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广播电视中心工程项目商业策划报告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202887024 上传时间:2023-04-23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42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国际广播电视中心工程项目商业策划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国际广播电视中心工程项目商业策划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国际广播电视中心工程项目商业策划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资源描述:

《国际广播电视中心工程项目商业策划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广播电视中心工程项目商业策划报告(4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XX国际广播电视中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 前言2009年第二十四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将在哈尔滨市举办,这将是在黑龙江省举办的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综合性大型国际体育赛事。黑龙江电视台作为主播台,将全面承担本届大冬会的全部电视转播工作。及时而全面的进行大冬会电视转播报道,不仅可以向全世界展现中国冰雪运动健儿的风采,而且可以展示黑龙江电视媒体对国际大型体育赛事的转播能力,从而进一步扩大黑龙江在国际上的影响,同时也是黑龙江打造冰雪产业强省,扩大冰雪旅游影响力的有利契机。依照大型综合性国际体育赛会对电视转播的基本要求,主播电视台必须满足赛会的基本需求:向各国媒体提供国际标准公共电视信号以及制作、传输

2、条件,同时向国内进行实况直播。这在技术上必须有以下三个基础部分构成:建立功能完备的国际广播电视中心(简称IBC),满足国内、国际电视媒体转播报道需求的现场电视转播系统,同时提供相应的电视信号传输系统。第24届大冬会共设5个冰上项目与7个雪上项目,冰上项目的比赛全部在哈尔滨市区举行,雪上项目的比赛分别在亚布力、帽儿山滑雪场举行,其中亚布力滑雪场5个项目,帽儿山滑雪场2个项目。因为亚布力、帽儿山滑雪场距离哈尔滨市区遥远,因此,需要在哈尔滨市区建立主IBC,在亚布力滑雪场建设雪上项目分IBC,以满足届时国内外电视媒体对大冬会转播报道的需求。IBC作为专业的电视技术功能系统,是由信号调度分配系统、信号

3、共享收录系统、演播室系统、后期制作系统、传输系统等部分构成。根据国家广电总局的有关标准,对IBC建筑的结构荷载、层高、工艺流程、配电、消防、电视工艺设计、灯光设计、声学装修、技术功能区的布局等都有特殊要求,远非一般民用建筑所能替代。为完成大冬会的电视转播报道任务,需要在亚布力建立国际广播电视中心作为雪上项目的分IBC,负责雪上项目的信号调度分配、收录共享、制作、包装和传输等任务;同时以2004年投入使用的黑龙江广播电视中心为哈尔滨市主IBC,负责全部冰上项目的信号调度分配、共享收录、制作、包装和传输,并与分IBC之间实现信号互通、素材共享,从而保证大冬会的电视转播工作圆满完成。2 总论2.1

4、国内外大型体育赛事电视转播的发展情况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广播电视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视转播在国内外大型体育赛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型体育赛事,既是体育界的盛事,又是电视界的盛事。电视转播具有直观性和生动性,用图像记录现场比赛,既让不能到现场的观众欣赏到精彩的比赛,又能在事后再现比赛盛况,留下宝贵的历史资料。电视的介入,电视转播的介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体育赛事的组织、运行模式,同时也改变了人们观看和欣赏体育比赛的方式,高质量的电视转播已经成为大型体育赛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相关的调查表明,大型体育赛事的电视观众数量在最近四十年中一直呈现增长的态势。例如,在每届奥运会中,

5、在现场只能有几十万观众零距离欣赏体育比赛的同时,而全世界却有数十亿的观众通过电视镜头来观看、体验和评价奥运会。1996年第26届亚特兰大奥运会期间,全世界有170个国家和地区的电视台转播奥运实况;1998年全世界有246亿人次观看了冬季奥运会;2000年27届悉尼奥运会,全世界人口一半以上约37亿人通过电视观看奥运会开幕式盛况。在奥地利的因斯布鲁克举行的第22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数亿观众,通过电视转播收看了近百场的体育比赛,极大地提高了该运动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电视转播的意义已经不限于一种人们过去获取有关体育比赛信息的渠道,镜头中的真实正在逐渐取代现实中的真实。电视转播

6、毋庸置疑成为了直接决定大型体育赛事成败的重要因素,电视转播成为体育赛事整体规模中最具规模、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2.2 黑龙江电视台现状2.2.1 黑龙江电视台简况黑龙江电视台始建于1958年,1958年12月20日试播,对外呼号“哈尔滨电视台”。1978年8月1日改为“黑龙江电视台”。1981年9月28日实现彩色化播出。1993年6月28日第二套节目开播。1997年10月16日第一套节目通过亚洲2号卫星覆盖中国全境及亚太50多个国家和地区。1999年6月28日第一套节目实现24小时全天播出。四十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来,黑龙江电视台在宣传、队伍建设、广告创收、设备更新换代等方面有了较大发展,

7、在省内受到领导和观众好评,在全国也有较大的影响力和知名度。2004年新落成的黑龙江广播电视中心,更为黑龙江电视台的进一步发展,全面建设数字化、网络化的现代化电视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黑龙江电视台始建于1958年,1958年12月20日试播,对外呼号“哈尔滨电视台”。1978年8月1日改为“黑龙江电视台”。1981年9月28日实现彩色化播出。1993年6月28日第二套节目开播。1997年10月16日第一套节目通过亚洲2号卫星覆盖中国全境及亚太50多个国家和地区。1999年6月28日第一套节目实现24小时全天播出。四十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来,黑龙江电视台在宣传、队伍建设、广告创收、设备更新换代等

8、方面有了较大发展,在省内受到领导和观众好评,在全国也有较大的影响力和知名度。2004年新落成的黑龙江广播电视中心,更为黑龙江电视台的进一步发展,全面建设数字化、网络化的现代化电视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2.2 黑龙江电视台技术现状2009年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将在哈尔滨市举办,黑龙江电视台作为主播台,将全面承担本届大冬会的电视转播工作。黑龙江电视台作为黑龙江省的唯一省级电视台,多次参与并圆满完成国内外大型体育赛事的电视转播工作,具有丰富的冰上、雪上体育项目的电视转播经验。如:在1996年成功地完成了第三届亚洲冬季运动会的所有冰上、雪上项目的现场直播工作,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表扬和肯定;圆满完成

9、了2003年第十届全国冬季运动会的电视转播工作;参与了中央电视台对1998年长野冬奥会、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的电视转播工作;多次对在黑龙江举行的国际单项冰雪赛事进行了成功转播。黑龙江电视台目前有1辆10讯道标清大型数字电视转播车、1辆5讯道模拟电视转播车、1辆3迅道标清电视转播车和1辆卫星传输车。新建的广播电视中心有完整的标清播出、主控、传输、演播室、非线性编辑制作网等系统。2.3 建设2009年大冬会亚布力国际广播电视中心工程的必要性2.3.1 建设高质量的转播系统对于成功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具有重要的影响力电视转播系统已经成为大型体育赛事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成为整个体育赛事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10、之一。只有通过一个功能完备、技术先进的电视转播系统,才能保证大冬会的精彩比赛镜头和画面及时传送到世界各个角落,使得全世界的观众能够欣赏到清晰而优美的精彩比赛电视节目;才能更好地宣传大冬会,扩大大冬会的影响,从而进一步发展大冬会;才能记录并保留大冬会珍贵的影像资料。因此建设高质量、高水平、高标准的电视转播系统已经是大冬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2.3.2 国际广播电视中心是大型体育赛事电视转播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按照大型国际综合性体育赛事电视转播的要求,主播电视转播机构必须满足赛会的基本需求,即建立功能完备的国际广播电视中心(简称IBC),满足国内、国际电视媒体转播报道需求的现场电视转播系统,同时提

11、供相应的电视信号传输系统。IBC是国际广播电视中心的简称,指某国在承办国际或国内大型体育赛事时,所建立的为广播、电视媒体机构提供各项比赛国际标准公共信号,并有偿提供收录、制作、演播室包装、国际卫星传输以及电视专业设备和人员租赁服务的机构。考虑到大冬会冰上项目和雪上项目的比赛场地相隔太远,以及IBC对建筑的特殊要求,因此,计划在哈尔滨市区建立以黑龙江广播电视中心为基础的主IBC ;在亚布力建立分IBC,以满足世界各国电视媒体对大冬会报道的需求。主IBC和分IBC是电视信号的集散地,设有电视资料存储系统、电视制作系统和传送系统等现代化设施,包括信号采集、演播室包装制作、编辑室和传输控制室、广播直播

12、室等,可以提供全数字化的采访、编辑、传输设备,使各国的广播电视工作者能迅速、方便地在哈尔滨和亚布力从事赛会的采访、编辑、评论工作,满足世界各地电视报道人员的需求,并将赛会信号、信息向世界各地传送。2.3.3 建设亚布力国际广播电视中心工程是做好大冬会电视转播工作的需要由于亚布力滑雪场共有5个大项的雪上比赛项目,加之比赛场地较为分散,同时亚布力滑雪场距离哈尔滨市路途遥远,因此需要建立亚布力国际广播电视中心(以下简称亚布力IBC)作为大冬会的分IBC。该系统负责所有雪上项目的信号传输、调度、收录、共享等工作,并与哈尔滨市区主IBC实现信号的双向互相调度传输。由于目前亚布力缺乏必要的电视转播硬件配套

13、设施,如各类演播室、录音室等以及可以作为演播室或录音室用的楼宇和建筑。因此要圆满完成雪上项目的转播,就必须要新建亚布力IBC。2.3.4 为世界电视媒体提供电视节目制作条件对于大型国际赛事的电视转播,主办方电视机构在提供国际标准转播信号的同时,也应当提供相应的节目制作条件。各个参与大冬会转播报到的电视媒体,一方面需要主播电视机构提供实时现场转播信号,另一方面,需要在IBC完成节目包装,专题、新闻等成片的合成制作,因此,亚布力雪上项目IBC工程比须从功能上提供相应的条件,满足世界媒体的需求。考虑到目前世界各国高清电视制式不同,在提供制作条件的同时,也应当提供制式转换服务。2.4 结论综上所述,做

14、好第24届大冬会的电视转播工作是成功举办大冬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宣传黑龙江、展示黑龙江的有效途径;是黑龙江打造冰雪产业强省,扩大冰雪旅游影响力的有利条件;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满足黑龙江省各族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的需要;既能满足大体联对赛事进行电视转播的要求,同时也为将来申办冬奥会提供了强有力的竞争优势。作为大冬会重要比赛场地的亚布力承担着包括高山滑雪、越野滑雪、跳台、北欧两项、自由式滑雪等5个项目的比赛,因此建设24届大冬会亚布力IBC工程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十分紧迫的。363 项目规划3.1 2009年大冬会的项目构成及场地分布情况根据组委会计划,目前对于2009年哈尔滨大冬会

15、的项目设置及场地安排情况如下:1、冰上项目(包括开闭幕式)冰上共设5个大项,分别为:速度滑冰、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冰壶及冰球。场馆安排计划:速度滑冰单独一个场馆、短道速滑及花样滑冰一个场馆、冰壶一个场馆、男女冰球两个场馆、开闭幕式场馆待定。所有冰上项都将在哈尔滨市内滑冰馆举行,目前已有可使用的场馆有速滑馆、天润滑冰馆、八区滑冰馆、会展中心馆,计划待建的馆有:哈工大馆、体委馆。2、雪上项目(1)亚布力滑雪场:5个大项,分别为:高山滑雪、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越野滑雪、跳台滑雪、北欧两项。(2)帽儿山体院滑雪场:设两个大项,分别为:单板滑雪(U型场地)、冬季两项。总计大冬会项目:12个大项,76

16、个小项。3.2 国际大体联对大运会电视转播的要求以下大体联对大运会电视转播的要求来自于FISU(世界大学生体育联合会)规程第8章第8.4款:乙方(指大运会承办方,以下同)负责在大运会比赛期间对大运会所有项目提供1个专业的广播录像信号。要求在显示得分时出现“FISU”标识,在成绩屏上显示金银丝边FISU标志(会徽)。这个信号将通过卫星站(制作现场)或在国家的开关点免费提供给FISU。乙方应根据契约,要求信号的制作人制出以下规定的广播节目:1、开、闭幕式2、半决赛和决赛3、颁奖仪式4、运动员(驻地)气氛3.3 建设目标第24届大冬会亚布力IBC工程是黑龙江电视台未来几年内的重要的基本建设项目。因此

17、,需要高起点地进行建设,力求在基础设施、技术设备上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其具体目标是:功能设施齐全、工艺技术先进、设备选用精良、信号调度及时、传输便利顺畅,从而保证大冬会电视转播的各项任务顺利完成,为宣传大冬会、宣传黑龙江做出最大的贡献。3.4 功能规划第24届大冬会亚布力IBC工程主要用于大冬会雪上项目的现场转播,提供相应节目的制作、信号调度、共享收录,同时还要进行节目的播出和传输,以及相应的新闻发布、资料检索等功能。应具备以下功能:1、具备完成大冬会亚布力雪场5个雪上项目比赛的现场直播和录播采用高清电视信号进行制作、存储、信号调度和传输的能力。2、具备充足数量的高清节目传输通路,提供光缆、微波

18、以及卫星等综合传输手段。 3、具备每天向国内外电视机构传输不少于5小时的高清国际信号的能力。4、具备每天制作不少于5小时的节目制作能力。5、具备节目存储、检索和发布的计算机查询能力。满足大体联的要求,满足各个媒体的要求,建设符合要求的国际广播电视中心,为全世界参与大冬会报道的广播、电视媒体提供全面的服务。3.5 项目组成大冬会亚布力IBC工程由土建项目和工艺技术系统项目两部分组成,工艺技术系统按照大冬会电视转播系统统一规划、建设,土建项目是本方案规划的重点。3.5.1 土建工程项目组成亚布力IBC系统负责所有雪上项目的信号传输、调度、收录、共享等工作,并与哈尔滨市区主IBC实现信号的双向互相调

19、度传输。由于目前亚布力缺乏必要的电视转播硬件配套设施,如各类演播室、录音室等以及可以作为演播室或录音室用的楼宇和建筑。因此要圆满完成雪上项目的转播,就必须要新建亚布力IBC。总建筑规模规划为10000m2,含主体建筑以及卫星天线场区,亚布力IBC的总占地面积约为50000m2。2009年大冬会主IBC将以目前的黑龙江广播电视中心为基地,不需要新的土建工程,只需做适当的高清电视设备投入与原标清系统的升级改造,包括演播室、转播车、播出系统等。届时主IBC将负责所有冰上项目的信号传输调度、制作包装、收录共享等工作,并与分IBC信号互相联通,实现全部比赛信号的调度分配等工作。3.5.2 电视转播工艺系

20、统亚布力雪上项目IBC的电视转播工艺系统由大冬会电视转播工程系统统一进行规划和论证,并按照规划进行按步骤实施建设。3.6 建设规模根据工程项目所承担的任务和应具备的能力,建设规模应与之相适应,相匹配。3.6.1 土建项目规模亚布力IBC需要建设与之相配套的各类设施,如作为信号调度传输与节目制作包装用房的各类演播室、录音室,后期制作系统、信号调度系统、传输系统、共享收录系统等设施多套;同时还有办公及建筑管理人员用房;风、水、电等建筑技术设施用房;必要的生活服务设施用房等。 该中心位于亚布力滑雪场,建筑规模规划为10000m2(建筑面积),含卫星天线场区在内,总占地面积约需50000m2,该土建工

21、程需要新建。根据其任务和功能,以及投入运行时所需要具备的各方面条件,应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广播电视工艺技术区,建筑面积约6180 m2,占总面积的62%;2、办公生活区,建筑面积1920 m2,占总面积的19%;3、建筑技术功能区(水、暖、电、通讯等),建筑面积约1900m2,占总面积的19%。4、卫星天线场区规划:含主体建筑在内的卫星天线场区占地面积50000m2。3.6.2 电视工艺技术系统规模亚布力IBC的技术系统,电视工艺技术系统规模根据任务及需求确定,主要包括:包括信号调度分配系统、信号共享收录系统、演播室、后期制作系统等。4 电视转播工艺系统4.1 整体规划及基本构成按照大型国

22、际综合性体育赛事电视转播的要求,主播电视转播机构必须满足赛会的基本需求,即建立功能完备的IBC(国际广播电视中心),满足国内、国际电视媒体转播报道需求的现场电视转播系统,同时提供相应的电视信号传输系统。4.1.1 国际广播电视中心(简称IBC)IBC是国际广播电视中心的简称,指某国在承办国际或国内大型体育赛事时,所建立的为广播、电视媒体机构提供各项比赛国际标准公共信号,并有偿提供收录、制作、演播室包装、国际卫星传输以及电视专业设备和人员租赁服务的机构。本方案计划在哈尔滨市区建立以黑龙江电视台目前广播电视中心为基础的主IBC ;考虑到大冬会冰上项目和雪上项目的比赛场地相隔太远,以及IBC对建筑的

23、特殊要求,因此,必须在亚布力建立分IBC,以满足世界各国电视媒体对大冬会报道的需求。主IBC和分IBC是电视信号的集散地,设有电视资料存储系统、电视制作系统和传送系统等现代化设施,包括信号采集、演播室包装制作、编辑室和传输控制室、广播直播室等,可以提供全数字化的采访、编辑、传输设备,使各国的广播电视工作者能迅速、方便地在哈尔滨和亚布力从事赛会的采访、编辑、评论工作,满足世界各地电视报道人员的需求,并将赛会信号、信息向世界各地传送。4.1.2 现场电视转播系统现场电视转播系统是指各个比赛现场的电视转播车和箱载式数字移动电视转播系统(EFP)。电视转播车适合于交通便利的比赛场地,EFP系统适合雪上

24、项目的电视现场转播。其主要功能应有:足够数量的摄像机,多角度,多景别,真实再现比赛现场的实况画面;真实还原现场实况的声音制作系统;具有超级慢动作精彩镜头回放功能,同时要提供实时的字幕及计时记分信息叠加;提供各国语言的评论报道条件,提供信号供现场大屏幕电视播放,并配置必要的信号传输、分配与调度处理系统。并根据项目的不同配备摇臂、轨道摄像机等特种转播器材。4.1.3 电视信号传输系统通过光缆、地面移动微波及卫星传输设备把各个比赛现场的直播电视信号传送到IBC和相应的电视台,同时通过国际卫星向世界各国的电视媒体传送比赛转播信号。4.2 电视转播工艺设施工艺技术设施是指转播中心非土建部分的主体设施,包

25、括:电视转播中心工艺系统的各种设施,节目传送系统的各种设施,信息处理系统的各种设施,这些工艺技术设施必须适用、先进、完备。系统灵活,布置合理,有利于工艺设备扩展更新,工作条件(如照度、湿度、声学、洁净度等)良好,以期建设成一个高水平的、功能完善的电视转播中心,圆满完成大冬会的转播任务。4.2.1 大冬会电视转播系统任务要求采用数字高清晰度电视格式为国内外电视媒体提供国际标准公共电视信号,同时提供标准清晰度电视信号;提供所设全部项目的半决赛、决赛和开、闭幕式的直播信号,满足组委会和国内外其他媒体提出的特殊场次电视信号要求,对有中国选手参加的非决赛项目在国内播出;每天提供不少于60分钟的公用净版专

26、题;根据赛程,电视信号存储共享600小时以上;根据需要,可以提供任何项目赛事的ENG信号;将设两个大学生冬季运动会专业频道对赛会进行转播报道,其中一个为高清频道;每天制作播出专题节目180分钟以上、每天制作播出10次以上的新闻节目。全面满足大体联对电视转播的要求,全面满足黑龙江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对大冬会转播报道的需求,全面满足世界各国电视媒体对大冬会转播报道的需求。根据目前的赛程及项目安排,预计届时对国外转播累计160小时,对国内转播185小时。4.2.2 电视转播系统技术构成1、信号调度系统通过大型的数字高清视频切换矩阵,负责将各个比赛现场的国际电视信号调度到IBC的各个技术功能系统提供服务

27、:调度到各个演播室进行播出的包装;调度到收录系统进行收录;调度到国际传输系统进行传输服务;并将国际音频信号、视频监视信号调度到广播电台直播间使用。该系统可以提供所有比赛现场及演播室电视信号的输入、输出、调度分配,同时提供同步、时钟、测试、垫片等信号,满足国内外电视媒体对大冬会的报道需求。2、信号收录共享系统该系统以基于计算机网络的非线性收录、硬盘记录、媒体资产管理为技术平台,主要负责记录所有比赛场馆的电视转播信号、背景资料、比赛集锦和ENG新闻素材以及其他各类与赛会相关的视频资料,供主办方电视机构和各个与会电视媒体节目制作使用。可提供各种制式和格式的电视信号转换服务及相关的记录载体。本系统的存

28、储容量规划为600小时以上,可提供查询、浏览、编辑、下载等服务,满足世界各个电视媒体的需求。3、演播室系统按照国际大型体育赛事电视转播惯例,IBC应当向与会电视媒体提供足够数量的演播室节目录制服务,本方案规划搭建5个不同类型(面积、讯道、景区、灯光等)的高清晰度数字电视演播室。同时为黑龙江电视台大冬会转播整体节目包装配置高清晰度虚拟演播室系统,增加转播电视画面的观赏性。4、后期制作系统结合信号收录共享系统搭建包括场记剪辑、编目存储、视频编辑、音频制作、综合管理等站点在内的共40个站点的非线性编辑制作网,同时搭建配音室、音效制作室、素材浏览审看室等专业电视制作系统,这些功能站点(系统)将为与会电

29、视媒体记者提供上载、下载、特技、字幕、等编辑节目制作需要。5、电视信号传输系统主要传输方式:光缆、卫星、高标清兼容数字移动微波。哈尔滨市内所有冰上项目的比赛场馆到主IBC,帽儿山滑雪场比赛场地到哈尔滨主IBC,亚布力滑雪场所有雪上项目比赛场地到亚布力分IBC,以及从亚布力分IBC到哈尔滨市主IBC全部用高速宽带光纤网络传输电视信号;同时,为保证传输可靠性,从亚布力IBC至七台河市将铺设光缆,与黑龙江省电视光缆传输网形成闭环,提供备份线路。从IBC或比赛现场为境外和部分国内电视媒体的国际标准公共电视信号传输通过移动卫星传输设备实现。4.2.3 大冬会雪上项目电视转播系统使用计划1、现场转播系统:

30、购置6讯道高清EFP系统3套,分别用于高山滑雪、跳台滑雪、自由式滑雪、单板滑雪项目的转播,根据目前赛程安排,跳台滑雪和自由式滑雪可以共用一套系统设备;购置10讯道高清电视车1辆,与上述6讯道EFP系统中的一套共同承担高山滑雪项目的转播任务;2、传输系统微波传输系统设备6套,用于哈尔滨市内各个场馆与IBC之间直播信号传输备份。移动微波车一辆用以亚布力滑雪场场地与IBC之间信号传输。卫星车3辆,分别用于哈尔滨市区、亚布力滑雪场、帽儿山滑雪场信号传输。光缆传输系统:亚布力滑雪场各个场地至分IBC,亚布力分IBC至哈尔滨主IBC,帽儿山滑雪场至哈尔滨主IBC,亚布力至七台河市备份环路。3、ENG采录设

31、备:亚布力滑雪场越演滑雪录播6套亚布力滑雪场北欧两项录播12套亚布力滑雪场专题制作与新闻前期采访12套4、演播室:亚布力分IBC新建高清演播室5个,分别用于中央电视台、黑龙江电视台以及其他国内外电视媒体的演播室包装报道。5、后期制作系统亚布力分IBC,20个视频站点的高清非编网一套,并租赁10个站点的标清非编制作系统。6、信号调度分配与收录共享系统在亚布力分IBC建设一套高清信号调度分配系统与收录共享系统,供各个媒体使用,完成大冬会的转播任务。4.2.4 亚布力IBC各技术系统面积使用分配计划1、演播室系统用房面积分配按照国际大型体育赛事电视转播要求,IBC应当向与会电视媒体提供足够数量的演播

32、室节目录制服务,本方案规划在亚布力IBC搭建5个数字高清晰度电视演播室(1个350m2,4个100m2)。中央电视台和黑龙江电视台各自使用一个100m2的演播室,其余演播室用于其他国内外电视媒体的租赁需求,至少可以同时满足56家国际电视媒体的演播室使用需求。具体的演播室技术系统占用面积分配见下表:序号房间名称单位数量建筑面积(m2)总建筑面积(m2)备注11号演播室1、350m2演播室间14804802、导演室间11201203、音频控制室间160604、中心设备机房间160605、灯光控制室间160601号演播室总面积78022、3、4、5号演播室1、100m2演播室间41506002、导演

33、室间460240导演、视频、音频及灯光控制室3、中心设备机房间4602402、3、4、5号演播室总面积10803演播室公用功能房间1、灯光检修室间160602、更衣化妆室间160603、侯播区间11801804、摄像机存放间间1180180摄像机、备用灯光、现场器材设备与道具等存放管理演播室公用功能房间总面积760演播区总面积26202、后期制作系统用房面积分配结合信号共享收录系统,搭建包括场记、剪辑、管理、上下载、合成、音频等站点在内的综合高清后期制作系统,为与会国内外电视媒体记者服务。后期制作系统占用面积分配见下表:序号房间名称单位数量建筑面积(m2)总建筑面积(m2)备注1视频后期制作区

34、1、中心设备机房间1120120非编网与共享存储2、综合编辑区间1780780上下载、剪辑、合成、对编、场记等3、网络管理室间16060非编网及共享存储综合网络管理4、复制转制室间16060世界电视制式转换5、素材浏览室间260120素材浏览回看6、媒体工作室间460240各个媒体办公室,撰稿、会议协商及设备存放、休息等视频后期制作区总面积13802音频后期制作区1、磁带录音室间260120配音室及控制室2、网络录音室间2601203、音效制作室间1120120音效合成制作音频后期制作区总面积360后期制作区总面积17403、信号调度系统用房面积分配信号调度系统通过数字高清视音频切换矩阵及附属

35、周边设备,将各个比赛现场的国际电视信号调度到IBC的各个技术功能系统提供服务:调度到各个演播室进行播出的包装;调度到收录系统进行收录;调度到国际传输系统进行传输服务;调度到广播电台直播间进行解说评论和监视等。该系统可以提供所有比赛项目现场及演播室电视信号的输入、输出调度分配,同时提供同步、时钟、测试、垫片等信号,满足国内外电视媒体对大冬会的报道需求。信号调度系统占用面积分配见下表:序号房间名称单位数量建筑面积(m2)总建筑面积(m2)备注1主控制调度机房间1240240视、音频信号调度2中心设备机房间11201203值班室间16060信号调度区总面积4204、电视信号传输系统用房面积分配传输系

36、统负责将各个雪上项目比赛现场的直播信号传回IBC,将IBC的电视信号通过卫星传输至世界各个电视媒体总部。根据传输方式的不同,传输系统需要独立的卫星、光缆、微波传输机房。具体的电视信号传输系统占用面积分配见下表:序号房间名称单位数量建筑面积(m2)总建筑面积(m2)备注1微波传输控制机房间160602光缆传输控制机房间160603卫星传输控制机房间160604中心设备机房间1120120微波、光缆、卫星综合设备中心5值班室间16060信号传输区总面积3605、信息发布区及ENG管理用房面积分配序号房间名称单位数量建筑面积(m2)总建筑面积(m2)备注1信息发布区1、信息发布大厅间1720720赛

37、会及电视转播综合计算机信息查询、检索、发布服务2、中心设备机房间260120赛会综合计算机信息服务网及楼宇局域网络控制管理3、远程通讯机房间160604、网络管理室间16060信息发布区总面积9602ENG管理区1、ENG设备库房间12402402、充电室间160603、发放验收室间16060ENG管理区总面积3606、广播直播间用房面积分配本方案规划在亚布力IBC建设4个广播直播间,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各用一个,其余两个提供其他广播媒体使用。序号房间名称单位数量建筑面积(m2)总建筑面积(m2)备注1广播直播间间430120控制、播音、导播以上广播电视技术工艺区建筑面积总计:

38、 6580平米7、办公生活区用房面积分配办公生活区用房总面积为2210平方米,本方案对于居住房间只是考虑了日常工作人员的住宿需要,届时大量的国内外电视媒体记者的居住仍需要另行考虑,具体办公生活区房间分配明细如下:序号房间名称单位数量建筑面积(m2)总建筑面积(m2)备注1餐厅间1420420按同时容纳150人就餐设计2厨房间14704703食堂库房间160604客房间28308405公共卫生间间10300各个功能区的男女卫生间6建筑管理人员办公室接待室间13030办公室间13030保安休息室间13030保安、工人休息室维修备件存放室间13030客房设施维修备件办公生活区总面积22108、建筑技

39、术功能区用房面积分配风、水、电等建筑技术功能区房间面积为1210平方米,具体分配明细如下:序号房间名称单位数量建筑面积(m2)总建筑面积(m2)备注1配电区变压器及高压配电室间19090综合布线室及低压配电室间2120配电区总面积1602水暖空调用房给排水、消防泵房及消防水箱、生活水箱等间3103公共通信用房电话交换机房间16060程控、交换、配线、话务等4楼宇监控用房综合监控室间16060保安、消防、电梯等综合监控,前端设备、值班休息等5楼宇公共区域竖井、电梯间等3806其他服务用房240建筑技术功能区用房总面积12109、卫星天线场区在卫星天线场区内架设多个天线,负责将亚布力IBC的电视信

40、号通过多颗卫星传输到世界各个电视媒体总部。此次转播主要架设Ku段卫星上行天线,根据我国卫星通信管理条例,天线主波束方向上应有足够的视界,天线正前方应有尽可能宽的视角,要有较宽阔的空间环境。因此初步规划将上行天线区规划到整体50000平米的面积内。在此区域内,要进行大规模的绿化工作,使整个天线场区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同时,整个院落场区将按照林区综合管理要求,建设防火隔离带。5 土建工程5.1 建设场地与建设条件5.1.1 场地位置与用地范围亚布力滑雪场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以东195公里,牡丹江市以西120公里,大冬会亚布力分IBC将坐落于黑龙江省尚志市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距离主交通道路180米,

41、规划总用地面积50000m2。5.1.2 场地环境与有利条件亚布力IBC场地属于林区山坡地带,周围现无建筑物,距离主要林木带有一定距离。5.1.3 场地现状与拆迁工作目前该场地属于无人居住的林木草坡地带,没有相关的地上建筑和市政设施,也无地下管线等市政设施,因而没有拆迁工作。5.1.4 工程地质与市政设施1、工程地质0.01.5米:填筑土、块石1.53.0米:残破积层、风化砂、块石3.021.00米:风化花岗岩,灰黄色,中粗粒,石英,长石21.0035.00米:微风化花岗岩,灰黄色35.0046.94米:花岗岩;灰白色20米和40米深处有两处破碎花岗岩层。2、市政设施(1)电力亚布力滑雪场目前

42、有一条从尚志到苇河的66KV线路,并计划增加一路66KV线路作为备用电源,构成尚志苇河亚布力尚志环网供电。(2)供水排水亚布力旅游度假区目前没有公共供水排水网络,但已规划建设亚布力水库及度假区公共自来水管网,同时规划建设排水、排污公共设施。(3)交通目前有301国道和滨绥铁路穿越度假区而过,亚布力服务区与301国道衔接只有一条亚雪公路,路宽7米,路长20km,现计划新建一条三级旅游公路,起点于301国道亚布力出口处,终点为亚布力山门,总长27km。从公路至建设场地之间需建180米200米的专用柏油双车道(包括一座跨越比赛雪道的小型桥梁)。5.1.5 建设条件综上所述,亚布力IBC建筑具备必需的

43、水、电、交通、地质等建设条件。5.2 建筑5.2.1 亚布力IBC建筑基本组成亚布力IBC是一个集广播电视工艺技术用房、编辑办公用房、风水电技术辅助用房、生活服务用房及客房等组成的综合性建筑,建筑规模为10000m2,含卫星天线场区总占地面积约50000m2,主体建筑高度控制在24米以下。各类用房建筑面积分配比例确定为:广播电视工艺技术区,建筑面积约6580 m2,占总建筑面积的66%;办公生活区及客房,建筑面积2210 m2,占总建筑面积的22%;建筑技术功能区(水、暖、电、通讯等),建筑面积约1210 m2,占总建筑面积的12%。5.2.2 建筑设计原则1、合理组织功能空间,确保工艺流程顺

44、畅亚布力IBC的建设,主要是为完成冬季体育赛事的录制和转播提供硬件设施和场所,因此满足建筑的使用功能、满足广电工艺流程的需要,是建筑设计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亚布力IBC的工艺流程主要分三个部分,首先是节目的前期采集录制并对现场信号进行接收与调度分配,然后是节目的演播室包装与后期加工制作,最后是节目传输和发射播出。在建筑设计中,需要总体考虑工艺流程的先后次序,确定合理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功能空间流线,确保工艺流程顺畅,以达成建筑的高效利用和建筑空间作用的充分发挥。2、满足各类用房使用技术要求根据电视转播中心各类技术房间不同的使用要求进行设计,有些技术房间的使用要求比较复杂,建筑设计采取合理的技术

45、措施满足这些使用要求: 声学要求:演播室、音效制作室、配音室、广播直播室等都对隔声与音质有特定的专业技术要求。对演播室等专业音频制作房间进行符合国家广播电视标准的“声学装修”。演播室四壁均需要做相应的吸声处理,使演播室的混响时间控制在0.8秒以内,并且将演播室外部的噪声衰减到40db以下。这些要求需要通过特殊的声学装修来实现。演播室内的空调系统采用专业的低噪声送风系统。大演播室的建筑荷载:大演播室的顶棚结构荷载按450500kg/m2进行设计。采取特殊措施满足电视技术功能房间各类管线铺设的要求:亚布力IBC除了建筑用综合布线的各类管线外,还有包括视频、音频、控制等信号在内的各类工艺专用线缆,因

46、此整个建筑在综合布线方面与一般民用建筑不同。建筑设计中将充分考虑建筑的这一特点,集中设计水平与垂直线缆井道,便于使用过程中的维护与检修。 充分考虑卫星传输对建筑环境的要求:作为IBC重要组成部分的国际卫星电视传送系统,需要较宽广的空间环境。亚布力IBC场区占地为5万平米,根据国家有关卫星信号传输的规定,要求天线主波束方向上应有足够的视角,天线正前方应有足够宽的范围,卫星地面站天线周围50米内无大型建筑物阻挡。卫星天线电磁波辐射较强,对人体健康有较大影响,因此信号传输水平方向内不能有人活动。本工程选址于海拔高地的顶部平坦地带,用地呈东西走向的条形地带,用地内的地势坡度比较平缓,周围空间开阔,近距

47、离内无遮挡,有利于天线的布置和使用。3、结合地理环境与使用功能,合理确定建筑层数和层高 本项目建设场地位于亚布力旅游区内某145米山坡坡顶地段,根据周围地势环境特点,确定建筑层数最大为四层,以期建筑能够最大限度地与环境协调和融合设计中按不同房间的不同空间高度要求,对建筑各部分用房分别确定层高。入口门厅兼信息发布大厅约占主体建筑三层高度,层高为13.5m。演播室的层高在考虑空调管道、自动灭火系统、演播室照明及灯栅层高度、背景幕布悬挂等需要后确定为:350m2演播室层高为11.0米;100m2演播室的层高为8.10米。办公区采用大空间开敞式办公,层高为4.5m,吊顶底面净高不低于3.0m。客房区层

48、高4.5m。其它区域房间的层高根据不同需要和房间要求予以确定。另外,高清晰度电视要求屏幕的宽高比为16:9,设计中将对高清演播室的建筑空间尺度和比例进行认真研究,使其满足高清晰电视广播的使用要求。4、创新建筑风格,塑造标志性建筑亚布力地处国家级旅游风景区,国际广播电视中心的建筑形象将直接影响着周围地区的整体环境品质。建筑立面造型、外装饰设计以及装饰材料的运用,都要求有所创新,有所发展,高标准、高质量,提升亚布力旅游区建筑的总体水平。第一、体现鲜明的现代广播电视文化建筑特点及新颖美观的外形设计。设计方案应反映出国内先进的建筑水平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建筑风格要体现出现代电视技术作为大众传媒的特征,

49、同时应具有文化建筑的特性,外观设计应严谨有序而不失浪漫,应具有优雅、亲切的特质与浓郁的文化气息。在外部景观设计上通过铺地、绿化及夜间照明的设计来烘托整个建筑的气氛。建成后的亚布力IBC,应具有合理的使用功能,美观的造型和色彩与高素质的外部环境。第二、既有个性又能与周围环境协调。建筑设计本着统观全局的设计思想,准确把握整体规划的脉博和组织结构,处理好转播中心与场地周围的环境关系,使转播中心既能溶于整个周围环境,又具有自己的鲜明的个性,而这一个性又是黑龙江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反映,也为亚布力旅游区建筑风格确立更新更高的标准。第三、作为服务于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电视转播的主要建筑,应具有空间上的开放性

50、和形象上的标志性。建筑表现出的性格要体现中国体育和广播电视业走向世界的魄力和雄心。在建筑设计中着重研究地方材料的运用,与世界先进的材料技术和建造技术相结合,将国际广播电视中心建设成具有先进理念、地域特色、形象新颖、技术先进的世界大冬会标志性建筑。5.3 结构5.3.1 设计依据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4、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95)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7、砌体结构设计规

51、范(GB50002-2001)5.3.2 基本条件1、 工程的工程地质情况如下所述:(1)0.01.5米:填筑土,块石(2)1.53.0米:残破积层,风化砂,块石(3)3.021.00米:风化花岗岩,灰黄色,中粗粒,石英,长石(4)21.0035.00米:微风化花岗岩,灰黄色(5)35.0046.94米:花岗岩,灰白色根据本工程地质特点,建筑物基础可以以风化砂作为基础的持力层,采用柱下独立基础。2、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六度,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3、基本风压:0.55KN/m,基本雪压:0.55KN/m,最大冻深:2.0米。5.3.3 结构设计 1、结构选型:本建筑结构选型

52、结合建筑物的特点及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结构体系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框架抗震等级为四级。2、梁板结构:本工程柱网多为8.4mx8.1m,各层层高均为4.5米,结构梁板可根据房间功能及建筑墙体布置采用单向板次梁楼盖(主梁间布置两道次梁或一道次梁),客房部分可沿建筑墙体布置十字交叉梁,采用普通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体系。对于有特殊功能要求的房间如会议室,办公室可根据甲方需要采用普通钢筋混凝土大板结构。中央20m宽大厅层高13.5 m,屋面采用大跨度钢网架轻型屋面。3、楼层活荷:餐厅:2.5 KN/m,走廊门厅楼梯:2.5 KN/m,消防疏散楼梯:3.5 KN/m,客房:2.0 KN/m。广播电视用房

53、:根据具体设备布置确定。 4、本工程全长90.6米,为保持建筑最好的效果,在长度方向不设置伸缩缝,而采取后浇带方式解决建筑物的超长问题。5、材料强度: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框架柱:C30, 梁板:C30。钢筋采用普通热轧钢筋,强度标准值为:HPB235 fyk=235N/mm HPB335 fyk=335N/mm施工图设计按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3G101-1)进行。计算程序的选用:本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KPM系统软件中的多高层建筑结构空间有限元分析软件TAT进行结构分析计算。5.3.4 施工要求1、在材料的选用方面应采用质

54、量好,材料性能稳定的厂家产品。对于现场制作如混凝土的配比及骨料的级配要合理,骨料在使用前应清洗干净,尽量避免由于混凝土自身质量及多种添加剂的作用而产生的微裂缝。2、施工缝的位置宜放在结构受力较小而便于施工的部位,在继续浇注砼前要进行清理后方可继续施工。5.4 给水排水5.4.1 设计依据1、建筑专业提供的条件图及设计资料2、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和对本工程的设计要求3、本设计采用的国家和地方规范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084-2001)(2005年版)广播电视工程建筑设计防火标准(G

55、BJ33-88)本工程所包括的系统有生活给水系统、污水系统、热水系统、开水系统和消防系统。5.4.2 给水系统1、水源本工程的供水水源为亚布力地区综合自来水管网,水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85)2、用水量估算用水标准和用水量估算表 表一序号用水项目使用数量单位用水量标准单位使用时间(小时)小时变化系数用水量(m)最高日最大时平均时1工作人员300人50L/人天101.2151.81.52客房56人300L/人天242.016.81.40.7合计31.83.22.2不可预见的用水量12项总和的10%3.180.320.22合 计34.983.522.42本工程的最高

56、日用水量为34.98m3/d,最大时用水量为3.52m3/h。3、供水方式本工程拟从用地周围的自来水管网上接出一根DN100的给水管,经总水表后接入本建筑一层生活水箱,由一套恒压变频给水设备供整个建筑生活用水。供水方式:下行上给式。5.4.3 热水系统1、 生活热水供应部位:客房卫生间内洗手盆和浴盆。2、 生活热水用水量(60): 最高日用水量:9.24m3/d 最大时用水量:0.77m3/h。热用水标准和用水量估算表 (60 ) 表2序号用水项目使用数量单位用水量标准单位使用时间(小时)小时变化系数用水量(m)最高日最大时平均时1客房56人150L人天242.08.40.70.35合计8.4

57、0.70.35不可预见的用水量1项的10%0.840.070.035合 计9.240.770.3853、 热水设计小时耗热量: 240KW。4、热源及生活热水的制备:热源为电能,在一层换热间设商用电热水器制备生活热水,热水出水温度为60。为降低耗电功率,设一个有效容积为10m3的生活热水箱,由恒压变频热水设备供应热水。并采用机械循环管道系统。5.4.4 开水系统本工程拟在每层办公区提供开水,采用电开水器制备开水。5.4.5 排水系统1、污、废水排水系统室内污、废水为合流制排水系统,0.00以上污水直接排出室外。0.00以下污废水汇集至集水坑,用潜水泵提升排出室外,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城市

58、污水系统。2、污水排水量生活污水排放量按给水量的70%计算。总污水排放量为50m3/d。3、 雨水排放屋面雨水采用外排雨水系统, 由于建筑设在坡地上,在建筑周围设雨水排洪沟,屋面雨水有组织排入室外后,经雨水排洪沟排入市政排水系统。5.4.6 节水节能措施1、在建筑物引入管;空调集中补水管;水箱、水池进水管等处设水表计量。2、所有水泵均设隔振基础减振;水泵进出水管上设柔性减振接头;泵房内管道采用减振弹簧支架和吊架。3、给水管道流速控制在干管(DN80)1.8m/s以下,支管(DN50)1.2m/s。4、采用水封深(大于等于50mm)且效果好的地漏,以降低水面蒸发对水封的不利影响。5、排水系统设专

59、用通气立管和环形通气管,以保护水封,防止下水道内污气进入室内。6、采用具有尾流冲水功能的坐便器,以保证每次冲洗完毕后水封被充满。7、公共卫生间的蹲便器采用自闭式冲洗阀,小便器采用感应式冲洗阀,洗手盆采用感应式龙头,避免造成交叉感染的隐患。8、所有卫生器具均为节水型,便器采用6L节水型两档式水箱。5.5 采暖 通风 空调专业5.5.1 设计依据:1、设计规范: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2004年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广播电视工程建筑设计防火标准(GBJ33-88)2、建设单位对建筑的平面功能要求,以及对温度,湿度,通风等方面的要求。3、建筑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5.5.2 设计计算参数:室外计算参数 地点:亚布力市(气象参数参见哈尔滨市)北纬4541东经12637大气压(hPa)冬季1001.5夏季985.1冬季采暖温度()-26冬季通风温度()-20冬季最多风向S SSW冬季平均风速(m/s)3.8冬季空调干球温度()-29冬季空调室外计算相对湿度(%)74夏季空调干球温度()30.3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3.4夏季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