地图上查找国内领土的“四至点”;运用有关资料分析国内地理位置的优越性;读图记住国内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名称和简称。中国的地理位置图.1中国的地理位置,领土“四至点”图14分析国内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一)纬度位置的优越性 利于发展农业生产(二)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利于发展农业生产、 发展海洋事业、利于对外交往和合伙国内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16、纬度位置:国内领土南北跨越的纬度近5度,大部分在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国内所处的纬度位置和南北的气候差别,为国内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海陆位置:国内是一种海陆兼备的国家。东部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使国内东部广大地区在夏季风湿润气流的影响下,雨量充沛,有助于农业生产;沿海地区也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同海外各国交往。西部进一步亚欧大陆内部,使国内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往来。识记国内个省级行政区的位置、名称、简称从世界看中国考试内容 运用有关数据阐明国内人口增长趋势;理解国内的人口国策;阅读中国人口分布图阐明国内人口的分布特点;运用中国民族分布图阐明国内民族的分布特点。

17、理解国内的人口国策目前,由于国内人口基数大,每年的新增人口多,给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都带来巨大的压力。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国内政府把筹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国内人口分布特点图1.11国内民族分布特点 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最为集中,少数民族的分布相对分散。各少数民族重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各民族的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读中国地图,完毕下列问题(1)据图判读杭州大体的经纬度。(2)图中标注都市中,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_,该都市所在省的简称是_。(3)图中AB一线是国内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阐明该界线的地理意义。(4)请据图描述

18、国内的纬度位置,并阐明国内纬度位置的优越性。(中考初三试题)7.月,一辆牌照为“鄂D 732”的汽车满载救灾物资开往玉树地震灾区,该批物资来自右图中的A.省 B.省.省 D.省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内容及形式 地球与地图% (78分) 世界地理15% (78分) 中国地理7% 3分左右 单选题15个。每题分,难度减少。 综合题4个,一般是中国地理个,世界地理1个。地球和地图考试内容一、地球与地球仪1.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2描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点。3.用地理现象阐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4.用经纬网拟定任意地点的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和所处的温度带。近几年的中考题中从未浮现过图1.

19、2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方向周期产生的地理现象地球的自转自西向东一天(24小时)昼夜交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东边地区总是比西边地点要早或早看到日出。地球的公转自西向东一年昼夜长短的变化;一年中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的变化 ;五带的形成(中考题)(见金榜中考题P2)1下列现象由地球自转引起的是淄博春夏秋冬四季变化明显.当淄博球迷晚上观见解国网球公开赛李娜夺冠电视直播时,巴黎正值白天C.学校操场上旗杆影子的长短有季节性变化 D.淄博冬季白昼时间比夏季短运用经纬网定位(经纬度、半球位置、所处温度带) 图14 图10拟定某点经纬度越往西度数越大,是西经;越往东度数越大,是东经。

20、越往南度数越大,是南纬;越往北度数越大,是北纬。低纬度:03;中纬度:060;高纬度:0(中考题)(见金榜中考题P12)(1)请据图判断杭州市大体的经纬度: ; 。()图中标注都市中,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 。纬度的划分与南北半球的划分 图1.1 纬度的划分:从赤道开始向南、向北各分为0。赤道以北为北纬,习惯上用“N”做代号;赤道以南为南纬,习惯上用“S”做代号。 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与两极之间的距离相等,它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经度的划分与东西半球的划分 图1.1 经度的划分: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为10,向东的180属于东经,习惯上用“E”做代号;向

21、西的80属于西经,习惯上用“W”做代号。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国际上习常用20和16E构成的经线圈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拟定半球位置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构成的经线圈。2W以东过本初子午线到10E的半球为东半球;20以西过10经线到160E的半球为西半球。00的范畴,虽然为西经度,但属于东半球;160E8的范畴虽然为东经度,但属于西半球。读东南亚有关图,完毕下列问题。(淄博市初二地理小中考题)()图中A点的经纬度是 ,该点位于 (东或西)半球。()根据图示判断,东南亚重要位于五带中的 带,根据是 淄博市初四中考题(P)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南极地区地处五带中 带,判断的根据是 地球和地

22、图考试内容 二、地图 会在地图上辨别方向,会应用比例尺在地图上量算距离。 .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辨认山峰、山脊、山沟等地形。判读坡度的陡缓,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 3.会在地形图上辨认山地、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五种重要地形类型。 4能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在地图上鉴别方向 一般定向法:既无指向标,又无经纬网的地图,按“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方向。 指向标定向法:要按指向标来判断方向,指向标箭头一般批示正北方向。 经纬网定向法:读经纬网地图,要按纬线批示东西方向,经线批示南北方向来鉴定方向。不管经纬线的形状如何,只要在同一条经线上,它们之间只有南北方向的差别而无东

23、西方向的差别;只要两点在同一纬线上,它们之间只有东西方向的差别,而无南北方向的差别。对于北极点来说它的周边都是正南方;对于南极点来说,它的周边均是正北方。读图,判断A点在B点的什么方向,C点在B点的什么方向,C点在A点的什么方向。解析:本题考察在经纬网地图上判断方向。图中经度数向东增大,纬度数向北增大,由经纬度数字的递增规律可以推断本经纬网表达的区域为东经和北纬。A、B两点同在一条经线上,且A点纬度高,因此,点在B点正北方向。、C两点同在一条纬线上,且C点经度大,因此,C在B的正东方。C点所在经线在点以东,纬线在A点以南可推断C在的东南方向。 答案:正北 正东 东南新加坡位于曼谷的 方向等高线

24、地形图的判读 根据等高线数值判断地势高下:等高线上的数值为海拔,数值大即海拔高,地势高;数值小,即海拔低,地势低。 根据等高线的疏密限度判断坡度陡缓: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根据等高线形状判断地形类型: 山顶: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是中心高四周低。 盆地:等高线闭合或基本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心低、四周高。 山脊: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凸出。 山沟: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凸出。 陡崖:多条高度不同的等高线相重叠。 鞍部:位于两个山顶之间相对较低的部分。读等高线地形图辨认地形图1.9读图判断地形图1.0淄博市小中考题读某地等高线示意图,下列说法对的的是A.甲山的海拔超过900米 B乙处也许

25、有河流通过C.丙处为陡崖.张庄在王村的正北方向读某地等高线示意图,下列说法对的的是A处也许有河流通过 B地为鞍部C甲地海拔低于乙地.地最适合开展攀岩运动 比较地和地坡度的陡缓。读图回答问题。 (1)在攀登山顶时,分别设计了CB和DB两条路线,若仅从地形考虑, _路线较为省力,因素是: (2)、B两山峰之间有高山缆车相通,电缆车的行驶速度为每分钟200米,从B山到A山大概需要_分钟。 解析:本题既考察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又考察比例尺的运用。CB和DB两条路线相比,B通过的地区等高线稀疏,阐明坡度较缓和,若仅从地形考虑,沿此线登山较容易。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量得两山峰之间的图上距离为2

26、. cm,可计算出两山峰间的实地距离为2.1千米,已知电缆车的行驶速度,可计算出行驶在两山峰的时间约为05分钟。 答案:(1)D B通过的地区等高线稀疏,阐明坡度较缓和 ()105分钟陆地和海洋考试内容 会运用地图和数据描述地球上海陆分布特点;能在地图上辨认七大洲和四大洋。 会举例阐明地球表面海陆在不断运动变化之中;会用板块构造学说阐明世界出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关系。读麦哲伦船队环球路线图,想一想:麦哲伦船队从西班牙出发,绕地球航行一圈,依次通过了哪些大洋?(中考初二)3.下列事例不能证明地球表面海陆变迁的是 A.青藏高原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B南极洲发现煤田C.台湾海峡海底发现古河道和森林遗迹 D.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板块构造学说的应用图.9(1) A大洲与长城站隔海相望,名称是 ;B、C、D分别表达环绕南极大陆的三个大洋,其中是 。()该区(东南亚)多发生地震,是由于位于亚欧板块、 板块和 板块交界处。(2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