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暖对人类健康影响综述

上传人:jin****ng 文档编号:202902580 上传时间:2023-04-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6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全球变暖对人类健康影响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全球变暖对人类健康影响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全球变暖对人类健康影响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全球变暖对人类健康影响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球变暖对人类健康影响综述(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全球变暖对人类健康影响综述廖桑永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北京 100875) 摘 要: 在全球变暖大背景下,自然、社会环境方方面面都受到了深刻的影响。 本文系统、综合、全面地分析论述了全球变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全 球变暖对人类健康影响的机制,阐述了全球变暖对人类健康的主要影响方式,以 及人类所受到的威胁。最后结合现状提出了建议和对策。关键词: 全球变暖,人类健康,影响0 引言不论是否注意到新闻中报道夏季空调病患例逐年增多,也不论是否留意到苍 蝇蚊子在一年中出现的时间提前并且消失的时间延后,或者是暴雨洪灾造人人员 伤亡的数字节节攀高,甚至是某些地区由于气候变得干旱导致颗粒

2、无收而饿殍遍 野。全球变暖这一被普遍关注的现象正在人类身旁并且无时不刻地对人类健康产 生着深远的影响。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每年因气候变暖而死亡的人数超过 10 万 人,如果世界各国不能采取有力措施减缓气候变暖,到 2030 年,全世界每年将 有 30 万人死于气候变暖。1 全球变暖对健康的影响机制全球变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主要是对人类居住的环境产生的影响,而由环境 进一步对人类的生活方式、生活水平、生命保障产生影响。1.1 大气环境的影响全球变暖与大气环境本来就是密切相连。由于工业革命以来,煤炭、石油等 工业燃料的燃烧导致大气组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使得 CO2 等温室气体向大气环 境大量排放,才致

3、使全球温度的上升。而全球变暖,又对大气环境有一系列的反 馈。比如全球变暖使得一些地区气候变得干旱、气压出现异常、气溶胶出现有毒 物质等。周启星研究指出1,大量事实表明,由于气温的升高,加快了光化学反 应的速率,从而使大气中 O3 浓度得以上升,进而加剧大气污染,对人的健康产 生影响。又如全球变暖导致某些有毒物质挥发速度增加,随着气体被人体吸收而 对人的健康产生巨大的威胁,其中全球变暖与挥发速度作用的有关机理仍不清楚 需要进一步研究。1.2 水环境的影响全球变暖对水环境的影响较为复杂。一方面,全球变暖对世界各地水资源的 影响不尽相同。仅在中国,就有学者对北方径流增多还是南方径流增多各持己见。 但

4、可以肯定的是,全球变暖必将导致一些地区变得更加干旱,另一些地区则变得 更加湿润,并且导致旱灾和洪灾的发生。由于生物圈、人类等都与水息息相关, 所以水资源的增减必将对人的生活方式产生巨大的影响。另一方面,气候变暖后,世界上一些地区由于蒸发量增大,导致径流量趋于 减少。因此河水中的污染物质比容得到增大,加重了河水原有的污染程度。同时 河水温度的上升,也会加大一些以沉淀形式存在的重金属溶解度,促进河水沉积 污染物的溶解释放和底泥废弃物的分解2。因此由于气候变暖导致水质下降,对 人类健康产生影响。另外,水环境又是与土壤、生物、大气环境关系最为密切的环节,水环境对 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影响都会导致一系列的

5、变化,最终对人类产生影响。1.3 土壤环境的影响全球变暖对土壤环境的影响较之大气、水环境并不明显,而且迟缓。但是它 的影响确实深刻的。全球变暖后,土壤微生物活动加强从而使土壤有机质的分解 过程加快,导致土壤环境中污染物的大量释放,间接对人的健康产生威胁。另外,一方面,有关研究表明1,全球变暖会使土壤化肥施用量大大增加。 另一方面,由于全球变暖,使得农作物害虫、杂草得到更优越的条件,生存范围扩大。所以这会导致农民施用大量的化肥、农药和除草剂,加剧了土壤环境的污 染。土壤中的这些污染,通过农作物的吸收吸附而被人类食用,间接地对人类健 康产生影响。除此之外,土壤污染物通过降水被携带到河流中,通过分解

6、释放到 大气中,从而对人类健康产生影响。1.4 生物环境的影响生物环境与人类一样,时时刻刻都受到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的影响 和制约,而生物环境与人类也互相影响和制约。植物自身数量的多少和性质的变化,对大气和土壤中CO2和有毒物质的吸收 数量,以及向大气中排放02的多少有重要的影响。另外农作物受到全球变暖的 影响,某些地区的产量急剧减少,将严重影响当地居民的营养水平,从而对健康 产生威胁。动物受到全球变暖的影响,物种之间的适应性差异和迁移性差异将会导致一 个地区内物种构成和物种多样性发生巨大的变化,继而对整个自然环境产生巨大 的影响。生物环境中微生物受到全球变暖的影响,对人类健康发生作用的

7、明显变化是 直接影响人类健康的最主要因素。2 全球变暖对健康的主要影响2.1 非病原疾病的影响2.1.1 热浪影响气候变暖对人类健康的最直接影响就是热浪袭击的频率和强度增加,热浪和 高温使病菌、病毒、寄生虫更加活跃,会损害人体免疫力和疾病抵抗力,导致与 热浪有关的心脏、呼吸道系统等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 3。有关研究表明, 天气-死亡率的变化趋势可以用“热阙”的概念说明,当气温超过“热阙”时, 死亡率显著增加。但各地“热阙”温度值不尽相同4。对上海 1980-1989 年 10 年间的研究发现,当夏季气温超过34C时死亡率急剧上升。而梁超轲的研究表 明【6,武汉和南京的气温高于30C时,随着

8、每日温度的增高,死亡人数增高。1988 年7月,南京热浪高温达36-38.5C,每日31-38C的气温持续13个小时,从而 导致中暑的发生,南京1988年7月 4日持续高温,共发生4500例中暑, 124例 死亡。热浪和高温对心脑血管疾病有重大影响。心脑血管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和脑 血管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危害生命健康的病【7。程义斌等【8在武汉的研究结果发 现,高温期心脑血管疾病平均日死亡数是非高温期的 1.92 倍,占夏季心脑血管 疾病死亡的 31.8%。郭玉明等【9的研究指出热浪开始当日最高气温较之前一日, 假若升温幅度越大,居民心肌梗死的死亡风险随之越大。气温除了对心脑血管疾病有重大影响,

9、对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和死亡也有一 定的影响。刘玲等【10的研究表明,热浪过程中气温越高,湿度越高,对呼吸系统 疾病死亡的影响就愈大。2.1.2 光化学影响气候变暖使得温度增加,高温会加快大气中化学污染物之间光化学反应的速 度,造成光化氧化剂的增加,这些污染物被称为二次污染,由此诱发一些疾病。 比如眼睛炎症、急性上呼吸道疾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等【11。虽然紫外线有杀菌灭毒、增强免疫力、促进人体对钙和磷等微量元素的吸收 等功效,但是过多的紫外线会导致人体健康受到危害。温室气体中的氟对大气臭 氧有非常大的破坏性,因此会增加紫外线辐射。张庆阳等【3指出,平流层臭氧每 减少 1%,白内障

10、患者增加 0.6%,他们还指出,美国的研究表明臭氧量减少 1% 而增加的UV-B (中波紫外线,部分可被臭氧层吸收【4),能够使白种人皮肤癌患 病率约增加 3%。过量的 UV-B 还会破坏人的免疫系统,降低人的免疫力。另外, UV-B辐射除了增加皮肤癌发病率外,还易导致白内障病例的发生。2.1.3 作物减产的影响不可否认,全球变暖使得地球整个生态系统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从而 农业、畜牧业、渔业都会受到波及和影响。而这种影响可能使某一地区粮食增产,但是仍然有很多地区,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粮食生产本来就严重不足,因为气候变 暖、变干,或者是诸如厄尔尼诺现象等因素导致暴雨洪灾,更加重了粮食的短缺 情

11、况。另外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淹没了大量的农田,导致农作物减产。从而 使得一些地区的人们因粮食不足而发生与营养不良相关的疾病。而且这种影响对 儿童影响更甚,所以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这种影响将会长期存 在。因此延长了全球变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时间。2.1.4 极端气象灾害的影响全球变暖极有可能增加干旱、水灾、暴风雨、热带风暴等极端天气发生的概 率,从而增加由于灾害导致的死亡率、伤残率以及传染病的发病率等。比如洪水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可分为短期影响、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短期影 响主要是指灾害中人员伤亡;中期影响主要是传染病的传染;长期影响则主要是 由于洪水造成的经济困难和生命财产损失而导致

12、的精神压抑12。2.2 病原疾病的影响由于许多病原性媒介疾病属于温度敏感型。因此由于全球变暖,使得媒介疾 病的流行范围扩大,并且助长它们传播和感染的强度。2.2.1 虫媒疾病的影响虫媒疾病,顾名思义,指的是病原体由虫媒作为中间宿主或寄生繁殖,继而 传播到人的疾病。气候变暖引起气候带边缘的改变,北半球温度带热带、亚热带、 温带都往北扩,造成虫媒疾病传播的地理分布扩大,使得发病区向北推移。另外, 气候变暖及其造成的极端气候事件,给生态平衡,尤其是微生物生态平衡带来严 重影响,对疟疾、丝虫病、吸血虫病、登革热、黄热病、裂谷热、脑炎等虫媒疾 病的传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3。气候变暖使蚊子等昆虫的生产范围

13、扩大、生存时间延长、传播疾病能力增强。 在全球变暖造成的暖冬,由于冬季不冷,那些害虫和病菌能够安然越冬,加大对 人类健康的威胁。在周晓龙等13的研究指出,若以中国平均气温在2030 年和2050 年分别上升1.7C和2.2C为基础进行预测,未来全国血吸虫病流行区将随其后变暖而北移至 黄淮流域, 2050 年扩大至山西、陕西南部及新疆南部大部分地区。此外,疟疾、登革热等虫媒疾病随着全球变暖发病区扩大和发病率增大的研 究也已有很多,不胜枚举。总之,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虫媒疾病对人类健康的 威胁越来越大。2.2.2 动物传媒疾病的影响20 世纪 90 年代的不良气候环境出现了一些新的啮齿类动物媒介病

14、,如致死 性的“汉塔病毒肺病综合症”。人吸入藏在啮齿动物分泌物或排泄物中的病毒颗 粒,可能患上该病。1993 年美国南部在气候变暖形成的持久干旱后又突然连降 暴雨,这种极端恶劣气候变化导致这种病的爆发。加之干旱导致啮齿类动物天敌 减少,而暴雨又使自然环境给其提供了大量的食物,啮齿类动物得到大量繁殖。 许多动物携带活动或暂时不活动的病毒进入人类居住区,并将疾病传给人14。这 一事件是啮齿类动物直接将病毒传染给人类,而导致这种传播的主要因素是极端 恶劣的气候。气候变暖助长了动物传媒疾病的病原体的存活变异和传播。随着气候变暖, 病原体将突破其寄生、感染的分布区域,形成新的传染病,或是某种动物病原体

15、与野生或家养动物之间的基因交换,致使病原体变异从而躲过人体免疫系统,引 起新的传染病3。比如由候鸟、家禽传播的禽流感、奶牛传播的疯牛病等都随着全球变暖的趋 势有进一步恶化态势。2.2.3 水媒疾病的影响全球变暖可能导致水质恶化或引起洪水泛滥进而引起一些疾病的传播。在降 水较多的部分陆地地区,由于水位上升,人们饮用最多的是靠近地表的水,而地 表水的水质因地表物质污染而下降,人们饮用后,易患诸如皮肤病、心血管疾病、 肠胃病等各类传染性疾病4。而且在一些落后的地区,由于水处理技术不达标, 导致很多有毒物质和病菌都被直接饮用,致使健康身体受到损害。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气温的增加、海平面的上升、洪水的

16、频发以及环境的恶化,都会使得各种水媒疾病如霍乱、腹泻、痢疾等发病率增加7。2.2.4 过敏性疾病的影响气候变暖使得空气中的真菌孢子、花粉和大气颗粒物随气温增高而浓度增加, 是人群中枯草病、过敏性哮喘等过敏性疾病增加。伴随气候变暖,真菌繁殖速度 加快,花粉数量增多,并且有向北推移的趋势,因此除了病毒、细菌对疾病的影 响外,还要主要全球变暖导致的过敏性疾病对人类健康产生的影响。3 全球变暖对健康影响的主要对策应对全球变暖对人类健康产生的威胁,首先是要应对全球变暖。即加强工业 生产中对co2等温室气体排放的监控力度,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减少二氧化 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并且通过植树造林等措施增加碳汇

17、,减缓或抑制全球变暖 的趋势。从源头解决全球变暖对人类健康产生的危害。其次要建立完善的防控治理机制。建议气象部门与卫生、环保部门合作。由 气象部门监控天气和气候变化,并给卫生环保部门提供可能出现的天气及导致的 疾病情况,由卫生部门实时研究针对主要流行病、传染病的处理对策。并不断提 高医疗水平。加深气象气候、环境、生物、社会、卫生等学科交叉部分的研究,深入探讨 气候、生物、环境、流行病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为预防和治理工作奠定科学的 基础,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另外,加强对居民的宣传。增强居民对气候变化与传染病之间关系的警惕性。 并且倡导居民加强身体锻炼,提高身体素质,预防疾病入侵。最后,要加强国际

18、交流。由于全球变暖是全球性的问题,而全球变暖导致的 海平面上升、粮食危机、传染病只在部分地区有影响。比如我国粮食随着温度升 高有增产的趋势。但是各国间应该通力合作,共同应对全球变暖对人类健康产生 的威胁。4 展望全球变暖虽然是当前气候变化的主要趋势,且对人类健康有重大威胁。但是 由于全球变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大多通过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生物环 境等作用到人的身上,而且全球变暖也可以通过一系列措施减缓或抑制,因此只 要通过碳排放的减少,科研的深入,医疗水平的提高,防控治理机制的建立与完 善,全球变暖对人类健康的威胁影响将会逐渐减少。参考文献I 周启星.气候变化对环境与健康影响研究进展J.气

19、象与环境学报,2006, 22 (1): 38-44. 周启星,朱荫湄.西湖底泥不同供氧条件下有机质降解及CO2与CH4释放速率的模拟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1999, 19 (1): 11-15. 张庆阳,琚建华,王卫丹,等.气候变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J.气象科技,2007, 35 (2):245-248.4瞿忠琼,陈昌春.全球变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与对策研究J.四川环境,2004, 23 (5):72-75.刘学恩.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群健康的潜在影响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1997,24 (3):159-161.梁超轲.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J.医学研究通讯,1999,28 (9): 77-

20、80. 王灏晨,路风,武继磊,等.中国气候变化对人口健康影响研究评述J.科技导报,2014,32(28/29):109-116.程义斌,金银龙,李永红,等武汉市高温对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影响J.环境与健康杂志, 2009,(3): 224-225.郭玉明,王佳佳,李国星,等.气温变化与心脑血管疾病急诊关系的病例交叉研究J.中华流行病杂志, 2009, 30(8): 810-815.10刘玲,张金良.热浪与非意外死亡和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病例交叉研究J.环境与健康 杂志, 2010, 27(2): 95-99.II 胡夏嵩,赵法锁.浅析全球变暖的成因与人类健康J.灾害学,1999, 14 (4):

21、77-80.12 马玉霞,王式功.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J.环境研究与监测,2005, 18 (1):7-9.13 周晓龙,杨坤,洪青标,等.气候变暖对中国血吸虫病传播影响的预测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4, 22(5): 262-267.14 贺淹才.全球变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J.广东科技,2002, (12): 43-46.Summary of the impact of global warming onhuman healthLiao Sangyong(School of Geography,BNU,Beijing 100875)Abstract: In the co

22、ntext of global warming, all aspects of natural and social environment have been profound impact. This paper analysis and discusses the impacts of global warming on human health systematically and synthetically and comprehensively. The paper analyzes the mechanism of the impacts of global warming on human health, and describes the approach of the impact of global warming on human health, and threats that suffered by human beings. At last, the paper combining with the status quo and put forward some proposals and countermeasures.Key words: Global warming,human health,impact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