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5)-建筑室内环境舒适度的影响因素

上传人:bei****lei 文档编号:202900029 上传时间:2023-04-23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3.69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3章(5)-建筑室内环境舒适度的影响因素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第3章(5)-建筑室内环境舒适度的影响因素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第3章(5)-建筑室内环境舒适度的影响因素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资源描述:

《第3章(5)-建筑室内环境舒适度的影响因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章(5)-建筑室内环境舒适度的影响因素(3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3章 建筑室内环境舒适度的影响因素【学习目标与要求】 本章分别介绍了建筑热湿环境影响因素,包括对建筑外热湿环境影响的因素,如太阳辐射、风速、气温、气湿等,以及对室内热湿环境主要因素气温、气湿、气流和热辐射。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应掌握建筑室内热湿环境的影响因素、评价指标,光环境的要素与评价标准,光污染及其危害,声环境的评价及噪声的危害,熟悉建筑外环境对建筑的影响,了解建筑光环境及声环境的度量等知识。3.1 建筑热湿环境3.1.1建筑外环境对建筑物的影响1 太阳辐射(Solar radiation)太阳辐射能是地球上热量的基本来源,是决定气候的主要因素,也是建筑物外部最主要的气候条件之一。太

2、阳是一个直径相当于地球110倍的高温气团,其表面温度约为6000K左右,内部温度则高达2107K。 太阳表面不断以电磁辐射形式向宇宙空间发射出巨大的能量,其辐射波长范围为从0.1m的X射线到100m的无线电波。地球接受的太阳辐射能约为1.71014kW,仅占其辐射总能量的二十亿分之一左右。太阳辐射热量的大小用辐射照度来表示。它是指1m3黑体表面在太阳辐射下所获得辐射通量,单位为W/m2。地球大气层外与太阳光线垂直的表面上的太阳辐射照度几乎是定值。在地球大气层外,太阳与地球的年平均距离处,与太阳光线垂直的表面上的太阳辐射照度为I0=1353W/m2,被称为太阳常数。它是用来表达太阳辐射能量的一个

3、物理量。 由于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在逐日变化,地球大气层上边界处与太阳光线垂直的表面上的辐射照度也会随之变化,低纬地区太阳辐射强度的年变化小,高纬地区太阳辐射强度的年变化大。一年中1月1日为最大,为1405W/m2;7月1日为最小,为1308W/m2,相差约7%。计算太阳辐射时,如果按月份取不同的数值,可达到比较高的精度。表3-1给出了各月份地球大气层外边界太阳辐射照度。表3-1 各月份地球大气层外边界太阳辐射照度1月份123456789101112辐射照度(W/m2)1405139413781353133413161308131513301350137213922风(Wind) 风是指由于大

4、气压差所引起的大气水平方向的运动。地表增温不同是引起大气压力差的主要原因,也是风形成的主要成因。风可分为大气环流与地方风两大类。由于照射在地球上的太阳辐射不均匀,造成赤道和两极间的温差,由此引发大气从赤道到两极和从两极到赤道的经常性活动,叫做大气环流。它是造成各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见图3-1。图3-1 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地方风是由于地表水陆分布、地势起伏、表面覆盖等地方性条件不同所引起的,如海陆风、季风、山谷风、庭院风及巷道风等。风向和风速(或风力)是描述风的特征两个要素。通常,人们把风吹来的地平方向确定为风的方向,如风来自西北方称为西北风,如风来自东南方称为东南风,在陆地上常用1

5、6个方位表示。风速则为单位时间风所行进的距离,用m/s来表示。风速的观测资料有瞬时值和平均值两种,一般使用平均值。气象台一般以距平坦地面l0m高处所测得的风向和风速作为当地的观察数据。风力的等级用蒲福(Francis Beaufort)风力等级来描述,见表3-2。 表3-2 蒲福风力等级表2风力等 级自由海面状况(浪高)陆地地面征象距地l 0m高处的相当风速(m/s) 一般(m)最高(m) 0静,烟直上00.2 10.10.1烟能表示方向,但风向标不能转动0.31.5 20.20.3人面感觉有风,树叶微响,风向标能转动1.63.3 30.61.0树叶及微枝摇动不息,旌旗展开3.45.4 41.

6、 01.5能吹起地面灰尘和纸张,树的小枝摇动5.57.9 52. 02.5有叶的小树摇摆,内陆的水面有小波8. 0l 0.7 63. 04. 0大树枝摇动,举伞困难10.813.8 74. 05.5全树摇动,迎风步行感觉不便13.917.1 85.57.5树枝折毁,人向前行,感觉阻力甚大17.220.7 97. 0l0.0建筑物有小损,烟囱顶部及平屋摇动20.824.4 109.012.5可使树木拔起或使建筑物损坏较重,陆上少见24.528.4 1111.516. 0陆上很少见,有则必有广泛破坏28.532.6 1214.0陆上绝少见,摧毁力极大32.736.9为了直观地反映出一个地方的风向和

7、风速,通常用当地的风玫瑰图来表示,见图3-2。风玫瑰图包括风向频率分布图和风速频率分布图,因图形与玫瑰花相似,故名。风向频率是按照逐时所实测的各个方向风所出现的次数,分别计算出每个方向风出现的次数占总次数的百分比,并按一定比例在各方位线上标出,最后连接各点而成。风向频率图可按年或按月统计,分为年风向频率图或月风向频率图。图3-2(a)表示了某地全年(实线部分)及7月份(虚线部分)的风向频率。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全年以北风为主,出现频率为23;7月份以西南风为最盛,频率为19。图3-3(b)给出了某地各方位的风速频率分布。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一年中以东南风为主,风速也较大,西北风所发生的频率虽

8、较小、但高风速的次数有一定的比例。图3-2 某地的风玫瑰图(Breeze rose diagram)3(a) 风向频率分布图;(b)风速频率分布图 3 室外气温(Outdoor air temperature)室外气温一般是指距地面1.5m高、背阴处的空气温度。大气中的气体分子在吸收和放射辐射能时具有选择性。它直接接受太阳辐射的增温是非常微弱的,主要靠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波长在3120m范围)而升温,因此,地面与空气的热量交换是气温升降的直接原因。在冬季和夜间,有效天空温度低,由于地面向空间的长波辐射作用,地表较空气要冷,这样与地表所接触的空气就会被冷却。图3-3 室外空气温度变化 因此,影响

9、地面附近气温的因素主要有:1)入射到地面上的太阳辐射热量,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2)地面的覆盖面,例如草原、森林、沙漠和河流等以及地形对气温的影响;3)大气的对流作用以最强的方式影响气温;无论是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的空气流动,都会使两地的空气进行混合,减少两地的气温差异。 气温有年变化和日变化。一般在晴朗天气下,气温一昼夜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图3-3是将24小时所测得的温度值,经谐量分析后所得出的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气温日变化中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最高值通常出现在下午14时左右;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日出前后。这是由于空气与地面间因辐射换热而增温或降温,都需要经历一段时间。一日内气温的最高值和最

10、低值之差称为气温的日较差,通常用来表示气温的日变化。由于海陆分布与地形起伏的影响,我国各地气温的日较差一般从东南向西北递增。例如,青海省的玉树,夏季计算日较差达到12.7;而山东省的青岛市,夏季计算日较差只有3.5。我国多数地区的夏季计算日较差在510的范围内。 一年中各月平均气温也有最高值和最低值。对处于北半球的我国来说,年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大陆地区)或8月(沿海或岛屿),而年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或2月。一年内最热月与最冷月的平均气温差叫做气温的年较差。我国各地气温的年较差自南到北、自沿海到内陆逐渐增大。华南和云贵高原约为1020,长江流域增加到2030,华北和东北南部约为3040,东北的北

11、部与西北部则超出了40。4 室外湿度(Outdoor humidity) 空气湿度是指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这些水蒸气来源于江河湖海的水面、植物及其他水体的水面蒸发,一般以绝对湿度(absolute humidity)和相对湿度(relative humidity)来表示。一天中绝对湿度比较稳定,而相对湿度有较大的变化,这是由于气温的日变化引起的。相对湿度的日变化受地面性质、水陆分布、季节寒暑、天气阴晴等因素的影响,一般是大陆大于海面,夏季大于冬季,晴天大于阴天。相对湿度日变化趋势与气温日变化趋势相反,晴天时的最高值出现在黎明前后,此时虽然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少,但温度最低,所以相对湿度最大;最低

12、值出现在午后,此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虽然较大,但由于温度已达最高,所以相对湿度最低。我国因受海洋气候的影响,大部分地区的相对湿度在一年中以夏季为最大,秋季最小。华南地区和东南沿海一带,因春季海洋气团的侵入,由于此时的温度还不高,所以形成了较高的相对湿度,大约在35月为最大,秋季最小,所以在南方地区的春夏交接的时候,气候较为潮湿,室内地面产生泛潮现象。5 降水(Precipitation) 从大地蒸发出来的水进入大气层,经过凝结后又降到地面上的液态或固态水分,称为降水。雨、雪、冰雹等都属于降水现象。降水性质包括降水量、降水时间和降水强度。降水量是指降落到地面的雨、雪、冰雹等融化后,未经蒸发或渗透

13、流失而积累在水平面上的水层厚度,以毫米为单位。降水时间是指一次降水过程从开始到结束的持续时间,用小时或分来表示。降水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的降水量。降水强度的等级以24小时的总量(mm)来划分:小于l0mm的为小雨;中雨为1025mm;大雨为2550mm;暴雨为50100mm。 影响降水分布的因素很复杂。首先是气温。在寒冷地区水的蒸发量不大,而且由于冷空气的饱和水蒸气分压力较低,不能包容很多的水气,因此寒冷地区不可能有大量的降水;在炎热地区,由于蒸发强烈,而且饱和水蒸气分压力也较高,所以水气凝结时会产生较大的降水。此外,大气环流、地形、海陆分布的性质及洋流也会影响降水性质,而且它们往往互相作用。我

14、国的降水量大体是由东南往西北递减。因受季风的影响,雨水都集中在夏季,变化率大,强度也可观。华南地区季风降水从5月到10月,长江流域为6月到9月间。梅雨是长江流域夏初气候的一个特殊现象,其特征是雨量缓而范围广,延续时间长,雨期为2025天左右。珠江口和台湾南部由于西南季风和台风的共同影响,在7、8月间多暴雨,特征是单位时间内雨量大,出现范围小,持续时间短。 我国降雪量在不同地区有很大的差别,在北纬35。以北到45。地段为降雪或多雪地区。6.地温(Ground temperature) 地层表面温度对地面上的建筑围护结构的热过程有着显著影响,而地层深部的温度变化又对地下建筑的热过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5、。此外,地下水的温度往往取决于地下含水层的地层温度。因此在建筑环境控制中,对地层温度的了解也是十分重要的。 平原地区的地层表面温度的变化取决于太阳辐射和对天空的长波辐射,可看作是周期性的温度波动。按照能量平衡原理,在地面上,白昼因为受到太阳辐射而获得热量,使地表温度高于下层土壤,于是除部分热量与空气对流热交换和部分热量消耗于蒸发外,其余一部分热量从地表向下层传输;到了夜间,地面得不到太阳辐射而冷却,地表温度低于下层土壤,于是下层的热量就向上输送,通过这种方式地层表面的温度波动向土壤深处传递。 为了计算及叙述方便,一般以15m作为恒温层的分界线,深度小于15m的地层称为浅层,大于15m的称为深层

16、。在浅层地层中,不同深度的地层原始温度随时间而变化;而深层地层的原始温度则认为不随时间变化。受地热的影响,深度每增加30m,地层平均温度一般就会增加1左右。3.1.2建筑室内热湿环境(小气候)的影响因素 居室的小气候是指由屋顶、地板、门窗和墙等围护结构,再加上暖气或者空调等温度调节装置的作用,综合形成的不同于室外的室内小气候,我们称之为居室或室内小气候。气温、气湿、气流和热辐射 (即周围墙壁等物体表面温度)是室内热湿环境(小气候)的4个主要因素。这4个主要因素综合作用,直接影响人体的舒适和健康。 我们知道,人体在代谢过程中不断地产生热量,同时也不断地通过传导、对流、辐射和蒸发等方式与外界环境进

17、行热交换。如果产热远远大于散热则可造成机体内热蓄积,导致体温升高;反之则使人体散热过大,导致体温下降。此时,则需要通过体温调节机制来达到热平衡。小气候的变动在一定范围内,机体可以通过复杂的体温调节机制保持体内温度的恒定;如果小气候的变动超过一定的范围,机体的体温调节就会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长此以往将影响人体的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功能,降低机体的抵抗力,增加患病率。例如,长期居住在寒冷潮湿的环境中,易患感冒、冻疮、风湿病和心血关系疾病。如果寒冷强度大,又没有很好的个人防护,此时,机体则处于大量散发热量的小气候环境中,会引起体温的下降,神经系统和其他系统的机能也随之降低,出现无

18、欲和嗜睡状态,血压下降,呼吸减弱,意识消失,最后可能因为中枢神经系统麻痹乃至死亡;反之,在高温、高湿的小气候环境中,人们会感到闷热难耐,疲倦无力,工作效率低下。在严重妨碍体温放散的小气候条件下,可能使体温调节失常,造成中暑,严重时可以导致死亡。1. 空气温度1)温度对人生理活动的影响在小气候的4个要素中,人类最敏感的是气温,它对人体的热调节起着主要的作用。在温度开始升高时,机体的第一个适应过程是皮肤末梢毛细血管扩张,皮肤温度升高,从而使辐射和传导对流散热增加。同时,血液稀释使血流量增加亦使血压有所增加。气温继续增加时,汗腺的活动显著增加,当气温在33以上时,出汗几乎已成为惟一的散热方式。除了血

19、液循环系统所发生的变化以外,在高温作用下,人体的其他系统发生的变化: (1)由于汗液大量分泌,引起体内水分、盐分的损失,甚至引起水盐代谢障碍。 (2)温度对消化液的分泌和胃肠机能有明显影响,高温时胃酸分泌减少,胃的运动机能亦有变化。在气温915,相对湿度72%78%,胃每分钟收缩20次,有固定的收缩波型;当温度增至3234(相对湿度32%40%)时。胃的收减为每分钟1次,收缩波型减少,收缩的曲线不规则。(3)高温还能抑制胰腺和肠腺的活动。(4)在高温作用下人体的代谢和生化过程也会发生改变。(5)高温环境还能使人体的肌肉活动能力下降,进行体力劳动时容易感到疲劳。气温降低时,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

20、,人体皮肤的末梢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皮肤温度减低而使辐射、传导、对流散热减少。因此在低温时人常常倦缩起来,通过减少体表面积而减少散热。低温时人的食欲常增加以增加产热而维持热平衡。寒冷的环境还能使机体甲状腺的活动和内脏器官的代谢活动增加。2)温度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某些疾病,特别是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季节变化与气温的季节变化关系密切,而且这种季节变化在4564岁之间和65岁以上年龄组表现明显,但是性别差异不显著。这可能与老人对温度变化的适应和耐受力差有关。高温环境下机体处于一定的紧张或应激状态,血清急相反应蛋白(APRPS)水平升高。当温度超过38时,体温调节机制暂时发生障碍,从而发

21、生体内热蓄积,导致中暑。中暑表现为热虚脱、热辐射、日射病、热痉挛4种。1988年7月,受热浪袭击使合肥等4个城市死亡人数骤增,对60岁以上年龄组成的人群危害尤为明显。寒冷天气改变了血管弹性、血液黏度、血凝时间、纤维蛋白原含量和小血管的脆性,可使脑血管病人的病情加重。心脏病所造成的死亡有52.2%集中在12月至次年2月。支气管炎的发病指数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加 (通常11月至次年2月发病多),峰值出现在2月份。这是由于环境温度低,人体血管收缩不良,反应延迟,不能很好地适应外界寒冷的刺激所产生的病理性的生物气象效应。在强冷空气入侵时,流脑的发病率往往较高,流脑高峰期为24月,如果气温回升快,则发病率也

22、高。脑卒中发病的特点是最冷月发病多。诱发心肌梗塞的天气因素是高压控制下的干冷空气。3)垂直温差人体生理的影响由于空气的自然对流作用,很多空间均存在上部温度高,下部温度低的状况。一些研究者对垂直温度变化对人体热感觉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虽然受试者处于热中性状态,但如果头部周围的温度比踝部周围的温度高得越多,感觉不舒适的人就越多。下图3-4是头部温差与不满意度之间关系的实验结果。图3-4 头足温差与不满意度之间关系的实验结果5地板的温度过高或过低同样会引起居住者的不满。研究证明居住者足部寒冷往往是由于全身处于寒冷状态导致末梢循环不良造成的。但地板温度低会使赤足的人感到脚部寒冷,因此地板的材料是重要的,

23、比如地毯会给人温暖的足部感觉,而石材地面会给人较凉的足部感觉。表3-3给出了地板材料与舒适的地面温度的对应关系。地板为混凝土地板覆盖面层,所谓舒适的地面温度即赤足站在地板上不满意的抱怨比例低于15%时的地板温度。但过热的地板温度同样也会引起不舒适,下图3-5是一种地板的温度与不满意度之间的实验结果。实验中受试者的身体均处于热中性状态,但对不同的地板温度的热反应却不同。表3-3 不同地板材料的舒适温度56地板面层材料不满意比例15%的地面温度()地板面层材料不满意比例3cdm2,亮度单位见后文),辐射功率相等的单色光中人眼看起来感觉波长555nm的黄绿光最明亮,并且明亮程度向波长短的紫光和长波的

24、红光方向递减。国际照明委员会(CIE)根据大量的实验结果,把555nm定义为同等辐射通量条件下,视亮度最高的单色波长,用m表示。将波长为m的辐射通量与视亮度感觉相等的波长为的辐射通量的比值,定义为波长的单色光的光谱光视效率(也称视见函数),以V()表示。也就是说,波长555nm的黄绿光V()=1,其他波长的单色光V()均小于1(图8-2),这就是明视觉光谱光视效率。在较暗的环境中(适应亮度0.03cd/m2时),人的视亮度感受性发生变化,以=510nm的蓝绿光最为敏感。光视效能K()是描述光能和辐射能之间关系的量,它是与单位辐射通量相当的光通量,最大值Km在=555nm处。根据一些国家权威实验

25、室的测量结果,1977年国际计量委员会决定采用Km=6831m/W,也就是波长555nm的光源,其发射出的1W辐射能折合成光通量为683lm。在照明工程中,光通量是说明光源发光能力的基本量。例如,一只耗电40W的自炽灯发射的光通量为3701m,而一只耗电40W的荧光灯发射的光通量为28001m,是白炽灯的7倍多,这是由它们的光谱分布特性决定的。 2照度 照度是受照平面上接受的光通量的面密度,符号为E。若照射到表面一点面元上的光通量为d(lm),该面元的面积为dA(m2),则有: (3.7) 照度的单位是勒克斯(1ux,lx)。1lx等于1lm的光通量均匀分布在1m2表面上所产生的照度,即1lx

26、=1lm/m2。勒克斯是一个较小的单位,例如:夏季中午日光下,地平面上的照度可达105lx;在装有40W白炽灯的书写台灯下看书,桌面照度平均为2003001x;月光下的照度只有几个勒克斯。 3发光强度 点光源在给定方向的发光强度,是光源在这一方向上单位立体角元内发射的光通量,符号为I,单位为坎德拉(Candela,cd),其表达式为: (3.8)式中的力为立体角,其定义见图83。以任一锥体顶点D为球心,任意长度r为半径作一球面,被锥体截取的一部分球面面积为S,则此锥体限定的立体角为: (3.9) 立体角的单位是球面度(sr)。当s=r2时,=1sr。因为球的表面积为4r2,所以立体角的最大数值

27、为4sr。坎德拉是我国法定单位制与国际SI制的基本单位之一,其他光度量单位都是由坎德拉导出的。1979年10月第10届国际计量大会通过的坎德拉定义如下:“一个光源发出频率为5401012Hz(相当于空气中传播的波长为555nm)的单色辐射,若在一定方向上的辐射强度为1/683W/sr,则光源在该方向上的发光强度为1cd” 。 发光强度常用于说明光源和照明灯具发出的光通量在空间各方向或在选定方向上的分布密度。如一只40W白炽灯泡发出3701m的光通量,它的平均发光强度为370/4=31cd。如果在裸灯泡上面装一盏白色搪瓷平盘灯罩,灯的正下方发光强度能提高到80-100cd,如果配上一个合适的镜面

28、反射罩,则灯下方的发光强度可以高达数百坎德拉。在这两种情况下,灯泡发出的光通量并没有变化,只是光通量在空间的分布更为集中了。4光亮度(亮度) 光源或受照物体反射的光线进入眼睛,在视网膜上成像,使我们能够识别它的形状和明暗。视觉上的明暗知觉取决于进入眼睛的光通量在视网膜物像上的密度物像的照度。这说明,确定物体的明暗要考虑两个因素:1)物体(光源或受照体)在指定方向上的投影面积决定物像的大小;2)物体在该方向上的发光强度决定物像上的光通量密度。根据这两个条件,我们可以建立一个新的光度量光亮度。光亮度简称亮度,单位是尼特(nit,nt),l nt=cd/m2。其定义是发光体在某一方向上单位面积的发光

29、强度,以符号L表示,其定义式为: (3.10)式(3.10)所定义的亮度是一个物理亮度,它与视觉上对明暗的直观感受还有一定的区别。例如同一盏交通信号灯,夜晚看的时候感觉要比白天看的时候亮得多。实际上,信号灯的亮度并没有变化,只是眼睛适应了晚间相当低的环境亮度的缘故。由于眼睛适应环境亮度,物体明暗在视觉上的直观感受就可能会比它的物理亮度高一些或低一些。我们把直观看去一个物体表面发光的属性称为“视亮度”(Brightness或Luminosity),这是一个心理量,没有量纲。它与“光亮度”这一物理量有一定的相关关系。亮度还有一个较大的单位为熙提(stilb,sb),1sb=104nt,相当于1cm

30、2面积上发光强度为1cd。太阳的亮度高达2l05sb,白炽灯丝的亮度约为300500sb,而普通荧光灯表面的亮度只有0.60.8sb,无云蓝天的亮度范围在0.22.0sb。3.2.2室内光环境1.日照 居室日照是指通过居室的门窗进入居室的直接阳光照射。阳光作用于机体可以增强各个系统的机能 (例如免疫力、新陈代谢和组织再生能力,促进机体生长发育,并使人感觉舒服,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阳光中的紫外线具有抗佝偻病作用和杀菌作用。由于直射阳光有提升室温的作用,在炎热地区的夏、秋季节过多的室内日照可能造成室内过热。 为了充分利用阳光的良好作用,保证居室有适宜的日照,应规定冬季居室的最小日照时数和日照面积。

31、一般认为北方寒冷地区冬季南向居室至少应有3h日照 (其他朝向还要多),或者冬至日满窗日照应不低于lh,一般常用冬季最小日照时数表示,即指冬季太阳高度角最小时 (冬至前后)居室所需的最低日照时数。最低日照时数一般是根据日光对室内细菌的杀灭作用和抗佝偻病作用、当地的光气候和居民患病率确定的。夏季则应考虑减少日照,防止室内过热。 室内日照取决于居室的朝向和采光口的构造,同时还受当地光气候和地理条件的影响。要想获得良好的日照,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南向坡度的地段作为建筑用地,并远离大气污染源; 2)建筑物的长轴应为东西走向,建筑物间应有足够的间距; 3)居室应配置在良好朝向的一边,庭院中不应有高大

32、的树木或物体遮光; 4)窗玻璃最好使用无色的,并保持清洁; 5)室内家具布置合理,不能遮挡采光口,以便获得足够的日照; 6)增加室外活动,弥补日照的不足。 2.采光和照明 太阳的可见光和人工光源的可视部分可通过视觉分析器影响大脑皮质,从而影响全身各系统,使机体保持生活活动的正常化和觉醒状态的周期变化。因此,合理的采光和照明对机体具有良好的作用,使视觉机能和神经系统处于舒适状态,提高工作效率;反之,可造成视觉机能的过度紧张,以至于全身疲劳。长此以往,可能促成近视的发生。 1)采光 要满足视觉机能的生理要求,居室的自然照度至少应为75lx。室内自然采光状况,常用采光系数、折射角、开角和窗地面积比值等来表示。 (1)窗地面积比值窗地面积比值 (Ac/Ad)指直接天然采光口的窗玻璃面积与居室室内地面面积之比。根据我国GB5009-1999制定的标准,一般单层钢窗住宅内主室的Ac/Ad。应不小于1/7,窗口上沿离地面不宜低于2m,离地面高度低于0.5m的窗面积不应计入;高寒积雪区的窗面积可适当减半。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